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真是愛情鳥?雌鳥開始孵蛋帶幼崽,雄鳥跑上遊換羽毛

2021-01-17 雪靈谷動物地理

車八嶺素有南嶺明珠之稱,保護區內古木參天,到處鬱鬱蔥蔥。這裡曾經生活著許多華南虎,據說如今只有極少數的穿山甲、水獺、狸與小靈貓等珍稀動物。

車八嶺是野生鴛鴦的最南的越冬地之一。來這裡遊玩的探險者,經常在深山的小溪中會看到一些野生鴛鴦,為路途增添了許多樂趣。

01深山出現一群野生鴛鴦

今年1月初,護林員在密林深處又發現一群鴛鴦,不知道從哪來遷來的,他們也不急著築巢,時常在水中戲水,時而又上岸用嘴巴互相梳理羽毛。外出覓食,雄鴛鴦總是走在前面帶路,雌鴛鴦跟在後面,悠然自得,有什麼好吃的,雄鴛鴦總是留給它。

隨著天氣逐漸變暖,雌鴛鴦又要開始下蛋繁殖了,它們選在溪邊的一棵老樹的樹洞作為「產房」,為了給雌鴛鴦補充營養,雄鴛鴦開始給它開小灶,常常找來螞蟻、甲蟲與石蠅來,讓雌鴛鴦吃,這樣一來,雌鴛鴦下的蛋又大又圓,將來生出來的幼崽個個很健壯。

雌鴛鴦很爭氣,這次竟然產下了11個蛋。這個時候,雌鴛鴦最怕的是老鷹或者水獺來偷吃它的蛋,所以它外出覓食的時間一般很短,過半個小時就得回來一趟。最讓人氣憤的,偏偏這個時候,雄鴛鴦不顧雌鴛鴦與自己孩子的安危,竟然溜走了。

02雌鴛鴦開始孵蛋帶幼崽

小鴛鴦一孵出來,身上就長滿了毛茸茸的羽毛,孵出第二天,鴛鴦媽媽醒來的特別早,特意把還在睡夢中的幼崽都叫醒,然後在巢裡鳴叫老半天,似乎在告訴小寶貝們:今天我們就要從洞中飛出去了,你們不用怕,跟著我跳就是了。

鴛鴦媽媽叫完後,就跳入樹下的溪水中,在水中遊了一小會兒,抬頭望著樹洞又開始叫起來,洞中的雛鳥也跟著叫,慢吞吞爬到洞口,伸出頭,看了看外面,然後又一個一個跳到樹下水中,撲騰了幾下,就遊到媽媽的周圍。

鴛鴦媽媽開始帶著它們到處覓食,讓它們學習捕食昆蟲幼蟲。一個月後,又讓它們捉小魚小蝦吃,這樣,小寶貝們長得得快。不過在這段時間,不知道是生病還是別的原因,好幾隻小鴛鴦不見了,鴛鴦媽媽也比較笨,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少了幾個。

鴛鴦媽媽天天帶著這幾隻可愛的「小寶寶」出巢玩耍,它們像一群小跟班緊緊跟在媽媽後面,一起覓食,閒下來就互相梳理羽毛,整日活得自由自在,衣食無憂。

03雄鴛鴦跑小溪上遊換羽、求偶

雄鴛鴦在雌鴛鴦準備孵卵後,就偷偷離開了她,跟著小溪遊呀遊呀,跑到了小溪的上遊,找了個隱蔽的地方,開始換羽了。

換羽後不久,它又開始到處遊蕩,終於發現一隻鴛鴦公主孤零零在前面遊弋。它才不管自己有沒有「老婆」呢,便小心翼翼地遊了過去,東張西望,看看有沒有別的雄鴛鴦在旁邊,否則被打那才不划算。

幸好,沒有發現別的鴛鴦在,雄鴛鴦心裡老高興了,頻頻向鴛鴦公主曲頸點頭,似乎在說:小姑娘,我長得英俊不?同時高高地豎直頭部那十分豔麗的冠羽,頭還不時地左右搖擺。雌鴛鴦被它的美貌所吸引,也開始搖擺著頭。

也許是兩隻鴛鴦心有靈犀一點通,它們肩並肩慢慢在水面上遊走,還不時把嘴巴入水中。

遊了大約十多分後,雌鴛鴦開始加快了遊泳的速度,快速向前遊去,不斷地翹起自己的尾巴,雄鴛鴦不甘自弱,立即追了過去。追上後就勢一躍,趴在雌鴛鴦的背上,用鮮紅的嘴巴銜住雌鴛鴦的頭羽(此處省略100字)。

