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這種中暑真的要命 專家詳解熱射病

2021-01-10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上周四晚間,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急診醫學科接連收治5名中暑者,其中一人因熱射病死亡,一人被收入EICU(急診重症監護室)治療。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柴豔芬提醒,患上熱射病後死亡風險極高,所以面對中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中暑分為三種類型

柴豔芬主任說,根據發病機制和臨床表現,中暑被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三種類型。可怕的是,這些中暑類型可以先後或同時發生於同一病人身上,未治療或治療無效的熱衰竭可發展為熱射病。

柴豔芬主任介紹,外界氣溫超過32℃以上時,60%體熱要通過出汗蒸發,在高溫高溼環境中,體內積存熱量逐漸增加,但出汗蒸發散熱卻越來越少,體溫調節功能發生紊亂,身體產熱及獲取熱量增多而散熱出現障礙即會發生中暑。不要認為在吐魯番更容易中暑,吐魯番氣溫雖高,但相對溼度僅30%,出汗蒸發散熱快,所以在那裡生活的人並不易中暑。只有當氣溫高且溼度大時,人體散熱較慢,才易發生中暑。

要特別注意的是,熱環境適應是人體妥善處理熱應激的過程,健康人對熱環境的適應需要7至14天,沒有進行過熱適應訓練、身體健康狀況不佳的人更易發生中暑。此外,如果存在皮膚結構異常、汗腺功能和自主神經系統調節障礙等情況,也會促使中暑發生。

熱射病有可能致命

中暑先兆常表現頭痛、頭暈和疲勞,但出汗量不一定減少。如發現較晚、未經適當治療者繼而出現以下表現:

熱痙攣 高溫環境下劇烈運動後出現腓腸肌或腹部肌群痛性痙攣,可能與體鈉過多丟失和通氣過度有關,此時患者在陰涼處休息、補充液體後可緩解。

熱衰竭 熱痙攣繼續發展引起熱衰竭,因脫水血容量不足所致,常見於老年人、兒童和慢性疾病病人,可表現為噁心、嘔吐、多汗、心動過速、呼吸增快、體溫升高、低血壓、虛脫或暈厥、肌痙攣等。此期檢查可發現血細胞比容增高、高鈉血、氮質血或肝功能異常。

熱射病 熱射病是重症中暑,也是一種致命性急症,患者會出現高熱(直腸溫度≥41℃)、行為異常、神志障礙或昏迷和多器官功能障礙等症狀。熱射病分為勞力和非勞力兩種類型,其中勞力性熱射病多見於健康年輕人,常在重體力勞動、體育運動或軍訓時發病,表現多汗或無汗、高熱、抽搐或昏迷,心率160至180次/分,此類病人常死於多器官功能障礙或衰竭;非勞力性熱射病多見於年老體弱和慢性疾病病人,患者出現譫妄、昏迷、癲癇發作和各種行為異常,繼而高熱、昏迷,呼吸急促(頻率60次/分)、皮膚乾熱無汗,瞳孔對稱縮小,低血壓、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肺水腫,多在發病後24小時左右死亡。

遭遇中暑先要降溫

雖然中暑類型和病因不同,但治療基本相同,都需要降溫治療,如脫去病人衣服,移到通風良好的陰涼處,進行皮膚肌肉按摩促進散熱等。

對於無循環障礙者,可用冰水擦浴或將軀體浸入27℃至30℃的水中降溫。對於循環障礙者,則採用蒸發散熱降溫,用涼水反覆擦拭皮膚,同時應用電風扇或空調器。不管哪種中暑,都應儘快呼叫120,送患者到醫院治療。

關於預防中暑,柴豔芬主任給出四個重點:一是增加防暑知識;二是在常溫下,健康人每天攝水量達到2000至2500毫升,炎熱天氣合理安排作息,充分飲用含鉀、鎂、鈣鹽的防暑降溫飲料,備用防暑降溫藥品(如清涼油、風油精、人丹或藿香正氣水);三是在高溫高溼天儘量避免強體力勞動,發現中暑先兆應及時治療;四是年老體弱、慢性疾病病人和孕婦、產褥期婦女應改善居住環境,穿著寬鬆透氣淺色服裝,注意合理營養和休息。

據《城市快報》

 

