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十年禁漁」全面實施,長江江豚數量增加

2021-01-08 騰訊網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陳晨

1月5日上午,國家發改委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五周年取得的成效。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司司長羅國三介紹到,五年來長江流域水質發生了顯著變化,生態環境發生明顯變化。

據介紹,長江流域優良斷面比例從2016年的82.3%提高到2019年的91.7%,2020年1至11月進一步提升至96.3%,長江流域劣Ⅴ類水質比例從2016年的3.5%下降到2019年的0.6%,2020年首次實現消除劣Ⅴ類水體。

城鎮生活汙水垃圾處理能力顯著提升,地級及以上城市汙水收集管網長度比2015年增加20.7%,城市和縣城生活垃圾日處理能力比2015年提高60.7%。一大批高汙染高耗能企業被關停取締,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超過八千家。長江岸線整治全面推進,1361座非法碼頭徹底整改,2441個違法違規項目已清理整治2417個,兩岸綠色生態廊道逐步形成,沿江城市濱水空間回歸群眾生活。

長江"十年禁漁"全面實施,生物多樣性退化趨勢初步得到遏制,江豚越來越多出現在人們視野中。

相關焦點

  • 【長江十年禁漁】環境改善 「微笑精靈」江豚「回家」
    央視網消息:關注長江禁捕。從2021年1月1日,由農業農村部下發的《長江十年禁漁計劃》全面開始執行,其間禁止一切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
  • 長江十年禁漁計劃開始實施!對水產人來說是機遇還是挑戰?
    近期熱點頭條新聞幾乎是被水產行業霸佔,前有農業農村部發布公告,自2020年1月1日起,實施長江十年禁漁計劃,後有「中國最大淡水魚」長江白鱘被科學家證實已滅絕,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中國長江又一特有物種被宣布滅絕。
  • 長江生物完整性指數到了最差的「無魚」等級,全面禁漁迫在眉睫
    「2019年年底以前,完成水生生物保護區漁民退捕,率先實行全面禁捕;2020年底以前,完成長江幹流和重要支流除保護區以外水域的漁民退捕,暫定實行10年禁捕。」  這一空前嚴格、正在積極推進中的長江「十年禁漁」措施,出自今年年初多部委聯合印發的《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建立補償制度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 長江武漢段十年禁漁初見成效
    多頭江豚在江面嬉戲跳躍的視頻走紅網絡。中科院水生所專家表示,江豚是長江生態健康狀況的晴雨表,長江魚類生物資源在逐步恢復,這與長江禁漁存在很大關聯。商場大屏上播放十年禁漁宣傳片再加上長江武漢段全面禁漁,生態環境向好,淺灘裡的小魚多了。江面上的捕魚活動停止後,沒有捕魚人和江豚來「爭搶」水面和食物,它們才能夠成群結隊遊到被淹沒的草灘區域和緩流區域來安靜覓食,被眼尖的市民發現並拍下「倩影」。  長江十年禁漁,長江武漢段的漁船全部上岸,不再有幹擾魚類活動的不利因素,給魚類資源的恢復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 江豚頻現!江西鄱陽湖等水域全面禁漁見成效
    江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江西鄱陽湖水域和長江幹流江西段自2020年1月1日全面禁漁以來,環境改善初見成效,江豚在湖區頻頻出沒。這段時間,江西都昌縣鄱陽湖區聯合巡邏執法隊,每天巡護至鄱陽湖朱袍山水域時,都能看到有江豚躍出水面。
  • 長江江豚
    2020年12月31日,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在漢全面啟動。早在今年7月1號,武漢市就提前半年實施了「長江禁漁」,堅持打防並舉、水岸同治,取得顯著成效。實施「長江禁漁」半年來,武漢市對150.5公裡的長江幹流、72公裡的漢江幹流和4個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330.25平方公裡範圍,實施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常態化開展「聯巡、聯查、聯打、聯治」行動,共計辦理漁業行政處罰案件28件,聯合公安機關查獲漁業非法捕撈案件121起,抓獲嫌疑人員113人,有效震懾非法捕撈行為。
  • 十年禁漁,長江為什麼要禁十年之久?
    長江「十年禁漁」是黨中央為全局計、為子孫謀的重大決策,是推動長江共抓大保護和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江蘇迅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面推進我省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讓長江儘快休養生息,扭轉長江生態環境惡化趨勢。以往都是兩三個月,現在為什麼要禁十年呢?
  • 漁民上岸 江豚「回家」 從「微笑精靈」看長江生態興衰
    從2021年1月1日,由農業農村部下發的《長江十年禁漁計劃》將全面開始執行,其間禁止一切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我國的母親河長江,將得到一個長達十年的休養生息期,江中的水生生物也將在此期間得到充分的保護和恢復。其中,長江的代表性珍稀物種——江豚,以它們種群命運的起伏,記載了一個長江生態興衰的歷史,讓我們一起去探訪,這種承載著母親河記憶和鄉愁的「微笑精靈」。
