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路附近的獨立的咖啡館,現實版的綠野仙蹤,創意咖啡很獨特

2020-12-05 島島甄選

難得有時間悠閒地逛逛大學路,陰雨天在這條路上慢走小段還不錯,但更適合的還是附近找個咖啡館坐坐,如果有窗看看來往的路人,更是愜意得很。

大學路附近的咖啡館大多是比較窄小的,但幾乎每一家都有網紅的氣質,走了一大圈最後選了一棟獨立的小樓,也是一家不錯的咖啡館。

外表看似蠻大,裡面卻出乎意料的小。進門便被正在慵懶睡覺的貓咪吸引了。小貓咪很貪睡,從我們進門到離開,它睡在那凳子上一動也不動。

雖然是上下兩層樓 但也就幾張很緊湊的桌椅,或許是因為天氣不好,咖啡店的人也不算多。在一樓點了咖啡我們便到二樓就坐了。

畢竟是比較老式的建築了,樓梯很是狹窄,只允許一人通過,拉著扶手上去竟覺得還是個不錯的景色。

樓上卡座、沙發都是有的,選了一個靠牆的位置坐下了,落地黑板上畫著各種咖啡的原理,書架上擺放著可以打發時間的書籍,以及各種可以隨意拍照的擺設,都是島島和朋友喜歡的。

島島點了杯再正常不過的拿鐵,而朋友點了杯店裡的創意咖啡---春風化雨,聽著名字就格外的詩情畫意。雪白的棉花糖在熱氣的作用下會漸漸化掉,滴入咖啡裡,還蠻貼切的,但如果想拍照記得要快哦,一化掉顏值就會差很多呢。

或許是太久沒有這麼放鬆的休閒聊天了,在這裡玩著手機,喝著咖啡,跟朋友談天說地竟可以打發一下午的時光。

大學路上值得打卡的咖啡館其實還蠻多的,但好的地腳和位置都需要提前佔位的。如果島島下去再去閒逛逛,你會推薦哪家咖啡館給島島呢?

