鵂鶹、白鶺鴒、黃葦鳽 這些鳥的名字你能讀對幾個?

2021-01-08 環球網

「最近拍了幾種小鳥,向朋友請教後發現,小鳥的名字我幾乎都不會讀。」最近,剛剛升級為鳥類發燒友的市民楊女士發現,要讀出小鳥的名字太有挑戰性了,自詡「飽讀詩書」的她在「考試」中竟然不斷卡殼,最後只能依靠「作弊」才矇混過關。

周圍沒人讀對10個字

昨日,市民楊女士表示,最近在河西拍到幾種小鳥,向朋友請教它們的名字,沒想到這些小鳥的名字自己不僅不會寫,就連讀也是費了大事。後來上網查了一下,發現和自己有著同樣尷尬的人大有人在。

楊女士把四隻小鳥的名字發來,讓記者嘗試讀一下,「 鵂鶹、白鶺鴒、黃葦鳽」一共10個字,記者周圍幾位號稱飽讀詩書的同事,竟然沒有一個全部答對。

「這只是最簡單的初級考題。」楊女士笑著開起了玩笑。

考智商、耐心和眼力

「全對了?那必須要鼓掌啊!」「對了6至9個?不錯不錯!基本可以說得上是鳥類達人」「不到5個?嗯,上升空間還是很大的!一個也沒讀對?趕快再從頭看一遍。」在網上一處鳥類論壇裡,一道「這些鳥兒的名字你能念對幾個的題目,吸引了不少網友參加。

「鶲鷂鶘鶹鸏鸌鷸鶓鵜鷳鵐鴟鰹鵓鳽鵂鷚鵟鶺鴒鵯鴝……這些看著讓人頭昏眼花的拗口的生僻字,都是鳥類的名字,也幾乎讓所有網友大跌眼鏡。

有網友表示,為正確讀出這一行字,連蒙帶猜花了快半小時,答對的也只是個位數。有的網友說,恐怕只有內行人才能一氣呵成吧!

「這不僅考智商和耐心,更是考眼力,」一位網友表示,眼睛已經看花了。

鳥類起名方式有典故

鳥類專家表示,每一隻鳥都有一個學名,儘管鳥類在動物王國裡為一個小「家族」,但是要給自然界中的每一種鳥以確切的名字也確非易事。我國有幾千年的文明史,鳥類名字大多都會加上偏旁部首,以此來標示。在長期的實踐中根據形、聲、色等給鳥取了許多俗名,有些名字長期延用至今,並得到廣大群眾的認可。

鳥類有一些名字卻來源於典故,如喜鵲、畫眉、杜鵑等。絕大部分是依據鳥的體態、部位羽色特徵命名的,也有的依據鳥的生活習性而命名。

63個鳥的名字等你挑戰

鳧、鳩、鳶、鰹、鴗、鵎、鵼、鳽、鳾、鴇、鷓、鴣、鵓、鶇、鸕、鷀、藪、鵙、鷺、隼、笞、曳、鴞、鴟、鴝、鴛、鴦、鶺、鸝、鴒、鴯、鶓、鵂、鶹、鴴、鵐、鵏、鵟、鷳、鵜、鶘、鶚、鶥、鸊、鷉、鷂、鶲、鷚、鷦、鷯、鷲、鷸、鸌、鸏、䴉、榛、蓑、塍、杓、鸛、鴷、椋、鵖

