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嚴禁宮中養貓,是什麼原因,讓女皇對貓如此忌憚?

2021-01-09 闡史官曉悅

據說武則天喜愛貓,本來在皇宮中養了不少貓咪做寵物,但後來突然下令禁止在皇宮中養貓,這不免讓人覺得事情蹊蹺,也引起了不少猜測。有人認為武則天之所以會下這個奇怪的命令,是源於蕭淑妃對她的憎恨。

為了報復當年的情敵王皇后和蕭淑妃,武則天用了非常殘忍的方式,以至於「令二嫗骨醉」,痛苦地死去。蕭淑妃不堪折磨,在臨死前向武則天發出詛咒:「阿武妖骨,乃至於此,願他生我為貓,阿武為鼠,生生扼其喉!」

蕭淑妃希望,來世時自己變成貓,武則天變成老鼠,以便能天天扼住仇人的咽喉,報仇雪恨。所以不少人覺得,武則天禁止宮中養貓,是被蕭淑妃的話嚇破了膽,生怕受到貓的攻擊,才下達了這樣的命令,這種可能性到底有多大?我們現在梳理一下。

一、武則天不是被嚇大的

女皇武則天是一位鐵腕政治人物,為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可謂無所不用其極,而且冷酷果斷,要說因她而失去生命的人可不少,即便是對自己的親生骨肉,也從不手下留情。

比如說為了栽贓王皇后,她親手掐死了自己剛剛出世的女兒;再比如說因為政見紛爭,她義無反顧地先後害死了自己的長子李弘和次子李賢。

即便是曾經對自己登基立下過汗馬功勞的來俊臣,她也是說翻臉就翻臉,不僅將他當眾斬首示眾,還誅滅了來俊臣全族。雖說來俊臣作惡多端,得到這樣的下場也是咎由自取,但這樣的方式想一想,還是會令人不寒而慄。

想來那些死去的人,在生命結束之前,沒有人會說武則天好,估計說出過分話的也不會只有蕭淑妃一個人,只不過蕭淑妃的話恰好被記錄而已。

按說背負了這麼多條人命,如果心理素質差的,或者真的害怕受到冤魂報復的,估計得天天做噩夢,等不到登上皇位就被嚇死了。不過歷史上可沒有武則天被鬼魂嚇成精神病的記錄,聖神皇帝可不是被嚇大的!

所以說,剷除異己對武則天來說只是達到政治目的的手段,她不僅心腸硬,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也非同一般,要是說就憑蕭淑妃一個將死之人,幾句毫無實際意義的話語,就被嚇得連貓都見不得,反正我是不信。蕭淑妃罵得越狠,說明她敗得越徹底,處境越絕望,說不定武則天還會非常享受這種勝利的感覺。

再說,蕭淑妃講的是來世的事情,跟這輩子也沒多大關係。以武則天當年可以怒殺獅子驄的秉性,一隻貓有啥大不了,真要是擔心下輩子出紕漏,估計這輩子就把貓趕盡殺絕了,要是再株連九族,恐怕從唐代開始,中華大地上就連貓科動物都不存在了。還說因為蕭淑妃幾句話就把聖神皇帝嚇得在宮裡出臺了「禁貓令」,可別逗了。

二、蕭淑妃恐怕連轉世為貓的機會都沒有

武則天稱帝後,把王皇后家族的姓氏改為「蟒」,也就是在諷刺王皇后全族都是毒蛇;把蕭淑妃的家族姓氏改為「梟」,梟的意思是一種非常兇悍不祥的鳥類,那意思就是要讓你們蕭家倒黴一輩子。另外,用動物名給她的兩個冤家改姓,也是在寓意她們禽獸不如。

後來武則天鎮壓了一批反對她的李氏宗親,就剝奪了這些宗親和相關支族李姓的姓氏權,強行將他們的姓氏改為「虺」(音同悔,一種毒蛇的名字)! 這字夠生僻吧? 用它來做姓氏怕是沒多少人會認會讀會寫吧? 武則天的用意,就是要讓你們這些罪人泯然眾人,不得翻身才好!