相關焦點

  • 悄悄去了成都這4家獨立咖啡館,結果一家比一家有特色!
    打開大眾點評,搜索「咖啡館」,發現已經有4249家。成都人也算基本實現了「咖啡自由」! 就算在工作日,也能看到成都年輕人跑出來喝咖啡的身影,透露著成都這座城市獨有的悠閒氣息~「我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這句話成為了成都人的真實寫照。 但相比較一些品牌連鎖的咖啡店,成都人反而更喜歡有故事、有溫度的獨立咖啡館。
  • 獨立咖啡館=「難盈利」,扭轉局面需要打造怎樣的核心競爭力?|黑馬...
    而令人尷尬的是,很多獨立咖啡館從逼格到口味都不輸於連鎖咖啡店,卻長期難以盈利,有的甚至慢慢死掉——獨立咖啡館幾乎要和「難盈利」畫上等號,這已經成了一個見怪不怪的現象。經營不善的獨立咖啡店老闆,往往是情懷滿滿、有錢有閒的咖啡發燒友,並不具備經營管理能力,更沒有獨特的資源或成本優勢,開店之後遇到種種問題無法搞定,營銷更是無從談起。3、缺乏核心競爭力和由此產生的品牌價值。國內目前多數獨立咖啡館都可以約等於文藝咖啡館,同質化相當嚴重,沒有鮮明的個性,品牌形象模糊。
  • 咖啡文化,品的是上海街景風情的豐富味道
    編者按:上海交通大學與美國南加州大學聯合團隊日前公布《2020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報告》,顯示在全球50個國際文化大都市中,上海的咖啡館和茶館總數排名第一。類似COFFEE CUBE這樣開在劇場、美術館等文化設施內的咖啡館,也成了城市「慢生活」的註腳。 咖啡與文藝有著天然的默契,巴黎左岸的咖啡館便是「文藝社交」場所,烙下了獨特的文化印記。上海也有類似基因:19世紀便擁有了咖啡館,1935年德勝咖啡行在靜安寺路創立,1958年上海牌鐵罐咖啡誕生——上世紀60年代,幾乎全國各地的咖啡都來自這裡。
  • 93℃1文創咖啡|每個人都有一個咖啡館的夢想
    開咖啡館容易嗎?  一百個文藝青年有一百個咖啡館的夢想,什麼才是真正的現實呢?  在此期間,為滿足大家日常的咖啡需求  我們從鄭州眾多咖啡館中  精選10家獨立咖啡館  咖啡館匠心烘焙,手工製作咖啡掛耳包  與鄭州經濟廣播
  • 靠咖啡續命的小夥伴有救了!杭州這些獨立咖啡館、甜品店回來了
    杭州美食評論生活就像連續劇,昨天的劇情是又有一批餐飲機構復工,而且女孩子們可能會更高興:獨立咖啡館和甜品店回來啦!01.獨立咖啡館復工ing 這兩年,杭州開出很多獨立咖啡館,小小的,遍布城區。我在想,那些獨立咖啡館不少是本地的年輕人在經營,有的店就一個咖啡師,店面非常小,本來就有很多客人是買了就走、並不留下來喝,再加上咖啡也很適合外帶,應該會比較符合復工條件。昨天聯繫了幾家,果然他們都開了。
  • 現實版的綠野仙蹤來啦!盼星星盼月亮,這片科普菜園迎來豐收季!
    現實版的綠野仙蹤來啦!盼星星盼月亮,這片科普菜園迎來豐收季!種茄瓜,挖番薯,摘辣椒,澆水施肥……中心在這彈丸之地「揮毫潑墨」,開啟孩子們的創意大門,圓老城廂居民的農夫夢。最近,豫園社區文化中心傾力打造的「科普菜園」迎來了大豐收,邀你一起來養養眼,帶你領略這老城廂中的幾方翠蔭,樓臺頂上的一縷蔬香。科普菜園北窗一畦菜園豐,鮮果時蔬四季蔥。
  • 未來工程師創業賣咖啡,北交大機械博物館成了創意孵化器
    北京交通大學機械工程樓的十層最近成了新晉「網紅」,剛入學的新生都慕名前去打卡。吸引他們的,一個是陳列有近千件珍貴藏品的大學生機械博物館,另一個就是散發著創業味道的木幾咖啡館。在這裡,交大的創業青年汲取靈感,迅速成長。「木幾少年」團隊在木幾咖啡的合影。
  • 清邁|煙霧繚繞猶如仙境,現實版「綠野仙蹤」網紅餐廳前來打卡
    後花園餐廳外有兩處花園,大片植被裡不定期有煙霧飄出,配上假山瀑布流水,小橋小溪,猶如綠野仙蹤的場景。綠野仙蹤電影場景午間的陽光透過樹枝的間隙照在煙霧上,滲透深林、不同高度的霧氣,打出層次感,幸運的話還可以拍到彩虹哦,絕對的拍照聖地,人人變小仙女,在這種環境下吃上一頓稱得上絕美享受。
  • 不止「熊掌咖啡」,魔都這些「愛心咖啡館」同樣溫暖!
    當然,還有造型Q萌的棒冰咖啡、濃鬱的芝士蛋糕,以及珍珠配咖啡的奇妙組合等你品嘗哦!�� 襄陽北路68-1號�� 周一至周日 07:00-19:00夢工坊咖啡吧開在幸福裡的新參者咖啡館,需要穿過一條雲朵遍布的隧道才能抵達。溫馨的日式店內裝飾和綠植縈繞下的獨立小院,則讓這份詩意得以延續。
  • 日本京都10家獨特的咖啡館推薦
    除此之外,京都其實也是一個充滿時尚的地方,今天小魚就為朋友們介紹一些京都非常獨特的咖啡館,在您遊覽京都覺得有點累了的時候去這些地方坐坐吧,感受一下除了星爸爸和瑞幸之外的咖啡與茶點。1、1 er ETAGE首先介紹的京都特別咖啡店是"1er ETAGE"。
