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頭三尺有神明!武則天害怕貓何嘗不是這樣呢?

2020-12-02 生活新工場

假如從唯心主義來說的話,這個世界上的人重點分為三種,一種是善良之人,一種是惡人,還有一種是處於善與惡之間徘徊的人;這三種不同的人,在面臨相同一件事情時,處理方式會非常明顯不同,善良之人更多趨向於為別人著想,惡人更多考量自己利益,至於徘徊不定之人,則是一直猶豫不決,在善念與利益之間權衡。

要是這個世界只是這樣的話,那我們的生活明顯就會亂套,惡人失去了束縛就會為所欲為,造成善良的人得不到應有的回報,乃至最後善良之人的惡念在現實生活的摧殘下,最終也會漸漸繁衍取代了善念,如此一來,世界也就真正意義上失去了善與惡的界限。

這就是為了更好地保持世界平衡,為了讓這個世界更加正常運行;古人曾經在沒有法治的時候提出過一句話,叫做舉頭三尺有神明,意思就是將一些冥冥中沒法解釋沒法控制的事情交給上天來權衡,人們只需要正常做事就可以了。

這在最古老的君權神授時期,貌似還是非常有作用的,但是這個辦法只是是用一種唯心的理論去束縛壞人,那麼對待好人又有什麼約束或者要求呢;通過比較分析,緊接著古人提出這句話的後半句「不畏人知畏己知」,至於其中深層次含義,我繼續分析如下。

縱觀古代歷史,會發現非常多奇怪的現象,例如隋文帝楊堅為了可以實現自己皇帝夢,因而一直讓人宣傳自己乃是真命天子下凡,以至於當時人們都漸漸相信這種說法,為他後來謀篡皇位奠定基礎,人們就不會由於他篡奪皇位而認為不合適,反而認為這就是天意。

她居然害怕貓

還有後來唐朝時期出現的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這也是一個奇葩之人,按理來講她沒有什麼害怕的,只要誰得罪她或者讓她不滿,她就直接將其解決掉,大有普天之下,唯我獨尊之勢;即便我們心裡都知道,死亡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一件事情,但是她害怕貓。

就是由於在她爭奪權力的過程中,以前把王皇后和蕭淑妃醉骨而死,在臨死的時候,蕭淑妃看著武則天說往後她要變成一隻貓,一定饒不了武則天;本來非常喜歡養貓的武則天,在蕭淑妃去世以後,總在夢裡夢到蕭淑妃變成一隻貓來索命,所以十分恐懼,之後直接不敢養貓,把宮裡所有貓都弄出去了。

除了武則天以外,還有武惠妃,在慫恿唐玄宗李隆基一日殺三子之後,成天疑神疑鬼,最終在睡夢之中離開人世,據說是被嚇死的,這何嘗不是更加證實了這句舉頭三尺有神明之語麼?

或許說到這裡,有非常多的人會認為我這是一種迷信的說法,實際上也並不是這樣,只是由於人在潛意識裡覺得有這種上神的存在,所以自己做了壞事之後就會害怕,害怕會有上神給自己報應,這種思想在某種程度上對那些做壞事的惡人是有一定約束和懲罰作用的,即便人沒有辦法處理他們,最後他們也會在這種意識當中悲慘煎熬。