去除仇恨的因素不談,筆者個人認為,武則天的這個做法很有創意,比蕭淑妃的大聲詛咒更有現實意義。畢竟不管是皇帝還是罪人,大家都不是能管理輪迴的閻王爺,你說想轉世當啥,就能當啥嗎?

估計當時被「骨醉」的蕭淑妃,已經喪失了邏輯和判斷力,不明白為何要讓自己變貓,阿武為鼠,難道是因為十二屬相的緣故?可是武則天生於公元624年,推算一下,應該屬猴,跟老鼠哪裡有半毛錢關係?

但武則天賜姓的方式,似乎倒是行之有效得多:反正不管來世為啥?這輩子你們這些罪人就與禽獸為伍吧,而且還得連累子孫,帶著這些符號,飽受世人的冷眼和嘲弄。

可憐的蕭淑妃,在武則天眼裡,她就是一隻不招人待見的惡鳥,連成為哺乳動物的資格都沒有,還想轉世為貓?真的是想多了,女皇見招拆招,這輩子就把她踢出了哺乳動物的行列。

三、《資治通鑑》的記載,或許給出了答案

在《資治通鑑》中,記載了這樣一個片段:

太后習貓,使與鸚鵡共處。出示百官,傳觀未遍,貓飢,搏鸚鵡食之,太后甚慚。

原來打倒王皇后和蕭淑妃之後,武則天並沒有立刻下達「禁貓令」,而是依然把貓作為愛寵,把訓貓作為日常的休閒娛樂活動。

這回,女皇別出心裁地想改變貓捉鳥的習性,訓練自己的愛貓與自己喜愛的鸚鵡同處一籠。並且為了宣傳自己的訓練成果,把同時放了貓和鸚鵡的籠子,讓群臣觀賞。

沒想到那隻貓不明白女皇的良苦用心,居然把現場演出搞砸了,不等演出結束,把鸚鵡變成了大餐。武則天看到自己喜愛的小鸚鵡瞬間香消玉殞,內心非常痛惜,為了保護宮裡的鳥兒,女皇這才下了「禁貓令」。

想不到對政敵冷酷無情的武則天,對待小動物倒懷有一顆柔軟仁慈的心。這令人不由想起發動二戰,令人類生靈塗炭的希特勒,居然是一名反對屠殺動物的素食主義者。人性很多時候,真是矛盾得讓人難以捉摸。

