文|凝媽
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說過:「天才,首先是注意力。」專注力是學習的重要基礎,是影響成績與效率的重要因素。專注力差,學習效率自然就變低了。
家長群裡,家長們總是抱怨孩子的各種不聽話:
孩子寫作業,如坐針氈,坐不住,一點都不安心。
孩子做事情,精力不集中,總是做小動作,轉筆、摸牆,各種作妖。
孩子拖拉磨蹭,磨洋工,不能按時完成作業,讓人著急崩潰。
孩子丟三落四,上學常常忘記帶作業、帶水杯,還要家長去送。
孩子上課老走神兒,做事也不專心,明明做這件事做成了另一件事。
這些都是專注力差的表現,問題出在學齡階段,但是卻在小時候就已經萌芽。
李玫瑾教授說,很多家長來找我的時候,都是在十五六歲、十三四歲上,我經常告訴你們晚了。孩子的問題表現在青春期,實際上形成的不在青春期。要從早做起,從之前做起。人教育的關鍵期在6歲之下。
專注力也是一樣,要儘早培養,到上學的時候,孩子才能如魚得水,家長就會輕鬆很多。
專注力分為「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通常在4歲左右,「有意注意」才逐漸形成,4-8歲是培養專注力的關鍵時期。
不過現在有的孩子接觸知識多,3歲也可以開始培養。我家二寶3歲,就很享受專注力訓練的過程。
01專注力可不只是坐得住那麼簡單
我們通常認為孩子專心聽講、坐得住就是專注力強,這只是最基本的要求,也只是表象,專注力可不只是這麼簡單。
一、專注力要有穩定性,就是要專注於最初的目標。
當準備做一件事情時,會設立一個目標,所有的工作都圍繞這個目標展開。可是在過程中會被很多事情打擾,不管被多少事情牽扯精力,都不能忘記最初的目標。
很多孩子在做事的時候經常分心,一會兒玩個玩具、一會兒看看外面的小鳥、一會兒喝口水吃個水果,回到座位上時,就不記得自己真正要做的事情了,這就是專注力差的表現。家長要注意提醒孩子,時刻不忘最初目標。
二、專注力的穩定性,還表現在長久堅持,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坐得住」。
孩子做每一件事都需要坐得住,聽故事、讀書、玩積木、畫畫、練習樂器、寫作業,只有能安穩地坐下來,認真做完一件事,再去玩,才能提高效率,在短時間內完成任務。
做一件事還要有長性,學樂器、畫畫、寫毛筆字等等這些事情都非一日之功,需要長久的堅持,而且是常年累月的堅持,需要孩子有毅力。這些都需要家長的督促和堅持。
三、專注力的分配,一心可以二用
我們常說一心不能二用,這也不完全正確。孩子進行的很多活動都需要「手腦眼耳」並用,要同時調動這些器官。甚至同時做幾件事,就需要有良好的分配能力。
比如在聽媽媽讀繪本的時候,孩子能夠一邊吃東西、畫畫、玩積木,還能知道媽媽哪裡讀錯了,看上去是在玩,實際上是在思考。既要走路,又要尋找目標物,這也是分配能力好的表現。
四、專注力的轉移,專注積極的事情,弱化消極的事情
在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不開心的事情,但是因此而提不起精神學習,就得不償失了。逝去的時間無法彌補,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己。
專注到積極的事情上去,做一些開心的事,會很快調整狀態,從壞情緒中走出來。這個能力看上去有點難,但是只要努力去嘗試,就會有很大轉變,需要家長給做好指導。
五、專注力的轉移,在不同事件中轉移,同時完成一系列任務
孩子們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玩玩具、看動畫片玩得正開心,卻到時間,該上課了。心心念念地放不下,上課也總是想著剛才玩的事情,無精打採的。
上幼兒園,有休息時間、有玩樂時間、有學習時間、有吃飯時間,每天都需要在不同事件中轉移,孩子總是沉迷於前一件事情,不能迅速調整狀態,是很糟糕的表現,非常影響做事效果。這一點一定要經常提醒孩子注意,糾正這個不良習慣。
六、專注力的廣度,大事化小
孩子也會遇到同時完成多項任務的情況,或者遇到一件很複雜的事情,完成有難度。這時會感覺手足無措,到底怎麼安排,先做哪個呢?
