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魚吃進ICU!3種魚+1個部位,不能給娃吃,一口都不行!

2021-01-07 科學家庭育兒

養娃路上什麼最多?坑!

為了不讓各位家長踩坑,科大大之前總結過不少育兒謠言,其中很多是「過來人」的經驗之談。

但今天要說的這個口口相傳的觀點「吃魚能讓寶寶聰明」,還真不是謠言!

沒錯,這個說法是有科學依據的: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魚的脂肪中富含DHA,能促進寶寶大腦、視力的發育。

然而,魚再好,各位也不能全盤接受!有些魚生來就不適合做「盤中餐」,一旦誤吃反而會坑娃。

所以關於娃吃魚的這些講究,今天科大大(ID:kexueyuer2012)就來好好盤一盤!

1

曝光魚類黑名單,3種吃不得

曝光之前,科大大先來回答一個最近很多爸媽關心的問題:

近期疫情反覆,已有兩地的病毒來源和「海鮮」有關,那還能放心給寶寶吃魚嗎?

其實大家不必太擔憂,只要去正規超市購買合格的魚類等海鮮產品,不會有問題,這些都是經過了層層檢測的。

一刀切地不吃了屬實沒必要!

然而,下面科大大要拉出來示眾的3種魚,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給娃吃: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1. 高汞魚

研究顯示,汞對幼兒神經系統的發育影響極大,而魚類就是人們攝取汞的主要食物。

因此,汞含量高的魚一次也不建議給娃吃,下圖中這些「毒魚」的名字請牢牢記住,通通拒絕: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2. 野生魚

你以為吃點野味是解饞,實際上野味有可能害命。

由於環境汙染,野生的魚更有可能聚集一些毒素在體內,不比養殖魚有保障。

如果寶寶恰好吃了體內含毒的魚,很容易中毒或危及生命!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3. 鹹魚

醃製的鹹魚營養成分損失嚴重、鈉含量高、容易產生致癌物。

本來就不提倡寶寶攝入過多的鹽,可想而知鹹魚真的不適合給寶寶吃。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如果成人想改善口味,解解饞,可以偶爾吃,但每次不要貪嘴,少吃一點。

那什麼魚能放心吃呢?

汞含量低的魚!

牢牢記住下面這些「好魚」的名字,去超市買它們就對了: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另外寶寶吃魚還有一個硬傷——魚刺卡喉!

雖然寶爸媽會仔細挑出刺再給娃吃,但免不了有遺漏,所以要儘量挑選刺少的魚。

同樣牢記它們的名字: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挑對了魚,接下來就該說說怎麼吃對娃更有益了!

下面科大廚手把手教你

2

1個部位+1種做法=坑娃

關於吃魚,民間有這樣兩個傳言:

吃魚眼明目、吃魚腦補腦

事實真的如此嗎?

天真!魚腦中重金屬汙染物含量較高,根本不建議吃。

魚眼中確實含有多不飽和脂肪酸,但是那麼小的眼睛,口感也一般,就別強求寶寶了!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吃魚籽不識數

科大大必須得為魚籽正個名了!

魚籽有相當豐富的蛋白質和膽固醇,對神經系統的發育有幫助,和「識數」沒有半毛錢關係。

當然,如果娃使勁兒吃的話也有危害——會變胖。

所以只要寶寶喜歡,魚籽可以適量吃,但魚身上有一個部位是絕對不能碰的——魚膽!

來源:南昌晚報

對於成年人來說,一般只要幾克魚膽汁,就能導致中毒,更何況是寶寶!

所以,在烹飪魚之前,一定要把魚膽處理掉,膽汁也要注意避免外流。

魚處理好了,下面就要展示十八般廚藝,開始烹飪了!

水煮、清蒸、煎炸、燒烤……魚有多種吃法,但對寶寶來說清蒸是首選。

清蒸時用的油很少,而且高溫蒸煮也可以起到有效殺菌的作用,鮮味和營養物質保留的也較多。

油炸是最不推薦的!首先會攝入大量烹調油,在高溫下容易產生較多過氧化物,甚至是致癌物;

另外油炸過程中,溫度較高,魚肉本身的不飽和脂肪酸會被氧化破壞。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然而魚雖好吃又營養,有的寶寶就是不愛或過敏該怎麼辦呢?

魚中豐富的DHA和其他營養物質就要放棄嗎?

