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6個方面著手:產品經理應如何與設計師溝通?

2021-01-09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很多的產品經理認為自己在視覺的問題不太專業,所以驗收的時候往往會忽視一些問題,那產品經理要如何驗收設計稿呢?應該怎樣去與設計師交流呢?

現在很多產品同學,在驗收設計稿的時候,經常遇到以下問題:

設計規範:設計師說,我們現在設計規範就是這樣的,產品覺得,既然都是規範了,就用著吧。不懂UI無法給出建議:產品也看不出來視覺的好壞,感覺這個設計稿跟產品調性看起來相差不大,唉,差不多先上線吧。UI抄原型:自己的原型畫得就很簡陋,UI照著原型出來,自己感覺很奇怪,但是又沒法說:畢竟人家照著你的原型畫的。細節把握不準確:這個地方是左對齊好,還是居中對齊好,還是兩端對齊好?等等……

很多產品同學會覺得,產品經理主要負責邏輯、流程上的問題,視覺的問題自己不專業,所以在驗收上就草草而行,保證沒有大錯就好。但是視覺是跟用戶體驗很近的,在視覺上給用戶清晰的認知和良好的情感體驗,非常重要。

先說問題:如何驗收設計稿?

產品經理作為「門外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有一些涉及元素,是可以不符合「設計規範的」

比如:放在app首頁的一個特別重要的按鈕,需要很強的吸引用戶去點擊,但是app的設計規範中沒有涉及到這種可能性,是可以獨立做一個「只針對首頁」的按鈕的。如果其他地方要多次復用這個樣式,就可以把它寫進設計規範中。

二、設計稿的信息架構要與原型一致

展示哪些信息?哪些元素應該突出?哪些元素應該弱化?

這些內容產品是應該很了解的。尤其是對於商業產品,不要讓設計稿影響產品既定的流量分發。

三、遵守版式設計4大設計原則

設計是有一些原則的,設計師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並不是設計師腦洞一開就可以的。

一般來講設計需要符合以下幾個原則:

(1)對比(Contrast)

對比的基本思想是,要避免頁面上的元素太過相似,如果元素(字體、顏色、大小、線寬、形狀、空間等)不相同,那就乾脆讓它們截然不同。

要讓頁面引人注目,對比通常是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對比能使讀者更能看懂這個頁面,不然整個頁面都長得差不多,分不出主次。

(2)重複(Repetition)

讓設計中的視覺要素在整個作品中重複出現,可以重複顏色、形狀、材質、空間關係、線寬、字體、大小和圖片等等。這樣一來,既能增加條理性,還可以加強統一性。

舉個例子:我們之前運營做了一個促銷的活動,活動的主色調是紫色。我們當時app中很多icon都變成了淡紫色,首頁的banner也跟促銷的H5一致等。

(3)對齊(Alignment)

任何東西都不能在頁面上隨意安放,每個元素都應當與頁面上的另一個元素有某種視覺聯繫。這樣能建立一種清晰、精巧而且清爽的外觀,儘量不要用居中對齊。

(4)親密性(Proximity)

彼此相關的項應當靠近,歸組在一起。如果多個項相互之間存在很近的親密性,它們就會成為一個視覺單元,而不是多個孤立的元素。這有助於組織信息,減少混亂,為讀者提供清晰的結構。產品要搞清楚信息架構,把相關的東西放在一起。

四、常見的設計細節,需要在交互中都考慮到,UI沒考慮到,不怪人家

該有點擊態的按鈕,是否有點擊態?

加載中、斷網、弱網等異常狀態的處理等;哪些元素需要放在一起,哪些元素要放在二級頁面等。這些需要在交互中考慮到(團隊沒有互動設計師,就是產品的活了)。

五、設計中的隱喻

視覺稿中的隱喻是否正確?

隱喻是設計中很重要的一環,被隱喻的客體往往來源於現實生活。產品要經常看一些做得比較好的視覺設計和工業設計,可以是時裝、家居、文具、海報等,提升自己的審美,同時對於設計中的一些細節和隱喻,都能很好的把握到。

比如:按鈕就隱喻了點擊;菊花條就隱喻了loading;哭臉就隱喻了「錯誤、失敗」等。

六、設計稿符合通行的設計規範

HIG、material design兩個設計規範總要符合一個,因為用戶已經被這兩套教育過很多遍了,用通行的設計規範可以降低教育用戶的成本,讓用戶更容易上手。

最後給大家分享幾點我關於設計上的思考:

1. 為什麼要有設計規範?哪些情況下要用設計規範?設計規範要做到什麼樣的顆粒度?

