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嬰兒食管短一截胃在胸腔 已做手術進行修補

2020-12-02 搜狐網

  7月嬰兒食管短一截 胃在胸腔裡

  重青報訊(記者鄧希)一個7月大的嬰兒蘭蘭(化名)先天性食管比正常人短6公分,其胃順著食管裂孔進入左側胸腔,將肺和心臟擠壓到一邊,嚴重影響餵奶、呼吸不暢,生命垂危。

新橋醫院胸外科通過手術,將蘭蘭胸腔裡的胃歸到腹腔裡,並對食管獵孔疝進行了修補,昨日,記者在病房裡見到了已經脫離危險的蘭蘭。

  據家住四川敘永縣的劉女士介紹,女兒蘭蘭出生後,每次吃奶很少,經常出現嘔吐現象,當地醫生說嬰兒吐奶是正常現象,由於吃奶不多,營養跟不上, 嚴重影響了蘭蘭的身體發育,相對其他同齡孩子要瘦小很多。今年5月,蘭蘭有點喘氣,感覺好象呼吸有點困難,開始被醫生診斷為支氣管炎,可病情越來越嚴重,還出現咳嗽、腹瀉,吃了很多藥都不見好轉,後來到新橋醫院兒科就診。

  經過胸片和CT檢查顯示,蘭蘭左側胸腔裡有大量的氣囊腔影,原本在腹腔裡的食管,而她的食管卻在胸腔裡,比正常孩子要短6公分,這使得食管與胃連接的部分也提到胸腔裡了,胃在進食膨脹後通過薄弱膈食管裂孔進入胸腔,佔據了整個左側胸腔2/3的位置,將左側胸腔裡的肺和心臟都擠壓到一邊去了。醫生診斷,蘭蘭患上的罕見的短食管症,也是食管裂孔疝,胃擠壓肺導致了其呼吸困難,如果不及時將胃游離到腹腔裡,將嚴重影響蘭蘭的呼吸和心臟功能,危及她的生命。唯一能救蘭蘭的辦法就是打開胸腔將蘭蘭的胃歸回到原處。可蘭蘭的年齡小,要做開胸手術,將面臨麻醉關和輸血關。

  術中,胸外科主任閔家新教授小心翼翼地打開蘭蘭的胸腔,慢慢地將胃回歸到腹腔,隨後又將食管裂孔縮小,將薄弱的隔肌進行修補,以防止胃再次進入胸腔,手術非常成功。術後,蘭蘭也闖過了感染和營養關。

  據閔教授介紹,人體內的臟器或者組織本來都有固定的位置,如果它離開了原來的位置,通過人體正常或不正常的薄弱點或缺損,間隙進入另一部位即形成疝,蘭蘭的病就叫食管裂孔疝,這種病很少見,是由於先天發育不全,形成原因不明。

(責任編輯:房煜)