此後,它們各自昂著頭,展開翅膀,拍打著水面,貌似在洗澡,又像在相互打鬧。進行水浴和整理羽毛,過了不一會兒,雄鴛鴦飛到岸邊,開始整理羽毛,鴛鴦公主也上來了,站在雄鴛鴦旁邊,準備梳妝打扮一番。

結語

自古以來,鴛鴦作為愛情鳥,向來就是愛情的象徵,也有無數的詩篇歌頌鴛鴦的忠貞不渝。事實上,鴛鴦也只是在蜜月期形影不離;當蜜月期一過,很多會分道揚鑣,重新尋找新的伴侶。並不像文學作品中傳言的那樣,鴛鴦一生只找一個伴侶過一輩子。

相關焦點

  • 廣東車八嶺出現一群野鴛鴦,雌鳥在家養育幼崽,雄鳥跑別處求偶
    今年1月初,護林員在密林深處又發現一群鴛鴦,不知道從哪來遷來的,他們也不急著築巢,時常在水中戲水,時而又上岸用嘴巴互相梳理羽毛。「產房」,為了給雌鴛鴦補充營養,雄鴛鴦開始給它開小灶,常常找來螞蟻、甲蟲與石蠅來,讓雌鴛鴦吃,這樣一來,雌鴛鴦下的蛋又大又圓,將來生出來的幼崽個個很健壯。
  • 名不符實的「愛情鳥」
    鴛鴦鴛鴦,由於雌雄經常成雙成對出現以鴛鴦比作夫妻,最早出自唐代詩人盧照鄰的《長安古意》,詩中「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一句讚頌了美好的愛情,被後世廣為傳唱,競相仿效,讓鴛鴦成為了世人皆知「愛情鳥」。然而,傳說總是美滿,現實總在反轉。
  • 雄鳥死亡雌鳥痴心守護 生死愛情鳥讓人感動(圖)
    寒風中 一對生死愛情鳥感動上百市民(組圖)  故事導讀  雄鳥死亡,雌鳥冒死守護在「愛人」身邊數小時,直到雙雙被檢疫人員帶走。「她好像已傷心得萬念俱灰,在上百圍觀者注視下,依然守候著,仿佛與世隔絕。」
  • 鴛鴦=愛情?真相難以接受
    明天就是5.20,真是一個甜情蜜意的日子。在中國象徵愛情的動物是鴛鴦,它們總是成雙成對地遊水嬉戲。不過關於鴛鴦夫婦生活的真相是怎樣的呢?「鴛鴦於飛,畢之羅之,君子萬年,福祿宜之。」這是《詩經·小雅·鴛鴦》中以鴛鴦來描述愛情的詩句。漢代樂府名作《孔雀東南飛》中,也以鴛鴦來比喻焦仲卿和劉蘭芝堅貞不渝的愛情。
  • 中國最忠貞的鳥,其實並不專情還很花心,被誤傳了上千年
    人們給鴛鴦貼上各種「忠貞」的標籤,那鴛鴦們的愛情真相到底如何?01求偶:中國最忠貞的鳥,雄鴛鴦會不停向雌鴛鴦展示豔麗的羽毛鴛鴦是一種漂亮的水禽,屬於雁形目鴨科。雄鳥羽毛豔麗,翅上有棕黃色裝飾性帆狀飾羽,雌鳥的顏色則相對黯淡,較為雅致。
  • 只羨鴛鴦不羨仙?別逗了好嗎,鴛鴦根本不是什麼好鳥!
    鴛鴦是我國傳統的鳥類,鴛指的是雄鳥,鴦指的是雌鳥,鴛和鴦長相是有很大差別的,鴛的色彩比較鮮豔,嘴是紅色的,腳是橙黃色的,羽毛有多種顏色的花紋。而雌鳥的長相就比較樸素了,雌鳥的嘴巴是黑色的,羽毛整體呈灰褐色,和雄鳥唯一的相似就是眼周有一條延伸的白色條紋,雄鳥略寬,雌鳥略窄。
  • 它被稱為愛情鳥,孵蛋時雌鳥被封在洞中90天,雄鳥每天都會送食物
    冠斑犀鳥對待愛情忠貞不渝,而其奇特的繁殖習性更是讓當地人稱它為「愛情鳥」,因為一旦雌鳥產卵,雄鳥就會化身為模範丈夫,無微不至的照顧雌鳥,這事讓人類都自嘆不如。冠斑犀鳥喜歡把巢穴搭在比較高的石洞或樹洞中,巢中會鋪上樹葉、雜草、羽毛等較鬆軟的東西。
  • 桂林灕江飛來一鳥,雄鳥捕魚給雌鳥吃,雌鳥卻拒絕多次來測其忠誠
