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娃路上什麼最多?坑!
為了不讓各位家長踩坑,科大大之前總結過不少育兒謠言,其中很多是「過來人」的經驗之談。
但今天要說的這個口口相傳的觀點「吃魚能讓寶寶聰明」,還真不是謠言!
沒錯,這個說法是有科學依據的: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魚的脂肪中富含DHA,能促進寶寶大腦、視力的發育。
然而,魚再好,各位也不能全盤接受!有些魚生來就不適合做「盤中餐」,一旦誤吃反而會坑娃。
所以關於娃吃魚的這些講究,今天科大大(ID:kexueyuer2012)就來好好盤一盤!
1
曝光魚類黑名單,3種吃不得
曝光之前,科大大先來回答一個最近很多爸媽關心的問題:
近期疫情反覆,已有兩地的病毒來源和「海鮮」有關,那還能放心給寶寶吃魚嗎?
其實大家不必太擔憂,只要去正規超市購買合格的魚類等海鮮產品,不會有問題,這些都是經過了層層檢測的。
一刀切地不吃了屬實沒必要!
然而,下面科大大要拉出來示眾的3種魚,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給娃吃: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1. 高汞魚
研究顯示,汞對幼兒神經系統的發育影響極大,而魚類就是人們攝取汞的主要食物。
因此,汞含量高的魚一次也不建議給娃吃,下圖中這些「毒魚」的名字請牢牢記住,通通拒絕: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2. 野生魚
你以為吃點野味是解饞,實際上野味有可能害命。
由於環境汙染,野生的魚更有可能聚集一些毒素在體內,不比養殖魚有保障。
如果寶寶恰好吃了體內含毒的魚,很容易中毒或危及生命!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3. 鹹魚
醃製的鹹魚營養成分損失嚴重、鈉含量高、容易產生致癌物。
本來就不提倡寶寶攝入過多的鹽,可想而知鹹魚真的不適合給寶寶吃。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如果成人想改善口味,解解饞,可以偶爾吃,但每次不要貪嘴,少吃一點。
那什麼魚能放心吃呢?
汞含量低的魚!
牢牢記住下面這些「好魚」的名字,去超市買它們就對了: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另外寶寶吃魚還有一個硬傷——魚刺卡喉!
雖然寶爸媽會仔細挑出刺再給娃吃,但免不了有遺漏,所以要儘量挑選刺少的魚。
同樣牢記它們的名字: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挑對了魚,接下來就該說說怎麼吃對娃更有益了!
下面科大廚手把手教你
2
1個部位+1種做法=坑娃
關於吃魚,民間有這樣兩個傳言:
吃魚眼明目、吃魚腦補腦
事實真的如此嗎?
天真!魚腦中重金屬汙染物含量較高,根本不建議吃。
魚眼中確實含有多不飽和脂肪酸,但是那麼小的眼睛,口感也一般,就別強求寶寶了!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吃魚籽不識數
科大大必須得為魚籽正個名了!
魚籽有相當豐富的蛋白質和膽固醇,對神經系統的發育有幫助,和「識數」沒有半毛錢關係。
當然,如果娃使勁兒吃的話也有危害——會變胖。
所以只要寶寶喜歡,魚籽可以適量吃,但魚身上有一個部位是絕對不能碰的——魚膽!
來源:南昌晚報
對於成年人來說,一般只要幾克魚膽汁,就能導致中毒,更何況是寶寶!
所以,在烹飪魚之前,一定要把魚膽處理掉,膽汁也要注意避免外流。
魚處理好了,下面就要展示十八般廚藝,開始烹飪了!
水煮、清蒸、煎炸、燒烤……魚有多種吃法,但對寶寶來說清蒸是首選。
清蒸時用的油很少,而且高溫蒸煮也可以起到有效殺菌的作用,鮮味和營養物質保留的也較多。
油炸是最不推薦的!首先會攝入大量烹調油,在高溫下容易產生較多過氧化物,甚至是致癌物;
另外油炸過程中,溫度較高,魚肉本身的不飽和脂肪酸會被氧化破壞。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然而魚雖好吃又營養,有的寶寶就是不愛或過敏該怎麼辦呢?
魚中豐富的DHA和其他營養物質就要放棄嗎?
當然不,科大大這就帶你想辦法
3
寶寶不吃魚,DHA哪裡補
3歲內的寶寶,最需要補充DHA。
如果寶寶在母乳餵養階段,母乳中就可以攝取DHA,無需額外補充;
奶粉餵養的寶寶,在含DHA的奶粉中也可以攝取。
一般來說要想通過母乳、奶粉外的食物攝取DHA,建議參照如下飲食量: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那如果寶寶不吃魚,也沒在喝母乳或奶粉,在食物中DHA攝取不足,就要藉助DHA補充劑了!就是「魚油」或「藻油」。
不用糾結選哪種,科大大告訴你:藻油比魚油更適合孩子的需求,更安全。
那選好了補劑要給孩子吃多少呢?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今天的知識科大大就播撒到這裡了,看完文章各位是不是已經開始研究食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