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龍共舞,日本戰鬥機與B-29的戰鬥

2021-01-08 老槍與戰線

1944年起,B-29「超級空中堡壘」開始出現在日本上空,且規模不斷擴大。

截殺B-29成為日本陸海航戰鬥機部隊戰爭後期的主要任務。

陸軍一式戰鬥機「隼」的兩挺機槍幾乎無法對B-29造成威脅。

陸軍二式單座戰鬥機「鍾馗」是少數適合高空截擊的機型,但火力較弱。

二式單戰被盟軍稱為「東條」,國軍稱為零式二型。

東條挑戰超級空中堡壘

鍾馗在戰爭前期並不討喜,日軍也不知道拿它幹啥好,到了戰爭後期有用武之地時已經過時了。

圖片很有氣勢,但二式單戰這種沒有雷達的飛機完全靠探照燈配合發現目標,做出這種動作恐怕挺難的。。

陸軍二式復座戰鬥機「屠龍」是對抗B-29的主要機型。

作為雙發機,屠龍能爬到較高高度,能夠安裝重型武器,是較適合的截擊機種,但和B-29相比速度不佔優勢。

後期屠龍機背安裝了斜射炮,更適於攔截任務,但野馬一出統統完蛋。

陸軍三式戰鬥機「飛燕」在攔截B-29戰鬥中出鏡率也比較高。

飛燕是日軍中唯一一種液冷發動機戰鬥機,使用仿製德國DB發動機。

飛燕高空性能不佳,參與攔截任務的飛燕要儘量輕裝。

飛燕上鏡率高的一個原因是它是震天特攻隊的座機。

所謂震天特攻隊就是對B-29自殺撞擊的部隊,類似部隊還有好幾個。

反正圖片上都挺威風的。

陸軍四式戰鬥機「疾風」被稱為大東亞決戰機。這種飛機用來和野馬式格鬥比攔截B-29划算。

陸軍五式戰鬥機就是換了氣冷發動機的三式戰,出來太晚數量也太少,綽號都沒有。

海軍J2M「雷電」是海軍第一種局地戰鬥機。

雷電似乎是一種高手向的戰鬥機,飛行特徵類似於西方戰鬥機,盟軍戰後測評對其評價頗高,但當時深為只會打圈圈的日軍駕駛員反感。

海軍J1N「月光」夜間戰鬥機是日軍唯一一種專用夜戰機型,但由於飛行高度和速度不足,攔截B-29仍很困難。

陸軍百式司令部偵察機三型改也參加了對B-29的作戰,借重其高空高速性能。

P-51「野馬」戰鬥機加入護航後,晝間攔截難度急劇上升,日軍開始縮小攔截規模,囤積兵力為本土決戰做準備。

對日間出現的單機或小機群,日軍完全採取不理會態度。

原爆投下。

美術作品很難表現雙方飛機真實比例,也無法展示日軍戰鬥機駕駛員面對巨型四發轟炸機的震撼感覺。這是一架二式復戰「屠龍」(紅圈內)穿越B-29機群的真實空戰照片,這張照片可能能夠解釋為什麼在自殺部隊組織起來前日軍截擊飛行員就開始自發撞擊的原因。

