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復古?印軍將使用雙峰駱駝在所謂拉達克地區進行運輸和巡邏

2021-01-08 環球時報

據《今日印度》網站消息,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正在飼養雙峰駱駝,並將其部署在所謂「拉達克東部」的鬥拉特別裡奧地(DBO)和楚馬地區(印度稱為德普桑地區),以便用於印度軍隊的巡邏和物資運輸。

文章稱,雙峰駱駝現在將被印度軍隊用於在所謂「拉達克東部」險峻地區的巡邏和運輸。這項計劃制定於三年前,並在中印邊境實際控制線(LAC)對峙中開始使用。

【印軍將使用雙峰駱駝進行運輸和巡邏】

文章稱,在鬥拉特別裡奧地和楚馬這樣的地區,這些駱駝將部署在518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方,這裡是中印兩國邊境部隊大量部署的地方。

文章稱,這種駱駝為雙峰駝,生活於海拔超過3650米的努布拉山谷中。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正在列城的國防高海拔研究所飼養這些駱駝。通過對從拉賈斯坦邦引進的單峰駱駝進行試驗並進行比較研究後發現,雙峰駱駝更適合於現在的任務。

文章稱,雙峰駱駝的繁殖放在列城進行,以確保印度陸軍可以獲得所需足夠數量的駱駝。一位消息人士說,目前,在印度陸軍服役的雙峰駱駝大約有50頭。

【雙峰駝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運輸工具】

文章稱,雙峰駱駝最適合高海拔作業條件,它們能在5180米以上的高度上攜帶170千克的貨物,這比印軍一直在使用的一種小馬運輸量的要多得多。印度陸軍獸醫官馬諾伊巴特拉上校說,雙峰駱駝可以在沒有水的情況下存活至少72小時。他補充說,這些駱駝將用於運輸和巡邏,並將在未來五到六個月內交付給印度陸軍。

知情的印度官員們聲稱,這些駱駝已被部署到鬥拉特別裡奧地進行實驗,以測試它們的運輸和巡邏能力。

據稱,雙峰駱駝作為古代絲綢之路運輸貿易的重要力量被廣泛使用。直到現在,一種名為「贊斯卡爾小馬」的品種一直被使用,人們認為它們在沙地行走速度不快,但非常適合爬山,負重比普通雙峰駱駝少40-50千克。

【DRDO在列城飼養的雙峰駱駝】

文章稱,在所謂拉達克地區,雙峰駱駝的數量只有約350-400隻,而且雙峰駱駝很少見,正在進行的繁育研究將保證駱駝數量不斷增加,服役時間較長的駱駝可以用新駱駝來代替,保證印軍邊境運輸和巡邏的需要。