如果能將任務進行歸類、或者分解,先完成一件件小事,最後就完成了大事,事情自然會變得簡單很多,做起來就會從容不迫。孩子自己不會悟到這種解決思路,需要家長積極引導。
02提升孩子專注力方法一,講故事,全面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專注力是一項綜合能力,要貫穿到生活中去培養。遇到上面提到的對應問題時,家長耐心給孩子提供解決方案,讓孩子慢慢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
但是孩子的經歷畢竟是有限的,生活中不會涉及到所有的專注力問題,總是問題不斷,這就需要做到未雨綢繆,讓孩子提前了解,體驗不同情景,做好心理準備。
我採用了給孩子講故事的方法,全方位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比如培養孩子專注力的分配能力,講這樣一個故事:
歪歪兔在路上走著,遇到三隻掉隊的小鴨子,熱心的歪歪兔要帶小鴨子去找同伴,歪歪兔只顧看路、走路、怕走錯路,卻忘了看小鴨有沒有跟上自己,把小鴨弄丟了。
往回走好不容易找到小鴨,這次跟在小鴨後面走,專心看著小鴨,別讓他們走丟了,結果沒看路,卻走錯了路。
在他就糾結的時候,遇到了大象先生,他提供了一個建議:在路上走的時候看好小鴨,到路口的時候確定方向,指揮小鴨跟過去,這樣就可以同時做兩件事情了。
歪歪兔照大象先生的說的去做,終於帶著小鴨找到了同伴。
讀完故事之後,再做一個訓練,體驗和強化同時完成任務的過程,達到專注力訓練目標。
採用走迷宮的形式,既要遇到蘿蔔又要找到正確路線,同時記住兩個任務,孩子很喜歡玩這種迷宮遊戲。
採用排列食物的形式,記住4種動物的食物,並在圖上排列好食物,保證每一行、每一列、每一個對角線都包含4種食物。這個難度有點大,4歲以上的小朋友可以試著去完成。
上面這個故事是《歪歪兔專注力養成繪本》中的一本,這套書一共包括6本書。
《一罐子「蜜蜂」》和《聽!山谷中的美妙歌聲》,培養孩子專注力的穩定性。
《嘎嘎嘎,三隻掉隊的小鴨》,培養專注力的分配能力
《花裙子破了個洞》和《外婆家有隻月亮船》,培養專注力的轉移。
《100隻百靈鳥來做客》,培養專注力的廣度。
每本書都是通過故事形式,讓孩子真正理解不同情景下的專注力,後面都配套了兩個練習,強化訓練特定專注力,有效提升專注力水平。
有需要的家長朋友點擊連結下單即可。
03提升孩子專注力方法二,玩遊戲,每天堅持10分鐘,拉開和同齡人的差距
從上面了解到,專注力不僅要了解,還要進行一些鞏固、強化練習,一本書、少量訓練是不夠的,還要每天堅持做不同的訓練,切實提高專注力。
家長也可以自己繪製一些遊戲,讓孩子做,比如畫迷宮、設置障礙等,孩子很喜歡自創迷宮遊戲。如果沒有時間、沒有精力的話,可以使用專業訓練遊戲書。
我使用了一套《神奇專注力訓練遊戲書》,這套書是從英國知名童書公司Parragon原版引進的專注力訓練書,一共4本。
這套書根據孩子的能力由簡單到複雜,讓孩子逐步進階,不斷挑戰高難度,一步步提升專注力。
這套書從視覺、邏輯、推理、數字等方面全方位培養孩子的專注力,16開,足足512頁,有足夠多的遊戲類型和遊戲數量,涉及到孩子多個興趣點,吸引孩子有意注意,從不同角度開發孩子思維能力。
比如走迷宮去目的地、在幹擾中找出事物正確的排列順序、找出相似事物不一樣的地方、找到目標物、填寫正確的數字、在幹擾中配對、以最快速度排列組合、連線畫圖案等等。
在培養專注力的同時,還能培養孩子的數學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空間能力等等。
這套書的原版由400多位歐洲教育專家參與精心設計,在海外網站影響力也特別大,很多歐美父母都會將這套書作為啟蒙教材,或者作為生日禮物送給孩子。
這套書原價138元,活動價118元,點擊連結下單即可。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靠的是父母,不要指望外面的任何機構。父母和孩子一起玩,更是搭建良好親子關係的橋梁。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