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三傑」合體升級為「北洋三總」,狗為總統虎為總理龍為總啥

2021-01-08 腦洞大開的歷史

俗話說,「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1917年黎元洪53歲一把年紀了,卻在全國人民面前當了一回二百五,丟人現眼。堂堂一國總統,把一個省軍區司令張勳請來當裁判為自己主持公道,這已經夠跌份了,更諷刺的是,這個張司令還把黎總統趕下臺……

張勳被趕跑了,溥儀再次退位了,大總統該誰來當?

兩個選項:A.總統黎元洪復位,B.副總統馮國璋順位。

黎元洪

馮國璋想總統大位已經很久了,袁世凱死後就想,這次機會來了。可按照傳統習慣,他不僅不能表現出想要,還得裝作不在乎的樣子。他發表了一個通電,主旨是請黎元洪復職:「現在京師收復,應即迎歸黎大總統入居舊府,國璋即將代理職權奉還黎大總統,方為名正言順。」(黎元洪從總統府逃跑前曾發出緊急電報,總統職權由副總統馮國璋代理)。

黎元洪如何回應?

張勳復闢失敗,理論上黎元洪總統任期沒到,可以接著幹,但他臉皮再厚也不好意思了。畢竟,趕跑張勳的不是別人,恰恰是被自己解職的段祺瑞。馮國璋表面上是請黎元洪復職,其實是逼他表態。黎元洪於是通電全國,宣布辭職。這樣一來,馮國璋順位做了總統,現實終於照進夢想。

馮國璋就任總統後,遇到和黎元洪一樣的問題:怎麼和總理段祺瑞鬥。與黎元洪相比,馮國璋的鬥爭條件好很多:

馮鞏版馮國璋

一方面,黎元洪不是北洋系的人,馮國璋則是北洋系的領袖之一。武昌起義後,全國主要形成3個山頭:北京的袁世凱,武漢的黎元洪,寧滬的孫黃。後來,袁世凱通過鎮壓「二次革命」,把寧滬這個山頭佔了,「三角」失去平衡。不久,袁世凱又把黎元洪強行請到北京,前往武漢迎接(實為押送)的正是段祺瑞,武漢地盤也被北洋系接管。黎元洪離開自己地盤到了北京,形同軟禁。即使袁世凱死後黎元洪順位為總統,對「下級」段祺瑞仍是忍氣吞聲。沒辦法,他對段祺瑞不低頭,就是得罪整個北洋系。

另一方面,黎元洪是光杆司令,馮國璋則有實力撐腰。黎元洪離開武漢到北京做副總統,湖北都督換成了袁世凱的乾兒子段芝貴,對黎元洪的山頭進行了清洗。馮國璋當然不想步黎元洪後塵,到北京就任總統前後做了一系列軍力布局:他的江蘇督軍一職由李純接任(前江西督軍),李純空出來的江西督軍由南苑第12師師長陳光遠升任,王佔元則是湖北督軍。這三人與馮國璋什麼關係?武昌起義後,馮國璋率第1軍南下鎮壓起義,該軍第6鎮統制(相當於師長)是李純,第2鎮協統(相當於旅長)是王佔元,第4鎮協統是陳光。也就是說,馮國璋與這3人早就是一個山頭。

除了地方軍,馮國璋還安排了中央軍。他把以前由自己統率過的禁衛軍(武昌起義後,袁世凱把馮國璋從前線調回擔任禁衛軍首領)擴大為2個師,一個師在北京保衛自己,一個師留在江蘇的老地盤「看家」。

正是有了這些資本,馮國璋才不像黎元洪那樣窩囊,從段祺瑞那裡奪回一些權力。比如,黎元洪任總統時,對國家大事知之不多,因為內閣不怎麼向他匯報,只是有命令需要大總統下令才去找他蓋章。馮國璋要求過問國家大事,段祺瑞就每天派人向他報告。

馮國璋表面上還是讓著段祺瑞多一點,實際上在做擼掉段的準備工作。1917年11月22日,馮國璋將段祺瑞解職,距兩人合作不到半年。

「北洋龍」王士珍

想當初馮國璋從南京剛到北京,親切地握著段祺瑞和王士珍的手說「以後咱們再也沒有什麼府、院之爭了」,「咱們三人從此要一條心,通力合作,在咱們三個人中間,無所謂總統、總理、參謀總長。」言猶在耳啊呵呵。只是,「北洋三傑」之首的「北洋龍」王士珍這回成了「北洋三總」的老么,參謀總長。

參考資料:

1.來新夏:《北洋軍閥史稿》,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

2.近代史叢書編寫組:《北洋軍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

3.張黎輝等編:《北洋軍閥史料》,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4.杜春和:《北洋軍閥史料選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

5.公孫訇:《馮國璋年譜》,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第190集)

