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1月6日消息(記者林馥榆)作為俄羅斯芭蕾學派的典範,以及柴可夫斯基的三大經典芭蕾舞劇之一,《胡桃夾子》不僅每年聖誕節常演不衰,更在世界範圍內被多次改編重現。1月21-22日,趣味十足的「創新版」芭蕾舞劇《胡桃夾子》將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上演,在鼠年的末尾獻上一部以「小老鼠」為主角的童話芭蕾。
蘇州芭蕾舞團舞劇《胡桃夾子》劇照(央廣網發 劉海棟 攝)
據了解,蘇州芭蕾舞團版《胡桃夾子》對故事做了全新的改編,將西方經典《胡桃夾子》中美麗公主替換成本應是反派的小老鼠,描繪了小老鼠瑪麗在聖誕之夜的「黃粱一夢」。
蘇州芭蕾舞團藝術總監李瑩表示,編創新版《胡桃夾子》是受到自己兒子的啟發。有一天,兒子突然問她:「媽媽,老鼠為什麼是壞的?」她想到了中外無數可愛的卡通老鼠形象,例如米老鼠、精靈鼠小弟、料理鼠王。於是,她突然有了靈感,將原作中小女孩瑪麗設定為一隻可愛的小老鼠,並且讓胡桃夾子成為小老鼠世界裡的「魔法師叔叔」,為它們帶來小禮物,攜手遊歷糖果世界。
蘇州芭蕾舞團舞劇《胡桃夾子》劇照(央廣網發 劉海棟 攝)
作為一部適合親子的芭蕾舞劇,蘇芭的《胡桃夾子》尤其注重滿足孩子們的審美的視覺訴求與觀賞心理,因此在舞臺設計上也充滿了童趣與想像力。超市推車、積木、輪滑鞋、自行車都被搬上了芭蕾舞臺。平常再普通不過的高跟鞋,在老鼠看來猶如一個大型滑梯,孩子們玩的積木在老鼠的世界裡則成了一張大桌子。於是舞臺上將會出現許多尺寸不同尋常的「大」道具,大滑梯、大懷表、大本書,仿佛都是從孩子們的夢境中幻化出的詼諧圖景。
在舞蹈上,蘇芭版本的《胡桃夾子》更趨簡約化,更側重通過舞蹈展現角色群像,因此觀眾們可以看到不同色彩、不同基調的舞蹈,比如瑪麗與胡桃夾子的靈巧多變「阿拉伯咖啡舞」的優雅嫵媚,以及糖果王子與仙子們的典雅端莊,配合著絢麗多彩的服飾和舞美,整個舞臺「年味十足」。
蘇州芭蕾舞團舞劇《胡桃夾子》劇照(央廣網發 劉海棟 攝)
經改編後的《胡桃夾子》備受歡迎,曾受到巴林文化部邀請前去表演。這部作品後來還作為中卡文化交流項目之一,在中國卡達文化年時前往多哈進行交流演出,備受讚譽。李瑩認為:「當我們創新的角度超越了別人時,觀眾可能就會從這個角度來認識你。我們為觀眾提供了另外一個新的視角來感受同樣的東西。」
成立於2007年的蘇州芭蕾舞團一直以推陳出新為主旨,以「小舞團,大舞劇」為特色,充分挖掘每個演員的潛在能力,並不斷挑戰體驗新的舞蹈形式,在藝術總監的帶領下先後創作編排了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囍》、新古典主義交響芭蕾《蕭邦的詩》、中國搖滾芭蕾《邂逅搖滾》、現代芭蕾《柴可夫斯基的吉賽爾》等深受觀眾歡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