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建議增加公益性墓地 解決山林私埋亂葬問題

2020-12-05 水母網

徹底解決在山林私埋亂葬問題

市人大代表建議增加公益性墓地

 
曹慶禮
 

    水母網1月9日訊(YMG記者 劉曉陽 攝影報導)煙臺市區的地形特點,造就了煙臺「城在山中、山城一體」的獨特景觀,市區山林成為市民日常休閒的重要場所。目前,在山林對逝者骨灰私埋亂葬日益突出,特別是市區的大南山、西炮臺等,毀林私造的墓地隨處可見。這種行為既損毀了山林樹木,對山林生態造成嚴重破壞,也不符合煙臺市國家級森林城市創建的要求。今年兩會上,市人大代表曹慶禮、曲敬陽等建議,要加強幹預監管,出臺相關規定,禁止任何人往山上遷移墳墓,利用貧瘠山地建設公益性墓地,徹底解決在山林私埋亂葬問題,防止森林火災隱患發生。

    市區山林私埋亂葬日益突出

    國人自古以來對身後事就看得很重,死後在何處安葬,骨灰如何放置,人們都很在意。昨日,曹慶禮、曲敬陽等代表表示,目前,煙臺市區山林對逝者骨灰私埋亂葬日益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妨礙城市景觀,特別是在市區的山林中,墓碑、墳墓交錯林立,豪華墓、高檔墓穴圈地佔地,對進山遊玩的市民造成不良感官影響。同時,每逢祭祀都會產生很大的森林火災隱患,特別是「清明」等重要時節,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開展這些工作,但由此引發的森林火災卻年年發生,沒有根本消除隱患。

    曹慶禮等代表介紹,不少市民對於當下墓地價格很無奈,墓地又被稱為「天堂的房子」,價格不斷攀升,給廣大的中低收入家庭帶來了經濟負擔。據不完全調查,不少市民將死者的骨灰找個荒山野嶺到處亂埋,此舉不僅影響了城市規劃,而且為山林防火增加了難度,而現在我國對於殯葬管理沒有相關的法律條文,只執行《殯葬管理條例》,這就使得政府干預處理出現了短板。為此建議平抑墓地價格,通過法律手段,規範墓地管理,保障廣大市民的正常需求。

    建議增加建設公益性墓地

    曹慶禮等代表介紹,按照城市的規劃要求,芝罘區範圍內不能建公益性或經營性墓地,這在逝者「入土為安」的習俗下,必然導致私埋亂葬問題的產生,市區散葬墳墓估計已超過10萬多座。針對這一矛盾,外地在公益墓地建設、綠色殯葬等方面已經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值得學習借鑑的經驗。比如常州市武進區由政府投資8500萬元,利用原人防地下物資庫改造為淹西地下陵園,總面積有2萬餘平方米,設有22個骨灰盒存放室,可存放骨灰盒15萬個。這種方式,對我們很有啟發意義。

    結合我市的實際情況,建議借鑑外地的經驗,曹慶禮等代表建議,在問題比較突出的市區先行試點:由政府相關部門牽頭,利用廢棄的石窩、人防工程或村居貧瘠山地等,按照綠色節地的原則,建設公益性墓地和地宮式骨灰寄存堂,用於因城市建設、舊居改造、山林整治等所涉及的墳墓搬遷以及新死亡居民火化後的骨灰安放問題,徹底解決在山林私埋亂葬的問題。

    民政部門要加強對公益性生態墓地的指導和管理,建立健全監督檢查制度,同時要加強骨灰安放管理,加大對火化後骨灰去向的跟蹤監督檢查力度,民政部門與山林產權部門合作,要加強幹預監管,出臺相關規定,禁止任何人往山上遷移墳墓,避免亂埋亂葬現象的發生,杜絕給山林防火、環境保護帶來重大隱患。

    生態葬最低年均費用200——300元

    針對代表們提出的建議,YMG記者昨日採訪了我市殯葬行業的現有墓地、骨灰寄存情況。作為全省唯一一個「綠色公墓」,記者昨日從回龍山功德園獲悉,公墓目前有壁葬、樹葬、草坪葬等多種生態葬方式。回龍山功德園負責人告訴記者,回龍山功德園是全省率先推出「綠色生態葬」的公墓,比傳統葬法減少了三分之二以上面積。