相關焦點

  • 專家:「熱射病」屬於中暑等級中最嚴重一種
    進入8月份,高溫天氣繼續「烤驗」大江南北,各地因高溫導致的「熱射病」時有發生。什麼是「熱射病」?什麼樣的天氣容易引發「熱射病」?人們該如何預防中暑等疾病?記者近日就網友關注的問題採訪了相關專家。  湖北網友艾米林:什麼是「熱射病」?「熱射病」到底有多危險?
  • 死亡率50%的熱射病,可不是簡單的中暑,一定要做好預防
    大家好,我們您的中醫體質調理師殷醫生什麼是熱射病?熱射病又稱為體溫過高綜合症, 包括熱性發熱和熱射病。這種熱症多發生於健康的青壯年。由於在高溫、高溼的環境中長時間的勞動,大量的熱傳入人體,而人體的體溫調節功能都不足以抵抗的時候,致使體內積熱, 體溫升高,逐步發展為熱射病熱射病處理不當會要命每年夏天醫院都會收治數十例中暑的患者,熱射病就是其中最嚴重的一種中暑,往往表現為體溫過高、意識不清
  • 專家提醒:熱射病可致死 有中暑症狀應儘早就醫
    高溫環境不僅讓人體感不適,還很容易發生中暑,甚至發展成為熱射病,導致多臟器功能衰竭,危及生命。輕度中暑拖成熱射病 七旬老人住進ICU5月9日下午,海南省腫瘤醫院急診科接診了一位突發意識障礙的77歲男性患者,入院時體溫高達40℃,還出現噁心嘔吐、呼吸衰竭、休克等症狀,被診斷為熱射病。
  • 健康天天測,中暑和熱射病有什麼關係?
    氣炎熱,有人形容高溫天就是白天燒烤夜晚清蒸,在這樣的氣溫環境裡,機體如果發生體溫調節障礙,水及電解質代謝紊亂、神經系統功能損害的症狀,就是我們所熟知的中暑。熱射病是與中暑相關的一個醫學名詞,可能大家對中暑耳熟能詳,但對熱射病會感到陌生。
  • 能把人熱暈的熱射病,是中暑?還是特殊疾病?
    將人熱暈,甚至熱死,這事兒,的確存在。造成這種悲劇的疾病,叫熱射病。那麼,問題來了,氣溫更高的非洲怎麼辦?咦,對喔,沒太聽說過非洲熱死多少人呢?這是為什麼呢?咱們現在來看其中的細節。熱射病,是需要進行重症監護的損傷。據報導,患熱射病後,28天內的死亡率可達58%,由於氣候變化,目前,熱射病死亡人數有所增加,每年死亡約2000人。
  • 一中年女性因熱射病死亡 上海已有多人因重症中暑危及生命
    一中年女性因熱射病死亡 上海已有多人因重症中暑危及生命 來源:新民網      記者:李若楠
  • 北京首例熱射病是群眾演員 大熱天穿棉襖跑圈暈倒
    今天北京又進入了「高溫模式」,36攝氏度的高溫雖然與南方無法相提並論,但這個溫度也足以讓一些人中暑,甚至發生熱射病。  「熱射病」死亡率近半  今天上午,兩名去年得了熱射病並被成功救治後康復的小夥子專程來到301醫院感謝宋青。宋青是我國首席熱射病專家,她帶領團隊已經在熱射病領域研究與救治患者近10年。宋主任說,往年各地也有熱射病病例,但今年由於天氣炎熱,特別是南方地區持續高溫,熱射病格外受關注。
  • 杭州一小夥夜跑因熱射病險喪命:夏天跑步謹防中暑
    圖片來源:微博@都市快報熱射病,屬於重症中暑,死亡率高達50%以上,是致命性中暑。夏季是高發期,我們一定要當心!經過醫生診斷,該跑友意識不清、體溫高達40.3℃,患的是熱射病,中暑中最嚴重的一種,同時還出現了心肌和腎功能的損傷。據醫生講,熱射病的病死率高達50%以上,如果救助不及時很可能有生命危險。
  • 「中暑」進了重症監護室 醫生提醒高溫天謹防「熱射病」
    新華社福州7月6日電(記者陳弘毅)盛夏時節,不少人冒著酷暑從事室外作業,一旦發生中暑,很多人都覺得是「小事」,降降溫多喝水就好了。然而,日前福州市第一醫院就收治了一位因中暑引發生命危險的患者。在做了各項檢查後,顯示患者多臟器功能出現異常,心肌功能、肝功能和腎功能都出現了受損的情況,綜合一系列指標和症狀,醫生診斷陳某患上了『熱射病』。經過一周的抗感染、護肝、營養心肌、連續血液淨化等多項治療後,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目前已經轉到普通病房繼續治療。」  陳某告訴記者,當天天氣非常熱,他想儘早把活做完,從早上開始幾乎沒有休息,幹起活來也忘記喝水。
  • 「熱」出的問題有多重?「熱射病」死亡率超50%
    被送至醫院急診科後,醫生診斷為熱射病,轉至ICU急診重症監護室。熱射病是指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神經器官受損。熱射病在中暑的分級中就是重症中暑。近期,廣東各地天氣高燒之下,許多市民「熱」出了問題。據統計,6月1日~16日,深圳120共接到中暑報警42宗。遇到中暑患者該如何處理?
  • 「熱」出的問題有多嚴重?「熱射病」死亡率超50%