相關焦點

  • 十五種鳥的名字,能讀對十個,不得不承認你認識的生僻字真多
    鵲鴝(qú),孟加拉國鳥,在中國內地有「四喜兒」之稱。食物以昆蟲為主,兼吃少量草籽和野果。樹鷚白鶺鴒(jí líng),主要分布在歐亞大陸的大部分地區和非洲北部的阿拉伯地區,在中國有廣泛分布。屬小型鳴禽,全長約18釐米。
  • 【熱議】鵜鶘、鶺鴒、普通燕鴴……焦作這些常見鳥類的名字你能叫...
    其實,不少鳥的名字難寫又難認。焦作日報記者昨日從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站工程師吳洪勇處了解到,據統計,焦作市現有鳥類達277種,不少鳥名中有生僻字,特別容易讀錯。今天,就讓我們上堂生物課,來認識一下吧。斑嘴鵜鶘(tí hú)是冬候鳥,它的嘴很長,嘴下有一個皮質的囊,可以存食。鵜鶘倆字難認,它的小名就好認多了,叫淘河。
  • 白鶺鴒——急性子的張飛鳥
    白鶺鴒,好似患有鳥兒多動症,在陸地上總是蹦蹦跳跳不停走動,尾部經常上下左右做有規律的擺動。飛行時呈波浪狀上下起伏,邊飛邊叫,甚是可愛。它們的毛色黑白相間識別度高,民間稱為白顫兒、點水雀、張飛鳥……還有什麼叫法請鳥友補充。
  • 那一隻白鶺鴒
    自然而然白鶺鴒給過我兩次困惑,兒時常看見它,白臉、白腹、黑背、黑尾,脖子下面有一塊黑,體形瘦長,站立時喜歡上下擺尾。它形單影隻,一個孤獨的鳥在空曠的田野上飛。飛不太高,一飛一墜,畫出多孔拱橋的連續弧線。
  • 鵂鶹怎麼讀?
    這兩隻寶寶是斑頭鵂鶹(難字讀半邊,讀休留就對了🤗)        斑頭鵂鶹(學名:Glaucidium cuculoides),是鴟鴞科(也就是貓頭鷹)、鵂鶹屬的鳥類。斑頭鵂鶹為小型鴞類,體長20-26釐米,是鵂鶹中個體最大者,面盤不明顯,無耳羽簇。體羽褐色,頭和上下體羽均具細的白色橫斑;腹白色,下腹和肛周具寬闊的褐色縱紋,喉具一顯著的白色斑。
  • 每日一鳥鵂鶹,貓頭鷹的另外一屬
    讓候鳥飛+自貢觀鳥協會+愛鳥志願者 聯辦的每日一鳥專題,旨在為大家打開一扇走進鳥類世界的窗戶,在這裡,也許你不僅能認識身邊的鳥兒,還能發現大自然和另一個童真的自己
  • 世界上最神秘的鳥—海南虎斑鳽現身廣東,激動了一大波鳥類愛好者
    近日有報導廣東檢測到「世界上最神秘的鳥」—— 海南虎斑鳽,看到這個消息,對於我這個住在廣東的好奇寶寶來說怎麼能不去深入了解一下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圖片源自中新網 廣東林業局供敲黑板,海南虎斑鳽的「鳽」讀jiān(跟「尖」同音),不要以為是鳩哦!首先這個讀音不能讀錯。既然被稱為世界上最神秘的鳥,那我們就先來了解它的神秘之處在哪裡?
  • 西安市民路遇"怪物" 沒想到竟是保護動物,名字難倒很多人
    民警立即趕到現場後發現,竟然是一隻珍貴的夏侯鳥黃葦鳽。咳咳!看到這小編首先要考考大家這小鳥的名字咋讀啊?前兩個字很多人都認識這第三個字「鳽」到底咋念?其實,這個字在這裡念「jian(讀一聲)」據了解,黃葦鳽又叫黃斑葦鳽,俗稱水駱駝、小老等、黃小鷺,是鳥綱鸛形目鷺科葦鳽屬的一種中型涉禽,常棲息於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帶水域,以小魚、蝦、蛙、水生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屬國家保護的「三有」陸生野生動物。
  • 名家講堂:孫其峰教授解析鶺鴒鳥畫法畫理
