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加裡曼丹島——戈氏金絲燕的故鄉

2020-11-26 商都網

對於常年消費燕窩的人群,一般都知道燕窩主要產於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等,並在中國的海南省大洲島也有少量發現。印度尼西亞燕窩產量佔全球產量80%以上,然而馬來西亞只佔13%。

可食用的燕窩均為雨燕科,只有部分雨燕和金絲燕屬的幾種金絲燕分泌出來的唾液,再混合其他物質(如:羽毛)所築成的巢穴是可以食用的。而非雀形目燕科鳥類(如家燕)所築巢是不能食用的,原因很簡單,雜質較多無法加工。

金絲燕家族數量龐大,金絲燕科分為侏金絲燕屬和金絲燕屬兩種。

侏金絲燕屬種類:白腹金絲燕、穴金絲燕、侏金絲燕、戈氏金絲燕4種。

金絲燕屬種類:塞席爾金絲燕、小灰腰金絲燕、印度金絲燕、菲律賓金絲燕、摩鹿加金絲燕、威西金絲燕、斯蘭金絲燕、山金絲燕、白腰金絲燕等26種。

可食用燕窩分布和區分:

多分布於太平洋地區沿岸、印度、印尼、馬來西延、越南、泰國、澳大利亞沿海地區、中國的海南省大洲島均有分布,白腹金絲燕屬雨燕科,侏金絲燕屬,又稱戈氏金絲燕,這種金絲燕成為諸多可食用金絲燕的主力軍,金絲燕個體比較小,種群數量較少,多分布於加裡曼丹島的熱帶雨林中。

非食用燕窩:

家燕屬候鳥,夏天多在屋簷或樹洞中做窩,冬天遷往南方,人們俗稱"草燕窩",這種燕子所產的燕窩由於泥土、羽毛和雜草較多,燕窩中含有大量的雜質,營養價值不高。

可食用燕窩的形態:

燕窩呈不整齊的半月形、形狀似人耳。長7-10釐米,寬3-5釐米,重量為5-10克,凹陷成兜狀。它附著於巖石的一面較平,外面微微隆起,附著面粘液層,排列比較整齊,較隆起面細緻,呈波狀。窩的內部粗糙,有如絲瓜絡。燕窩質硬而脆,入水則柔軟而膨大。

但很多人都知道這些產燕窩的地方,但至於什麼樣的燕子能產出食用的燕窩卻知之甚少,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食用燕窩的主力軍"戈氏金絲燕"。

戈氏金絲燕的外貌特徵

戈氏金絲燕的外貌特徵:

身長約120毫米,通身遠看是黑色,近看是黑褐色,背部灰色,腹部較褐色,身體上部為黑褐色,下部為漸進褐色,雛燕臀部為淺灰色,有狹長而尖的翅膀,翼展長度約260毫米,體重7~8克。雌雄十分相識,外邊很難區分。

戈氏金絲燕眼睛圓大且敏銳,便於尋找辨別食物和尋找巢穴。

戈氏金絲燕的嗅覺也很靈敏,能嗅出人類以及人類所帶來的的味道,金絲燕的唾液腺在其喉嚨的下部。雌雄都有一對唾液腺。在繁殖季節成年金絲燕會分泌大量的唾液來築巢,用來產卵和孕育後代,繁育結束後,成年金絲燕唾液腺將停止活動,並收縮恢復到原狀。

戈氏金絲燕的生活習性

戈氏金絲燕的生活習性

戈氏金絲燕選擇棲息地點會選擇它判斷安全的地方,金絲燕在野外天敵很多其中包括:老鷹、貓頭鷹、老鼠、蛇、蜥蜴、螞蟻、壁虎等,如果受到外界因素幹擾它會選擇另覓他處。

金絲燕會選擇在雨季繁殖,一般每年的5月至8月是印尼的旱節,由於缺少食物的缺乏,這個季節除了身處熱帶雨林深處的金絲燕,其他的地方的金絲燕很少進行繁殖活動,待到來年的9月至翌年4月,食物開始充足,繁殖活動開始,這期間的燕巢通常較大。很多民間的屋燕養殖人認為,金絲燕裡有一隻金絲燕頭領,它會引導燕群的活動,這種燕群的頭領他們稱之為"燕王",事實上這種現象很難從科學角度來分析判定,因為金絲燕飛行的身姿和模樣幾乎一樣。

