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菁華2—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數學「以核心問題引領思維發展」名師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精彩回顧

2021-01-21 廣東名思教育科學研究院

11月22日,活動的第二天現場依舊精彩不斷,由著名特級教師華應龍,各地優秀數學名師聶家傑、劉燕、聶斌、唐登超、李一鳴老師等全國青年名師共同聯袂為我們呈現精彩講學。事不宜遲,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今天的精彩瞬間吧!




唐  娟:,中共黨員,現任廣東省肇慶市第十六小學大隊輔導員,曾獲端州區「優秀黨員」、「優秀少先隊輔導員」稱號,端州區說課比賽、講題比賽一等獎,多篇論文或市、區級獎項。



課例:《田忌賽馬》


聶家傑:小學數學高級教師,廣東省省級骨幹教師培養項目第三批培養對象。曾被授予端州區「優秀教師」、端州區首批「教學能手」等稱號,指導青年教師參加省、市級的優質課及說課比賽多次榮獲一等獎,曾參與多個省、市級課題研究,多篇論文獲省、市級獎項並發表於多個刊物。


聶老師充分抓住學生愛遊戲的天性,設計了撲克牌遊戲的環節,然後教師設疑引入新課。方法巧妙,學生參與度高。這個教學流程生動、流暢、層次感強,活動紮實有效。聶老師設計核心問題串,通過編故事的形式,給學生充分交流和研討的時間和空間,而且教師也參加到了學生活動之中,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在師生、生生之間的信息交流和活動交往中,當學生面對實際問題時,教師能引導學生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促進了知識的互補互聯,使學生學會傾聽,學會了異位思考,學會了在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的意識,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了他們的聰明才智。



課例:《分數的初步認識》


劉燕:中山市教育教學研究室小學數學教研員、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中學高級教師、廣東省教師工作室首批主持人,被聘為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廣東省教育學會小學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山市教育學會小學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小學教學(數學版)》2017年第一期封面人物。


劉老師營造了一種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

1. 尊重學生的知識體驗,找準學生最近發展區。分數對學生來說是全新的,如何將這一新知識內化為學生自身的知識,找準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是重要的。劉燕老師用小熊維尼吃餅乾的遊戲,讓全體學生參與其中,氣氛熱烈。逐步把分數的知識滲透給每一位學生。

2. 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環環相扣,層層推進。從小熊維尼分餅乾的遊戲出發,從學生熟悉的半個圓入手,然而,劉老師沒有直接就用1/2入手,而是用1/3作為引入的時機。

3. 動手操作、探究學習。充分體現了讓孩子們自己動手操作探究學習,體現孩子主體作用。劉老師還延續具體的量,如:1/3個圓,就是一個圓平均分成3分,其中的一份就是1/3個圓。從具體的量,過渡到兩個量之間的關係。在過程中,劉老師還巧妙地處理了「平均分」,劉老師通過課件演示,讓學生感受當不是平均分的時候,我們不能確定大小。



課例:《閱兵中的數學故事》

講座:《用心備好課》


華應龍: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蘇派名師」,首批「首都基礎教育名家」。現任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副校長,北京教育學院、首都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教育部小學校長培訓中心兼職教授。


透過華應龍老師的《閱兵中的數學故事》加匯報,從中看到華老師對生活中的數學極其敏感,他讓學生捕捉「閱兵中的數學問題」,並並沒有讓學生馬上就能解決這些問題,因為這些現實中的數學問題,並不像數學課本中的數學問題那樣簡單、直接,用到的知識點比較綜合,解決的步驟比較多,計算比較繁雜,讓學生經歷解決這類問題,其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積累一種感覺,播下一粒種子。當學生解決了問題後,會產生巨大的成功感,能體會到數學好玩、有用,這正是數學教學所希望的。


總之,在這節以實踐與綜合應用為主的拓展性數學課上,華老師著力於學生應用意識的培養、轉化策略的運用以及模型思想的滲透,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好玩、有用。



