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的設計視野(2):社會設計師

2021-01-10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不同於傳統的設計師,社會設計師關注的問題在「社會過程」中的系統運作,是將各種資源創造性的重新配置,所有能讓社會變得更美好、便捷的設計都應該稱之為社會設計,這也是社會設計師的職責所在。

長久以來,設計師一直在為全球10%的有購買能力的人群做設計,而90%真正需要設計的人和問題卻被忽視了,我們今天面臨的日益凸顯的環境和社會問題,正是對設計師提出的新挑戰,社會設計(social design)也因此應運而生。

一、核心概念

「社會設計」這個概念目前在國內認知度較低,通俗來講,社會設計就是解決社會問題的設計。它包括著很多領域,人文關懷、環保、人際關係、教育、性別平等、醫療、弱勢關懷等等,總之能讓我們社會變得更美好,便捷的設計都應該稱之為社會設計。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社會設計」方向的框架理念是:如何在不同的規模尺度下,洞察具體問題在「社會過程」中的系統運作,找到並時刻關注影響其變化的槓桿點,將各種資源創造性的重新配置,形成新的推動力和生產力,並用美學加敘事的設計語言進行傳播,從而務實的達到社會改良或革新的目的。

這就是現階段我們在中國語境下實踐中所理解的「社會設計」。

社會設計發展史圖解:

比較傳統與狹義的社會設計就是各種「援助項目」的落實的方法。比如美國政府出資幾千萬美元援助印度地區的教育問題,而這幾千萬美元要怎麼花出去就是社會設計的專業範疇。

更廣義的社會設計詮釋是某些「帶有公益性質的商業」如何落實。

比如同樣面對藝術家生活拮据的問題,教育者想到的可能會是改變群眾的審美取向、策展人想到的可能是更好地與國際市場對接、藝術人想到的可能是積極呼籲完善藝術品市場體系,而作為一名社會設計者,需要分析更宏觀的社會體系中的利益相關者。

從現象–模式–系統–理念的路徑去分析問題並提出方案,就是社會創新設計的工作。

二、核心設計理念Be Real,強調項目研究的真實性和實操性;Design Process in Social Process,在「社會過程」中理解設計過程;Action research as proof,用行動調研證明一切;Design as Prototyping, not result,鼓勵設計作為原型測試,而不是追求結果;Communicate with simple & powerful Design language,用簡單有力的設計語言進行溝通;

以上來源於中央美院設計學院社會設計專業對其教學理念的描述。

社會設計不僅僅是一種設計方法,它是一種機制、一類生態環境,它的設計需要不斷根據社會各層各方面的需求去進行調節。

人類社會並沒有恆定的普適發展規律,那就沒有一蹴而就的社會發展預測和設計,運用這些規律對社會進行主動改造必然具有不斷迭代、具有生命力的過程。

社會設計需要更廣闊的視野,在立足於專業的功能與個性基礎上,上升到人與人、人與社會關係的思考,爭取讓每一個設計之下的參與者都能夠感受到能量的流動和來自設計者的友善。

social design 起源於美國的 social practice,Marjetica在十年前創建這個專業的目的就是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真正關注到這個社會或是這個世界的真正需求,在她看來,social design 就是和當地人一起勞動,每一個項目都不是為了我們的項目,而是當地人的項目,這意味在我們離開之後,當地人依舊可以自己對於項目進行發展。

我們一起創造出來的東西並不是為了炫耀我們的能力,而是真的有利於當地的發展。

三、核心能力敏銳感知能力:在扁平化的世界語境下,社會過程中,能夠主動的觀察、獲取、分析、判斷「新問題」「新模式」「新技術」。質疑能力:質疑與當下的社會語境,經濟模式,溝通方式,呈現方式不符的設計方法,設計過程,設計結果。系統思維能力:能夠從全局和系統的角度出發去理解問題,遵循「自下而上」的工作方式,形成「調查研究-導出問題-設計策略」 循環迭代的系統設計思維。領導力和協作能力:有能力通過組織和協調不同專業,不同背景,不同訴求的人去做一件有明確目標的事。執行能力:程序意識,結果導向。學生應該具備能夠解決不同規模的問題的能力,也要能夠在複雜的系統中辨別出人、動機、行為三者之間關係,並學會和不同的利益相關方就他們的關心點去談判與協商。