近年來鳥類科學家發現,戈氏金絲燕能夠精確分辨出黑暗環境的生物和棲息地,最主要的原因是通過聲音來辨別的,金絲燕在飛行過程中發出叫聲,聲波會反射回來,這種自然賦予金絲燕的能力,使得金絲燕在黑暗環境中免受天敵侵擾。

戈氏金絲燕喜歡在熱帶雨林周邊活動

金絲燕一般清晨5點鐘就開始活動,在陽光照進燕巢前,金絲燕會在巢穴的周圍飛翔盤旋,一小時左右後金絲燕會選擇離開棲息地,全天在外覓食,氣溫升高,金絲燕需要飛到更高的地方,並在雨林中尋找食物,下午和傍晚金絲燕會成群的集結在河流或者湖泊,到了傍晚,他們會選擇田園和油棕園覓食,等到晚上7點才回巢,乾旱季節由於食物的匱乏,金絲燕回巢時間會推遲到8點。

金絲燕在判斷棲息地安全後便會成雙成對的回到燕巢,在繁殖季節飽食後的金絲燕會提前回家,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完成築巢,以便雌燕能夠快速產卵,在非繁殖季節金絲燕會推遲回家時間。

油棕林也有金絲燕分布

回巢前的金絲燕通常會朝向燕屋的方向直飛,隨後環繞飛行並徘徊一陣之後,才進入燕屋的漫遊室,金絲燕進入漫遊室會短暫地繞圈飛並發出"咔嚓"、"咔嚓"的聲音........製造回聲,然後才會飛進繁殖室並在燕窩附近停靠。靠近牆面發出聲音,與其他的燕子進行溝通表示友好,最後才進入自己的窩內。

戈氏金絲燕從正面是很難分辨種類的

一對金絲燕築巢的時間大約45天左右,在非繁殖的季節,燕窩的建造時間會延長到80天,建成的燕窩在50天內沒有遭到破壞,金絲燕進行交配,並在6~8天產卵2枚。如果在這期間燕窩遭到破壞,金絲燕則會在40天內快速築造一個新燕窩,這期間雌燕只會產1枚卵,雌燕在產卵後就停止築巢,由雄燕完成築巢,繼續以唾液增強燕窩的穩固性,如果在繁殖期間被採集,金絲燕就會放棄該地點,再不回來。

戈氏金絲燕的孵化期為14天,出生的小燕子會有45天的成長期,40天左右幼燕就會弔掛在燕窩外,不會弄髒燕窩。

為什麼戈氏金絲燕會選擇每年的9月至翌年的4月繁殖產卵呢?

這個問題跟東南亞的東北季風氣候有關,每年這個季節是雨季,東北風會帶來充足的降雨,使得熱帶雨林內的植被瘋狂生長,河流、湖泊、沼澤內的生物得以繁衍生息,給戈氏金絲燕帶來充足的食物,但到了5月至8月東北季風過度後,乾旱使得雨林以外的地方食物嚴重匱乏,使得戈氏金絲燕前往雨林深處尋找食物。

大的燕群會選擇河網交錯的區域棲息 這樣更能獲得食物來源

影響金絲燕習性的因素有哪些?