    在民間傳說中,白額燕鷗可是一夫一妻制的忠貞典範,比起鴛鴦還要忠誠,對愛情可是死心塌地。 在桂林灕江,白額燕鷗是夏候鳥,每到4月春暖花開的季節,它們就跨過重洋從大老遠飛過來,到這裡生兒育女。白額燕鷗是鴴形目鷗科的鳥類。常常棲居於海邊沙灘、湖泊、河流、沼澤等內陸水域附近的草叢中。
  • 只羨鴛鴦不羨仙?真當我鳥類家族沒有海王嗎?
    那麼實際情況就是,雄鴛鴦在雌鳥開始孵卵之後就會躲進灌木叢換掉繁殖羽(長得太好看容易被天敵吃掉),從此再也不見;而雌鳥則自行找個老樹洞築巢,拔自己的毛做鋪墊,期間還得自己覓食。雄鴛鴦在同一個繁殖季內確實不會再與其他雌鳥交配,但明年可就說不準了。鴛鴦的求偶是多男追一女模式,雌鴛鴦會接受眾多競爭者中勝利的傢伙,而且明年繁殖季會換人。
  • 只羨鴛鴦不羨仙?真當我鳥類家族不出渣男嗎?
    但從來只見鴛鴦媽媽帶著出巢的孩子出門找吃的,可見起碼孩子不是夫妻共同撫養。那麼實際情況就是,雄鴛鴦在雌鳥開始孵卵之後就會躲進灌木叢換掉繁殖羽(長得太好看容易被天敵吃掉),從此再也不見;而雌鳥則自行找個老樹洞築巢,拔自己的毛做鋪墊,期間還得自己覓食。雄鴛鴦在同一個繁殖季內確實不會再與其他雌鳥交配,但明年可就說不準了。
  • 新疆阿勒泰出現怪鳥,脖子有一圈爆炸流蘇羽,雄鳥扮成雌鳥去求偶
    身上覆蓋著魚鱗狀的褐色羽毛,與頭、脖子上的流蘇飾羽完美搭配。在追求個性化的時代裡,流蘇鷸可謂潮流的引領者。相對來說,雌鳥的外形就要低調許多了,體型比雄鳥小,面部無裸區,頭部與頸部沒有誇張豔麗的飾羽。在非繁殖期,雄鳥不必再通過羽毛吸引雌鳥,就不再擁有爆炸式的誇張飾羽,羽毛也與雌鳥一樣樸素。
  • 靴隼雕現身天山育雛,雌鳥把獵物餵幼鳥吃,幼鳥卻讓給雌鳥先吃
    我要生崽!雄鳥把雌鳥那個以後,雌鳥就開始安安靜靜地坐在窩裡,開始產卵,而雄鳥則承擔起養「老婆」的重任。沒過幾天,雌鳥就產下了第一枚卵,雄鳥看到興奮得不得了,在天空圍著鳥巢轉著圈,一連飛了好多圈,好像在向世界宣布:我就要有孩子了!接下來幾天裡,雌鳥一共產下3枚卵。
  • 你以為鴛鴦是愛情的象徵,其實不是
    現實中的鴛鴦為雁形目鴨科鴛鴦屬的鳥類,除擁有獨特的中文名字外,還擁有霸氣的英文名Mandarin duck,意為中國官鴨。目前,鴛鴦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鴛鴦雌、雄鳥顏色各不相同,尤其是繁殖季節,美豔的雄鳥與素雅的雌鳥形成鮮明的對比。如果對它們的外表不甚了解,完全有可能不把雌鳥當成鴛鴦。
  • 根據房子擇偶的園丁鳥,雄鳥造房能力越強,越容易獲得更多雌鳥
    這年頭很多人像是嫁給了房子而不是愛情,仿佛結婚之前一定要買房,不然就像是完全不能結婚一般,這已經是一種普遍現象了,而且現在這事不僅在我們人的身上發生,似乎還讓一種鳥學了過去。這個鳥其實就是園丁鳥,原本人們給它起名園丁鳥就與這房子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一開始人們發現它們真是在花園之中用枯枝樹葉修建起一些看上去特別漂亮的小建築,其魅力程度甚至能夠讓專精修剪花園的園丁都嘆為觀止。
  • 非洲怪鳥,身上長滿「腳」,雌鳥拈花惹柳,雄鳥孵蛋帶娃!