中國鄉村生態脫貧研究

四、與社會創新的關係

如果說「創新」是實現資源重新配置的目的,那麼「社會設計」是一種設計,一種具體的創造性方法,一種激勵的行動。它強調設計師在社會中的角色和責任,旨在使用設計過程來實現社會目標。

社會設計區別於傳統設計學科的純粹市場導向,試圖成為更具包容性的設計概念。

正如美國設計史教授維克託·馬戈林(Victor Margolin)2002年在《人造政治學》中寫道,「設計師能夠設想並賦予某種形式於物質或非物質的產品,以大規模解決人類問題,並為社會福祉做出貢獻。」他認為這種意識形態是社會設計的基礎。

如果說「創新」關注的是過程,那麼「社會設計」更關注創新的形式和實際成效。社會設計指導實踐完成在從實用到藝術的方法中的感性轉變。

與「思辨設計」在平行世界裡的局部測試相比較,「社會設計」更願意選擇在真實世界的槓桿點上去做局部測試,是直接的,不是含蓄的;是真實的,不是虛構的。馬戈林認為社會設計的潛力在於解決大問題和創造文化,而不僅僅是設計新產品。

因此,社會創新設計所教的往往不是一個職業技能,而是一種普適的,將倫理觀點與需求轉化為可被量化的指標的能力。這個能力所看重的往往是系統思維、設計思維、運用不同倫理觀點的視角、當下社會的道德趨勢等抽象領域的素質。

這比起產品設計、平面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等專業,社會創新設計要更加抽象、更加複雜,也更加前端。

更多社會設計相關案例請查看https://designforthelivingworld.com

寫在最後

在物質水平與精神文明不斷攀升因而對生活水平有更高要求的現代社會,「設計」這一具有目的性的創造成為人們越來越依賴的生活問題解決方案,越發地具有影響力與地位。但與此同時,社會之中的環境問題、貧富差距等社會問題正在日益激化。

正如同生活的需求需要被設計妥善解決,社會問題則需要一個立足於新的設計方式來解決。社會設計則是立足於「為90%的人謀求公共利益與公共福祉」而非「5%的金字塔尖人群」的需求,保證了功能與個性之外多了人情關懷的設計。

相關閱讀

產品經理的設計視野(1):產品體驗設計師

產品經理的設計視野(3):服務設計師

 

作者:曉吾,騰訊產品體驗設計師。公眾號:曉吾設計

本文由 @曉吾設計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收藏已收藏 | {{ postmeta.bookmark }} 點讚已贊 | {{ postmeta.postlike }}