一個公司可能有很多個團隊會提出設計需求,設計團隊中可能有很多設計師。為了保障用戶體驗的連貫(說白了就是要各個設計師的設計樣式看起來都差不多,不會出現用戶在A頁面看到按鈕是這個樣子而在B頁面看到按鈕是另一個樣子),所以需要存在一個「規則」——即大家都按照這個規則去設計,來保障產出都差不多。

所以設計規範本質上是解決一個管理的問題。

可見,不是所有產品、所有團隊、所有公司都需要設計規範,只有需要「管理」的,才要。

往小了說,筆者在做的app,就有幾種規定的按鈕樣式,這就是設計規範了;往大了說,比如:QQ,就有很詳細的視覺規範,包括logo怎麼用都有涉及。

所以設計規範做到什麼顆粒度,看團隊而定,大多數團隊做到按鈕樣式、文字大小的顆粒度就好了。

2. 給出設計師合理的意見和參考,保障原型質量

產品在與設計師溝通前,需要跟各方提前溝通清楚產品的調性、頁面的信息架構等;設計師主要是做視覺的部分就好了。

首先應該要多給設計師輸入信息,比如:找一些類似的頁面或功能、找一些元素(比如:要給用戶傳達「成功」的概念,就找一些對勾、禮花等元素給設計師)。

其次要保障原型的質量。不能自己原型上的兩句文案用一樣的字體字號字色,卻跟設計師說A文案要突出顯示,B文案要弱化顯示,這些都需要在你的原型上提現出來。

如果團隊沒有互動設計師,產品就好想得更細,比如:各種異常狀態、各處的文案用詞的一致等。

總之,想得越細越好,但是這些特別細的東西未必都要提現在你的文檔上。

本文由 @破局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如何與室內設計師溝通的6大技巧
    購買了新房的消費者總是希望在室內設計師的幫助下,擁有一個舒服、實用的居家空間。可很多時候,消費者總是擔心設計師不能理解自己想要的家居環境的理念,有的設計師的設計理念甚至完全違背了消費者的設想。如何讓設計師了解自己的設想和理念呢?如何才能得到滿意的裝修設計服務呢?
  • 產品經理的設計視野(2):社會設計師
    不同於傳統的設計師,社會設計師關注的問題在「社會過程」中的系統運作,是將各種資源創造性的重新配置,所有能讓社會變得更美好、便捷的設計都應該稱之為社會設計,這也是社會設計師的職責所在。
  • 設計師,如何做到有效溝通?
    每一次溝通既涉及組織又涉及個人,既涉及現場情景又涉及個人風格。設計師通過寫、說、動作、手勢、電子媒體、圖表、輿論和個人魅力傳遞設計思路,優秀的設計師對如何構思表達信息,應給予高度的重視。溝通要素溝通的要素包括:設計師、溝通對象(客戶)、背景、信息、媒體和反饋。設計師是溝通主體,通過媒體與反饋聯繫客戶。
  • 網際網路產品經理能力矩陣:基本能力之溝通協調
    編輯導讀:對於產品經理來說,經常和其他部門有對接的需求,這時候就需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才能提高效率。本文作者從自身工作經驗出發,圍繞產品經理的溝通能力展開三個維度的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人生中第一次經歷大型的溝通失敗現場,應該是在剛剛工作那年跟同事出差了。晚上入住酒店時,同事操著不太流利的川普問前臺,「你們嘞房間有chāng fù嗎」。
  • 給產品經理的一封信——6個維度自我提升
    網際網路是一個相對公平的行業,產品與設計更是一個用成績說話的職業,這一點我們必須意識到。這就是取決於自我成長的策略,有幾點意見想說下:一、應該保持足夠的努力和韌性產品經理和設計師的快速成長,基本上不用拼天賦,只用拼努力就夠了。
  • 產品助理、產品經理、產品負責人、產品總監都是做什麼的
    誠然,產品經理是個知識面非常寬,做的事情非常瑣碎,非常雜亂的一個行業,不客氣的說,BAT出身的產品經理在很多技能上往往不如小公司的產品經理思考的全面,而在另一部分技能上,又完勝小團隊的PM,環境不一樣,造就了形態各異的產品經理們。
  • 想好這3個問題,才是和設計師溝通的正確姿勢
    1 目標用戶是誰,明確具體的畫像沒有錯,我們也要讓設計師MM了解我們做圖(頁面/海報/傳單)的目標用戶是誰。目標用戶的年齡、性別、職業、地區這幾個基本因素。目標用戶的不同,決定了設計師要採取怎樣的設計風格,採用怎樣的布局,採用怎樣的字號。舉個例子,如果你要為廣場舞大媽們設計海報或者APP,是不是要考慮一下字號要大一點?是不是要考慮配色更貼近他們的年齡一點?
  • 與設計師有效溝通的六個要點
    這就是沒有做到有效溝通。 小蝸牛整理了以下幾點幫助您跟設計師有效溝通~不過大家也要根據自身實際需求來溝通,畢竟適合自己的才是最有效的。 裝修提前想好這幾點: 1.場地問題 現在場地是否可以隨到隨裝?
  • 硬體PM系列(二):硬體產品經理需要熟知的設計流程
