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活動的第二天現場依舊精彩不斷,由著名特級教師華應龍,各地優秀數學名師聶家傑、劉燕、聶斌、唐登超、李一鳴老師等全國青年名師共同聯袂為我們呈現精彩講學。事不宜遲,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今天的精彩瞬間吧!
唐 娟:,中共黨員,現任廣東省肇慶市第十六小學大隊輔導員,曾獲端州區「優秀黨員」、「優秀少先隊輔導員」稱號,端州區說課比賽、講題比賽一等獎,多篇論文或市、區級獎項。
課例:《田忌賽馬》
聶家傑:小學數學高級教師,廣東省省級骨幹教師培養項目第三批培養對象。曾被授予端州區「優秀教師」、端州區首批「教學能手」等稱號,指導青年教師參加省、市級的優質課及說課比賽多次榮獲一等獎,曾參與多個省、市級課題研究,多篇論文獲省、市級獎項並發表於多個刊物。
聶老師充分抓住學生愛遊戲的天性,設計了撲克牌遊戲的環節,然後教師設疑引入新課。方法巧妙,學生參與度高。這個教學流程生動、流暢、層次感強,活動紮實有效。聶老師設計核心問題串,通過編故事的形式,給學生充分交流和研討的時間和空間,而且教師也參加到了學生活動之中,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在師生、生生之間的信息交流和活動交往中,當學生面對實際問題時,教師能引導學生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促進了知識的互補互聯,使學生學會傾聽,學會了異位思考,學會了在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的意識,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了他們的聰明才智。
課例:《分數的初步認識》
劉燕:中山市教育教學研究室小學數學教研員、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中學高級教師、廣東省教師工作室首批主持人,被聘為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廣東省教育學會小學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山市教育學會小學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小學教學(數學版)》2017年第一期封面人物。
劉老師營造了一種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
1. 尊重學生的知識體驗,找準學生最近發展區。分數對學生來說是全新的,如何將這一新知識內化為學生自身的知識,找準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是重要的。劉燕老師用小熊維尼吃餅乾的遊戲,讓全體學生參與其中,氣氛熱烈。逐步把分數的知識滲透給每一位學生。
2. 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環環相扣,層層推進。從小熊維尼分餅乾的遊戲出發,從學生熟悉的半個圓入手,然而,劉老師沒有直接就用1/2入手,而是用1/3作為引入的時機。
3. 動手操作、探究學習。充分體現了讓孩子們自己動手操作探究學習,體現孩子主體作用。劉老師還延續具體的量,如:1/3個圓,就是一個圓平均分成3分,其中的一份就是1/3個圓。從具體的量,過渡到兩個量之間的關係。在過程中,劉老師還巧妙地處理了「平均分」,劉老師通過課件演示,讓學生感受當不是平均分的時候,我們不能確定大小。
課例:《閱兵中的數學故事》
講座:《用心備好課》
華應龍: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蘇派名師」,首批「首都基礎教育名家」。現任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副校長,北京教育學院、首都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教育部小學校長培訓中心兼職教授。
透過華應龍老師的《閱兵中的數學故事》加匯報,從中看到華老師對生活中的數學極其敏感,他讓學生捕捉「閱兵中的數學問題」,並並沒有讓學生馬上就能解決這些問題,因為這些現實中的數學問題,並不像數學課本中的數學問題那樣簡單、直接,用到的知識點比較綜合,解決的步驟比較多,計算比較繁雜,讓學生經歷解決這類問題,其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積累一種感覺,播下一粒種子。當學生解決了問題後,會產生巨大的成功感,能體會到數學好玩、有用,這正是數學教學所希望的。
總之,在這節以實踐與綜合應用為主的拓展性數學課上,華老師著力於學生應用意識的培養、轉化策略的運用以及模型思想的滲透,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好玩、有用。
課例:《烙餅》
聶斌:深圳市鹽田區鹽港小學數學教師,鹽田區小學數學名教師,深圳市優秀班主任,曾獲深圳市課堂教學比賽一等獎。
聶老師引導學生探究發現烙兩張餅以上的餅需要的最短時間的規律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他利用比一比、想一想、議一議的方法,讓學生交流討論本節課的核心問題「怎麼就減少了3分鐘呢?烙餅省時的學問在哪兒呢?」,並引導學生再一次動手實踐,通過操作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表象,進一步強化最佳方法的認知,有效地突出了重點。
聶老師的課,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讓學生明白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培養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問題,解決問題,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課例:《認識長方體》
唐登超:深圳市龍崗區南灣沙塘布學校小學數學教師。曾獲廣東省小學數學優質課展示觀摩活動一等獎,2019年小學數學錄像課評比一等獎,深圳市課堂教學比賽一等獎。
唐登超老師的《認識長方體》,課堂裡充滿了歡聲笑語,他以幽默的教學語言,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探究「正方體和長方體」的特徵,利用信息技術,演示把胡蘿蔔切成長方體的過程,引出「面、稜、頂點」,整個過程讓每個學生都覺得不枯燥、不抽象,讓學生感覺這個數學課還很好玩的。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真正的讓上課的學生和聽課的老師感受到知識與快樂同行的數學課。唐老師也真正做到了核心素養下,認識圖形教學的創新課堂。
報告:《關注課堂細節 積累教學經驗》+評課
李一鳴: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小學數學教研員,全國知名點評專家,深圳市名教師,深圳市名師工作室主持人。
李一鳴老師講述如何關注課堂細節,並總結出三要素:1.情景的創設。一堂數學課,就是一個完整的舞臺劇。2.大問題意識。3.組織教學。言傳身教,口耳相傳。
活動現場
明天精彩繼續,敬請期待!
2019年秋季系列研討活動表
關注廣東名思教育科學研究院,回復「課件」即可獲取海量名師課件、視頻資源哦!趕緊帶上小夥伴一起來領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