(作者:寧浦 版權作品 未經許可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印媒:印軍將在中印邊境地區「部署」雙峰駱駝,以用於物資運輸和巡邏
    【環球網報導】據《今日印度》消息,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目前正在飼養雙峰駱駝,並計劃將其「部署」在中印邊境地區,以便用於印度軍隊的巡邏和物資運輸。據報導,印軍將在「拉達克地區」東部使用雙峰駱駝。由於該地區地形險峻,雙峰駱駝可被用於巡邏和運輸物資。
  • 中印邊境,印軍要重用「雙峰駱駝」
    來源:環球網微信公眾號據《今日印度》消息,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目前正在飼養雙峰駱駝,並計劃將其「部署」在中印邊境地區,以便用於印度軍隊的巡邏和物資運輸。《今日印度》:印軍將使用雙峰駝在「拉達克地區」進行運輸巡邏 據報導,印軍將在「拉達克地區」東部使用雙峰駱駝。由於該地區地形險峻,雙峰駱駝可被用於巡邏和運輸物資。報導稱,使用駱駝的計劃於3年前制定,並在中印在邊境實際控制線(LAC)對峙期間被決定開始實施。
  • 印軍將使用駱駝防範中國「入侵」解放軍:呵呵 我們早已機械化
    鑑於這種情況,他們計劃採取一個試點項目——即在中印邊界地區引入駱駝,作為檢查拉達克地區(印控克什米爾)中印邊境西段實控線周圍有無「入侵」的綜合措施的一部分。報導稱,印度陸軍計劃引入的駱駝分單峰和雙峰兩種。這些駱駝將接受訓練,以便能夠巡邏並馱運大量彈藥和其它補給。
  • 印軍在邊境部署「駱駝」,我軍用無人機給戰士們送外賣,氣不氣?
    以往印度都是依靠仿製的法國"小羚羊"直升機,以及少數CH-47、米-17等直升機進行運輸補給。今年由於邊境局勢緊張,印軍在拉達克的駐軍增加3萬多人,哨所也更多,但是印軍的運輸力量並未增加,後勤運輸實在跟不上,所以不得不求助於動物,這就是著名的亞洲雙峰駱駝。
  • 高原河谷開始結冰,印軍在帳篷外露天做飯,出動雙峰駱駝運送補給
    現在印軍又將目標轉向東部邊境地區,接連在高原前線實施越界挑釁,遭到對手迎頭痛擊,不甘失利的印軍向前線大規模增兵,至少20萬印軍已經集結在高原前線,同時抵達的還有大量先進武器裝備,包括T-90主戰坦克、蘇-30戰機、米格-29戰機、陣風戰機和幻影2000戰機等。
  • 拉達克地區印軍少將訴苦:每天都在死人,10萬人不知道能回去多少
    這原本是讓印度全年保持國內溫暖的暖溼氣流,卻給拉達克地區印度一側的印軍帶來了大麻煩。甚至駐紮在最前線的第14集團軍少將都出來向媒體訴苦。根據11月30日《印度快報》的消息,目前在海拔5400米左右的高原地區,印軍維持著大約10萬人規模的駐軍,但是環境因素和地形因素,導致車輛難以通行,加上如今印度一側的降雪量大增,這給後勤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 拉達克地區大雪封山!列城醫院凍死者激增,印軍開始從班公湖撤離
    據悉,拉達克寒冷的天氣已經對印軍一線士兵產生了影響,列城醫院凍死者人數激增,印軍即便是想要從班公湖地區撤離都已經失去了機會。高原地區冬季氣溫一般會達到零下四五十度,如果出現降雪等天氣,氣溫將會更低。中印邊境對峙已經持續了幾個月的時間,雖然我國與印度進行了八輪軍長級會談,但是這麼多次會談依然沒能取得突破。
  • 拉達克暴雪凸顯中印差距:印軍「放棄抵抗」,我軍3天清通運輸線
    雖然印度軍方一直在強調印度軍隊在極端環境中的耐受力和所謂的不屈意志,但是一支後勤供應陷入絕境的軍事力量,在零下40度的風雪嚴寒惡劣環境中,最終能生存多久才是需要客觀面對的問題。當前,印度陸軍在拉達克東部地區部署了5萬多部隊,印度內政部所屬的邊境警察部隊大約有3.5萬人。已經完全被封閉的部隊,是部署在的桑普平原的2萬多印度陸軍。
  • 「拉達克」地區的印軍害怕了:我們想回國內
    現在天氣已經越來越寒冷了,「拉達克」地區的印軍也終於開始害怕了,他們不願意成為印度政府和周邊國家進行博弈的「炮灰」,尤其是他們的傷亡還都是非戰鬥性的,於是大量士兵嚷嚷著:我們想回國內。
  • 印軍高層趕赴拉達克前線,慰問士兵加油打氣:不要懼怕嚴寒和死亡
    但印度人卻依然在堅持將這場無理取鬧的戲碼演下去。當地時間1月12日,印度空軍參謀長巴達烏裡亞親赴東拉達克地區一線,看望部隊並為他們「加油打氣」。據《印度時報》報導,巴達烏裡亞當天抵達拉達克地區後,首先視察了一線戰機的備戰情況,然後還專門弔唁了在去年6月15日的流血衝突中死亡士兵的墓地。
  • 大雪封山後勤補給中斷,列城醫院人滿為患,印軍司令開始撐不住了