一個區域內金絲燕種群數量受多種情況影響,包括區域內的地形、氣候條件、金絲燕的食物資源、以及燕屋周邊的環境。同時,金絲燕的天敵、適合繁殖地點及燕屋的採集方法也會直接影響戈氏金絲燕的種群和數量。

環境和頻繁的人類活動,使得戈氏金絲燕的種群在短短的10年內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前蘇拉威西被大片的油棕林覆蓋,由於近年來人們伐棕開荒,使得生態環境遭到不可恢復的破壞,工農業設施的大量興建,使得蘇拉威西島上大量戈氏金絲燕向赤道附近的卡普阿斯河流域熱帶雨林遷徙。

卡普阿斯河沿岸的熱帶草原、熱帶雨林、熱帶紅樹林沿河分布

加裡曼丹島中南半島山川走勢多南北縱橫,山川相間排列,半島基部地勢較高,自東向西地形結構綿延,有幹、溼分別的中南半島為常年熱帶雨林景觀,雨量較小的東部內部平原,和沿卡普阿斯河沿岸的熱帶草原、熱帶雨林、熱帶紅樹林沿河分布。戈氏金絲燕大量的遷徙使得蘇拉威西區域的金絲燕種群連年減少。

東南亞全年氣候轉變主要是由於太陽從北部移動到南部赤道線,東南亞季風一般從10月至翌年3月,恰逢東北季風,雨水帶來生機萬物長,在溫熱潮溼的氣候條件下,沿卡普阿斯河熱帶雨林孕育出數量龐大的昆蟲種群,戈氏金絲燕擁有豐富的食物,這就意味著戈氏金絲燕的繁殖季節來到了。