好了,女皇與貓的故事就講到這裡吧,歷史趣談,各抒己見,雖然未必能引申出深刻的內涵,卻也令人遐想回味,箇中收穫與體會,願與朋友們共勉。

相關焦點

  • 武則天作為一代女皇,真的怕貓麼
    在封建的王朝,男尊女卑,女子當官已實屬不易,而武則天的一生可謂是充滿了傳奇,從少年入宮,歷經兩朝天子,後來帶領大唐迎來了盛世,那麼這樣一個女人,讓孔武有力的男子都臣服在腳下,她真的會怕貓麼,到底是訛傳,還是確有其事?
  • 武則天為何怕貓?
    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則天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都說她為人心狠手辣,卻又明謀善斷,在位早期,改革吏治,任用賢能,晚年期間卻奢靡專斷
  • 武則天禁貓的背後,隱藏的歷史真相
    誰知這消息傳到了武則天的宮內,武則天大怒,派人分別杖責王氏和蕭氏各一百大板,斬斷手足,丟入酒甕裡,還得意洋洋說:「令二嫗骨醉!」蕭淑妃高聲痛罵:「阿武妖猾,乃至於此!願他生我為貓,阿武為鼠,生生扼其喉!」《舊唐書》的記載略有不同:「庶人良娣初囚,大罵曰:『願阿武為老鼠,吾作貓兒,生生扼其喉!』武后怒,自是宮中不畜貓。」
  • 武則天怕貓的原因是什麼
    武則天做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在奪了李唐江山後大權在握,威震四方,並把國號改為了「周」。手握殺伐大權的女皇坐擁天下,要什麼有什麼,不管到哪都有一大群人護衛著,簡直是厲害得不要不要的,但是她晚年去唯獨懼怕一種動物,那就是貓。一向殺伐果斷的女皇為什麼會如此懼怕貓呢?
  • 情敵死前發一句毒誓,給武則天留下陰影,下令:從此宮中不準養貓
    武則天在李世民身邊侍奉了22年,並沒有子嗣。貞觀二十三年,李世民駕崩,武則天和其他沒有子嗣的嬪妃一起被送到感業寺為尼。過了一年,正逢李世民忌日,唐高宗親往感業寺上香,在這裡偶遇武則天。原來,早在李世民病重期間,唐高宗和武則天在照顧李世民時就暗生情愫,一年後重逢,讓唐高宗蠢蠢欲動。為此,唐高宗多次藉故到感業寺和武則天私會。
  • 武則天一生心狠手辣為什麼害怕貓呢?
    武則天是流傳千古的一位奇女子,因為她是中國五千年歷史中,唯一的一位女皇帝。相信很多人都對武則天有一些了解,畢竟是一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奇女子,可是這樣一個心狠手辣的女子,卻害怕貓。唐朝的時候,養貓可以說是比較流行的,尤其在宮廷中,很多妃子往往總是喜歡養貓逗趣來打發時間。
  • 武則天從貓痴到怕貓,到底經歷了些什麼?
    武則天曾經是是個貓痴,經常收集各種極品名貓豢養在宮中都,但是後來武則天不但不養貓而且還特別的怕貓,甚至下令皇宮中都一律不得養貓。大家都知道武則天是一份但非常大也很兇狠的的人,所以說起武則天怕貓真的有點不可思議,那武則天為何會害怕貓呢?其中有著什麼樣的詭秘的故事呢?
  • 一代女帝武則天為何會怕貓?不讓宮中養貓,原來和蕭淑妃有關
    大家都知道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她的膽量和智慧都是令人佩服得。武則天是被李世民選進宮的,但是她並不受寵。在李世民駕崩之後武則天被發配到了感業寺,一待就是一年。在李世民祭日的時候李治再次見到武則天,兩人原本就有過聯繫,這一次有了皇后的幫助李治順利將武則天接回宮中。
  • 曾經被貓嚇得半死的武則天,為什麼晚年突然養貓還展示給大臣?
    武則天有個人所共知的弱點,那就是怕貓。但是,晚年的武則天突然變得膽大了,不僅不怕貓了,還在宮中大肆養貓,一次甚至將自己養的貓和鸚鵡一起在朝臣面前展示。那麼,武則天對貓的態度為什麼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轉變呢?
  • 武則天為何害怕貓,甚至禁止皇宮養貓,只是因為蕭淑妃的一句話
    唐朝的時候,養貓可以說是比較流行的,尤其在宮廷中,很多妃子往往總是喜歡養貓逗趣來打發時間。甚至朝廷還會把貓作為一種維護外交關係的禮物進行贈送。武則天曾也是比較喜歡貓,甚至從宮外搜集到不少貓的品種,養在宮中。只是後來不但不養貓了,甚至在蕭淑妃死後,見到貓就怕。
  • 殺人如麻的武則天為什麼會怕貓?
    在得到元老李勣的默認後,李治終於在當年廢掉了王皇后,改立武則天為皇后。之後,武則天又鼓動李治以王皇后在家用巫術詛咒自己為罪名,將王皇后、蕭淑妃貶為庶人。武則天擔心二人之後東山再起,命令殺害王皇后蕭淑妃。性格剛烈的蕭淑妃在臨死之前,悲憤的詛咒武則天:"我後為貓,使武氏為鼠,吾當扼其喉以報!"