相關焦點

  • 俗語「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才是至理名言,看完真長見識!
    歷代王朝,都有各項法律及規章制度,用來約束百姓的言行。古人為了能夠讓後人自覺地遵守道德標準,留下了很多告誡的警句。這些告誡話語,逐漸演變成廣為流傳的俗語,對於後人的行為準則都有廣泛很深的影響。舉頭三尺有神明「舉頭三尺有神明」是一句關於道德規範的俗語。當一個人在做違反道德的事情時,他以為別人都不知道,但是人在做,天在看。
  • 古人講「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智慧
    但這個劃分也不能說非常準確,畢竟人的善良與邪惡,不能用是否違法犯罪來區別開來,這樣的話,這個範圍實在是太廣了。 但這基本上是基於每個人自身的判斷,如果說有一個具體的劃分準則,大概就要依靠儒家的思想,依靠人自身的本性。古人講「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其實就體現出,不管你在幹什麼,總會有神明在盯著你,如果你做盡邪惡之事,那麼神明就會給你懲罰。不過,這句話的下半句才是經典,而且體現出老祖宗的智慧,就算是今天也讓人感嘆不已。
  • 古人講「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才是經典,古人的智慧
    但這個劃分也不能說非常準確,畢竟人的善良與邪惡,不能用是否違法犯罪來區別開來,這樣的話,這個範圍實在是太廣了。我們今天覺得難以區分,在古代其實也同樣如此。哪怕在封建主義社會,人們的生存仰賴於統治者,也有賴於那些朝廷官員和高門大戶,但是人們之間也有一個最基本的關於善良的區分。但這基本上是基於每個人自身的判斷,如果說有一個具體的劃分準則,大概就要依靠儒家的思想,依靠人自身的本性。
  • 《智囊全集》:「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更為經典,受益終生!
    因此 有一句老話「人在做,天在看」,而取自這句話老話誕生的俗語就是「舉頭三尺有神明」,想來很多人都了解,但你知道這句話俗語的下半句嗎?剛開始聽到此俗語還是在孩提時代,那時候就有一個疑惑,「舉頭三尺」確實有神明嗎?之前有古代人將自身沒法理解的事情稱作「神跡」,長此以往人們創造出來的神越來越多,最終構成了一個神仙宇宙,不說西方的古希臘神話,我們國家的古代神話就絢麗多姿。
  • 「舉頭三尺有神明」:「陰德」厚重之人,有這4大特徵,你有嗎
    我們自身首先要有一個好的心態,能夠認真去生活,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以歡喜心對待生命的每一個當下,給人利益、予人方便。要擁有寬廣的心量,能夠捨棄一切嫉妒、自私、貪婪、嗔恨的惡習,隨喜別人的福報。慈悲待人,亦善待自己。你有一絲惡的念頭,就不是真善。「舉頭三尺有神明」,「陰德」厚重之人,身上有這4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 「舉頭三尺有神明」:若信因果,請不要傷害這3種人,因果不饒人
    萬法皆空,因果也是萬法之一,也不是說萬法之外,因果為什麼不空?其實說因果不空,是說它有兩個現象,一個現象是轉變,因果轉變不空,因會變成果,果又會變成因,因果是轉變的;第二個現象是因果相續。所以說不空是說這兩樁事情,轉變跟相續不空。如果它要是沒有轉變,所有一切法就是常法,永遠存在。
  • 武則天一生心狠手辣為什麼害怕貓呢?
    武則天是流傳千古的一位奇女子,因為她是中國五千年歷史中,唯一的一位女皇帝。相信很多人都對武則天有一些了解,畢竟是一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奇女子,可是這樣一個心狠手辣的女子,卻害怕貓。唐朝的時候,養貓可以說是比較流行的,尤其在宮廷中,很多妃子往往總是喜歡養貓逗趣來打發時間。
  • 村民遇高人指點成仙方法,最終功虧一簣,只因舉頭三尺有神明
    從前,東海邊有個叫阿貴的人,一心想做神仙,又不知如何求仙。一天,阿貴聽說天台山下居住著神仙,於是直奔天台山,來到仙居。他見八仙中名叫藍採荷的仙師正在編竹籃,就跪地拜師,切盼成仙。阿貴問:「這樣做幾時能成仙?」仙人說:「你將這隻竹籃拿去打水,如果竹籃能盛滿水,拿到此地便可成仙。」藍採荷說著將剛編就的竹籃送給阿貴。阿貴又問:「到什麼地方去做善事? 哪裡去打水?」仙師笑道:「你家在哪裡?」阿貴說:「我家在東海邊太白山腳下。」「善事從家裡做起,太白山與天台山一脈相連,過頭三尺有神明,無論哪裡善惡行事,神明都能知曉。」
  • 原創|舉頭三尺有神明,誰能騙過誰?(《大學》講什麼?15)
    02不自欺有什麼好處呢?講白了,就是心安理得,也就是所謂的「自謙」。這裡的「謙」字,不作「謙虛」解,而作「心安理得」解。在《易經》裡,「謙」是一種自足的自然狀態。放到現實生活中,也是比較好理解的,比如,一個人如果知足常樂,就會對自己的處境感到心安理得,不會到處羨慕他人。
  • 《三寸人間》舉頭三尺無神明,掌心三寸是人間
