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報告要點
2021Q1美元弱勢周期下,順周期有色板塊存較強支撐,但對鉛尤其是滬鉛的帶動或仍相對有限。國內原生鉛和再生鉛供應將進一步雙雙走高,供應壓力不斷凸顯,國內鉛錠高庫存或為常態,壓制鉛價表現。故操作上,建議2021年鉛趨勢性把握逢高沽空機會,產業鏈企業以適當賣出套期保值為主。
摘要:
對2021年鉛價運行前景仍謹慎,且運行中樞大概率維持相對低位的態勢。主要在於2021年原生鉛和再生鉛供應將雙雙進一步走高,消費依然難以起色,偏弱的供需格局將壓制鉛價尤其是滬鉛的表現。
核心邏輯:
其一,2020年疫情導致全球鉛礦產出低於預期,鉛礦供應緊而不缺。2021年國內外鉛礦供應大概率回歸增長,供應將趨於小幅充裕,並支撐鉛礦加工費企穩走高。
其二,國內原生鉛產能前幾年持續收縮後,2021年產能將再度回升,預計約20萬噸新增產能投放。產能擴升,疊加鉛礦加工費的提振,2021年國內原生鉛產出將延續增長趨勢。
其三,2020年Q2之後國內再生鉛產出加速釋放。2020年國內再生鉛產能集中投放後,將於2021年進一步釋放產出;且2021年仍有新產能投放計劃。儘管再生鉛供應彈性大,但供應基數已明顯抬升。預計2021年國內再生鉛產出增加20-25萬噸。
其四,2020年國內鉛電池開工偏高,但終端消費並未超預期;2021年國內終端消費大概率難以起色,因此消費驅動或偏穩。2021年海外汽車行業有望繼續改善,但同時,東南亞電池產能生產將回歸,2021年中國電池出口預期偏中性。
其五,基於國內鉛供應過剩壓力將增加,2021年多數時間鉛或將維持內弱外強格局,故國內鉛進口量或持續處於低位,並有可能推動出口量的走高。
其六,國內鉛錠高庫存或將成為常態,並壓制國內鉛價表現;同時,海外鉛庫存變動預期暫不十分明顯。
操作建議:(1)鉛以逢高沽空為主;(2)跨品種套利中可選擇鉛作為空頭配置
風險因素:(1)疫情變動超預期;(2)鉛供應端大幅收縮
一、2020年鉛市場回顧:寬幅震蕩,弱於板塊
2020年鉛價呈現寬幅震蕩態勢,但整體運行重心處於歷史偏低中樞,且鉛價表現明顯弱於有色板塊。我們將鉛價全年運行走勢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年初-3月中旬,在國內和海外疫情雙重壓制下,內外鉛價重挫,分別下跌至12640元/噸和1570美元/噸的低點。
第二階段:3月下旬-8月中旬,隨著美聯儲啟動量化寬鬆政策,以及國內開始復產復工,加上國內鉛供需格局錯配,滬鉛先行於倫鉛啟動反彈走勢,倫鉛於5月中旬雙底部確認後,也跟隨走高。
第三階段:8月下旬-10月中旬,鉛回歸基本面主導,再生鉛產能加快釋放的基礎上,8月底國內消費迅速轉弱,海外也轉入季節性消費淡季中,鉛價承壓下行。
第四階段:10月下旬-年末,有色板塊共振提振鉛價,鉛內弱外強態勢凸顯。在經濟復甦和通脹預期背景下,有色板塊整體走強,資金輪動下,也帶動鉛價反彈。其中倫鉛表現偏強,反彈至2138美金的高點,創出年內新高;滬鉛一度也回升至近萬六的關口,但反彈高度和反彈時間較為有限,之後再度震蕩下調。
從資金配合來看,年底資金配合有所抬升,但全年度來看,以及與其它有色品種相比較,鉛品種的資金配合相對偏低。
圖表1:2020年鉛價寬幅震蕩 單位:元/噸,美元/噸
資料來源:Wind 中信期貨研究部
圖表2:2020年滬鉛表現弱於有色其它品種
資料來源:Wind 中信期貨研究部
二、2021年鉛市場觀點和核心邏輯
2021年鉛價運行前景仍謹慎,且運行中樞大概率維持相對低位的態勢。主要在於2021年原生鉛和再生鉛供應將雙雙進一步走高,消費依然難以起色,偏弱的供需格局將壓制鉛價尤其是滬鉛的表現。