近年來隨著燕屋的大量興建,戈氏金絲燕的種群數量得到絕對的增長,在人類活動頻繁的地方戈氏金絲燕的食物來源相對減少,面對食物的競爭,無法滿足食物需求,另選出路成為戈氏金絲燕的最佳選擇,小燕群選擇靠近水源和湖泊的地方棲息,據觀察,近年來由於燕屋的大量建造,可棲息地增多,金絲燕大種群數量的增加,食物不斷匱乏,大量的金絲燕為了生存遷徙到赤道附近更溫熱潮溼的卡普阿斯河沿岸的熱帶雨林附近。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印尼總統正式提議:遷都加裡曼丹島
    而一天後,也就是17日,印尼將慶祝獨立74周年。佐科說:「我在此請求你們允許將我們的首都遷往加裡曼丹。」「首都不僅是民族認同的象徵,也是國家進步的表現。這是為了實現經濟平等與正義。」路透社報導截圖當地時間4月29日,印尼在舉行部長會議後,印尼經濟與發展計劃部部長班邦布羅佐內戈羅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總統已經決定將首都遷離人口稠密的爪哇島,但尚未選擇新的地點。」布羅佐內戈羅說,將首都從爪哇島北部沿海城市雅加達搬遷到新地方可能需要長達10年的時間,耗資可能高達330億美元。5月,佐科曾前往加裡曼丹視察以物色新首都地點。
  • 世界唯一分屬三國的島嶼——加裡曼丹島
    加裡曼丹島的面積有74.33萬平方千米,是世界僅次於格陵蘭島和伊裡安島的第三大島。加裡曼丹島地勢中部高四周低,中部有卡普阿斯山脈、依蘭山脈、馬勒山脈等山脈,沿海多為平原;位於該島東北部的海拔4095米的基納巴盧山是全島最高山峰。加裡曼丹島為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具有全年高溫多雨的特點,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
  • 印度尼西亞新首都位置確定:位於婆羅洲東加裡曼丹兩縣境內!
    印尼總統佐科威今天(8月26日)宣布,新首都將位於婆羅洲東加裡曼丹省的北佩納揚巴塞爾縣、庫臺卡塔內加拉縣的境內。遷都旨在促進區域均衡發展,解決首都雅加達人口過多的問題。
  • 跨越國境原住民聯盟——合力守護加裡曼丹島之心「卡普阿斯河」
    但在過去的四十多年裡,伐木、火災、清除天然林種植油棕櫚或人工林已使加裡曼丹島的低地森林遭受了毀滅性的破壞,許多物種瀕臨滅絕,其中包括令人矚目的大象、犀牛和紅毛猩猩(Pongo pygmaeus)。被英國和荷蘭殖民的歷史,使如今的加裡曼丹島分屬於印尼、馬來和汶萊三個國家。雖然這些國家都頒布了森林保護法,但腐敗和執法不力,導致森林砍伐仍在繼續。
  • 沃爾沃建築設備傾情助力加裡曼丹島煤礦開採
    印尼的加裡曼丹島是世界上面積第三大的島嶼,這裡熱帶雨林茂密,曾經與亞馬遜叢林並稱「地球之肺」。豐富的叢林也造就了這裡的煤炭資源,在加裡曼丹島的東南部、印尼東加裡曼丹省,就坐落著一座大型煤礦——Sangatta煤礦。
  • 印尼進入「緊急狀態」,中加裡曼丹省已確認超過700起火災
    印度尼西亞第三大省中加裡曼丹省1日宣布進入緊急狀態。隨著印尼進入易失火季節,中加裡曼丹省已確認超過700起火災。中加裡曼丹省宣布,緊急狀態將持續至9月28日,當前緊急狀態為「一級警戒」階段。按相應措施,應當加強巡邏和滅火初期準備工作。
  • 印尼燕窩的黃金地帶—卡普阿斯河
    來源:時刻頭條卡普阿斯河位於加裡曼丹島中部是世界上最長的島上河流說起印尼燕窩,大家都知道印尼燕窩佔全球燕窩總產量的80%,但如果問到印尼那個地方的燕窩最好,今天就有必要說一下印尼加裡曼丹島卡普阿斯河加裡曼丹島卡普阿斯河是全球最長的島上河,綿延1143公裡,兩岸多為茂密的熱帶雨林,卡普阿斯河發源於上遊的卡普阿斯山脈,途徑森塔倫自然保護區、聖藍灣自然保護區、帕倫山自然保護區等,最後在坤甸西南西一大片沼澤三角洲處注入太平洋。
  • 印度尼西亞公布新首都選址地,為加裡曼丹島東部一森林公園
    【文/觀察者網 李天宇】 繼8月16日正式提議遷都之後,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在8月26日公布了尚未命名的新首都的選址地:位於加裡曼丹島(婆羅洲)東部的一片森林公園。 據印尼媒體《雅加達郵報》當天報導,最早公布遷都計劃的印尼經濟與發展計劃部在加裡曼丹島的南部、中部和東部找了三個備選地點,而佐科訪問了其中兩個,其中就有最終被選為新首都地點的武吉蘇哈託(Bukit Soeharto)地區。
  • 馬來西亞和印尼幾乎瓜分了加裡曼丹島,汶萊是怎麼獲得一席之地的
    加裡曼丹島地處東南亞馬來群島中部,面積74.33萬平方公裡,比兩個日本還要大,是世界第三大島嶼,也是亞洲最大的島嶼。(加裡曼丹島位置)今天的加裡曼丹島上有三個國家,其北部屬於馬來西亞和汶萊,面積約19萬平方公裡,佔全島總面積不到1/3,其餘地方都是印度尼西亞的領土。
