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在全世界都是難以解決的問題,發病後的死亡率接近100%。在中國,狂犬病每年的死亡人數在所有傳染病中排第四位。據科技日報消息,近日,中國華中農業大學的狂犬病研究團隊找到了攻克狂犬病的「鑰匙」,他們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了論文稱,發現了狂犬病毒的關鍵基因。
一般來說,狂犬病潛伏期較長,長達一年甚至更久,並且在感染者出現患病體徵前,全世界最先進的醫學手段都檢測不出是否感染病毒。如果病症出現,那麼病毒已經擴散並進入神經了,在現在來講,通常是無法挽救的。狂犬病如果到了發病期,那死亡率將接近100%,遠超SARS病毒等四級病毒,對於醫學界至今都是一個無法攻克的難題。
在19世紀法國的科學家找到了抑制狂犬病毒的疫苗,但依然有很多人因為疏忽或者是僥倖心理沒有接種疫苗,導致還是有很多人死於狂犬病。研究團隊的趙凌教授告訴記者,在這次的論文中,研究團隊不僅在狂犬病毒的致病機製取得突破,還找到了一個不錯的藥物靶點。5年的研究,通過大量研究工作找到此靶點——EZH2,關掉它將會有抑制狂犬病毒的作用。此次發現,為未來藥物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或許能研發出對抗病毒和抗腫瘤的雙效藥物。醫學上有很多的東西都是從無到有,一步步走出來的,狂犬病毒也將如此,人類戰勝它指日可待。
這次研究的進展非常不容易,五年裡篩選了無數基因樣本,做了大量的數據分析,才找到了這麼一個關鍵蛋白。但就目前而言,攻克狂犬病病毒的道路雖然已經出現曙光,但在其還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前,最好還是提前注射抗病毒的疫苗。
作者:黃伊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