課例:《烙餅》


聶斌深圳市鹽田區鹽港小學數學教師,鹽田區小學數學名教師,深圳市優秀班主任,曾獲深圳市課堂教學比賽一等獎。

聶老師引導學生探究發現烙兩張餅以上的餅需要的最短時間的規律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他利用比一比、想一想、議一議的方法,讓學生交流討論本節課的核心問題「怎麼就減少了3分鐘呢?烙餅省時的學問在哪兒呢?」,並引導學生再一次動手實踐,通過操作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表象,進一步強化最佳方法的認知,有效地突出了重點。

聶老師的課,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讓學生明白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培養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問題,解決問題,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課例:《認識長方體》


唐登超:深圳市龍崗區南灣沙塘布學校小學數學教師。曾獲廣東省小學數學優質課展示觀摩活動一等獎,2019年小學數學錄像課評比一等獎,深圳市課堂教學比賽一等獎。


唐登超老師的《認識長方體》,課堂裡充滿了歡聲笑語,他以幽默的教學語言,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探究「正方體和長方體」的特徵,利用信息技術,演示把胡蘿蔔切成長方體的過程,引出「面、稜、頂點」,整個過程讓每個學生都覺得不枯燥、不抽象,讓學生感覺這個數學課還很好玩的。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真正的讓上課的學生和聽課的老師感受到知識與快樂同行的數學課。唐老師也真正做到了核心素養下,認識圖形教學的創新課堂。

 


報告:《關注課堂細節 積累教學經驗》+評課


李一鳴: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小學數學教研員,全國知名點評專家,深圳市名教師,深圳市名師工作室主持人。


李一鳴老師講述如何關注課堂細節,並總結出三要素:1.情景的創設。一堂數學課,就是一個完整的舞臺劇。2.大問題意識。3.組織教學。言傳身教,口耳相傳。



活動現場


明天精彩繼續,敬請期待!


2019年秋季系列研討活動表

11月22日東莞數學】在操作中看見思考——悅遠「做數學,玩數學」工作坊數學魔術,數學操作課專場


關注廣東名思教育科學研究院,回復「課件」即可獲取海量名師課件、視頻資源哦!趕緊帶上小夥伴一起來領取吧!