    有為朋友而死的老爹,天賦絕佳,人品絕好;有一個絕世美翩,為親情捨棄為愛情放棄的老媽,天佑秦朗。小說立意奇特,構思新穎,雖然有點熟套,但是總體來說算是完本小說精品。 2,書名:《鴻天神尊》 作者:徐三甲 評分:8.8簡介:他曾經被父親打成廢物逐出家門,卻是史上最牛逼的天才。 神界女帝?
  • 武則天為何害怕貓,甚至禁止皇宮養貓,只是因為蕭淑妃的一句話
    唐朝的時候,養貓可以說是比較流行的,尤其在宮廷中,很多妃子往往總是喜歡養貓逗趣來打發時間。甚至朝廷還會把貓作為一種維護外交關係的禮物進行贈送。武則天曾也是比較喜歡貓,甚至從宮外搜集到不少貓的品種,養在宮中。只是後來不但不養貓了,甚至在蕭淑妃死後,見到貓就怕。
  • 長知識丨古代「三尺」含義多
    中國傳統文化中,常常有「三尺」這個數量詞,含義卻各不相同。最有名的是「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個「三尺」好理解,就是指距離。而平民出身的天子劉邦總喜歡吹噓自己憑「三尺劍」得天下,這個「三尺」有講究。原來,周朝規定:佩劍分為上制、中制和下制,其中最高級別的上制,佩劍長三尺,所以又用「三尺」來指定劍。當時劉邦不過區區亭長,有沒有資格佩三尺劍,就不得而知了。唐朝王勃在《滕王閣序》裡則提到「三尺微命,一介書生」,大家千萬別誤會這「三尺」是王勃的身高,王勃可不是侏儒。這個三尺指的是系在腰間的紳帶。《禮記·玉藻》載:「紳長制,士三尺。」鄭玄解釋說,「紳,帶之垂者」,即下垂的那部分。
  • 武則天竟然害怕貓,而慈禧還會害怕羊,這些你知道嗎?
    在古代的時候,有兩個非常著名的女性,掌管著中國很多的權力。這兩個女性一個是武則天,另外一個就是慈禧太后。雖然她們很強大,但是她們也有害怕的動物。武則天最害怕的動物是貓,而慈禧最害怕的動物是羊。其實武則天之所以這麼害怕貓,是跟她自身的經歷有一定的關係。
  • 頭頂三尺有神明,上廁所也不例外,廁神還是山東人
    頭頂三尺有神明。中國古人信奉神靈有知,供桌前你的一舉一動,都有神明在離桌三尺處注視著你。不要以為你的所做所為人不知鬼不曉,其實老天爺都看著哪,正所謂「人可欺,天不可欺」。神明無處不在,就連廁所也不例外。鮮為今人所知的是:廁所之神一直是中國人所敬奉的眾多神明之一,而廁所之神是兩位絕色佳人,還都是山東人。
  • 舉頭三尺有神明——廁神
    ‍‍民間習俗舊時民間對紫姑神的信仰很普遍,許多地方都有「迎紫姑」的活動。不過迎請的方式各不相同。《異苑》《齊諧記》皆稱:於正月十五日夜,作其形,衣以敗衣, 於廁間或豬欄邊迎之。《 稽神錄》云:「正月望夜, 江左風俗,取飯箕,衣之衣服,插 著為嘴,使畫粉盤以卜。」《 遊宦紀聞》云:「請紫姑,以著插筲箕,布灰桌上畫之。」
  • 臺一派出所旁建「流浪神明收容所」 稱辦案有神助
    圖為「流浪神明收容所」,民眾每天來此整理、上香,保持整潔。(圖片來源於: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10月18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桃園縣大溪鎮警分局圳頂派出所旁有一座用鐵皮搭建的「流浪神明收容所」,默默在此多年,比警所內任何一位警察都要資深,還曾發揮神跡讓狡猾嫌犯俯首認罪。
  • 武則天從貓痴到怕貓,到底經歷了些什麼?
    武則天曾經是是個貓痴,經常收集各種極品名貓豢養在宮中都,但是後來武則天不但不養貓而且還特別的怕貓,甚至下令皇宮中都一律不得養貓。大家都知道武則天是一份但非常大也很兇狠的的人,所以說起武則天怕貓真的有點不可思議,那武則天為何會害怕貓呢?其中有著什麼樣的詭秘的故事呢?
  • 武則天怕貓的原因是什麼
    武則天做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在奪了李唐江山後大權在握,威震四方,並把國號改為了「周」。手握殺伐大權的女皇坐擁天下,要什麼有什麼,不管到哪都有一大群人護衛著,簡直是厲害得不要不要的,但是她晚年去唯獨懼怕一種動物,那就是貓。一向殺伐果斷的女皇為什麼會如此懼怕貓呢?
  • 武則天嚴禁宮中養貓,是什麼原因,讓女皇對貓如此忌憚?
    蕭淑妃不堪折磨,在臨死前向武則天發出詛咒:「阿武妖骨,乃至於此,願他生我為貓,阿武為鼠,生生扼其喉!」蕭淑妃希望,來世時自己變成貓,武則天變成老鼠,以便能天天扼住仇人的咽喉,報仇雪恨。所以不少人覺得,武則天禁止宮中養貓,是被蕭淑妃的話嚇破了膽,生怕受到貓的攻擊,才下達了這樣的命令,這種可能性到底有多大?我們現在梳理一下。
  • 作為歷史出名的兩個女人,為什麼武則天怕貓,慈禧忌諱羊呢?
    武則天和慈禧可謂中國歷史出名的兩個女人,兩人都是權勢在手的女性,有實力有手段,殺人都不帶眨眼。可是不曾想到武則天會怕貓,慈禧卻忌諱羊,會害怕忌諱這小動物,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武則天怕貓這事情還得從武則天的後宮爭寵說起,在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後,本來武則天被要求在感業寺出家為尼。後來唐高宗李治繼位,李治在還是太子的時候,就已經和武則天暗生情愫,互送秋波。奈何有遺詔在先,自己身份所限,只得與武則天含淚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