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業擴張,小農戶禁養!農民不養雞鴨,未來的農村還是農村麼?

2020-12-07 村長曉佳一

【村長曉佳一】致力於三農社會資訊與問題,想要了解更多三農、社會問題請點擊關注!

雞鳴犬吠,鴨子戲水,牛羊滿圈 ,小豬亂竄這些景象都存在我們兒時的記憶中,這是許多城市的孩子不能理解的,但是這才是農村原本的面貌。從堯舜時期開始,人們就開始馴化家畜,以作為我們人類所用。雞鴨鵝犬、豬馬牛羊也一直在農村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特別是在80到90年代,每家每戶都靠養殖來滿足日常的蛋肉需求,那時候農村開始分家,不在是人民公社吃大鍋飯,分田到戶,徹底解放了生產力,人民的幹勁一下子就提升起來了,種植是蒸蒸日上,養殖業不甘落後,吃飽更要吃好,吃夠了糧食就要吃肉。

因此家家戶戶養雞養鴨,養豬養牛,種糧食為主業,那麼這些就是當時農民的副業,而這些副業不光能滿足農民的肉食所需,還有剩餘就換做了金錢,因此在農村有許多人靠著養殖業發了家,就如新希望的老闆劉永好四個兄弟,當時餵養鴿子,餵養雞開始慢慢幹了起來,成為了國內富豪人物。

但是你到現在的新農村看一看,還有多少農民可以養雞鴨鵝的?新農村建設之後幾乎沒有,也只有那些沒有大多改動的農村會有一些老人養些雞鴨。現在的農村外觀看起來比之二三十年前確實是太好了,特別是新建的這些農村,統一兩三層小別墅,或者是小區是住宅,道路上硬化做得也不錯,不再是以前的灰塵滿天,泥濘不堪。

就是平常的農村從住宅到交通上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也沒有了飼養家畜家禽的空間,當然更多的人時間上也沒有。經濟浪潮之下,所有人都向錢看,為了掙錢遠走他鄉,為了掙錢遠離父母家人,盡不了孝,教不了子,別說養雞鴨,就是養孩子都沒有時間,再加上許多地方禁止飼養家禽家畜,為什麼禁止,很簡單——汙染。因此農民散養戶開始慢慢退卻,農村不再有雞鳴鴨叫。

一、佔用土地

而與之相反的則是大型企業不斷的攻城略地,大肆的擴張之態,如國內的牧原、新希望、溫氏、大北農、唐人神、正邦等等大型集團,規模化養殖一直是專家們推崇,政府們高看並與之資金支持政策補貼的好模式,短短幾年時間,僅是生豬規模化養殖場就佔到了生豬產量的53%,而不包括這兩年一直在建還沒有投入使用的養殖場。

規模化、大型化養殖首先在用地上必須得大,這些地從哪裡來?城市中根本就不可能有這麼多地,那麼只有在農村,在18億畝良田之上才有如此廣闊的土地,因此前些時間牧原佔農田建豬場的新聞就出來了。

二、環境汙染

農村在家裡門口養豬就是破壞環境,而萬畝良田就可以讓企業養豬,資本的力量就有如此之大麼?大型企業就沒有汙染麼,比散養戶養個幾頭豬還要好麼?我看未必見得,大型養殖場周圍也許汙糞水處理得很好,但是氣味、噪聲汙染呢?

許多地方建設的養殖場其實就在農村的邊上,夏天是群蠅亂舞,氣味更是能一直停留在村子裡,幾百畝的土地上承載了上萬頭豬,而以前農村一個村莊不過幾百頭豬,難道幾百頭豬的汙染比上萬頭還要多?再怎麼處理分解我相信都不合理。

三、食品安全

在另一個方面,也是我們現在人最關心的食品安全上,許多專家學者都說大型養殖場的安全更有保障,從藥物使用,防疫流程等等都是可以控制的;而散養戶的風險則是更大,有些人甚至不打疫苗,餵一些殘羹冷炙不可控制等等。