    記者了解到,草坪葬既符合傳統殯葬文化『入土為安』的理念,其收費價格也能為普通市民所接受。據回龍山功德園工作人員介紹,臥碑式草坪葬的價格為一萬餘元,根據國家的規定,20年限期內不再收取任何費用,20年後再按照政策收取一定的管理費用。「平均一年下來費用也就幾百元,對於家屬來說,這是一個很經濟的選擇。」回龍山功德園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此外,還有樹葬等生態葬形式可以選擇。記者了解到,每棵樹下有三個墓穴。樹葬的價格相對於草坪葬更加便宜,每個墓穴價格僅有幾千元,每年平均的費用僅在200—300元間。

    「園區內將建成壁葬區,價格更低。」園區負責人介紹,壁葬是將骨灰盒嵌在牆壁內的喪葬方式,在安葬死者的同時為後人留福,是一種先進的殯葬理念和行為。不但大大節省了土地資源,而且也節省了費用。該負責人表示,目前園區共有2000多個生態葬,已有不少人選擇了這樣的殯葬方式。下一步,生態葬中還將增添塔葬、花壇葬等新形式的生態殯葬。

    芝罘區擬增加1-2萬個骨灰寄存

    「火化業務停止後,我們將不斷改造更新不同檔次的骨灰寄存閣位,擬增加1—2萬個,以便更好地為市區人民提供殯儀服務,方便祭祀先人。」昨日,芝罘區殯儀服務中心(原芝罘區殯儀館)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記者從芝罘區殯儀服務中心了解到,2017年12月底火化業務停止後,芝罘區殯儀館更名為芝罘區殯儀服務中心,將業務中心轉為寄存等殯儀服務。這裡現有寄存閣位2萬多個,目前已寄存1萬2千個骨灰盒。後期,芝罘區殯儀服務中心將繼續根據需要升級服務,不斷推出新的服務項目。

    記者了解到,根據物價局規定的收費標準,芝罘區殯儀服務中心現在設有不同檔次的骨灰寄存,其中最低寄存費每年僅需40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費用主要用於日常管理及防腐、防黴、清掃等工作。按天來計算,最低一天平均只有0.1元,這個標準是在2001年左右執行的,現在連電費都不夠。

    我市推行普惠制惠民殯葬政策

    民政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自殯葬改革以來,我市已採用公益性公墓、經營性公墓、公益性骨灰埋葬地等骨灰處理多樣化辦法,解決骨灰的存放問題。對此,記者也諮詢了我市民政部門。「根據民政部下發的《指導意見》,今年我市還將繼續大力推行綠色生態殯葬。」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能更好地推行生態葬禮,按照要求,每個縣市區都要建一個公益性墓地,要求百分之十的鄉鎮,都要建立公益性墓地。到2020年,我們的生態殯葬率要達到40%以上,目前這個比例已經達到。並建設公益性骨灰堂,推行普惠制惠民殯葬政策,實現基本殯葬服務均等化。

    海葬在我市也有同樣的增速,昨日,市民政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我市目前正加大引導力度,不斷擴大海葬的比例,逐步實現海葬工作常態化。記者了解到,從2016年開始,我市已經開始在生態葬上加大政府投入,每位骨灰撒海者補貼1000—1500元,免費為參加海葬者提供服務。目前,我市正逐步在免除優撫對象和城鄉低保、農村五保等人員基本殯葬服務費用的基礎上,對其他不享受喪葬補助的居民,免除基本殯葬服務費,實現惠民殯葬服務全覆蓋。我市將建立殯葬事業公共財政投入機制及資金保障制度,制定激勵政策,對骨灰堂、公益性墓地建設給予獎勵或補助。對綠色、生態、節地葬實行政府補貼獎勵,形成有效推進機制。

 
專題:2018煙臺兩會專題報導
 
 
 

 