    當然不是啦,其實那些「腳」都是它的幼崽——小雉鴴。非洲水雉又名非洲雉鴴、長腳雉鴴,為鴴形目雉鴴科非洲雉鴴屬大型鳥種,體長30釐米,雌雄同色,雌鳥較雄鳥大,有額甲呈藍色它們的繁殖季節從本年的11月至次年3月,雌鳥聚集在沼澤棲息地,具有很強的攻擊性,爭奪雄鳥和領地。是不是很奇葩?別的鳥類都是雄性來追求雌性,從而得到交配的權利,而非洲雉鴴卻不一樣,它們是雌鳥來爭奪雄鳥,來獲得雄鳥的青睞,從而交配,再來產下後代。
  • 重慶發現一種鳥,雄鳥老了全身羽毛變白,雌鳥交配後尾羽自動脫落
    在重慶花山密林中,有攝影師拍攝到一種長著兩條綬帶的鳥正在餵食幼鳥。仔細一看,竟然是瀕危稀有的壽帶鳥。壽帶鳥,也叫綬帶鳥,極其珍貴的鳥類,雄性綬帶鳥長著兩條長長的尾羽像綬帶,也像仙女飄飄欲飛衣帶,猶如「林中仙子」。壽帶鳥身姿纖巧優雅,外形像傳說中的鳳凰鳥,非常美麗,還有些害羞。讓人想不到的是,雄鳥老了全身羽毛會變白,雌鳥交配後尾羽就自動脫落。
  • 最忠貞的愛情鳥
    最忠貞的愛情鳥 □方舟子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9-12-23    [列印] [關閉]     「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唐·孟郊《列女操》)自古以來,鴛鴦就被中國人視為忠貞愛情的象徵。這源於至遲在晉朝就已有記載的一個傳說:鴛鴦雌雄一刻也不分離,如果有一隻被抓走,另一隻就會相思而死。    可惜現代鳥類學家的觀察破壞了人們美好的想像。事實上,鴛鴦雌雄只在交配的季節才在一起,而在雌鳥孵蛋、撫養幼鳥期間,雄鳥並不承擔責任,跑到別的地方去了。
  • 世界上沒翅膀沒尾巴的鳥,鼻孔長在嘴尖上,雌鳥下蛋雄鳥孵蛋
    生長著蓬鬆的柳葉狀羽毛,柔軟美麗,細軟如綢。 它們的脖子不長,頭顯得很小,眼睛更小,耳孔卻比較大,臉上還長有硬硬的嘴須。淡黃色的喙尖而細長,幾乎達到體長的一半,就像一個細細的圓筒一樣,並且向下彎曲。據說,三百年前紐西蘭的幾維鳥還有好幾百萬隻,現在就只剩下幾千隻了!原來是歐洲人惹的禍,他們來紐西蘭後,特意引進白鼬,本來是想用它來消滅紐西蘭當時泛濫的兔子。
  • 秀恩愛還只知道鴛鴦,七夕秀恩愛不如看看冠斑犀鳥?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一向被視為愛情和睦代表的鴛鴦,也是妥妥的渣男。鴛鴦,人們心目中夫妻和睦相處、愛情永恆的美好象徵。傳說中認為鴛鴦一旦結為配偶,便遊則並肩、飛則比翼、睡則交頸,即使一方不幸死亡,另一方也不再覓新的配偶,而是孤獨悽涼地度過餘生。
  • 雲南高貢黎山上愛情鳥,喪偶後不吃不喝殉情,紳士雄鳥帶禮物約會
    這裡綠林如茵,鳥類資源非常豐富,據統計,總共有300多種,包括白腹錦雞、綠孔雀、太陽鳥等,其中有一種愛情鳥,他們羽毛華麗,高貴典雅,人稱「鬼鳥」——雙角犀鳥。如果雄鳥看中了自己合意的雌鳥後,據說它還會帶著禮物去約會,以討得雌鳥的歡心,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如果雌鳥也中意雄鳥,雌鳥會非常高興的接受雄鳥的禮物,然後雙雙在枝頭棲息,你儂我儂。接下來的日子,雄鳥不能總是和雌鳥膩在一起了,它必須要出去找一個洞穴,一個舒適、安全的地方,作為兩夫妻的新房,在這裡,它們要交配、繁衍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