其一,2020年疫情導致全球鉛礦產出低於預期,鉛礦供應緊而不缺。2021年國內外鉛礦供應大概率回歸增長,鉛礦供應將趨於小幅充裕,並支撐鉛礦加工費企穩走高。
其二,國內原生鉛產能前幾年持續收縮後,2021年產能將再度回升,預計約20萬噸新增產能投放。產能擴升,疊加鉛礦加工費的提振,2021年國內原生鉛產出將延續增長趨勢。
其三,2020年二季度之後國內再生鉛產出加速釋放。2020年國內再生鉛產能集中投放後,將於2021年進一步釋放產出;且2021年仍有新增產能投放計劃。儘管再生鉛供應彈性大,但整體供應基數已明顯抬升。預計2021年國內再生鉛產出增量為20-25萬噸。
其四,2020年國內鉛電池開工偏高,但終端消費並未超預期;2021年國內終端消費大概率難以起色,因此消費驅動或偏穩。2021年海外汽車行業有望繼續改善,但同時,東南亞電池產能生產將回歸,2021年中國電池出口預期偏中性。
其五,基於國內鉛供應過剩壓力將增加,2021年多數時間鉛或將維持內弱外強格局,故國內鉛進口量或持續處於低位,並有可能推動出口量的走高。
其六,國內鉛錠高庫存或將成為常態,並壓制國內鉛價表現;同時,海外鉛庫存變動預期暫不十分明顯。
三、2020年鉛礦供應緊缺不明顯,2021年供應有望溫和趨松
因為疫情的影響,2020年鉛礦供應階段性收縮較為明顯。海外二季度主要為秘魯、哈薩克斯坦、玻利維亞、墨西哥、南非、加拿大等國家出現了大幅度的減產。中國2-4月份期間鉛礦的生產也迅速下降。根據ILZSG數據,3-5月份全球鉛礦月度產量同比分別下降了5.9%、21.1%、4.9%。
不過之後鉛礦的生產恢復較快,據ILZSG數據,6月份開始,全球鉛礦月度產出量開始轉為正增長。1-9月全球鉛礦產量累計為332.2萬噸,累計同比小幅下降1.8%。我們預計2020年全年鉛礦產量為462萬噸,較2019年小幅收縮0.8%左右。
從國內鉛礦供應來看,儘管春節後國內礦生產和運輸受限,不過由於煉廠春節前原料備庫水平相對較高,因此春節後原料礦供應收緊並不顯著。直至二季度,海外疫情蔓延下,海外鉛礦生產受限,導致鉛礦進口量明顯收縮,國內鉛礦供應逐漸收緊。國內鉛礦加工費出現了第一波下調。隨著5月份國內高寒地區鉛礦生產的恢復,以及6月份進口鉛礦開始恢復回升,三季度鉛礦供應再度趨松,鉛礦加工費企穩小幅回升。9-10月份在煉廠冬季備庫需求增加下,鉛礦供應再度趨緊,疊加鋅礦加工費明顯走弱的影響,鉛礦加工費呈現第二波下調,其中進口礦加工費下調幅度相對明顯。之後鉛礦加工費表現相對穩定。
總的來看,2019年年底預計2020年全球鉛礦產出量將增長20萬噸以上,鉛礦供應進一步充裕。但2020年疫情使得國內外鉛礦生產階段性受到限制,以及部分新增產能投產計劃出現了延後。因此,2020年海內外鉛礦供應量均出現了下調。不過其收縮幅度相對溫和,煉廠鉛礦的原料保障並未出現階段性不足的情況。據安泰科統計,2020年全球和中國鉛礦供應仍小幅過剩。同時,2020年鉛礦加工費有兩波下調,但下調幅度和下調時間相對較小,鉛礦加工費對煉廠冶煉生產的支撐仍在。
對於2021年,預計海內外鉛礦生產均有望增加。一方面,預計重現2020年疫情顯著幹擾影響的可能性較小,因此2021年有望彌補2020年二季度的缺口;另一方面,2020年原先計劃投產的部分新增產能,將有望後推至2021年釋放。故預計2021年全球鉛礦產出量將增加15-20萬噸至480萬噸上下。同時,海內外鉛礦供應有望延續小幅過剩態勢,鉛礦供應將緩慢趨松,鉛礦加工費溫和走高。
圖表3:全球鉛礦月度產量從6月份開始回歸正增長
資料來源:ILZSG 中信期貨研究部