  • 從「無魚」到「無漁」 「十年禁漁」對長江意味著什麼
    從2021年1月1日零時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10年禁漁全面啟動。長江千百年來養育了華夏子孫,大家的努力又將為長江的水生生物贏得寶貴的10年休養生息。處在時間節點,很多人不禁想問:為什麼要實行長江「十年禁漁」?為何是10年的時間長度?10年後長江會有什麼改變?
  • 漁民上岸 江豚「回家」 捕魚人變護魚人 長江再現江豚逐浪
    位於安慶下遊的南京市長江江豚自然保護區是江豚的另一個核心棲息地。通過持續觀測,目前南京市穩定生活著50頭左右的野生江豚。同時,南京市也是獨一無二的能夠在城市核心區看到江豚的地區。據了解,南京市十幾年前就已經實施全面禁漁。在保護部門的宣傳呼籲和規範組織下,每年都有市民和各類社會團體向長江中投放土著魚苗,長江的生態系統在南京段得到了良好的恢復。
  • 長江南京段江豚又出現
    10月13日上午,有市民給江蘇新聞廣播發來視頻顯示:在南京長江大橋下,幾分鐘之內,就有好幾隻江豚將頭伸出江面拍水玩耍,十分可愛。記者了解到,今年長江南京段江豚出現的頻次比往年同期更高了,「子母豚」(即懷孕母江豚或帶著幼崽的母江豚)也更常見了。長江十年禁漁,實施生態大保護的成效正在凸顯。
  • 今年發現21頭江豚死亡 長江豚類保護區將全年禁漁
    江豚每日在長江中面臨著致命威脅,水利工程、水域汙染、航運、食物枯竭……2017年2月5日,長江江豚拯救計劃被寫進中央一號文件,率先在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實現全面禁捕。截至目前,科考隊仍未發現白鱀豚。未來可期,江豚也許不會重蹈白鱀豚覆轍。40天3400公裡的江豚科考11月10日10時15分,武漢漁政碼頭,兩艘船駛離躉船,向宜昌上行。
  • 長江江豚 藍鯨等50多個物種保護等級擬升為一級
    三峽晚報訊(全媒記者聶烽)近日,國內多家權威媒體報導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這是自1989年野生動物保護法施行以來第一次大幅度修訂《名錄》,擬新增物種比原先受保護物種總量還多,長江江豚、藍鯨等50多個物種擬升為一級保護。
  • 《安慶市長江江豚保護條例》今年起實施!新條例為江豚保護帶來哪些...
    《安慶市長江江豚保護條例》今年起實施!新條例為江豚保護帶來哪些變化? 《條例》規定,除執行緊急公務、軍事運輸等任務外,上行船舶通過長江安慶段長江江豚主要棲息地時,不得進入航道以外水域。排汙口設置,應當依據《水汙染防治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經依法批准後方可實施。水下爆破、勘探等活動,需事先同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協商,採取有效措施。依法進行的建設活動,要合理避開長江江豚繁育期。
  • 長江江豚「安全」了,南方江豚卻遇到了劫難
    說起江豚,很多人可能只知道長江裡的江豚,其實江豚分布非常廣,從波斯灣到中國中部地區的大部分水域都有分布,但各地的江豚都過得非常艱難,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脆弱種群。雖然這幾年的生存現狀,沒有得到根本的改善,但種群數量卻是穩定下來,沒有繼續呈現斷崖式下跌,這也就意味著,它們暫時安全了,再加上「長江十年禁漁」的實行,對長江江豚來說也是一個好消息,如果能夠執行到位,不但漁網少了,而且能吃的魚也多了,長江江豚肯定能夠好好休養生息一番。
  • 十年禁漁,「魚米之鄉」江蘇該當何為?
    奔湧不息的長江是一座生態寶庫,然而長期以來人類活動嚴重威脅著其生物多樣性。根據農業農村部發布通告,自2020年1月1日起,實施長江十年禁漁計劃。和此前一年一度的春季禁漁期不同,十年禁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面對長江已經「無魚」的窘境和日益惡化的生態,十年禁漁堪稱保護長江的百年大計。
  • 中華白鱘滅絕,長江禁漁令起,我們何時才能再見長江生機呢?
    即便全社會都呼籲保護江豚,但就在去年11月份,長江流域湘鄂段一周內兩頭江豚因誤入漁網而死亡。 但直到今天電毒炸、絕戶網的酷漁濫捕,卻依然在長江上屢禁不絕。 實際上為了讓長江休養生息,從2002年起,原農業部在長江流域試點實施每年三個月的長江禁漁期制度,然而收效甚微。
  • 長江江豚守護者:願留住母親河的「微笑天使」(圖)
    「在外打工回來後,發現江豚變少了,說心裡話,祖輩在江裡捕過魚,對長江母親河,我們有著深厚的感情。」早在2017年5月,湯繼虎等志願者一起申請籌建江豚自然保護中心,經過前期準備等系列工作,一年後江豚自然保護中心正式獲批成立。長江江豚是目前長江中僅存的水生哺乳動物,是長江生態系統興衰的指示生物。江豚微微上揚的嘴角像是一直掛著憨態可掬的「微笑」,被人們稱為「微笑天使」。
  • 長江武漢段,江豚成群出現
    長江江豚是長江特有的鯨豚類動物,目前僅剩1000餘頭被譽為「水中大熊貓」。19日,武漢市民吳先生在江邊釣魚時,偶然看到十幾頭長江江豚出現在江面嬉戲跳躍。中科院水生所專家表示, 在武漢城區長江段看到這麼多江豚現身,實屬罕見!
  • 「微笑天使」長江江豚多次現身 農業農村部:健全跨地區保護機制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最近在南京、武漢等地通江湖泊,媒體報導發現了』微笑天使』長江江豚群體出現的頻率顯著增加,我們對此感到很欣慰,這說明保護工作有了初步的效果。」長江江豚被譽為「微笑天使」。近期在南京等地通江湖泊,長江江豚群體出現的頻率顯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