但是要說大型養殖的食品比散養戶安全,那麼舉個例子,網易的老總丁磊大家可能知道,他的未央黑豬肉為什麼這麼貴?主要是因為他是模擬的在大自然環境散養的狀態,餵養的不是這些飼料廠加工的飼料,絕對是純天然無汙染,餵養周期也不是只有六個月的這些大型豬場的洋品牌。

雖然農村的散養戶不能和人家相比,但是大多的農戶餵養的豬都是自配料,無非玉米豆餅再加些這些飼料廠生產的添加劑,或者加一些都有之類的,而餵養一兩頭的則是為一些玉米面豆餅青草,餵養周期一年之久,對比大型養殖場的在安全上高下立判。

鼓勵大型養殖,提倡規模化,而抑制小農養殖業發展不僅對食品多元化,品種多元化的需求有害,同樣對於食品安全有害。農村本該作為基礎食品的生產之地,農民應該作為主導地位來生產這些糧食肉食,而現在則是被邊緣化,甚至要退出養殖,退出種植,那麼未來農村的農民出路在哪?都進城打工,和城裡人爭飯碗,還是為這些不斷擴張的大企業打工?

有地種、能養雞、可餵豬這才是農民,才是農村該有的面貌,而現實正在朝著農民無地可種,村裡禁止養殖的「新農村」路上走,一切都以金錢為導向,未來的農村還是農村麼?