圖表4:二季度海外部分地區鉛礦產量收縮明顯
資料來源:ILZSG 中信期貨研究部
圖表5:2020年國內鉛礦加工費有兩輪小幅度的下調
資料來源:SMM 中信期貨研究部
圖表6:國內鉛礦進口量 單位:實物萬噸
資料來源:海關總署 中信期貨研究部
圖表7:近幾年國內主要礦山項目的產出變化
資料來源:安泰科 中信期貨研究部
圖表8:近幾年海外主要礦山項目的產出變化
資料來源:安泰科 中信期貨研究部
圖表9:2021年全球鉛礦產量有望小幅增長
資料來源:ILZSG 中信期貨研究部
圖表10:2021年全球鉛礦將延續小幅過剩態勢 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安泰科 中信期貨研究部
四、2020年原生鉛產出穩中有升,2021年將進一步提升
根據ILZSG數據,至9月份全球精煉鉛產出累計量為864.04萬噸,累計同比微幅增長0.3%。且從5月份開始,全球精煉鉛產出當月同比開始轉為正增長。我們預計,2020年全年,全球精煉鉛產量有望達到1200萬噸上下,年增長約為1.9%。2020年全球精煉鉛增長量貢獻主要來自於中國,海外產出有一定的下降。其中,2020年中國原生鉛和再生鉛產出均雙雙走高,推升了中國精煉鉛產出的持續增長。
儘管近幾年國內原生鉛產能不斷下降,但2020年國內原生鉛現有產能釋放增加,產出呈現出穩中有增的態勢。並且,2020年2-3月份期間,國內原生鉛生產受到疫情的幹擾十分有限。據SMM數據,2020年國內原生鉛產量為316萬噸左右,較2019年增加了約14萬噸。2020年原生鉛產出提高,主要為,年內鉛礦加工費有下調,但整體仍有支撐;加上副產品白銀貢獻的利潤也較高,高冶煉利潤對煉廠開工形成提振。
2021年原生鉛產能將重拾增加的態勢。新增產能主要體現在,湖南福嘉、個舊達明威,以及馳宏呼倫貝爾和廣西生富將配套電解鉛工藝。
故對於2021年,一方面,鉛礦原料保障性較強,預期溫和走高的鉛礦加工費,將繼續支持現有產能維持偏高的開工狀態;另一方面,新增產能也有望貢獻一部分的產出增量。因此,2021年中國原生鉛產量有望進一步提升,預計將增加14萬噸至330萬噸左右的規模。由此可見,原生鉛的供應增加趨勢也不可小覷。
圖表11:2020年全球精煉鉛產出小幅上升 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ILZSG 中信期貨研究部
圖表12:國內原生鉛年度產量不斷走高 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統計局 中信期貨研究部
圖表13:二季度後國內原生鉛產出同比呈現增長 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SMM 中信期貨研究部
圖表14:國內原生鉛產能持續收縮後,2021年有望回升
資料來源:安泰科 中信期貨研究部
五、再生鉛新增產能持續投放,再生鉛供應彈性大但整體供應基數已明顯抬升
2020年期間,國內再生鉛產出前低後高態勢明顯。上半年再生鉛產量較低,主要為2-4月份,國內疫情期間以及疫情之後,廢電瓶的回收組織難度較大,加上人員返工晚、鉛價弱勢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中小型再生鉛企業的開工恢復較為緩慢。因此,再生鉛供應明顯缺失,傳導至3月下半月-5月份期間,國內整體鉛供應出現了階段性偏緊的局面。直至4月底,國內再生鉛開工才開始逐漸恢復正常生產的常態。