  • 喵星人與古人:武則天因被詛咒不許宮中養貓
    武則天因被詛咒,不許在宮中養貓  中國史前考古專家吳汝祚先生曾撰文提到,河南湯陰縣城東白營村,有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這裡曾挖掘出一塊貓骨,其年代測定為公元前2160年。吳先生推測,中國人試圖飼養家貓,最早要追溯到四千多年前。  我們知道,同樣有著悠久養貓歷史的埃及,將貓的形象神格化,巴斯特就是埃及的貓神。
  • 武則天啥也不怕,卻怕一種小動物,可能你家也養著呢!
    武則天剛入宮還是李世民後宮一名昭儀的時候,就養了一隻雪白的小貓,可是從武則天奪得皇位大權在握後,卻開始害怕貓,甚至還在宮中下了禁貓令。這是為什麼呢?武則天也算有命,押寶押中了,原本是個王爺,現在成了皇后。也許這就是命吧。更巧合的是,晚年的李治經常有病,總是頭暈目眩,影響處理政務,於是就把治理朝政的事情交代給了武則天,此後武則天才獨攬朝綱,建立周朝,成為一代女皇。
  • 武則天怕貓的傳說
    武則天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四品才人,賜號武媚。一次在宮中遇見武才人,見她美貌,多看了幾眼,武氏報以媚笑,兩人眉眼傳情。等到皇后離去後,武則天便用錦被扼殺了自已的親生女兒。高宗下朝,見女兒被害,大怒,下令追查兇手。侍奉宮女一致訴說王皇后剛剛離開此地。武則天則哭得死去活來。高宗認定女兒是皇后所害,頓生廢立之心。後以害死孩子的罪名廢王皇后和蕭淑妃為庶人。
  • 武則天怕貓是因為自己前世是鸚鵡?錯了,她怕的是自己變成老鼠
    據說,僅僅是據說:武則天幹掉王皇后成功上位之後,發布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大唐皇宮裡嚴禁養貓,不管是妃嬪才人還是宮娥彩女,誰養貓就砍誰的手。於是有人說:武則天姓武,並且認為自己是鸚鵡轉世,而貓則是鸚鵡的天敵。而筆者看到的一段正史(《新唐書》《舊唐書》),說的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 貓在人的生活中,古今中外貓對人們的貢獻你了解多少呢!
    後來,「霜眉」不幸死去,皇帝悲痛不已,命令把它用特製金棺盛斂厚葬於萬壽山,然後叫大臣們寫出祭文來為「霜眉」超度,眾人一時不知如何哀悼一隻貓,正左右為難之際,袁瑋題出化獅為龍」的字樣,皇帝看後龍顏大悅,遂將「霜眉」之墓定名為「虯龍冢」,袁瑋也因此而被加官晉爵,委以重任。皇龍愛貓,上行則下效,宮中的妃子、太監、侍女們無不養貓,那時,乾明門有12隻特寵貓,每年就要給支付豬肉1700妡斤、豬肝365副。
  • 女皇武則天,她到底信不信佛?真信佛嗎?
    一代女皇武則天,關於她的評論,說什麼的都有,對她信佛也有很多說法,我要說的是,她到底信不信佛?真信佛嗎?女皇武則天,她到底信不信佛?真信佛嗎?武則天出生在信佛的家庭 ,他的母親楊氏終身參禪念佛,受他母親的影響也是自然的。這就是「佛緣」。後來進入感業寺為尼,多少對她學佛都有潛移默化的效果。
  • 為何神話和生肖中都沒有貓?與隋唐時期2件懸案有關
    貓是現代常見的一種動物,它生性溫柔,能排解愁悶,但在古代卻不受待見。例如在中國神話和十二生肖中,都沒有貓的位置。在佛教和道教文化中,也沒有與貓有關的神仙。甚至在民間傳說中,與貓有關的大多是「貓妖」、「貓鬼」等邪惡事物。這種現象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作為歷史出名的兩個女人,為什麼武則天怕貓,慈禧忌諱羊呢?
    武則天和慈禧可謂中國歷史出名的兩個女人,兩人都是權勢在手的女性,有實力有手段,殺人都不帶眨眼。可是不曾想到武則天會怕貓,慈禧卻忌諱羊,會害怕忌諱這小動物,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武則天怕貓這事情還得從武則天的後宮爭寵說起,在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後,本來武則天被要求在感業寺出家為尼。後來唐高宗李治繼位,李治在還是太子的時候,就已經和武則天暗生情愫,互送秋波。奈何有遺詔在先,自己身份所限,只得與武則天含淚告別。
  • 武則天為何會怕貓,原來在這背後,還隱藏著一段故事
    武則天到底有多狠,想必大家也都清楚,可是,誰又能想到,就是這麼一位又強又狠的女皇帝,竟然也有她害怕的東西。而且,武則天所害怕的東西,簡直叫人難以想像,因為武則天所害怕的,並不是什麼怪獸老虎,而竟然會是貓。那麼,武則天又為何會怕貓呢?原來根源就在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