相關焦點

  • 「北洋三傑」,為何又被人喻為「龍」「虎」「狗」?
    該總督看到袁世凱所練新軍確比舊軍操練水平高,當場讚揚主持操練的王士珍、段祺瑞和馮國璋為「北洋三傑」。但是,這「三傑」還名有一個外號,您知道是什麼嗎?袁世凱主政北洋政府期間,將他手下的三位愛將王士珍、段祺瑞和馮國璋分別列為福將、重將和主將。由於這個三個將領的性格各不相同,時人稱其為北洋「龍、虎、狗」。
  • 北洋三傑都是誰,他們後來各自的結局如何
    清末民初,袁世凱手下有三位猛將,被稱為「北洋三傑」。他們分別是王士珍、段祺瑞和馮國璋。那麼,他們都有什麼成就?晚年結局如何呢?王士珍是今天的河北正定人。雖然是北洋三傑之首,王士珍卻為人低調,所以發跡很晚。
  • 皖系軍閥首領、北洋之虎段祺瑞究竟有多少兵力?
    曾編練出清朝末年最精銳北洋軍的袁世凱,麾下有著名的三大將,分別為北洋之龍王士珍,北洋之虎段祺瑞,北洋之狗馮國璋。正所謂水漲船高,隨著袁世凱的崛起,包括北洋三傑在內的北洋軍將領地位也越來越高。而這些人也為袁世凱推翻清朝,建立北洋政府立下了汗馬功勞。 北洋眾將中,段祺瑞堪稱出類拔萃。有「北洋之虎」之稱的段祺瑞跟隨袁世凱的時間很早,早在1896年袁世凱在天津小站練兵開始,段祺瑞就已經被調任為新建陸軍任職,擔任隨營學堂監督。
  • 北洋時期十大軍閥
    第一位:建威上將軍,北洋之虎,皖系首領段祺瑞,段祺瑞字芝泉,北洋三傑的其中之一,袁世凱的五虎上將的其中一個,他曾經四次出任國務總理,因為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佔,被人們稱為「六不總理」。段祺瑞曾經逼迫清朝皇帝退位。
  • 袁世凱本是為清廷編練北洋新軍,北洋新軍為何成為效忠他的軍隊?
    袁世凱為一代梟雄,之所以能成為風雲人物,他手握一支重兵,這支部隊能主宰晚清政壇,任何人均不敢小視。袁世凱才有能力逼迫隆裕太后下旨清帝退位,孫中山讓出總統之位,成為民國大總統,人生走上巔峰。這支軍隊便是北洋新軍,袁世凱本就是有野心之人,他利用訓練新軍之際,將北洋新軍變成自己軍隊,那他是如何讓北洋新軍成為自己私人部隊呢?袁世凱練兵原因:甲午戰爭期間,袁世凱前往遼東協辦後勤。
  • 北洋新軍:軍閥搖籃(國家命運·清末新軍·連載67)
    咱們上一篇連載中曾羅列過數字——北洋六鎮中,第一鎮12512人,第二鎮12468人,第三鎮12636人,第四鎮11804人,第五鎮12512人,第六鎮12593人,總人數達到74525人,佔到全國新軍總數的43.8%。
  • 北洋政府在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方面,做出了哪些突出的貢獻?
    北洋政府統治時期確實是黑暗的舊社會,不過這個短暫的政權對外卻並不軟弱。不可否認的是,北洋政府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為維護我國的領土完整做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 清朝末年,列強的入侵將我國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不但鯨吞蠶食我國領土,還各自劃分大片的勢力範圍。
  • 袁世凱死後,北洋政局為何如此之亂
    由於袁世凱去世前三個月已經廢止自己設立了83天的帝制,因此去世之前其政治身份還是中華民國大總統。他去世的當天,段祺瑞以國務院名義,向全國發布文告,略曰:「袁大總統於本月六日巳正因病薨逝。業經遺令,尊《約法》二十九條,宣告以副總統黎元洪代行中華民國之職權。」所謂「《約法》二十九條」,指的是1914年袁世凱的新創基本法,其二十九條是:「大總統因故去職或不能視事時,副總統代行其職權」。
  • 中日甲午海戰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是因為北洋官兵貪生怕死嗎?
    戰爭的起因是,日本侵略朝鮮劍指中國東北,清朝為了防止日本以朝鮮為跳板侵略我國,所以派兵保護朝鮮。1894年7月25日,日軍偷襲了由北洋水師兩艘戰艦護送的運兵船,高升號運兵船被日本的浪速艦擊沉,1200多名清軍將士葬身在朝鮮豐島海域。 自此清日戰爭全面爆發,北洋水師主力艦隊齊出,希望在海戰中擊敗日本海軍。然而日本聯合艦隊早有準備,並提前出海尋找北洋水師主力。
  • 民國八位總統書法手跡,值得一看!
    1911年辛亥革命後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1929年6月1日,國民政府根據其生前遺願,將陵墓永久遷葬於南京紫金山中山陵。他是一位在海峽兩岸都受到敬重的革命家,中華民國尊其為國父、中國國民黨尊其為總理,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稱其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