此外,疫情後推了2020年再生鉛產能的釋放。於5-6月份以及四季度兩個時間段,國內再生鉛產能集中投放。5-6月投產的產能,包括了安徽大華、太和奧能等,經過三季度的調試和進展,產出不斷釋放。四季度安徽天暢、重慶春興、超威等產能也進入投產狀態。
因此,5月份開始,國內再生鉛產出提升節奏明顯加快,環比和同比產量均大幅增加。一方面,為現有產能生產的恢復,另一方面,新增產能貢獻力度逐漸增加。從全年來看,據SMM數據統計,2020年中國再生鉛產量有望達到255萬噸左右,較2019年大幅增加40萬噸以上。
從未來趨勢來看,國內再生鉛產能將持續投放,並包括了傳統再生鉛產能的技改項目,以及新產能向西北、西南地區等轉移。
對於2021年,2020年四季度投放的產能,將開始釋放產量。同時,2021年再生鉛產能還有進一步投產的計劃,包括了遼寧特力、安徽華鑫等。因此,整體再生鉛產能基數將繼續抬升,產能基數較大。
此外,2020年9月1日新固廢法的實施,有利於大中型再生鉛企業對廢電瓶原料的組織和回收。不過,在再生鉛產能不斷擴升的情況下,廢電瓶原料將持續偏緊。因此,在鉛價下跌過程中,廢電瓶價格往往比鉛價抗跌。故再生鉛生產利潤維持小幅盈虧的狀態,也將為常態。此外,再生鉛的供應彈性較大。即當再生鉛生產轉向一定虧損時,將倒逼再生鉛開工的收縮,供應階段性下降較為明顯;反之供應出現回升。我們認為,由於整體產能基數的抬升,往後即使再生鉛供應階段性收縮,但產出仍將維持於相對的高位。同時,由於競爭的加大,一般情況下,再生鉛生產小幅盈虧狀態可能更多時間將轉向小幅虧損狀態,從而可能逐漸出清成本偏高的產能。
我們預計2021年再生鉛產量將進一步提升,環比2020年將提高20-25萬噸至275萬噸左右。因此,2021年國內再生鉛的供應壓力或將持續凸顯。
圖表15:2020年國內再生鉛產量前低後高 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SMM 中信期貨研究部
圖表16:2020年國內再生鉛產量增加,2021年將繼續提升
資料來源:統計局 中信期貨研究部
圖表17:價格走弱時廢電瓶價格一般相對抗跌 單位:元/噸
資料來源:Wind 中信期貨研究部
圖表18:再生鉛小幅虧損或將成為常態 單位:元/噸
資料來源:Wind 中信期貨研究部
圖表19:2020年國內再生鉛新產能投放集中 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SMM 中信期貨研究部
圖表20:2021年國內再生鉛計劃投放的新產能 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安泰科 中信期貨研究部
六、進口量2020年大幅收縮,2021年預計將持續於低位
2020年中國鉛進口量大幅下降,僅6月份鉛淨進口量達到將近1萬噸外,其餘時間均處於十分低的水平。至10月份,國內精煉鉛淨進口量累計僅為1.665萬噸,預計全年淨進口量將低於2萬噸。相比於2019年淨進口量8.86萬噸,2020年鉛進口流入量大幅減少。主要為,國內供需格局偏弱於海外,進口窗口多數時間處於關閉狀態。
2021年國內鉛供應大概裡延續增長趨勢,鉛進口流入補充需求較低。加上,鉛內弱外強格局或難以扭轉。因此,預計2021年鉛進口流入量將持續偏低。同時,後期來看,不排除將重複2019年10月底-11月初的情況,內外比值走低至極值,鉛出口盈利窗口臨近打開或打開,國內鉛呈現向外流出的表現。
圖表21:鉛價內弱外強格局不斷凸顯
資料來源:Wind 中信期貨研究部
圖表22:年內鉛進口多為虧損狀態 單位:元/噸
資料來源:Wind 中信期貨研究部
圖表23:2020年國內鉛進口量基本處於低位
資料來源:海關總署 中信期貨研究部
圖表24:國內鉛進出口表現 單位:噸