  • 【記憶】魔都咖啡簡史,儂今朝吃咖啡了伐?
    >虞洽卿路(今西藏中路)的一品香歐菜社中西旅社,1917年攝但無論是外僑還是本土華人經營,起初咖啡館都是一種附設,並不具備獨立營業性質。據記載,1886年,公共租界虹口區出現了一家獨立營業的咖啡館,即「虹口咖啡館」,主要對航海人員開放。檔案文獻顯示,營業性咖啡館的大量出現是在1920年以後。
  • 放假就在上海來一次咖啡之旅吧[圖]-上海人,上海,咖啡館,咖啡,克勒...
    它的每一杯咖啡都堅持用玻璃器皿現煮而成,特有的小壺現煮咖啡不僅口味純正,價格也不貴,咖啡冰淇淋、可可小方、蝴蝶酥,也是很多人的「最愛」,幾十年的味道「始終如一」。可惜這家咖啡館2009年搬遷後默默告別。  1935年,德勝咖啡行在當時的靜安寺路創立,也就是現在南京西路銅仁路附近,註冊商標「C.P.C」。
  • 微遊上海 | 咖啡「黃金地帶」的店主們,有哪些開店妙招?
    老麥咖啡館武康路店:老「網紅」的經驗談在「網紅店」一詞誕生前,曾經在桃江路25號甲的老麥咖啡館,用了八年的時間詮釋了什麼叫獨具特色、高人氣的實力店鋪。那間瀰漫著咖啡濃香,布滿老上海風情舊物和全世界各地跳蚤市場搜刮來的雜貨店是社交網絡發達之前,魔都時髦人的集體記憶。2017年。
  • 微遊上海|咖啡「黃金地帶」的店主們,有哪些開店妙招?
    老麥咖啡館武康路店:老「網紅」的經驗談在「網紅店」一詞誕生前,曾經在桃江路25號甲的老麥咖啡館,用了八年的時間詮釋了什麼叫獨具特色、高人氣的實力店鋪。那間瀰漫著咖啡濃香,布滿老上海風情舊物和全世界各地跳蚤市場搜刮來的雜貨店是社交網絡發達之前,魔都時髦人的集體記憶。2017年。
  • 探店濟南大觀園附近咖啡館,價格比星巴克貴,年輕人排著隊來消費
    有需求就會有市場當林林總總的各色咖啡館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這座城市裡人們開始追求咖啡的品質據說真正講究喝咖啡的人,是不屑於速溶咖啡的那種經過工業化加工後做出的粉末已經失去了咖啡的靈魂中意軒其實不是一個懂咖啡的人,但是卻很喜歡咖啡帶來的那種儀式感關於咖啡的各種知識和文章書籍早已汗牛充棟無論是在知識方面還是專業性上都是無法與真正的咖啡愛好者相比的因此,這篇咖啡館的探店文並不打算涉及過多我並不擅長的咖啡專業知識,僅僅是寫一些個人感受和隨想
  • 北京十大主題咖啡館
    盧米埃咖啡館    主題:電影人、寵物    特色推薦:黑咖啡    體驗:遠遠看去,盧米埃咖啡館就像一架藍天上的飛機,打開艙門,一隻叫「奶茶」的蘇格蘭牧羊犬就會親暱地接待客人。進入店內,滿滿的陽光穿過頂棚玻璃傾瀉而下,溫暖遍及全身。在晚上,抬頭便是繁星點點。因為其處在電影學院附近,咖啡館裡時常會有電影名人出入,像黃磊、陳可辛、張揚等都來過這裡。
  • 超大店:1200平獨立咖啡館、挨著星巴克開,這是什麼玩法?
    Sugarman素飲·糖人(以下簡稱糖人),是我採訪過最大的獨立咖啡館。1200平面積,還大膽地開在了星巴克隔壁。開業4年,年營業額做到了800萬。在「能開小就不開大」、10平小店盛行的咖啡圈,這種「特大型咖啡館」是怎樣生存的?
  • 上海中心城區不同的"咖啡氣質" 品一品哪一杯最有味
    我喜歡到有特色的創意園區裡喝咖啡,因為感染了園區特有的文化藝術氣息,那裡的咖啡館也大多富有創意。「園區咖啡館」是普陀區的特色。我常常去 M50創意園裡的「UNDEFINE」,老倉庫改建而成的咖啡館空間寬敞、樓層很高,不做吊頂的房頂、空靈簡潔的鐵藝樓梯以及各種富有工業氣息的裝飾品,讓人想起蘇州河畔曾經興盛的民族工業。
  • 話題 | 史上最全民大咖啡館測評
    在咖啡館裡,總是情緒在掌握時間,喝掉一杯咖啡的時間,可以是十分鐘,也可以是一個下午。北島說,世界小得像一條街景。而咖啡館有時大得像一個世界。咖啡館外,陽光明媚,人影匆匆。咖啡館內,香氣四溢,人頭攢動。 「我想把藏起來的秘密,在每一天的清晨或是黃昏,暖成咖啡,安靜的拿給你。」
  • 逆境下的獨立咖啡館,要明白這些生存邏輯
    去年的疫情在下半年有所緩和,在「報復性消費」的促使下,本地幾家獨立咖啡館的生意開始火爆。某家咖啡館的老闆娘戲言道: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店內的咖啡銷量就突然猛增了,目前每天可以出到300杯以上。有朋友說道:國內的咖啡消費浪潮開始來臨了,自己想去開店。我笑著說:再等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