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好些年的火腿腸,你知道是用什麼做的嗎?你可能想不到
火腿腸大家都會吃,而且還是泡麵最好的搭檔,平時泡麵的時候都少不了一根火腿腸,平時我們自己做飯也會用火腿腸來炒菜吃,不僅如此街上還有一些專門賣炸火腿腸的小攤,確實火腿腸口味特別好,不僅僅是小孩子,大人同樣逃不過它的誘惑,但是很多年前就有過火腿腸不好的新聞,說是火腿腸吃多了對身體不好,這一報導從此火腿腸就有了不健康食品的標籤。但是火腿腸到底是怎樣做的,用的都是些什麼東西,可能還沒人知道。今天就來一起看一下火腿腸工廠的製作過程。
首先,工人將一袋煮熟過的碎豬肉倒入粉碎機中,這些肉在機器中先打成肉末,再放到另一個機器裡面壓成肉泥,在揉肉泥的過程中工人會將一袋22.68千克的玉米澱粉,以及一袋20千克左右的香辛料放到肉泥中跟肉泥一起在機器裡面反覆揉壓。
在機器的兩端有一個水管,在攪拌肉泥的過程中會加入水,而在另一端會有一根管子,專門用來添加油,一邊放水的同時另一邊則會加入油,兩邊一起按照比例加入水油,機器則不停地攪拌將其融合在一起。攪拌過後的肉泥會變稀,成半流體裝,不過顏色嘛就不怎麼好看了。看一下就好,不要記在腦子裡,免得影響以後吃火腿腸的心情。
這些肉泥弄成這樣就基本完成調料部分了,接下來就是制型和烹製部分了。在裝肉末的容器下面有一個金屬的模具,肉泥在進入這個模具中後再被送入腸衣當中,然後末端的封口機會將肉腸的兩端打結封起來,然後一串串肉腸會被機器手臂送到下面的支架上整齊的量起來準備接下來的烹製過程。
肉腸在進入烹調之前會在腸衣外面噴上一層水,防止在烹製過程中腸衣破裂,噴完水的肉腸會被送到一個比冰箱大10倍左右的金屬蒸鍋中,肉腸被安排的整整齊齊的,在裡面經過高溫水蒸氣的加熱後就成了可以食用的火腿腸了。等冷卻後肉腸又會被送入到一個剝皮機上,將腸衣剝去,然後肉腸被送入到包裝機上,用塑料包裝袋將其一包包的裝起來,就可以運到各大商超裡面售賣了。
大家覺得這樣製作的火腿腸是不是你心目中的火腿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