相關焦點

  • 禁養又出新規?農民散養雞鴨鵝被禁?專家:雞犬相聞才是農村氣息
    後來漸漸的老家散養的雞,鴨,鵝,豬也都開始實施禁養了,說是有礙環保工作的進行,最近更是連屋邊的空地也不準種爬蔓類蔬菜瓜果,據說是影響新農村建設……」 如今農村禁養又出「新規」,農民散養雞,鴨,鵝被禁,這種鄉村農家味道怕是再難見到了。那麼為啥農村要開始禁止農民散養畜禽呢?
  • 人大教授溫鐵軍:聽說有農村不讓農民養雞鴨鵝,這明顯是過了
    事實上,很多地方這些年在建設新農村的過程中,提出了許多令人匪夷所思的方案和辦法,比如不讓燒柴,說是汙染環境;不讓放炮,說是更加汙染環境;還有這不讓養雞鴨鵝,明顯也是。農村人自己在家養個豬、養幾隻雞鴨鵝,煮飯做菜燒個柴火,這能汙染到哪裡去?
  • 農村不要養雞鴨?三農專家:要是農民沒有收入,影響民生
    從2019年開始,很多地方開始禁止養雞鴨了,一旦是違規了相關的政策的話,是要把養殖場進行關閉的。但是大多數農民的話是擁有幾畝田,在家裡又有院子養幾隻雞鴨的話,對於很多人來講,這是一個增加收入的方式。可要是進行禁止的話,那對於農民來講,這是一個很大的損失了。
  • 回農村創業,養雞、鴨、羊、牛、魚、豬,哪個風險小,銷路不愁
    回農村拿十萬創業,比如雞、鴨、羊、牛、魚、豬等,那一項風險小,銷路不用愁?近幾年來,隨著國家的富強,對農村的投資也是非常重視,因此在農村裡創業的大好形勢下,一些有頭腦的人就去了農村裡進行投資,以發展創業之路。而這些人中,有的資金雄厚,所以他們對於回農村創業也是躊躇滿志,就搞一些比較大的投資,比如發展旅遊業、農村田園體等項目的建設。
  • 農村養雞,自己孵小雞好養還是買的小雞好養?養雞技術員來告訴你
    農村養雞,自己孵小雞好養還是買的小雞好養?為什麼在農村裡養雞也是講究科學餵養的,而農民朋友們從小雞育雛到大雞出欄,也是需要一定的養雞技術的。如果盲目的餵養小雞,而不懂管理,這樣就會給小雞造成很大的損失率。所以來看,在農村裡養雞小雞一定要雞場按照標準化的飼養方式進行。
  • 雞鴨鵝同樣是家禽,為啥農村養雞鴨的很多,養鵝的卻很少
    其實,養鵝的在國內並不少,說養鵝少只是針對國內養殖場來說的,從整體上來看,目前它們還是處於均衡的狀態。今天就為大家普及一下,為什麼養鵝要比養雞鴨少。首先,雞鴨價格低廉,有市場。由於雞鴨價格低廉,我們平時也會買回來吃,對於雞鴨的做法我們也瞭然於胸,無論是雞鴨的哪個部位,我們都能找到其相應的做法。
  • 農村人為什麼不喜歡養「大鵝」呢?
    為什麼農村農民養雞養鴨,卻很少養鵝?農夫說:養不起!在國家的幫助下,農村不僅經濟條件有了很大改善,一些普遍現象也發生了變化。例如,幾乎每個家庭都曾飼養過一些家禽,但現在仍然很少有家庭飼養它們。同時,也有一個非常混亂的存在,即農村家禽養殖的緊急停止幾乎都是雞和鴨。很少有人養鵝。
  • 農村為什麼養雞的突然人變少了,很少聽到雞打鳴了?看完你就知道了
    以往的農村,農家院裡養有許多家禽,有雞,鴨,鵝等,還有看家護院的狗狗,春節供大家吃肉的肥豬。一到農村,就能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特別是早上起床時,老百姓都不看表,聽到雞打鳴,就知道該起床了。但是,現在的農村,再也聽不到雞打鳴了,養雞的農戶越來越少了,幾乎是沒有了。為什麼呢?
  • 溫鐵軍教授:農民自己養點雞鴨鵝都不允許了,這樣是影響民生的
    針對這一問題,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有他的理解:"農村不讓養豬牛羊,現在農民連自己養點雞鴨鵝都不允許了,這明顯是矯枉過正,這樣是影響民生的"。養殖牲畜危及環境?溫鐵軍教授對農村生態環境的分析,不失理智;他認為,農村的整體生態環境有著其獨到的優勢,廣大農民群眾在自家院塘蓄養些雞鴨走禽,這種小規模養殖行為對整體環境的破壞無傷大雅,甚至可以說微乎其微。
  • 專家溫鐵軍:農民自己養點雞鴨鵝都不被允許了,這是影響民生
    現在很多人年輕的時候在城市裡奔波打拼,到了年紀大了退休的時候就想回到農村,種點蔬菜,養點雞鴨,過一過悠然自得的田園生活。在日常的餐桌上,人們也更加傾向於選擇親自開車去農村購買農民種植的蔬果和餵養養的雞鴨鵝。即便這些食品的價格要比超市中的食品貴上一半。因為這些農民自己種植的蔬菜不使用化肥,養的雞鴨鵝不用肥料飼養,吃的都是五穀,肉質鮮美也讓人吃的放心。
  • 農村「禁養令」下達,禁養模式開啟,對農民有何影響?附禁養名單