    孫其峰,當代著名畫家,擅山水、花鳥、書法、篆刻,兼通畫史、畫論,自唐人張彥遠倡導「書畫同源」之說以後,書畫兼精的藝術家,可以說是代不乏人,孫其峰就是一位書畫都很擅長的藝術家,當我們觀賞他的書與畫時,便能感受到兩者之間的交融和相輔相成。
  • 鶺鴒:鳥中「張飛」 紅樓夢壓垮賈府的「稻草」
    鶺鴒,俗稱張飛鳥,大概是因為白鶺鴒羽毛顏色黑白相間,很像戲曲舞臺上的張飛臉譜。鳥綱鶺鴒科鶺鴒屬各種候鳥的通稱,山鶺鴒則獨成一屬為山鶺鴒屬。 白鶺鴒記者拍了很多,後來僅留了這一張。 我國常見的有白鶺鴒,灰鶺鴒、黃鶺鴒、黃頭鶺鴒。
  • 彩雲之南賞鳥記(二)
    林家鋪也在騰衝市,與著名鳥點百花嶺僅有一山之隔。林家鋪管理很嚴格,進去必須登記,好在司機師傅早已準備妥當。路上的車程約一小時四十分鐘,路上我輕鬆地加了個斑頭鵂鶹,另外還看到了山麻雀、樹鷚、灰林䳭等常見鳥。斑頭鵂鶹八點四十,我們抵達了林家鋪的停車場,在附近看到一對酒紅朱雀,裡面還混了一隻奇怪的的朱雀雌鳥。
  • 東非之行—非洲鳥
    而我現在整理這些鳥,翻資料對圖都覺得比較困難,因為對鳥類不熟悉,算是門外漢了,所以也只能通過整理這些能增長點知識吧,要不然,按完快門把照片一扔什麼都不知道。1.火烈鳥,分大火烈鳥和小火烈鳥,區別就在於體積了。
  • 鳥類辨識 | 白鶺鴒亞種的野外識別
    其辨識要點如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一、全球白鶺鴒及其種下分類       白鶺鴒隸屬於雀形目鶺鴒科,最新IOC世界鳥類名錄根據Alström & Mild(2003)的分類觀點,將全球的白鶺鴒劃分為9個亞種。
  • 6大觀鳥勝地你值得一去
    婺源常見的白腿小隼,是婺源的明星鳥,來婺源觀鳥拍鳥的,莫不以此為目標鳥。此外,還有白頸長尾雉、白鷳、  褐林鴞、花頭鵂鶹、領鵂鶹、斑頭鵂鶹、鷹鴞、壽帶、灰卷尾、黑枕黃鸝、灰腹鷹、短  尾鴉雀等,棲息於大片天然次生常綠闊葉林生境。
  • 鶺鴒科
    本文僅介紹以下鳥種1.山鶺鴒黃色系列鶺鴒有3.黃鶺鴒、4.西黃鶺鴒和5.黃頭鶺鴒,三個種的區別主要是黃頭鶺鴒頭部黃色,翅上兩道白斑寬而明顯,而黃鶺鴒和西黃鶺鴒頭部不全為黃色,翅斑淡黃色。黃頭鶺鴒citreola(指名)亞種,背肩暗灰色,後頸有一黑色帶,分布於我國多數省份。黃頭鶺鴒werae(新疆)亞種,背部灰色,頸部無黑色帶,僅分布於新疆、甘肅和西藏。黃頭鶺鴒calcarata(西南亞種),背部黑色,分布於我國西南地區。根據整體黑白灰配色可以將白鶺鴒、日本鶺鴒和大斑鶺鴒三者歸為一類。
  • 鳥類攝影——飛行中的白鶺鴒
    白鶺鴒在深圳比較常見,常單獨成對或呈3-5隻的小群活動。遷徙期間也見成10多隻至20餘只的大群。多棲於地上或巖石上,有時也棲於小灌木或樹上,多在水邊或水域附近的草地、農田、荒坡或路邊活動,或是在地上慢步行走,或是跑動捕食。遇人則斜著起飛,邊飛邊鳴。
  • 寧波野外,藏著《詩經》裡的大多數鳥!你見過哪些?
    《詩經》中有62首詩明確提到了鳥兒,所涉及的鳥類名字有42個。有趣的是,這些鳥中的大多數,在寧波都可以見到。一起來認識一下!溼地中的野鴨群水鳥「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關雎》)雎鳩,傳統認為是魚鷹,但在現代看來,最可能是白胸苦惡鳥(或東方大尾鶯之類)。
  • 鶺鴒鳥的畫法
    關於鶺鴒鳥▼黃鶺鴒(學名:Motacilla flava) 體型大小和山鶺鴒差不多,體長15~18釐米。頭頂藍灰色或暗色。上體橄欖綠色或灰色、具白色、黃色或黃白色眉紋。飛羽黑褐色具兩道白色或黃白色橫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