    知情人士稱,進入10月份以後,拉達克地區的氣溫開始驟降,突如其來的大雪封住了印軍列城一線的後勤補給線,位於列城的醫院裡面已經人滿為患,住院的士兵多是被凍傷的。印度陸軍副司令的言論,說明其一線部隊已經開始撐不住了,如果禦寒物資不能及時到位,印軍士兵還會出現更多凍死凍傷的情況。
  • 列城深夜降溫,數萬印軍困守壕溝:印軍空投上萬個煤油爐取暖
    據《印度防務新聞》網站,印度XIV軍團前後勤主管,退休的少將Amrit Pal Singh表示,現在在克什米爾相關地區,有近20萬印軍和支援人員。但是,這裡大部分都是支援和後勤人員,駐紮在拉達克山脈西面。如果真的在拉達克山脈東面部署那麼多人,印軍後勤保障根本無法支撐。
  • 列城第一場大雪來了,天寒地冷:印軍步槍被凍,印軍燒開水煮步槍
    近期,從斯利那加通往拉達克的Zojila Pass公路開始下大雪了,這是一條非常危險的道路。我們可以從照片看到,這已經是第一場大雪了,周圍都是盤山路,而且路況很差,印軍運輸卡車就在盤山道上緩慢前進。
  • 拉達克氣溫驟降,印軍準備撤兵?現在想走都走不了了
    拉達克氣溫驟降,印軍準備撤兵?現在想走都走不了了自從之前夏天印度和中方發生衝突以來,印度就不斷向拉拉克地區增援兵力,到目前為止印度已經中印邊境地區部署了數十萬士兵,但是印度後勤系統嚴重落後,無法滿足這數十萬士兵的需求,眼看現在拉達克地區馬上就要大雪封山了,如果在大雪封山之前不能夠存夠過冬物資那麼印度想要平安度過這個冬天,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據了解現在出現凍傷的印度士兵已多達1萬多人,在這種情況下莫迪不得不考慮撤兵
  • 印軍在邊境舉步維艱?一場巨大危機悄然降臨,中方狀態截然不同
    目前,印度國防部已向邊境地區部署了數萬士兵,來展示其軍事實力。但隨著冬季的來臨,邊境環境愈發惡劣,印軍不得不面臨致命難題。據印度快報消息,"拉達克"地區的印軍正在艱難地維繫作戰任務。在軍事歷史上,印軍部署10萬大軍的情況幾乎沒有。印度陸軍前軍長帕努表示,由於受到自然環境影響,印軍已經處於不利態勢。  此外,由於印軍受到大山阻隔,修建工程過於龐大,面臨嚴峻困境。而且,來自印度洋的暖溼氣流被喜馬拉雅山阻擋,降雪量大大增強。印媒稱,中方地形較為平坦,有利於基礎設施的建設。總而言之,在"拉達克"地區,嚴寒氣候成為一大艱難挑戰。
  • 拉達克接近發生地震引發雪崩,印媒:印度空軍有優勢,有戰必勝!
    拉達克地區的衝突已經持續半年多,雖然雙方舉行了多輪軍事磋商,但印度的態度一直很強硬。持續挑起邊境軍事對抗,可以轉移印度民眾的注意力,緩解印度民眾對政府抗擊疫情不力的指責。目前,印度在拉達克部署有五萬軍隊,以及3.5萬名邊境警察部隊。
  • 印版「地道戰」?中印邊境太冷了,印軍挖地洞一邊禦寒一邊備戰
    所以印度軍隊應該認真學習,並研究這種地道戰術,並將其應用到拉達克地區的對抗之中。(不開玩笑,拉達克地區的冬季降雪真有12米那麼深……)根據印度軍隊的設想,印度邊防部隊將會在拉達克地區中印對峙第一線修築大量的"地道工事",這樣,通過廣泛的地道可以把分散在各處的印軍哨所連接起來,形成作戰網絡,這樣可以形成有效的縱深防禦體系,同時通過地道在各哨所之間調動兵力,可以避免部隊暴露在敵方炮火之下,不但可以減少損失
  • 拉達克地區寒冬已至,氣溫接近零下40度 考驗中印後勤的時刻來了
    隨著11月進入下旬,拉達克東部的中印對峙地區氣溫降至-20至-30度。一輪復一輪的軍長級會談並沒能緩和雙方的關係。眼看數米深的積雪開始形成,雙方的第九次軍長級會談正在計劃展開,這意味著數萬名雙方士兵12月將在零下40度的高寒雪域繼續對峙。
  • 印軍對拉達克態度發生180度大轉變
    新德裡態度反覆無常,印軍態度180度大轉變 6月18日,莫迪在電視臺公開喊話:「我向全國人民保證,我們的陣亡士兵絕不會白白犧牲」;19日,印度國防長辛格與國防參謀長在軍隊會議決定,提高印度三軍警戒水平,授予拉達克地區一線部隊決斷權;19日,印度外交發言人喊話:「中方試圖單方面改變該地區(中印拉達克地區)現狀導致暴力衝突。」
  • 駱駝戶外品牌商標「雙峰」變「單峰」
    這次的主角正是近年來知名度與口碑都不斷提升的戶外休閒品牌「駱駝」。對於現在市面上最常見的兩隻「駱駝」,駱駝(CANTORP)和駱駝(CAMEL),大多數消費者是只聞其名,卻難辨真身。而細心的消費者近日可能已經發現,原來駱駝(CANTORP)的商標悄然從「雙峰」變成了「單峰」。這到底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