相關焦點

  • 西安9個月大嬰兒無法進食 只因胃「長」入胸腔並且...
    9個月大的依依(化名)由於天生食管閉鎖,剛出生就做過一次胸腔鏡手術,術後由於引發食管狹窄,依依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正常餵養,之後醫生試過多次內鏡擴張治療,但情況依然不樂觀。
  • 胃部手術後,當心胃食管反流病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林輝通訊員趙衛衛    南陽人王先生今年61歲,4年前做了胃全切手術,本以為沒事了,結果術後胃脘部疼痛、燒心、泛酸持續發作,在當地醫院診斷為胃食管反流病,藥吃了不少,症狀卻沒好轉,還嚴重影響生活。
  • 一文看懂:所有食管疾病的病理報告
    該部上段的左前側有主動脈弓,主動脈胸部最初在食管的左側下降,以後,逐漸轉到食管的右後方。 腹部:最短,長1~2cm,與賁門相續。 出現下列症狀是食管癌的報警信號,請及時做胃鏡檢查: ①咽食物時有哽噎感。 ②胸骨後疼痛和下咽時食管有疼痛感。 ③食管內異物感。 ④食物下行緩慢並有滯留感。
  • 基於膜解剖的胃食管結合部癌根治術——王國俊教授
    胃食管結合部癌的治療方法胃食管結合部癌(賁門癌)的臨床特徵不同於典型的胃癌和食管癌,本身具有相對特殊的生物學特點;胃食管結合部癌(賁門癌)在流行病學、臨床表現、手術治療及愈後轉歸等方面,與典型的胃癌和食管癌存在一定差異。通常胃食管結合部癌(賁門癌)更容易出現局部浸潤、淋巴轉移與血行轉移,加之腫瘤早期無特異性的臨床症狀,因此在我們國家大多數患者確診時往往已屬於中晚期。
  • 3個病例折射胃食管反流病的6大病因
    病例一王某,男,35 歲,因反酸燒心半年入院,患者有抽菸史 10 年,每天 1 包,有長期飲酒史 5 年,每天白酒約 250g,平時喜歡高脂肪食物,HP(+),入院後確診為胃食管反流病。造成 LES 結構和功能異常的原因主要是:(1)TLSER:TLESR 是指在無吞咽的情況 LES 區域出現的一過性鬆弛,TLESR 是導致反流的重要原因;(2)膈腳抗反流作用減弱:胃食管交界處結構包括胃食管交界處的膈肌腳、膈食管韌帶、食管和胃之間的 His 角等,是抗反流功能的重要保證,如果某種因素破壞了膈角結構,會導致抗反流屏障削弱。
  • 內鏡下不同方法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特點
    一項在日本進行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評估了ELGP的長期和短期療效,對48位患者隨訪48個月,胃 灼熱症狀完全緩解率54%~66%,藥物停用或減量率65%~76%,沒有發生死亡及嚴重的不良事件,少數輕微的不適可自行緩解。早期研究證實ELGP兩年內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而隨後的隨機空白對照研究結果顯示反流評分雖有改善,但食管酸暴露卻無明顯變化,其後的研究結果亦不盡如人意。目前Bard公司已停產該設備。
  • 醫生從3毫米的「鑰匙孔」裡為兩天大嬰兒搭建食管
    該院新生兒外科立即組織人員進行緊急搶救治療,待病情趨於平穩後,即刻完善相關檢查,很快食道造影確診患有先天性食管閉鎖,即食管是條死胡同和胃是不連通的;同時還並發有嚴重的新生兒肺炎。 先天性食管閉鎖是新生兒期消化道的一種嚴重發育畸形,發病率為1\3000,僅次於肛門直腸畸形和先天性巨結腸。男孩發病率略高於女孩。
  • 溫州一男子手指受傷,做完手術後短了一截?!醫院回應了…
    半個多月後出院,他們才發現受傷手指竟然短了一截。舒先生說,當初要求醫生保住手指骨頭,但最終沒保住,手術前醫院並未盡到告知的義務。 手術前,醫生讓小黃在手術知情通知書上簽名,他文化水平不高,沒仔細看內容。」舒先生說,小黃住院半個多月後出院,再次拍片,「我把兩次拍的片對比,發現他的中指短了一截。」當即找醫生理論,醫生說有告知,但舒先生表示,在他發現中指短一截之前,醫生對骨頭保不住隻字未提。
  • 「胃食管反流」症狀極具迷惑性
    日前,他來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就診,該院普外科胃食管反流病綜合門診黃迪宇副主任醫師根據他的這些症狀,診斷他患上了「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是一種常見病  黃迪宇介紹,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是由於胃內容物反流而引起不適症狀和(或)併發症的一種疾病。它是一種常見病,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生活壓力的增加,發病率不斷提高。
  • 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狀是什麼 胃食管反流這樣治療