相關焦點

  • 從6個方面著手:產品經理應如何與設計師溝通?
    很多的產品經理認為自己在視覺的問題不太專業,所以驗收的時候往往會忽視一些問題,那產品經理要如何驗收設計稿呢?應該怎樣去與設計師交流呢?現在很多產品同學,在驗收設計稿的時候,經常遇到以下問題:設計規範:設計師說,我們現在設計規範就是這樣的,產品覺得,既然都是規範了,就用著吧。
  • 臺灣熱血設計師為社會而設計!
    科技與設計的結合應用早已普遍,但成就了「人本關懷」與「社會設計」理念的產品和行動有哪些?數位設計能如何讓城市變得更好?想知道熱血的具體案例?開放資料、群眾集資、通用設計、服務設計、智慧城市、綠色建築...政府正在暖身,民間能量早已滿點!且看和我們在同一座城市奮鬥的人們,做了什麼?如何做?我們又能如何學習與共同行動?
  • 硬體PM系列(二):硬體產品經理需要熟知的設計流程
    編輯導語:產品經理在日常工作中總是需要多部門進行協作,硬體產品經理也是如此,上一篇我們講到了《硬體產品經理需要具備的核心素質》;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硬體產品經理需要熟知的一些設計流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產品經理「七宗罪」:這七種問題,你是否遇到過?
    前期整個網際網路和社會對產品存在大量訴求,從而催生非常多的產品經理崗位,這促使很多不同崗位的朋友都投身於產品經理,但由於之前崗位的局限性,轉行的朋友可能只接觸產品的某一部分就轉行做產品經理,缺乏對整個產品生命周期的經歷和理解,導致老闆不滿意、同事不討好、產品不好賣,最終走上背鍋俠的不歸路。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始祖鳥產品經理團隊:錯!看看我們的工作要求
    現代社會有一句廣為流傳的口號——「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其實,這句話最早是來自於一本暢銷書的書名。這本書於2010年出版,作者是一位有著4年經驗的產品經理。他在書中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圍繞「用戶」「需求」「項目」等關鍵詞,講述了那些對產品經理來說很有價值的思維方法和做事方式。
  • B端產品經理:如何用流程優化進行產品設計?
    對B端產品經理來說,流程優化應該是一個持續性的動作,流程梳理能力亦是一種通用能力,在本文中筆者將與大家分享梳理業務並設計產品功能所使用的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啟發。流程優化全稱是業務流程優化,指的是通過一些方法論、信息化產品,對企業的業務流程進行梳理和再造,使流程更符合企業發展或客戶服務的需要。 本文要講與製造業的精益、流程改善等原理異曲同工,但最終的實現方式會著重在信息化產品的設計,這也是大部分B端產品經理在開展項目時的慣用方法。2. 為什麼要進行流程優化?
  • 設計沉思錄|如何成為一個躺贏的設計師
    時代瞬息萬變,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有時候相比設計師自己設計實力和推動力的展示,會更加重要。該躺就躺,網際網路不是一個人的理想主義,網際網路是一群人的浪漫。2. 順勢而為,更易成就設計如果說產品的解法有如靈丹妙藥一般立竿見影的話,設計工作在很多時候,更像是維持生命的礦泉水一樣。
  • 社會創新設計:一個新文明建構方式的出現?
    設計概念的沿革  討論社會創新設計,我們需要簡單地回顧一下「設計」本身的歷史。有關於設計的最初的定義出現於1588年的《牛津詞典》:1. 由人設想的為實現某物而做的方案和計劃;2.藝術作品的最初圖繪的草稿;3.為製作實用性藝術品而準備的規範性草圖。
  • 產品經理必備14大效率工具
    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一些產品經理常用的工具。原型設計工具俗話說的好,不會畫原型的設計師不是好的產品經理。產品經理的一大技能就是可以熟練使用原型工具,畫出優秀的產品原型。並且作為專業的原型設計工具,Axure RP能快速、高效的創建原型,同時支持多人協作設計和版本控制管理。Axure RP也是目前產品經理群體中用得最廣泛的一款原型設計工具。墨刀:10分鐘設計一個手機APP
  • 設計師變身項目經理 一張藍圖繪到底
    位於城市副中心張家灣設計小鎮的北京未來設計園區已經完工,與以往項目不同的是,過去設計師和項目經理,一個追求細節和品質,一個追求建設速度以及控制成本,既相互脫節又相互制約。而在北京未來設計園區,「一張藍圖繪到底」的EPC模式解決了這一難題。