  • 加裡曼丹島如何在一個島上擠下汶萊、印尼、馬來西亞三個國家?
    加裡曼丹島一點都不小,這可是世界第三大島,面積74.33萬平方公裡,僅次於北美洲的格陵蘭島和大洋洲的紐幾內亞島,面積比青海省還要大,相當於幾乎2個日本或7個韓國。中國最大的島嶼是臺灣島,而加裡曼丹島可以一次性裝下20個臺灣島,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島嶼。
  • 74萬平方公裡的加裡曼丹島上,1984年,汶萊是如何擁有1%領土的?
    作為世界第3大島,加裡曼丹島的面積達到74.33萬平方公裡,上面還擁有著1230萬的人口。要是和我們做個對比,土地也就相當於一個青海省,至於人口嘛,相當於上海市的一半。講道理,一座島嶼一般都是被一個國家控制著。
  • 印度尼西亞為何計劃將首都從爪哇島遷往加裡曼丹島?
    印尼人口約2.67億 ,排在中國、印度、美國之後,居世界第四位。印尼自1945年建國以後就定都爪哇島的雅加達,不過印尼要遷都的聲音一直不絕於耳。上世紀50年代,印尼首任總統蘇加諾曾提出將首都遷往中加裡曼丹的帕朗卡拉亞。此後5任總統雖對此有所討論,但是一直未採取遷都行動。直到佐科總統上任以後,關於印尼遷都的議題才被提上議事日程。
  • 印尼加裡曼丹島卡普阿斯河孕育的老屋燕窩
    經度在東經109°~114流淌著的卡普阿斯河在赤道線上,經度在東經109°~114°的加裡曼丹島上流淌著全球最長的島上河"卡普阿斯河"。加裡曼丹島熱帶叢林的紅毛猩猩印尼是世界上生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約有4萬多種植物,森林面積為1200萬平方千米覆蓋率達67.8%。
  • 從爪哇島遷都至婆羅洲,印尼為了經濟發展也是拼了
    最新消息,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表示,他將繼續推進遷都計劃,並推出一系列措施,以重振這個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印尼目前正感受到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帶來的衝擊。佐科·維多多要將該國的政治心臟從擁擠爪哇島上的雅加達搬到婆羅洲上的加裡曼丹。
  • 沙巴州是東馬來西亞的一個州,位於加裡曼丹島東北部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沙巴州是東馬來西亞的一個州,位於加裡曼丹島東北部,舊稱北婆羅洲。面積 72,500 平方公裡,人口350萬。沙巴首府為亞庇,其他主要城鎮有山打根、鬥湖、根地咬、保佛、古達、仙本那、拿篤、鬥亞蘭、吧巴、實必丹、丹南、蘭腦、吉打毛律、萬勞等。
  • 只有74萬平方公裡的加裡曼丹島,為何卻有3個國家?
    寫在前面:只有74萬平方公裡的加裡曼丹島,為何卻有3個國家?在亞洲的東南部,有很多島國,比如日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東帝汶、新加坡、和斯裡蘭卡。在這些島嶼中,有的島嶼面積很大,有的卻很小。大一點的島嶼,比如蘇門答臘島、加裡曼丹島、本州島,可以達到幾十萬平方公裡。
  • 蘇門答臘是印尼最西面的一個大島,也是全球第六大島嶼
    蘇門答臘是印尼最西面的一個大島,也是全球第六大島嶼,全島面積達47萬平方千米。蘇門答臘島呈西北—東南走向,在中間與赤道相交叉,蘇門答臘島西南與爪哇島隔著巽達海峽相望,北方隔著馬六甲海峽與馬來半島遙遙相對,東方隔著卡裡瑪達海峽毗鄰加裡曼丹,西方瀕臨印度洋。
  • 要求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汶萊加入印尼,印尼的大國雄心從何而來?
    印度尼西亞被譽為「萬島之國」,其國土分布在廣大的馬來群島上,擁有17505個島嶼,其中人口最多的是爪哇島,達到1.45億。而面積最大島嶼是加裡曼丹島,不過該島不僅僅屬於印尼,島的北半部分還有馬來西亞和汶萊兩個國家,印尼佔有該島最多的面積。造成加裡曼丹島「一分為三」的局面,是因為是歐洲殖民者對東南亞勢力範圍的劃分。
  • 在世界第三大島的加裡曼丹島上,汶萊是如何擁有1%的領土的?
    加裡曼丹島是世界第三大島,面積74.3萬平方公裡,位於東南亞地區,與我國的南海相鄰。但這個大島卻屬於三個國家,分別是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當然印度尼西亞佔有的加裡曼丹島領土最多,其次是馬來西亞,汶萊佔的領土最小,當然汶萊也是東南亞地區國土面積最小的國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