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門答臘猩猩
近日,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科學進展)》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瑞典哥德堡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表明,對於無辜的動物而言,與迄今為止的氣候變化所造成的環境劇變相比,人類在地球上的出現是一種更嚴重的生存威脅。
這項新研究顯示,追溯到12.6萬年前的哺乳動物滅絕與人類帶來的負面影響有關,而不是過去的任何氣候因素,用氣候因素預測動物滅絕似乎和隨機因素差不多。
更糟糕的是,計算表明,人類存在導致的致命附帶結果正以史無前例的速度加速哺乳動物的滅絕。在22世紀到來前,研究人員計算出的哺乳動物滅絕速度還將變得更快。
研究通訊作者、哥德堡大學計算生物學家Tobias Andermann教授解釋說:「我們基於目前的趨勢預測,在不久的將來,哺乳動物滅絕的速度將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研究人員利用貝葉斯模型試圖從統計學上評估哺乳動物物種在過去12.6萬年(從晚更新世開始)的滅絕是由人為因素還是氣候因素造成的。
在這段時間範圍內,至少有351種哺乳動物滅絕,然而,其中大約80種動物實際上是在自公元1500年以來的這最近五百年內滅絕的。
基於這項新的計算,研究團隊稱,現在的物種滅絕速率是晚更新世初期的1700倍左右。
研究人員說,按照現在的這個新速度,我們可以預見會有另外351種哺乳動物滅絕將在810年內重演,而第一次是經過了12.6萬年。
回顧那漫長時間的數據表明,過去哺乳動物滅絕的最大假設原因是人類,人口密度(作為一個單一的預測因子)解釋哺乳動物滅絕模式的準確率為96%,而人類佔用土地預測滅絕的準確率為97.1%。
作者們寫道:「另一方面,氣候預測因子的準確度很低,比如利用全球氣候預測哺乳動物滅絕只有63.6%的準確性,而溫度變化率的準確性才為60.2%。事實上,物種滅絕的原因更為複雜,不會完全取決於單一變量。然而,我們的結果表明,人口增長及相關過程對哺乳動物的滅絕有著強烈影響,而全球氣候模式(比如末次盛冰期)在哺乳動物滅絕記錄中沒有留下統計意義上的明確痕跡。」
雖然研究團隊承認,將物種滅絕等複雜的生物現象歸因於某一個可識別因素是一種過於簡單的做法,但是他們得出結論,在試圖斷定因果關係時,人類影響具有顯著的預測能力。
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涉及許多人為因素,包括密集的狩獵壓力、土地佔用、生態系統改造以及其他「人類對自然世界影響所導致的連鎖效應」。
最令人擔憂的是,當研究人員模擬未來的情況時,他們預計到本世紀末將有另外558種物種滅絕,到那時的動物滅絕速度可能比晚更新世初期快30000倍。
研究人員寫道:「到2100年,我們預測全世界所有地區都會經歷第二波動物滅絕潮。」
他們指出,在地球上的某些地區,這種轉變已經很明顯。
研究人員寫道:「我們發現,基於過去幾十年的動物滅絕情況,澳大利亞和加勒比海地區今天已經進入了第二波動物滅絕潮。這表明,儘管我們預測的未來滅絕速度和相關生物多樣性損失令人震驚,但它們的確處於現實範圍內,因為我們已經可以看到這些預測的未來情況在世界上某些地區正在發生。」
鑑於這些模擬的高度抽象性,並非所有預測都能實現。畢竟,這些只是基於數學計算的估計結果。
然而,研究人員說,無論這些恐怖的數字在多大程度上成為現實,我們都應立即採取行動防止它成為現實。
Andermann說:「通過更有針對性和更有效的保護策略,我們可以拯救成百上千種物種免遭滅絕。但是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需要提高對即將到來的生物多樣性危機升級的集體意識,並採取行動應對這一全球緊急情況,時間非常緊迫。」
論文連結: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36/eabb2313
2019年熱文TOP10
1. 逆轉2型糖尿病的大牛又發文了:2型糖尿病是簡單的疾病,減肥或逆轉病情!
2. 剛剛,Science發布2019十大科學突破!
3. Science重磅!西蘭花「喚醒」抗腫瘤基因
4. 讀者淚目!《柳葉刀》全中文發表中國醫學博士「家書」:給父親的一封信
5. 《Science》重磅!汝之「蜜糖」,吾之「砒霜...」
6. 喝酒,尤其還臉紅的人,或面臨更高的痴呆風險
7. Nature重磅!第一個完全合成且徹底改變DNA密碼的生物誕生了
8. 這不是一顆大榛子!Science發表新型口服胰島素,或將取代傳統注射
9. Science為防禿頂支招:先從不脫髮開始...
10. 改變精子速度,可以影響後代性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