資料來源:海關總署 中信期貨研究部
七、2020年國內鉛消費並未超預期,2021年消費仍難起色
7.1 2020年國內電池開工偏高,但成品庫存壓力明顯
2020年國內鉛蓄電池產量增長幅度較為可觀,至9月份鉛蓄電池產量累計為1.61億千伏安時,累計增長為8.1%。四季度鉛蓄電池企業開工仍延續高位,預計全年鉛蓄電池產量達到2.16億千伏安時,年增幅7%左右。
繼2019年鉛蓄電池產量高位後,2020年電池產出進一步增長。主要為:其一,3月份國內復產復工政策推動下,電池企業開工迅速回歸,之後基本維持高開工態勢。其二,東南亞地區電池產能由於疫情影響,開工回歸相對緩慢,部分電池訂單回流至國內。但國內電池終端消費力度跟不上初端消費電池的開工力度,2020年國內電池成品庫存壓力偏高。
圖表25:前三季度國內鉛蓄電池產出增長8.1%
資料來源:Wind 中信期貨研究部
圖表26:整體鉛蓄電池開工持續處於相對高位
資料來源:SMM 中信期貨研究部
圖表27:起動型電池高開工態勢明顯
資料來源:SMM 中信期貨研究部
圖表28:動力型電池開工偏穩
資料來源:SMM 中信期貨研究部
圖表29:固定型電池開工同比明顯抬升 單位:天數
資料來源:SMM 中信期貨研究部
圖表30:國內電池成品庫存整體重心上移
資料來源:SMM 中信期貨研究部
7.2 2020年終端消費驅動存差異,2021年消費仍為掣肘
2020年國內鉛終端消費表現存差異,其中汽車啟動電池和固定型電池表現偏強;電動自行車階段性尚可,但全年度相對一般。整體電池終端消費表現以穩為主,並未超出預期。
汽車方面,自二季度以來,在中央和地方政策刺激下,以及各大車企強力促銷下,國內汽車產銷量環比明顯回暖,並於5月份開始,基本維持著月度兩位數的增長趨勢,從而支撐二季度以來汽車啟動電池新增需求的小幅回升。此外,國內汽車保有量保持增長,也帶動汽車起動型電池的置換需求。2020年7-8月置換型需求有一定的體現後,年底12月冬季的置換需求表現暫不明顯。商務部於12月11日表示,開展新一輪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政策導向下,預計將推動2021年國內汽車產銷量的持續上升。但基於2020年2-4季度的高基數,預計2021年全年產銷量增長將相對溫和。同時,全球和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節奏將進一步加快,預計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佔國內汽車總銷量將提高至近7%左右。因此,新能源汽車對傳統汽車的擠佔替代效應不斷深化,同時也擠佔了部分汽車起動型電池的新增需求。
電動自行車方面,其一,2020年疫情之後國內出行習慣部分改變;其二,2019年4月1日電動自行車開始實施新國標後,於2020年8月1日福建、貴州、江西等地區的過渡期結束。以上兩方面的因素推動了4-8月國內電動自行車階段性產銷的回暖。但8月份之後,電動自行車產銷表現轉弱。
從統計數據來看,1-10月國內電動自行車產量累計為2548萬輛,累計增速達到12.1%。預計全年產量達到2980萬輛左右,年增速約10%。儘管全年產出增長態勢良好,但需要注意幾點,第一方面,電動自行車新國標後,小電池使用比例增加;第二方面,電動自行車中鋰電池的替代持續上升,儘管鉛蓄電池成本低於鋰電池,但該因素的影響緩慢減弱;第三方面,新國標推動下,電動自行車迎來了換新的銷售高峰,部分透支了後期的銷售量,銷售高增長的持續性不強,9月份之後電動自行車銷售的放緩,已對其部分佐證。因此,2020年電動自行車置換高峰後,2021年電動自行車產銷形勢或難以樂觀,或逐漸轉向對置換需求的依賴。加上小電池化以及鋰電池置換的持續影響,電動自行車對鉛的消費或緩慢回落。