相關焦點

  • 日本航空自衛隊F-4EJ「鬼怪」Ⅱ戰鬥機結束戰鬥飛行
    告別儀式上的F-4EJ「鬼怪」Ⅱ戰鬥機近日,日本航空自衛隊百裡基地為第301飛行隊的F-4EJ「鬼怪」Ⅱ戰鬥機(以下簡稱F-4EJ戰鬥機)舉行告別儀式,這預示著從1972年以來在航空自衛隊服役的「鬼怪」Ⅱ系列戰鬥機將徹底結束戰鬥飛行。
  • 最後的「鬼怪」——日本航空自衛隊F-4EJ「鬼怪」Ⅱ戰鬥機結束戰鬥...
    近日,日本航空自衛隊百裡基地為第301飛行隊的F-4EJ「鬼怪」Ⅱ戰鬥機(以下簡稱F-4EJ戰鬥機)舉行告別儀式,這預示著從1972年以來在航空自衛隊服役的「鬼怪」Ⅱ系列戰鬥機將徹底結束戰鬥飛行。
  • 日本零式戰鬥機和美國野貓戰鬥機相比,優缺點是什麼?
    說起戰場冤家,日本的零式戰鬥機和美國的野貓戰鬥機作為雙方航母上的主力戰機可謂是最主要代表。野貓戰鬥機面對能力更強的零式戰鬥機,是如何取得上風的?那零式戰鬥機的優劣點又是什麼呢?1940年,日本十一架零式戰鬥機飛抵重慶,與中國架伊-15,伊-16展開戰鬥,日軍憑藉零式戰鬥機優良的空中性能擊落了我軍足足24架飛機。這一天也成為了中國空軍的恥辱日,但無可厚非,當時的零式戰鬥機確實性能更好。相對的零式為了提升空中性能,大大降低了對飛行員的保護。基本飛機出現事故,飛行員跳傘逃生的機率是非常小的,好在日本人認為這些犧牲不值一提。
  • 紅色帝國的空中衛士—米格29戰鬥機
    米高揚米格-29戰鬥機,北約代號:支點。是蘇聯米高揚·格列維奇設計局(現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公司)研製生產的雙發空中優勢戰鬥機,是蘇聯第一種從設計思想上就定義為第四代戰鬥機的型號。米格-29誕生自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先進戰術戰鬥機」(Perspektivnyi Frontovoi Istrebitel,PFI)計劃,旨在針對美國的「FX」計劃(後演變為F-15戰鬥機),展開相對應的對抗措施,PFI計劃分為兩個,一個演變為蘇-27,另一個則是米格-29。
  • 淺談暗黑系的表現手法,《罪人與龍共舞》推介
    今天帶來的是輕小說《罪人與龍共舞》,本來這部番是今年十月動畫化的,跳票兩季到明年四月了,簡直讓人悲痛欲絕,作者是淺井老師,想必很多讀者都不清楚,因為淺井老師除了罪龍,就只有兩個短篇故事了(目前我能查到的)。
  • 殲-15 VS 米格-29K,中印航母艦載戰鬥機誰更好?
    大家都知道,航母的最為關鍵技術,就是艦載機,尤其是艦載戰鬥機。中印航母的艦載戰鬥機,主要是兩種型號:中國是殲-15,印度則是米格-29K。這兩款艦載戰鬥機都代表著中印兩國航母艦載機目前的最好水平,至於中國的殲-31日後如果能正式立項,成為新型艦載戰鬥機,那中國的航母艦載戰鬥機就更為優秀了。
  • 十大值得閱讀書籍之:《與龍共舞》等4本
    戰鬥在「中國體制」下  對這個泱泱大國和她的人民了解得越透徹,就能越容易地與之交往,避免衝突,成功合作   上海1000天——德國大眾結緣中國傳奇 馬丁•波斯特 中信出版社  與龍共舞 傑克•潘考夫斯基(Jack Perkowski) 中國青年出版社  「如果在奧運會中有一類叫做『極端資本主義』的比賽項目,我想傑克一定會得金牌。」
  • 《與龍共舞》:本以為周星馳最適合張敏,沒想到劉德華更合適
    《與龍共舞》是29年前上映的一部喜劇愛情電影,雖然這部電影的劇情並沒有什麼新鮮感,但是至今再看這部電影,依然會覺得這部電影十分的經典,不僅富二代裝豬吃老虎讓人熱血沸騰,而且顏值高、身材傲人的女明星們讓人眼前一亮,無論是主演還是配角,都散發出了自己的魅力,可以說是百花綻放。
  • 【講堂456期】二戰日本零式戰鬥機的噩夢,戰損比僅1:13的美軍F6F地獄貓戰鬥機
    文|老白456 二戰日本零式戰鬥機的噩夢在之前我們介紹過F4U海盜艦載戰鬥機的時候
  • 日本將與美英兩國合作開發下一代隱形戰鬥機
    據日本共同社12月2日報導,日本政府消息人士周三稱,日本已決定與美國和英國聯合開發其老舊的F-2戰鬥機的後繼機型,而不是只選擇一個合作夥伴。 消息人士稱,日本政府希望通過與這兩個國家合作,在確保互操作性、可靠性和成本效益的同時,不讓某一個國家對開發計劃施加過大影響。 日本計劃在2024財政年度開始開發這種新型戰鬥機的原型機,並在2035財政年度部署,屆時目前的F-2戰鬥機將陸續退役。
  • 魚「龍」共舞
    在2019年元旦前夕,中科院古脊椎所再次傳來喜訊:我國雲南貴州交界首次發現了與貴州龍共生的鉸齒魚類——王氏富源魚。