相關焦點

  • 大邑縣小學數學深度教學研討活動在南街小學舉行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4日訊 2020年12月1日上午,大邑縣小學數學深度教學研討活動在南街小學舉行。大邑縣教育局小學教研室數學教研員蔣燕老師,大邑縣教師進修學校李靜格老師、黃沙蓉老師,東街小學張伶俐老師、蔡場小學鄭萍老師、成都市鄭大明名師工作室大邑分部所有學員,以及全縣入職近3年的數學新教師參加了本次活動。
  • 德陽市第一小學校:德陽市數學文化視域下小學數學常態教學中核心...
    11月20日,德陽市數學文化視域下小學數學常態教學中核心素養養成專題研討活動在德陽市第一小學校順利舉行。本次活動邀請到了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小學數學教研員尤一老師、成都市武侯區教育科學研究所小學數學教研員趙凌波老師、德陽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小學數學教研員何萍老師、德陽市旌陽區教育科學研究所小學數學教研員吳永平老師。來自全市城鄉學校的領導和百餘名教師代表齊聚一堂,觀摩了此次活動。本次活動主要設為兩個環節,上午的第一環節是專家講座。
  • 來掃千山雪 歸留萬國花 ——廣東省王玉建名師工作室成員赴中山參加名師課堂教學研修活動(一)
    羅定市瀧洲小學黃月玲老師:作為廣東省王玉建名師工作室成員,我有幸參加了在中山市舉辦的全國小學語文「精研統編教材,彰顯文道一體;變革學習方式,實現高階思維」名師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本次研討會採用了觀摩課、深度說課、報告等豐富多彩的研討形式聚焦前沿,深度演繹。
  • 馬鞍山市俞潔文名師工作室參加合肥都市圈小學數學教學觀摩活動
    11月26日至27日,「2020年合肥都市圈小學數學教學觀摩活動暨合肥市小學數學種子教師高級研修班」活動在合肥如期舉行。作為合肥都市圈八個成員之一的馬鞍山市教育局派出俞潔文、薛玲芳、張子春三個市級名師工作室參加了此次活動。
  • 南一小學召開數學學科實踐活動教學研討會
    學科實踐活動成為新一輪課程建設背景下誕生的新課型。它是課程育人目標的需要,是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重要途徑。南一小學楊校長高度重視這項工作,從上學期開始就積極響應落實。教學領導精心設計活動主題,教師們犧牲寒暑假時間圍繞主題進行具體的設計。尤其是數學學科實踐活動,成功創編了一到六年級上下冊教材——活動中學數學。
  • 聚焦課堂觀察與評價,培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秀洲區新塍鎮中學...
    秋與冬在一場細雨中交接,初冬悄然而至,秀洲區新塍鎮中學社會法治組院校合作活動如期開展。本次活動旨在通過對錄像課磨課、觀課、評課過程,引導教師關注課堂,重視研究教學行為,突破學科關鍵問題,提升課堂實效,培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
  • ...九江雙語實驗學校教師參加第30屆現代與經典全國小學數學教學...
    九江新聞網訊(陸曉慧 劉秀珠)一睹名師風採,走進名師課堂,是每位一線教師的心願。2020年11月27日—29日,第30屆現代與經典全國小學數學教學觀摩研討會在江蘇常州工學院舉行,九江雙語實驗學校劉秀珠和陸曉慧兩位老師有幸參加此次活動,走進全國著名特級教師的課堂,感受教學睿智之美。聽名師課堂,給老師們帶來無盡的思考和啟發。徐斌老師的無痕教育,強震球老師的求真教學,他們各具特色,但共同點是「研究」「再研究」,學習永無止境。
  • 「關注學生語言實踐 提升語文核心素養」高峰論壇
    彰顯教師實踐智慧「關注學生語言實踐提升語文核心素養」高峰論壇各名師工作室聯盟成員單位:關注學生語言實踐提升語文核心素養,一直以來是語文課堂教學追求的目標,早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課堂教學主張精講多練;到了七八十年代,提倡語言文字訓練;在2001年新課標中又強調語文的實踐性活動
  • 中南、華北、西南十省區市第十二屆小學數學優質課觀摩研討活動召開
    本次研討活動由廣東、河南、湖北、湖南、廣西、海南、河北、山西、重慶、雲南教育學會小學數學專業委員會主辦,北京一起教育科技、鄭州啟智數學教育科學研究院承辦。觀摩研討活動期間,由一起教育科技全程提供技術支持,並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雲端論壇形式,吸引超過4萬名教師參與。本次觀摩研討活動上,來自十省區市推選的教師進行了課堂教學展示,共同交流教學成果。
  • 實效培訓助力成長——市南區2020級新教師觀摩數學名師課堂
    為提升新教師的課堂教學實戰力,市南區教育研究中心組織開展了2020級初中數學學科新教師課堂觀摩學習活動。新教師團隊走進齊魯名師隋淑春教師的課堂,觀摩了九年級數學複習課《一元二次方程》,聆聽了隋老師《如何上好一堂數學複習課》的經驗分享,進一步學習「悅動課堂」建設要求,明確了細節入手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有效策略,提升了學科素養。
  • 基於核心素養培養的小學英語作業設計——讓小學英語作業智趣飛揚
    【1】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要求我們在英語教學中更加重視改變學生的心智和生活,從培養「全人」的角度來考量。英語作業具有鞏固延伸、培養發展、反饋修正的作用,能體現出學生英語學習的思維和語言感知過程。本文主要針對小學生英語作業設計,結合一些真實案例,對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進行闡述。