    熱射病:「熱」出的問題有多嚴重?救治不及時病死率可高達50%近日,57歲的羅先生因連續3天都在從事高強度的搬家工作,且飲水不足,在搬家過程中突然暈倒昏迷。被送至醫院急診科後,醫生診斷為熱射病,轉至ICU急診重症監護室。
  • 男子屋內暈倒被診斷患熱射病 體溫超42℃
    (正常的血壓範圍是舒張壓在60~90mmHg之間,收縮壓在90~140mmHg之間)  小謝被診斷為熱射病,意識出現障礙,呈休克狀態,大便失禁,出現大量腹瀉,幾乎每三分鐘就嘔吐一次。為了讓病人呼吸順暢,醫生給小謝下了胃管,還做了氣管插管,儘管如此,嘔吐物還是從插管中流出來。
  • 熱射病、熱傷風、空調病可能來「敲門」 盛夏如何不懼烤驗?
    記者 王凱 攝近期,海南連續發布高溫預警,海口各大醫院陸續收治了一些因為高溫出現不適的患者,其中還有病情較重的熱射病患者。持續高溫天氣給人們的健康帶來「烤」驗。近日,海南日報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教您如何科學應對。
  • 高溫天氣來襲 不光身體熱得難受、情緒也跟著「中暑」
    為了讓大家不被高溫天氣「熱暈」,也聽專家們為我們支招降溫。小心中暑變成熱射病隨著高溫預警持續發布提醒,也讓我們看到夏天裡炎炎烈日的溫度。「最近一周一共接到兩例中暑市民,其中有一位是在建築工地施工作業的工人。」23日上午,長春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孫文科說。
  • 天熱小心中暑,22歲小夥子爬山6小時突然昏迷進了ICU
    深圳連續高溫,烘烤模式下要謹防中暑,一旦中暑演變為熱射病,會危及生命。近日,深圳 22 歲的小劉(化名)在大熱天爬山 6 小時,快登頂時突然暈倒,被 120 急救車送到深圳大學總醫院救治,診斷為熱射病。小夥子送到醫院時已陷入昏迷,出現多器官損傷,幸虧得到了及時全面救治,轉危為安。
  • 專家解讀夏日如何防治中暑 教你最有效降溫方法
    中暑和熱射病的預防非常關鍵,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脫離「熱」的環境。這種脫離,不是讓我們離開炎熱的自然界,而是我們自己需要創造涼爽、乾燥的小環境。如在有陰涼的地方、室內,甚至用冰塊或涼毛巾擦拭肘窩、膕窩、腋窩等血流充分的地方都可以使體溫降低。當出汗多的時候,多喝水,特別是含鹽的運動陰涼或糖鹽水對防止出現中暑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警惕中暑!
    在做了相關檢查後發現發現,這個男子有高熱、意識障礙、低血壓及急性腎功能損害,被診斷為「熱射病」,收入ICU進一步治療。根據中暑嚴重程度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三種 , 熱痙攣最輕,主要表現為四肢肌肉的痙攣;熱衰竭較為嚴重,表現為頭暈、噁心、嘔吐、虛弱無力等,如不及時處理可發展為熱射病;
  • 爬山6小時,22歲小夥子突然昏迷進了ICU,高溫天氣千萬小心中暑
    有一種致命的疾病,正潛伏在高溫中伺機而動,那就是熱射病。一旦中暑演變為熱射病,會危及生命——熱死人,可真的不是開玩笑!近日,一位小夥子在大熱天爬山6小時,快登頂時突然暈倒,被送到深圳大學總醫院救治,診斷為熱射病。小夥子送到醫院時已陷入昏迷、出現多器官損傷,幸虧得到了及時全面救治,轉危為安並且避免了持續性的後遺症。
  • 長沙持續「蒸烤模式」,防中暑有妙招
    5月15日,參加完一場馬拉松比賽後,洪先生患上熱射病,在長沙市第四醫院接受治療。通訊員楊芳 供圖■記者 李琪 通訊員 楊芳 劉增糧 湯雪才到5月中旬,長沙市就有市民患上熱射病了,腎肝功能急性衰竭,情況非常危險。
  • 中暑了怎麼辦?學會這幾點能救命!
    根據中暑的嚴重程度,可分為輕症和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又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2]。輕症中暑高溫天氣下,當您出現頭暈、面色潮紅、口渴、大量出汗、全身乏力、心悸、脈搏快速等症狀時,表明您可能已經發生了輕症中暑。重症中暑熱痙攣:以肌肉疼痛或抽搐為主要症狀,與鈉鹽丟失相關,若只飲用大量清水而不補充電解質鈉還會加重熱痙攣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