    胃食管反流是一種胃部經常出現的疾病,胃食管反流有許多人都得過,胃食管反流會傷害身體,並且會嚴重影響大家的生活,那麼請問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狀是什麼?胃食管反流吃什麼好?胃食管反流怎麼治療?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
  • 寶寶睡前吃太飽 當心胃食管反流
    ■ 河南省兒童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 王躍生  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及(或)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主要分為生理性、功能性和病理性幾種,在小兒中十分常見,大多數屬於生理現象,多見於新生兒和小嬰兒餵奶後發生的暫時反流。大一些的兒童如果頻繁出現胃食管反流,家長要考慮是病理性反流,應及時到醫院治療。
  • 內鏡黏膜下剝離術與外科手術治療食管胃結合部早期癌孰優孰劣?
    但外科實施胃切除必然增加EGJ早期癌患者的手術死亡和併發症風險,為此本研究對EGJ早期腺癌ESD與外科治療的遠期結果進行了比較,旨在明確ESD是否可以作為外科切除的替代方式。 EGJ的定義及標準 EGJ區域的識別以內鏡結果和切除標本結果為準,以食管下端柵狀血管末梢或胃皺襞的近端為標誌(圖1)。
  • 胃食管反流易誤診,內鏡下手術無創可解決
    醫生說這是胃食管反流導致的。10多年間,她跑了幾十家醫院,都說沒有辦法根治,只能暫時控制症狀。 最近,王女士泛酸、燒心得厲害,就想吃點藥讓自己好受點。河南省中醫院消化內鏡中心主任張勤生教授檢查後提出,得做胃鏡查查泛酸、燒心的原因。王女士同意了。 在胃鏡下,張勤生注意到一個奇怪的事情:王女士的賁門口特別松。
  • 常州一男子宿醉後空腹喝了瓶可樂 結果導致食管破裂
    揚子晚報網6月25日訊 (通訊員 杜蘅 記者 張斌)空腹喝了一瓶可樂,誰知沒解渴反而讓他的食管發生破裂,難道他在喝可樂之前吃了曼妥思糖?可是,他是一個46歲的成年人,沒有吃糖的習慣!那麼,他到底做了哪些事情,吃了些什麼導致他食管破裂的呢?
  • 手錶電池磨破嬰兒食管
    1個多月前,沈先生5個月大的兒子不小心吞下一枚電池,小電池磨破了嬰兒食管,經過多次治療後,嬰兒至今呼吸困難,處在危險當中。面對高昂的醫藥費,家住省城大蜀山西邊農村的沈先生愁眉不展。據了解,事發當天,沈先生的愛人在做飯,讓4歲的女兒照顧4個多月大的兒子。誰知「淘氣」的小弟弟將手邊電子表上的小電池吞了下去,隨後幾天,小兒子咳嗽喘息不止。
  • 早產兒胃「爆」了 醫生高難度手術修補
    拍X光一看肚子裡有大量氣體。這名早產兒叫樂樂(化名),出生時只有1.8KG,他因34周早產被送進了新生兒科。樂樂出生的第二天,就出現了這緊急的情況。醫生判斷,如果不及時把氣體排出,樂樂可能會因為氣體壓迫,隨時有性命危險。由於樂樂的氣腹原因未明,醫生考慮為胃穿孔可能性大,醫生跟家屬積極溝通後,當天晚上將樂樂送進手術室進行全麻下剖腹探查。
  • 胃食管反流做胃鏡能不能看出來?想確診需要做什麼檢查?醫生科普
    做胃鏡能不能看出反流性食管炎?如果胃鏡不能確定該做哪些檢查才能確診我有反流性食管炎?今天給大家大致通俗科普一下這些問題:首先先複習一下第一個問題:什麼是反酸、燒心?什麼是胃食管反流 ?什麼是反流性食管炎?
  • 新冠肺炎期間胃食管反流病的防治
    一時之間,好像全國人民都在家做電飯鍋蛋糕、涼皮、油條。做飯一時爽,吃完撐到躺。食管的功能是將食物由咽輸送至胃:蠕動著的食管將吞咽的食物緩緩送至食管下端,此時位於下端的食管下括約肌鬆弛,使食物順利進入胃內;食物進入胃中之後,食管下括約肌又恢復張力
  • 男子吃飯魚刺卡喉,強吞飯糰咽下刺穿食管
    一根魚刺驚動10個學科30位專家  武漢晚報訊(記者伍偉 通訊員鄒亞琴)中年男子魚刺卡喉後強吞飯糰,誰料魚刺刺穿食管,一頭扎進了胸主動脈,生命危在旦夕。沒想到過了兩天,他突然感到劇烈胸痛,到當地醫院CTA檢查發現,一根魚刺樣的異物卡在了食管內,且已刺穿食管壁,一頭扎進了胸主動脈。  胸主動脈是人體最粗大的動脈血管,血管壓力很高,一旦形成破口,出血將呈噴射狀,猶如「大壩決堤」一般,根本沒有搶救的機會。因病情極度兇險,11月29日,林先生來到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急診科。魏捷教授檢查發現,如果盲目拔出魚刺,必定會形成主動脈破口,發生大出血。
  • 這些症狀,可能跟胃食管反流有關!
    胃食道反流病是由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不適症狀或併發症的疾病。根據是否導致食管黏膜糜爛、潰瘍,分為反流性食管炎及非糜爛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是胃食道反流病的的主要類型,那麼究竟什麼是胃食道反流病?有哪些併發症呢? 反流性疾病是如何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