  • 北洋政府時期山東的軍閥最「硬」,山東人進來看看有自己老鄉嗎?
    北洋政府時期各個軍閥勢力之間展開了激烈複雜的戰爭,爾虞我詐,窮兵黷武。各路英雄豪傑層出不迭,你方唱罷我登場。那麼在如此混亂的時期山東人究竟扮演了那些角色呢?讓我們一起細數一下山東籍的北洋人物。1.吳佩孚吳佩孚,山東蓬萊人,秀才出身,直系軍閥。北洋政府時期最能打仗的男人,一戰安湘、再戰敗皖、三戰定鄂、四戰克奉,有「常勝將軍」之名。
  • 民國第一偉人「床下都督」黎元洪:北洋時代的道德楷模
    北洋時代是近代一個空前大混亂的年代,一個思想大解放的年代,英雄群起逐鹿中原的混亂時代。黎元洪始終以秉承自己的理想個性,以自己的兩把刷子為時代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01軍旅放光彩黎元洪19歲考入北洋水師學堂,5年後被派往海軍服役。
  • 北洋政府出兵遠東護僑往事(上)
    文:蕭冰眾所周知,海參崴是東北亞的良港名城,但每每提及此地,國人心中總有說不出的酸楚——160年前腐朽落後的清政府將其與外東北之廣袤河山拱手相讓!北洋政府,即便在內亂不寧的情形下,曾毅然出兵宣示國威:陸軍收復外蒙、護送西伯利亞華工;海軍軍艦駐紮海參崴護僑,多少給了國人一些慰藉。
  • 中華民國37年經歷的8位總統
    民國初期北洋政府主政中國,北洋政府分崩離析後政局動蕩不安,孫中山南下建立國民政府,1926年國民政府出師北伐,2年後東北易幟,國民政府從形式上統一中國。1949年,中華民國時期結束。中華民國共存在了短短的37年時間,共經歷了8位總統,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哪8位?
  • 北洋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
    「光緒元寶」是中國近代機制幣中的十大名譽品之一,其中,北洋造「光緒元寶」版面設計優雅,雕刻精良,存世量更是極為稀少,物稀則貴,是錢幣收藏世界裡,知名度極大的一種,被譽為錢幣精品。
  • 北洋水師的建成,李鴻章之外此人當屬頭功,去世後艦隊降半旗10日
    據《美國海軍年鑑》排名,北洋水師的綜合實力一度排名世界第九、亞洲第一,而北洋水師之所以降半旗10天,則是源於醇親王愛新覺羅·奕譞的離世。醇親王愛新覺羅·奕譞北洋水師的建立,醇親王奕譞功不可沒在我們一般人的印象中,北洋水師乃是晚清重臣李鴻章一手所建,雖說李鴻章在北洋水師的建立、發展和壯大中功不可沒,但水師的成功創建,同樣離不開醇親王奕譞的鼎力支持
  • 北洋艦隊覆滅一百多年後,戰艦殘骸重見天日,北洋水師輸的冤嗎?
    李鴻章在此期間組建了北洋水師,這是清朝最強的一支海軍,位列世界第九。然而在中日甲午戰爭中,這支強大的艦隊卻全軍覆沒,考古專家從海裡打撈出當年北洋戰艦的殘骸,讓我們更加了解那一場戰爭……
  • 北洋新軍從起步到衰亡:大清國運與袁世凱稱帝的歷史縮影
    1905-1916年,北洋軍從起步到極盛時期北洋起家的老底子就是北洋六鎮(師),大約在1905年左右編制訓練完畢,六個鎮(師)共計約7萬人,是當時中國(清朝)最強大的軍隊,被清政府視為看家的底牌,這6個鎮中,袁世凱力量雖然最大,但是並不能一手遮天,比如第一鎮的統領(師長)是滿族人鳳山。
  • 實在是冤枉 問題烤魚片是有人冒充「北洋」
    本報訊(記者 賈廣鵬  紀尚昆) 近期,北京市工商局抽檢流通流域食品,發現標註青島北洋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大洋水手」大洋烤魚片,檢出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被責令下架(本報曾報導)。5月28日上午,青島市北洋食品有限公司仇經理氣憤地告訴記者,北京市工商局抽檢中發現標註青島北洋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大洋水手」大洋烤魚片裡面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實際上這不是他們生產的,而是一家同行生產的。仇經理說,如果沒有這個事情,還真不知道同行竟暗裡假冒他們產品。
  • 中國西南交通大學的前身是,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
    山海關這座北洋鐵路官學堂,是中國西南交通大學的前身。 山海關這座北洋鐵路官學堂,是中國西南交通大學的前身。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舊址,英文名直譯為,中華帝國北洋鐵道學院,他是中國西南交通大學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