  • 設計推動產業 「私享定製」設計師沙龍圓滿舉行
    設計推動產業,私人訂製提升生活。「私享定製」設計師沙龍在4月18號下午圓滿舉行,來自設計圈以及建材行業近100名精英與會,奉獻一場充滿思想魅力的設計盛宴。  瓷海國際·佛山陶瓷交易中心董事副總經理林瑩首先致歡迎詞,她表達的核心理念是設計推動產業。她希望能與廣大設計師共同合作,推動陶瓷行業核心價值的提升,通過設計提高競爭力。
  • 推薦| 做C端產品經理一年多了,這是我的總結
    作者從事產品崗位已經一年多了,負責的內容也都是C端的前端產品規劃及產品設計的內容,有從0到1,也有從1到2,經歷過一周需求到上線,也經歷過效果不佳而迫停,走到現在也是一路坎坷。將這一路總結成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Fine-Line優美線條貝爾塔設計師談產品設計
    在商品化大潮中,同類型的產品林林總總,消費者選購時的判別可能只有一眼之緣。消費者眼中的「產品設計」必需「好看」才是合心意的,賈伯斯曾分享過:「有些人以為設計就是「美感」,如果你再挖深一點,設計其實是「好用「的程度。」究竟專業設計師眼中的產品設計是怎樣的?今天我們邀得音頻品牌貝爾塔設計團隊為我們分享其對產品設計的心得想法。
  • 產品助理、產品經理、產品負責人、產品總監都是做什麼的
    然而,根據筆者自身的經歷而言,不論經驗多麼豐富的產品經理,都很難成就教科書的技能體系,不在於會和不會,而在與每個階段的產品經理所關注的技能已經有很大的轉移。如同初期最為關注的需求文檔和框線設計,到後期,基本不再親自撰寫和設計。
  • 從互動設計到產品設計到服務設計,變遷是怎麼發生的?
    移動端的信息呈現變成了抽屜式的收納,如何讓用戶理解產品就變得尤其重要,這就是交互的工作。2.互動設計師用了幾年的時間終於把產品的認知固化到用戶的大腦裡面,比如當我們提到社交電商的時候,大腦裡立即出現一個形態,這是用戶已經了解、熟悉的形態。當然我這個「固化」主要是針對主流產品來說的,對於邊緣形態的產品還是沒有固化。主流產品裡用戶認知形態的固化導致了交互已經沒有那麼多可作為的空間了,產品設計應運而生。產品設計即把產品經理和互動設計結合到了一起。
  • 從用戶體驗五要素出發,談如何設計產品
    產品定位包括兩方面:產品目標和用戶需求,產品目標是產品經理從產品角度考慮,用戶需求是設計師從用戶角度考慮。  在產品定位的整個過程,了解市場調研結果,了解市場上同類產品的情況,了解潛在用戶的基本情況,了解企業自身優勢與劣勢…,產品經理為主,設計師為輔,配合產品經理一起明確產品定位,再進行詳細的需求定義、文檔撰寫、設計工作等,設計師不要盲目等待需求文檔。  2 範圍層  範圍層的主要工作是收集需求、分析篩選需求、確定需求。
  • 當設計思維遇見產品設計:如何培養產品的微觀體感能力
    編輯導語:對於設計師來說,在產品設計的過程中能夠擁有並且提升設計思維是很重要的。那麼,什麼是設計思維呢?我們又該如何培養產品的微觀體感能力呢?針對這些問題,本文作者從Empathy、Define和Ideate三方面入手,為我們進行了總結。一、什麼是設計思維設計思維的的本質是以用戶為中心,發現用戶問題,並用設計來解決問題。
  • 產品經理入門:快速掌握App設計基本方法之啟動頁
    本文對於從業1年以上的移動端產品經理營養接近於0,但是對於0-1歲之間的產品新人,營養價值較高。所以,請適合人群閱讀。啟動頁格式多樣化,可以是靜態圖、動態圖、短視頻、H5頁面,可添加連結,具體採用何種格式,根據產品需求,並不是格式越豐富越好,設計何種樣式、風格,建議在設計時也可以多聽聽UI和開發人員的建議。2. 啟動頁需要設定顯示時間,對於非廣告啟動頁,一般顯示1秒左右即可。廣告型啟動頁,也不要超過5秒,為什麼是5秒上限呢?因為時間太短,對廣告感興趣的用戶無法獲取有效信息,太長則會導致用戶反感。
  • 上海好工作 | 可續建築 – 建築方案設計師 / 室內方案設計師 / 室內深化設計師 / 軟裝設計師 / 商務經理 / 媒體宣傳
    O 室內設計-方案設計師1.室內、環藝設計相關專業本科以上學歷;2.具備5年以上實務經驗;3.軟體要求:精通AutoCAD,Sketchup,VRay,Photoshop,PPT等軟體、熟練AI/Word/Excel、其他3dMax/Lumion;4.對設計充滿熱情,思維活躍
  • 設計思考:ToB產品的6條互動設計經驗
    近幾年,B端產品發展越來越快。在設計方面,也有越來越多的設計師投入到這個細分的互動設計行業中來。而很多新人設計師或者從C端產品轉型到B端產品的互動設計師,在剛接手B端產品後,都會出現一些不適應的情況。本文希望能夠總結一些B端產品的設計經驗,幫助有類似情況的互動設計師上手,更好的進行toB產品的互動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