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黑豹樂隊鼓手趙明義因為一隻保溫杯在網上火起來了,事情的緣由是這樣的:有一位攝影師去給黑豹樂隊拍照,看見趙明義端著保溫杯喝水,不禁感慨「不可想像啊!當年鐵漢一般的男人,如今端著保溫杯向我走來。」 有網友稱,保溫杯裡還泡著枸杞,微博調侃「到了這個歲數,喝啤酒都想放兩粒枸杞」。而趙明義本人也發微博回應「聽說我的保溫杯在微博上火了?」
泡著枸杞的保溫杯
保溫杯走紅關鍵詞 情懷
鐵漢男人,成了手捧保溫杯的大叔
20多年前,黑豹樂隊可謂是搖滾樂迷心中神一樣的存在。「人潮人海中,有你有我,相遇相識相互琢磨,人潮人海中,是你是我,裝作正派面帶笑容」,一曲《無地自容》,即便放到今天,聽來仍讓人熱血沸騰。雖然樂隊陣容幾經更替,但每位成員都是樂迷心中永遠的偶像。
突然間,一張攝影師的照片讓消失在公眾視線已久的黑豹樂隊再次走上臺前,在照片中,鼓手趙明義端著保溫杯,喝著枸杞茶,這番場景讓很多網友感慨「恍若隔世」。不少網友紛紛戲言:你和中年危機之間,就差著一個泡著枸杞的保溫杯。很多人不能接受一個當年的鐵漢,如今卻成了捧著保溫杯的大叔。
但也有不少網友反駁,當年的鐵漢為什麼就不能捧著保溫杯,喝著枸杞茶?誰的人生不經歷時間打磨,遭遇起起落落,保溫杯和所謂的中年危機根本八竿子都打不著。甚至有較真的網友發圖為證,稱小鮮肉「鹿晗」在參加活動時,面前就放著保溫杯。
事實上,這種對當年偶像的爭辯誰也不想辯出個是非曲直來,網友們爭辯的其實是一種情懷,是對往昔時光的追憶。而情懷恰恰是最能打動人心的東西,如此一來,保溫杯就不經意間成了「網紅」。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周茂川
相關新聞
最近兩天,「保溫杯」在朋友圈刷屏了。
話題源自一位攝影師去給黑豹樂隊拍照,看見鼓手趙明義端著保溫杯喝水,不禁感慨「不可想像啊!當年鐵漢一般的男人,如今端著保溫杯向我走來。」網友紛紛調侃:「記住,中年危機最後的倔強,絕不拿泡著枸杞的保溫杯」。
「中年危機」在心理學上被解釋為「男人四十症候群」,意指一種特定的年齡現象,即在39-50歲或40-65歲之間,青春已不復,遲暮在眼前,人生有可能經歷事業、健康、家庭婚姻等各種關卡和危機。
然而,人生何處無危機?年少時,面對工作和愛情的壓力,「葛優癱」「懶貓躺」等各種「喪文化」撲面而來;年老時,疾病如影隨形,死亡日益迫近,人們醉心於養生和保健之術;甚至於「不知愁滋味」的少年,也得面對考試、升學等壓力。無論是古今中外,明星素人,危機都是人生的一部分。想通這一點,中年人又憑什麼能例外?
況且,中年危機也不具普遍性。當網友們看見竇唯謝頂、萊昂納多發福,調侃趙明義「人潮人海中,有你有我,最終都要一起養生」時,主觀地感慨人家「中年危機」,明顯先入為主、標籤化了。即便在這些人身上真的存在「中年危機」,同樣也要看到1971年的馬化騰成為了創業偶像、1968年的李彥宏正在求新求變、45歲的羅永浩還定義自己的人生「生命不息,折騰不止」。所以,並不是人到中年,就有中年危機。
再者,除了在舞臺上發光發熱,人生還有很多選擇。既然有人保持一腔雄心,「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也就有人選擇雲淡風輕,「自是不歸歸便得,五湖煙景有誰爭」;更有人選擇踏實肯幹,「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無論選擇哪種狀態,正如孔子所說的「四十而不惑」,如果已經對批評有耐受,對懷疑有容忍,對褒獎有警惕,端起保溫杯的時候不為外界所困,自信滿滿,何須維持別人眼中「最後的倔強」?
最後,所謂「中年危機」也不一定是中年人的危機。「保溫杯」這段梗追溯起來,始於微博,發酵於年輕人。聯想不久前「1992年步入中年危機」「34歲老來得子」的話題,年輕的網絡文化都與之關聯。所以有評論者感言,「吐槽『保溫杯』實際上是隔岸觀火,自己年紀輕輕壓力挺大的,但是嘲笑一下中年人,仿佛自個兒也減壓。」
回到人生危機上來,真正的中年危機是有的,真正的青年危機也是有的,沒有一代人的成長是一路坦途,也沒有一代人擁有同樣的機會。人生應該做什麼,更應該與自己的選擇有關。在25歲這個年紀,有些人信心滿滿,有些人對未知恐慌;在40歲這個年紀,有些人感受到危機,有些人感受到從容。這些千差萬別的體驗,根本上取決於你自己怎麼樣,你想擁有什麼樣的人生。
「保溫杯」就是一段梗,沒什麼符號意義、象徵意義。玩過搖滾的趙明義可以端起保溫杯,大紅大紫的鹿晗也可以帶保溫杯拍戲。然而,對他們都未曾在意的話題,為什麼緊張的總是我們「吃瓜群眾」?
原標題:泡著枸杞的保溫杯為啥紅遍網絡,究竟能不能養生?
責任編輯:鄭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