通信儲能和基站備用電源電池增長良好,主要得益於國內5G基站的加快應用,以及出口的帶動。2021年其需求表現仍有望延續強勁態勢,不過該類別在鉛蓄電池的應用佔比中相對較小。
出口方面,疫情後,歐美等海外發達國家汽車產銷恢復,加上東南亞地區電池產能回歸比較緩慢,2020年對中國的電池以及配單訂單的出口需求增加。2021年海外財政和貨幣政策仍相對寬鬆,預計汽車產銷量有望進一步恢復,但東南亞的產能生產也將趨於正常狀態。因此,2021年海外出口對國內的拉動或偏中性。
圖表31:二季度以來國內汽車產銷回升良好 單位:萬輛
資料來源:Wind 中信期貨研究部
圖表32:汽車保有量維持增長趨勢
資料來源:中汽協 中信期貨研究部
圖表33: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加速增長 單位:萬輛
資料來源:EV Sales 中信期貨研究部
圖表34: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上升 單位:萬輛
資料來源:EV Sales 中信期貨研究部
圖表35:2020年電動自行車增勢明顯,2021年或放緩
資料來源:Wind 中信期貨研究部
圖表36:電動自行車鉛蓄電池和鋰電池的分布
資料來源:安泰科 中信期貨研究部
圖表37:《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新老版對比
資料來源:工信部公告 中信期貨研究部
圖表38:6月份鉛蓄電池出口當月同比開始重回正增長
資料來源:海關總署 中信期貨研究部
圖表39:美國汽車銷量修復,年底趨勢放緩 單位:百萬輛
資料來源:Bloomberg 中信期貨研究部
圖表40:歐洲汽車銷量也在恢復中
資料來源:Bloomberg 中信期貨研究部
圖表41:海外製造業PMI持續走高
資料來源:Wind 中信期貨研究部
八、國內鉛錠高庫存將成為常態
2020年3-5月,國內鉛供需格局出現錯配,鉛錠庫存大幅去化至低位水平。儘管6-8月份,消費延續回暖態勢,但庫存迅速累積回升,顯示了供應也在不斷上升,且供應增幅超過消費,而國內終端消費實際表現並未超預期。從下半年來看,國內鉛錠庫存整體處於相對高位,且年底累增趨勢在不斷擴升,庫存已經再度達到歷史高位水平。故下半年現貨報價多呈現小幅貼水態勢,且再生鉛對原生鉛多數時間保持深貼水。
對於2021年,國內鉛供需格局將邊際轉弱,鉛產出進一步抬升,消費穩中小幅趨弱,儘管鉛錠出口可能增加,以及消費旺季推動消費的階段性好轉,但國內鉛錠高庫存或將成為常態,並可能持續壓制國內鉛價表現。
海外鉛庫存方面,2020年上半年LME鉛庫存維持於相對低位,下半年儘管海外消費漸進恢復,但海外鉛供應過剩格局延續,且三季度海外鉛隱性庫存逐步顯性化,LME鉛庫存水平環比上半年明顯抬升。2021年海外鉛供需將雙雙增長,整體庫存變動預期暫不十分明顯。
圖表42:四季度國內鉛錠庫存加速累增
資料來源:我的有色網 中信期貨研究部
圖表43:國內鉛現貨對期貨主力轉為貼水 單位:元/噸
資料來源:Wind 中信期貨研究部
圖表44:下半年LME鉛庫存大幅抬升 單位:噸
資料來源:Wind 中信期貨研究部
圖表45:年底LME鉛升貼水(0-3)轉平 單位:美元/噸
資料來源:Wind 中信期貨研究部
中信期貨 鄭瓊香 覃靜 沈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