    編輯導語:產品經理在日常工作中總是需要多部門進行協作,硬體產品經理也是如此,上一篇我們講到了《硬體產品經理需要具備的核心素質》;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硬體產品經理需要熟知的一些設計流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產品經理入門及進階修煉指南:七維能力模型
    (6)原型設計能力原型設計是產品經理必備的技能之一,原型圖是功能落的第一步,是將高度抽象的概念東西具象化,同時也是整個研發流程最原始的藍圖。但凡溝通,就存在信息損耗!言不能盡意,會導致信息不對稱或者表達不完全,導致信息的受眾會產生歧義。
  • AI產品經理究竟是個什麼「貨色」?
    人工智慧產品經理 ≠ 人工智慧科學家產品經理只是提需求並保證需求落地。比如說,AI-PM 告訴AI-Scientist:「我需要了解人工智慧產品經理這個職位,我們要把智聯招聘、獵聘網、拉勾網、秒聘網四個網站中和人工智慧產品經理有關的數據跑下來,做個分析對比,產出一份職位描述,作為我今後努力的方向。」
  • 創意插畫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
    創意插畫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做ui設計的人都知道,創意是設計中最難達到的目標,當我們說這個設計好有創意,但是到底是覺得哪些方面有創意呢?今天優行者小編就和大家簡單說說,創意插畫設計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一、內容對於商業插畫而言,內容的創意其實是最不容易讓人覺得它有創意的,但是如果內容的創意能夠做好的話,對於設計師而言是個非常不錯的成長機會,那麼做內容創意時需要注意什麼呢?在設計的時候可以先從普通的內容著手,結合自己的獨特體驗和簡潔,畫出讓人耳目一新的畫面。
  • 產品經理必備14大效率工具
    作為一名網際網路產品經理,在創造一款產品時,從了解需求、驗證需求、做原型、評審到寫PRD、跟進開發、測試……面對這漫長複雜的工作流,必須要使用一些工具軟體輔助自己的工作,比方說思維導圖、文檔寫作、原型設計方面的工具。
  • 15年老兵教你如何搭建產品經理能力體系
    編輯導語:相信對於很多產品經理來說,應該都閱讀過《如何成為一名被需要的產品經理》這篇文章 ,因此對於五力模型都不陌生。本文作者對分享了個人成長過程中對於五力模型的應用,為我們總結了產品經理應該如何搭建自我能力體系。
  • 設計師必備的溝通秘籍!
    文/楊寧 投稿 如何與甲方溝通,一直是大部分設計師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任何一位設計師都希望自己的設計作品被人接受,都希望與甲方的交易談判獲得成功,如何向成功的設計師靠攏?以下這些會對你有所幫助。部分客戶對設計師持一種懷疑的態度。
  • 推薦| 做C端產品經理一年多了,這是我的總結
    回顧一下,把自己踩過的坑和經歷總結出來,給自己一個成長的總結,也給一些產品新人提供一些經驗。市面上的產品多種多樣,但是每個產品從概念到成型的歷程一般都脫離不了用戶體驗要素中所提到的戰略、範圍、結構、框架和表現五個層次。每個層次對於產品經理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也從一定程度上要求了產品經理必須是一個全能的職業。
  • 設計師變身項目經理 一張藍圖繪到底
    位於城市副中心張家灣設計小鎮的北京未來設計園區已經完工,與以往項目不同的是,過去設計師和項目經理,一個追求細節和品質,一個追求建設速度以及控制成本,既相互脫節又相互制約。而在北京未來設計園區,「一張藍圖繪到底」的EPC模式解決了這一難題。
  • 裝修前如何與設計師溝通?
    這就需要我們與設計師進行充分的溝通、交流,甚至參與設計的全過程,以自身的實際需求來審視其功用性與藝性。在與設計師的接觸中,可以在功能、風格上提出自己詳細的要求,而不必在局部裝飾上有過於明確的規定,將所見過的不同環境中的某些局部裝飾進行拼湊組合,這樣不僅會產生不倫不類、不和諧感,同時也會限制設計師對整體空間的認識與發揮,失去設計的意義。
  • 「中關村第一才女」梁寧:騰訊神級產品經理進階之道
    筆記之前,請先思考:產品助理到產品經理的核心跨越是什麼?如何成為一個運營用戶的產品經理?精簡筆記·產品運營上篇:湖畔大學梁寧演講:19個能力,騰訊神級產品經理進階之道從產品助理到產品經理的核心跨越是什麼?
  • B端產品經理:如何用流程優化進行產品設計?
    剛開始做企業信息化產品(也稱B端產品)的時候,一上手便設計功能架構、應用架構,在落地的時候完全沒考慮實際的業務場景和業務流程,往往等到即將上線時,才發現這裡漏了個功能,那裡的數據沒拉通,根本無法交付給業務方(客戶)使用。這個時候才回過頭來不斷迭代優化,前前後後,既拖延了項目周期,又讓業務方產生了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