相關焦點

  • 乳山專項整治散埋亂葬、違規豪華墓地
    根據《山東省殯葬管理規定》的有關要求,為進一步深化殯葬改革,加強殯葬管理,保護土地資源,改善生態環境,推進鄉村文化振興,樹立文明、節儉治喪新風尚和生態、綠色殯葬新理念,乳山正在開展散埋亂葬及違規豪華墓地整治,請廣大市民積極配合。
  • 民政部:亂埋亂葬拒不改正將申請強制執行
    新華網北京11月19日電 民政部社會事務司有關人士19日就國務院修改《殯葬管理條例》中相關規定表示,對於非法亂埋亂葬行為根據16日公布的國務院關於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規定,《殯葬管理條例》第二十條修改為:「將應當火化的遺體土葬,或者在公墓和農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埋葬遺體、建造墳墓的,由民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相比此前規定,取消了「拒不改正的,可以強制執行」這一條款。
  • 建議農村殯葬改革,建立公益性的公墓,你怎麼看
    35 來源: 殯葬百事通 舉報   剛剛過去的兩會,有委員就提出了關於農村殯葬改革,建立公益性公墓的建議
  • 對於朱家尖流浪狗問題,市人大代表這樣建議
    職責不清讓「治狗」問題很難辦         朱家尖大橋附近有個臨時養狗場,暫養著許多臨時收容的流浪狗。通過專項整治和定期抓捕,目前已有600多隻流浪狗被收容在此。「朱家尖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狗叫聲和其散發出來的氣味,極大影響了朱家尖的市容市貌。因犬吠、臭氣等問題惹得附近居民紛紛投訴。」來自朱家尖街道蓮興社區的市人大代表邱彩萍說。
  • 黑龍江省將建100個骨灰寄存堂 解決散埋亂葬設在中心鄉鎮全部公益...
    原標題:我省將建100個骨灰寄存堂 記者從黑龍江省民政廳獲悉,建設中心鄉鎮公益性骨灰寄存堂是我省為解決農村殯葬改革中土葬、骨灰裝棺二次葬等問題而採取的有效措施。位於八達村附近的城西公益性骨灰寄存堂將於明年建好,項目完工後,服務輻射區內逝者入葬有了新選擇,骨灰安葬將由「入土」到「入室」。 對於公益性骨灰寄存堂帶來的變化,牡丹江市殯葬服務中心主任於穎以八達村為例說明:「由於附近沒有公墓,過去有些村民就近將骨灰分散安葬到耕地或林地。近年來,由於嚴禁散埋亂葬,大家大多選擇購買公墓,距離遠,費用支出較大。
  • 工作總結範文:局關於開展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工作總結(5則)
    一、承辦情況**年,我局共承辦人大代表建議2件。所有建議均按時辦理答覆完畢,人大代表對如何解決貧困村網絡通訊問題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二、辦理情況(一)強化領導,落實責任。從反饋情況看: **年,我局承辦的2件人大代表建議中A類(所提問題已解決或基本解決)2件,佔100%。其中:**代表提出的第124號,關於山嘴子村委會增設網絡機站的建議。為有效解決建議案中提到的村組信號不好的問題,**市工業信息化科學技術局充分發揮行業主管部門作用,積極開展與各通信運營商的協調對接。
  • 人大代表建議制定法律禁虐禁食貓狗,嚴懲不文明養犬行為
    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人民醫院副院長陳瑋帶上會的建議有三份與動物相關,包括關於《動物防疫法》修訂建議、明確動物救護機構的慈善公益性充分發揮防疫和生態功能的建議,以及一份關於制定《伴侶動物保護和管理法》的議案。
  • 事事有回音 件件有結果丨人大代表建議滿意度首次實現100%
    12月28日,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聽取了市政府關於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和閉會期間人大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辦理情況的報告。據了解,一直以來,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把代表建議辦理工作作為依法履職的重要內容和執政為民的重要體現,在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和閉會期間,人大共向市政府提出建議421件。截至10月末,代表建議全都辦結。其中,代表滿意率首次實現100%。
  • 青島回應嶗山非法墓地說了什麼?國家5A景區為什麼有這麼多墳墓真相
    風景區內私建墓地,砍伐樹木毀山林青島嶗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山東省青島市,是國務院首批審定公布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也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從位於景區西南部的大河東口進入嶗山風景區後,沿著嶗山景區旅遊專用路自西向東行駛,一邊可以看到開闊的海景,另一邊則是鬱鬱蔥蔥的山林。不過當地的居民告訴記者,就在景區沿途的山林之內,存在著大量違規建造的墳墓。「你就沿著這條旅遊專用路開過去,旁邊的山林裡就有很多違規建造的墳墓。」