    這幾年農村發展的越來越好,農民的生活也變的越來越富裕。現在農民發家致富,並不像以前一樣只靠種植傳統農作物,而是開始搞起了種植業或養殖業。前幾年在農村颳起了一波特種養殖風,因為特種養殖在市場上較為空白,很多農民也因此走向了發家致富的道路。
  • 農村以後沒機會在自己院子種菜,養雞鴨
    再過幾年,農民都老了,青年又基本都在城裡工作,農村土地自然就會歸大戶或者農場制,農民按土地分紅,承包商給農民交養老保險,這樣,農民就失去後顧之憂,也容易供養,刻不容緩。 廣大網友有支持有反對:我們家拆的錢還不夠建瓦房的。難受,農村可以自己院子種菜,養雞鴨。安全衛生。 有些村是可以合併的,沒多少人了,大部分房屋都閒置了。 農村缺的土地嗎?缺的是人沒人種地。 這是試點,看效果。
  • 農村笨豬肉28元一斤,農民應該瘋狂復養吧?老農:恰恰相反
    去年農村養豬,有許多農民賠的一分不剩,可又有的許多農民賺得盆滿缽滿。一頭生豬18元一斤,養到400斤,是7000元。我們村有個農民,養了5頭賺了30000多元。這就是運氣,沒有人能預測未來。我們能做的就是,增長自己的技術,儘量規避風險,讓自己養殖的雞鴨,順順利利的成長。
  • 農村養雞、鴨、鵝的好處,城裡人都體會不到!
    農村養雞、鴨、鵝的好處,城裡人都體會不到!在農村,有很多人家都會養家禽,什麼雞鴨鵝什麼的,什麼都會養一些,然而養這些的好處不止一點半點,所以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下,尤其是農村的朋友們,可以多多了解,那樣就不會反感了,而且還會讓你大跌眼鏡呦~想要養雞鴨鵝什麼的,首先要滿足各種條件,其中最重要的兩個就是:1、有足夠的空間和食物來養這些生物,這樣不僅利於家禽的生長,還對我們的利益有幫助!
  • 在農村為何養雞、鴨的多,養鵝的家庭卻很少呢?
    隨便到農村裡走走,養雞養鴨的不少,可是養鵝的人家,還真的不多。這是什麼原因,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為什麼農村裡養鵝的人家不多?很多人在家裡養幾隻鵝,都是為了能夠看家。農村裡現在養狗的人都不是很多了,也不願意養,最怕的就是傷人,現在被狗傷了,人都是打的都是血清,隨便一個人被傷到,最少都要上千。而鵝,天生警惕性高,看家護院是把好。雖說,鵝是水禽,有1/3的時候都是在水裡。鵝的夜裡警惕性很高,在夜裡只要有掉響聲,鵝就會叫,甚至還會攻擊。
  • 農村「禁養令」落地,這64種動物年底被禁養,對農民有何影響
    導讀:農村「禁養令」落地,這64種動物年底被禁養,對農民有何影響 由於今年疫情的原因,跟野生動物又扯上了千絲萬縷的聯繫,據科學研究表明,野生動物能夠攜帶多達200以上的傳染病以及80餘種寄生蟲,這些傳染病有半數以上直接傳染給人類。
  • 農民養雞鴨鵝汙染環境?專家溫鐵軍怒了:這樣是影響民生的
    農村的生活在很多人眼中就像「世外桃源」一樣,山青水綠花草環繞,養一群雞鴨鵝,三五好友到來時用來招待,不亦樂乎!但是現在連養雞鴨鵝都被指出是汙染環境的存在,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怒了:農民在自家養寫雞鴨鵝都不允許了,這樣的行為會影響民生的。
  • 農民新福利:農村「6大禁令」不再一刀切!掙錢門路又多了!
    近幾十年來,三農問題一直是國家關注的一個重點,在此大背景下,各地農村都取得了長遠的發展。特別是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逐步推進,以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逐步完成,很多農村都已經大變樣了。再加上國家推行的精準扶貧等優惠政策的實施,無數農民逐漸過上了好日子。
  • 在農村,為什麼養雞的總比養鴨養鵝的多?原因就是這3點!
    在農村,不管是大規模養殖,還是農戶家中少量養殖,養雞的確實要比養鴨、養鵝的多,而這三者中,當屬養鵝的最少了。要說原因,大致也就這幾方面吧!首先是對環境的要求。雞對環境的適應性要比鴨子和大鵝強,不管是山區、平原還是林地,也不管是圈養還是散養,雞都能很好的成活。
  • 農村又出新規了!散養家禽被禁?雞鴨遍地,牛羊滿山才是農村氣息
    現在的農村已經越來越城市化了,各種東西也越來越先進,但缺感覺好像少了那麼點人情味!以前大家都吃柴火飯,現在都改用電飯煲了;以前都燒炭來取暖,現在都裝空調了,農村都換上了冰冷的電器,卻總讓人覺得少了點什麼。現在就連散養的雞、鴨、鵝都要被實施禁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