  • 首款A+級轎車即將「與龍共舞」:一汽豐田「亞洲獅」全球首發
    首款A+級轎車即將「與龍共舞」:一汽豐田「亞洲獅」全球首發視頻地址:評論:0首款A+級轎車即將「與龍共舞」:一汽豐田「亞洲獅」全球首發1/ 6首款A+級轎車即將「與龍共舞」:一汽豐田「亞洲獅」全球首發猜你喜歡
  • 二戰英國戰鬥機大盤點,吸血鬼噴氣式戰鬥機創造紀錄!
    這款1939年服役的無畏雙座戰鬥機在不列顛空戰中曾有不俗表現,主要功臣是其裝備4挺機槍的後座可轉動炮塔,戰鬥之初不了解該特性的德軍飛行員吃了不少虧,但隨著戰事的進展,摸清無畏式套路後,性能上並不出色無畏式機隊遭到致命打擊,損失很大。
  • 零式戰鬥機在二戰算什麼水平?日本軍隊的驕傲,卻被美軍當火雞打
    《永遠的零》將主角聚焦在二戰日本的零式戰鬥機,和它的飛行員身上,表面上是在哀悼那些白白死去的「神風特工隊」戰士,以史為鑑,反省戰爭。但其實該片夾雜大量私貨,它絕口不提日本的主動侵略,以及給亞洲國家帶來的災難,而是將日本一味描寫為受害者,洗白軍國主義,順便給戰犯招魂。此片一度成為日本票房冠軍,讓日本右翼大為振奮,將「零式戰機」作為日本右翼的圖騰。
  • 27年過去了《與龍共舞》的演員過得怎樣呢,劉德華比較幸福
    導語:27年過去了《與龍共舞》的演員過得怎樣呢,劉德華比較幸福《與龍共舞》今天小編介紹1992年上映的一部講述富家公子被踢下海被當偷渡客遭警察追趕,誤打誤撞進了月光的家。然後屌絲逆襲的故事。想不到當年香港這麼早就有這種題材的電影,而且當時還獲得不錯的票房。
  • 《龍火2046》評測:垃圾中的戰鬥機
    龍火是美國研發的一種新型迫擊炮,許多開發商很喜歡拿它作為遊戲的名字。所以當一般提到龍火二字的時候,大概就可以猜出這是一款飛行射擊遊戲了。之前就有一款手遊叫做《龍火》,而且還有3部,不知道這兩者之間是否有某種潛在的聯繫呢?是《龍火2046》向老前輩《龍火》致敬,還是藉機炒冷飯向騰訊熱門飛行射擊遊戲發起挑戰呢?
  • 活塞式戰鬥機的巔峰之作——P-51「野馬」,日本零式終結者!
    1940年10月26日,輕型戰鬥機P-51試飛成功,興奮的英國人將其命名為「野馬」,一下子就定了321架。P-51於1941年開始交付,1942年開始正式執行作戰任務。詹姆斯金德伯格P-51機頭纖細,機身線條流暢簡潔,有效減小了飛行阻力,其尺寸與德國的Me-109、英國的「噴火」以及日本的零式戰鬥機相似,但合理的氣動布局使載油量增大了3倍,航程超過1000千米。
  • 美軍一架FA18「大黃蜂」戰鬥機在日本墜毀
    NHK(日本放送協會)網站相關報導截圖FA18「大黃蜂」戰鬥機資料圖  據日本NHK快訊:美軍一架戰機在日本西南部墜毀。  墜毀的是一架美軍FA18「大黃蜂」戰鬥機(F/A-18 Hornet military jet),墜機發生在日本時間18點前後,墜毀地點位於日本高知縣。有報導稱,飛行員成功逃生。
  • 日本人眼中的「地獄火鳥」,超級空中堡壘B-29
    二戰期間,美軍的加入加速了戰爭結束,尤其是在亞洲戰場上,美國給日本本土投了這兩顆名為「小男孩」和「胖子」的原子彈可謂是震驚世界,也因此日本終於投降了,這場世紀大戰也終於落幕了。而向日本擲原子彈的任務就是由堪稱超級空中堡壘的超級轟炸機B-29完成,因為它有著十分震撼人心的表現,在日本它甚至有「地獄火鳥」之稱。該轟炸機是二戰期間美國陸軍航空兵主力的重型轟炸機,也是二戰時各國空軍最大型的飛機,具有航程遠、飛行高度大、速度快、載彈量大等優點,它的研發可以說是專門為對付日本,當時太平洋戰場爆發,美國急需一種超級轟炸機,B-29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研製的。
  • 看二戰日本空-空轟炸戰術
    但如果不能從根本上拆散重型轟炸機的編隊飛行,就無法破壞令防護較弱的日本戰鬥機忌憚的轟炸機自衛火力網,日本戰鬥機也就不能從容利用單架轟炸機的死角發動安全有效進攻。那麼如何才能拆散美國轟炸機編隊呢?引入3000英尺高度差的水平轟炸戰術為此日本也花了不少心思,他們首先借鑑的是英、德兩國在二戰初期時攔截轟炸機時採用的3000英尺高度差水平轟炸戰術,即採用戰鬥機首先飛到美國轟炸機編隊上方3000英尺(約914米)高度,然後實施水平轟炸,投擲定時8-10秒的炸彈,轟炸長機編隊,等到編隊被打亂時,其他日本戰鬥機則一擁而上,利用機槍和機炮從重型轟炸機死角和盲區向他們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