  • 主動上門納諫 自覺接受監督 ——市法院定向結對聯絡駐定省人大代表
    為進一步加強與人大代表的聯絡工作,提高聯絡效果,近日,市法院黨組書記、代院長李小寧安排院黨組成員分赴各縣區開展「一對一」代表結對聯絡活動,徵求人大代表對法院工作的意見建議。
  • 寵物屍體亂埋現象普遍 寵物墓地遊走在法律灰色地帶
    於是,張玫和朋友帶著鐵鍬,把它埋在家附近的一個小花園裡。  「北京有幾家寵物墓地,但收費都太高了,有的能到好幾千元。我想,反正也是入土為安了,只要能找個不被打擾的角落,埋葬它就好了。」張玫說。  讓張玫感到收費貴的寵物墓地,正在我國多個城市興起並發展壯大。
  • 揚州| 市民庭院埋骨灰遭舉報 專家:不能亂葬
    當事人回復按照親人遺願埋在梅花樹下骨灰埋在院子裡,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嗎?在鄰居的指引下,記者在院子隔壁的一棟房子裡,找到了院子繼承人張大爺。張大爺今年已86歲,對於在院子中埋骨灰,他證實確實有這麼一回事,而葬著的正是他的姑媽。「我的姑媽早些年去世了,那個房子連院子都是她的。因為她沒有子女,所以我是她的合法繼承人,她去世後一開始骨灰是放在家裡的,後來我們就把骨灰放在一個瓷罈子裡,埋到了梅花樹下面。」張大爺告訴記者,2008年左右就埋下去了。為何不把姑媽的骨灰葬到公墓?
  • 浙江人大代表建議特設粉紅色車牌
    浙江人大代表建議特設粉紅色車牌 2015-01-22 23:12:2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杭州1月22日電 (記者 江耘 實習生
  • 德州:私埋存隱患火化成本高 寵物死了何處去?
    找不到有殯葬服務的寵物醫院,最終高女士開車在外轉了好久才找到一個空地,將寵物狗埋在了那裡。  無獨有偶,家住北園小區的劉先生,也曾在自己小區的空地中埋葬過寵物貓。「也就只有這麼一種方法算是比較尊重寵物了,我也想把寵物火化了,可是沒有地方提供這種服務啊!」劉先生無奈地說。
  • 人大代表:電視節目應增加字幕和手語(圖)
    電視節目增加字幕和手語  民生無小事。在代表眼裡,只要關乎民生,再小的事也是大事。記者發現,有些代表們所提交的建議、議案,也許它提出的問題很小,涉及的範圍不大,危害程度不深,但是對於群眾來說,如果問題能通過代表的關注而得到解決,卻是他們天大的事。
  • 徐州人大代表北京私挖地洞 涉嫌觸犯危害公共安全罪
    因德內大街93號院房主私挖地洞導致路面塌陷、受損房屋的賠付、罰款、回填及附近居民的安置,正在由北京市政府相關部門買單。  據媒體報導,房主徐州市人大代表李寶俊已經在北京露面,多家媒體曾試圖採訪他,都沒有成功。目前,有關部門已經啟動了對該業主,地下違法施工建設的最嚴厲追責,這位房主可能付出的「違法成本」究竟有多少?
  • 嘉興中院執行局局長楊迪虎一行到平湖徵求市人大代表對法院工作的...
    嘉興中院執行局局長楊迪虎一行到平湖徵求市人大代表對法院工作的意見建議 2021-01-16 10: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人大代表高莉:切實加強0到3歲嬰幼兒託幼機構建設
    全國人大代表高莉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北京訊 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實施以後,社會迎來了生育「二孩」的高峰,然而託幼服務設施配套的短腿,使得「二孩」成為家庭的甜蜜的負擔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婦聯副主席高莉在全國兩會呼籲:加強3歲以下嬰幼兒託幼機構建設,切實解決兩孩家庭的後顧之憂。  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後,全國迎來生育的高峰,2016年僅安徽省共出生了90.2萬人,較2015年同期增加6.6萬人,這些對託幼機構建設提出了嚴峻挑戰。  託幼服務是社會公益性事業,更是貫徹落實「全面兩孩」政策的重要環節。
  • 白衣變戰袍 代表勇擔當——記鹹寧市人大代表、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
    這份沉甸甸的榮譽是對市第一人民醫院全體醫護人員齊心抗疫的高度肯定和認可。疫情期間,他們臨危不懼,勇於擔當,堅守在抗疫第一道防線,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帶領這支隊伍的,就是市人大代表、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塗平。作為一名連任三屆的「老代表」,多年來塗平積極履職,全心全意為民服務,把群眾的健康時刻放在心上。
  • 城市交通「腸梗阻」 人大代表「開良方」
    在12月24日舉行的湛江市第七屆人大代表論壇上,人大代表「對症」開「良方」,就如何破解城市交通擁堵問題,改善城區交通環境各抒己見,提出針對性、可操作性強的意見和建議,全力推進城市交通管理,助力城市品位和功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