  • 「保定市高新區小學」參加保定市小學英語教學實踐與探討活動
    近期,我校英語教師參加了以「小學英語多模態閱讀教學實踐與探討」為主題的保定市小學英語中心組活動,唱巧娜老師在此次活動中進行了閱讀示範課的展示。2.多模態閱讀,素養落地聽音頻,抓核心讓學生帶著問題聽音頻,獲取關於Lingling心情的關鍵信息excited和sad。快閱讀,找原因指導學生速讀,在問題的引導下尋找、剖析主人公產生不同情感的原因,帶著感情朗讀,進行情感上的共鳴。
  • 活動紀實丨12月29日「基於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新課程教學理念與...
    本次活動首先由項目領銜專家、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標修訂組核心專家、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教研中心陳新忠老師進行開場致辭:聯研項目校的老師們在一年來跟隨聯研項目的歷次課例展示和研討活動中,逐步加深了對新課程教學理念的理解,尤其在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文本解讀、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實施以及教學評一致性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實踐;陳老師希望老師們在本學期以促學為目的的教學設計與實施多輪研修之下
  • 茂縣土門小學赴東坡區蘇轍小學參觀交流
    四川新聞網消息(王琪 陳一驕 文/圖)為了進一步加強校際合作,加強教育教學經驗交流,拓寬教育視野,提升教師專業能力。11月25日,茂縣土門小學校長曾孝忠一行走進東坡區蘇轍小學參觀交流。來到學校後,曾校長一行參加了蘇轍小學組織的教學研討活動。
  • 樂至教育:數學文化視域下,小學數學抽象能力培養專題教學研討
    為深化課程改革開拓新的思路,為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探索新的方法,為數學課堂教學優化提供新的樣態,為數學學科開闢新的路徑,提高小學數學教師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近日,樂至縣希望小學大會議室開展了為時一天的教學研討活動。
  • 成都川化中學開展「樹德名師進川化」活動
    學校邀請鄧文光工作室領銜人、省特級語文教師、正高級教師鄧文光深入川化中學高三語文課堂,開展高三語文教學研討會,並發表「高三後期複習策略」專題講座。青白江區教研中心領導彭小斌參與本次教研活動,川化中學副校長馮長兵主持研討會。首先,馮長兵致歡迎辭,他衷心感謝和期待專家們的指導,他希望藉此次研討會加強川化中學和樹德專家間的交流,從而更好地開展高三語文後期的複習工作。
  • 名師送教,引領成長 歷城區小學英語名師陳運華老師赴歷城區華山第...
    大眾網·海報新聞訊為積極發揮優秀教師的帶動作用,促進小學英語的均衡發展,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引領教師專業發展。11月26日,歷城區小學名師陳運華老師到華山第三小學進行送教送研交流活動。
  • 南陽:以文化人創特色—臥龍區辦學特色學校管理觀摩活動綜述
    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一、基本情況本次觀摩了2所鄉鎮一中、2所鄉小和3所中心城區初中、2所小學,這些學校在學校規範管理和校園文化建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觀摩人員由教體局領導班子、局相關科室、中小學教研員、城區各中小學校長、鄉鎮中心校校長、中小學專幹、普教專幹、各區域中心小學校長和部分教師,參加觀摩的人員合計1400人次,共有293位教師做了展示課,收繳「反饋意見表」千餘份,
  • 數學網課遊戲作陪,李滄一小學名師工作室拓居家學習新路
    為提高居家學習的趣味性,青島東川路小學朝霞數學李滄區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王霞日前帶領工作室成員和學校的全體數學老師一起,帶領東川學子們走進數學遊戲的王國,探索「小」遊戲中的「大」智慧。小學生家中學數學,七巧板撲克牌齊上陣青島東川路小學一二年級的數學老師們根據孩子們的年齡特點,並結合本學期的學習內容,為孩子們介紹了一種中國傳統智力玩具——「七巧板」。在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在家自己動手製作了七巧板。在製作的過程中,不僅動腦又動手,收穫數學學習的快樂。最後應學生和家長的要求,工作室的老師還組織了七巧板校園PK 賽,學生在比賽中大顯身手,獲得滿滿成就感。
  • 【教研】終日乾乾,與時偕行 ——用核心素養推動歷史教學前行
    一、新授課教學思路董陽陽老師執教的第28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闢與發展》的設計中,首先針對第十單元的單元導語對學生進行點撥概括,以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的視頻導入本課,強調《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篇文章對解放思想與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的重要作用。本課重要分為三個篇章轉折迎來新生、變革引領發展和包容推進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