當然不,科大大這就帶你想辦法

3

寶寶不吃魚,DHA哪裡補

3歲內的寶寶,最需要補充DHA。

如果寶寶在母乳餵養階段,母乳中就可以攝取DHA,無需額外補充;

奶粉餵養的寶寶,在含DHA的奶粉中也可以攝取。

一般來說要想通過母乳、奶粉外的食物攝取DHA,建議參照如下飲食量: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那如果寶寶不吃魚,也沒在喝母乳或奶粉,在食物中DHA攝取不足,就要藉助DHA補充劑了!就是「魚油」或「藻油」。

不用糾結選哪種,科大大告訴你:藻油比魚油更適合孩子的需求,更安全。

那選好了補劑要給孩子吃多少呢?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今天的知識科大大就播撒到這裡了,看完文章各位是不是已經開始研究食譜了?

相關焦點

  • 10歲男孩吃魚吃進ICU,險喪命!魚這個部位,千萬別給孩子吃了
    可如果吃錯了魚的部位,或者魚的種類,非但不能補身體,反而會危及孩子的生命健康。 可魚頭可食用部位就一點點,要通過吃魚頭補腦,真的比較難。 最重要的是,所有魚都含微量的汞,而魚頭的含汞量是魚部位中最高的。 如果食用過多汞,到時候別說給孩子補腦了,反而會危害孩子大腦和神經系統。 因此,不建議給孩子吃魚頭。
  • 寶寶多吃魚會更聰明?這3種魚一口也別多吃,容易給寶寶帶來傷害
    這3種魚一口也別多吃,容易給寶寶帶來傷害在吃貨的眼中,世界上的魚只分為兩類,一類是可以吃的魚,另一種是想辦法也可以吃的魚,而實際上,遇到下面這3種魚類,不要做無謂的抵抗了,別給孩子吃了。◆ 多重加工處理的魚通常來說,給寶寶吃的魚,要保留食物本身的味道,像清蒸水煮都是不錯的選擇,也可以極大程度的留住魚肉本身的味道和營養。
  • 孕期吃魚攻略!這4種魚萬萬不能吃
    吃進嘴裡的都是滿滿的ω-3 脂肪酸魚類和貝類等海鮮裡富含高質量的蛋白質和鐵、鋅等胎兒生長發育的關鍵營養。一些魚類含有的 ω-3 (奧米伽3)的脂肪酸含量較高,可促進胎兒的大腦發育,而有脂肪的魚類恰好是ω-3 脂肪酸的最佳來源。我們通常說的DHA/EPA就屬於一種 ω-3 脂肪酸。對於妊娠期女性來說,它們是均衡飲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孩子吃魚補鈣又聰明?兒科醫生:3種魚一口也別吃,別坑娃
    魚是一種健康又美味的食物,許多家長在給孩子選擇食物的時候,都會準備很多魚類。但孩子吃魚也是有講究的,什麼魚孩子能吃,什麼魚不適合孩子吃,家長要做到心中有數。今天回家看鄰居林姨抱著孩子著急去打車看醫生。我趕上去關心一下。
  • 揭穿吃魚的4大謠言,你曾經信過幾條?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曾聽老人說過:吃魚能明目能補腦;吃魚皮會中毒;吃魚膽清火明目;……這些傳言是真的嗎?今天斌姐要來給大家闢4個謠言,並和大家再詳細探討一下寶寶吃魚的學問。魚皮口感爽滑,有些寶寶很喜歡吃。但傳言說:魚皮容易被重金屬汙染,給娃做魚時要去除。其實,目前並沒有數據說明所有的魚皮都有重金屬汙染的現象。而且就算是有,也要吃很多才會有害!少吃魚皮的主要因素還是要控制脂肪的攝入量。謠言3吃魚膽清火明目錯!
  • 吃魚的禁忌有哪些?魚身上這個部位萬萬不能吃
    魚身上一個部位千萬碰不得,比砒霜還毒,還有4個部位,一定要少吃,最好從今天開始別再吃了!1魚膽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魚膽萬萬不能吃!魚膽萬萬不能吃!魚膽萬萬不能吃!草魚、鯉魚、鯪魚、青魚、鯽魚、鰱魚及大頭魚等,千萬不要吃,丟得越遠越好!另外在清理魚內臟的時候,一定要摘除魚膽。如果不慎弄破,一定要充分清洗乾淨,也要注意不要把汁液弄進眼睛。
  • 切記千萬別吃雞鴨豬魚的「這幾個部位」,那是毒素堆積的地方
    現在我們吃的東西越來越雜,以前不吃的東西現在也當作美食,但是有些部位其實是不能吃的,否則會影響人體的健康,甚至會食物中毒。 以下五個家禽部位能不吃就不吃,而原因是為什麼,一起看下去吧!1、魚「黑衣」不能吃魚腹內「黑衣」包括海魚、河魚,其腹內兩側壁都有一層薄的黑色膜衣。魚體腹腔兩側有一層黑色膜衣,是最腥臭、泥土味最濃的部位,含有大量的類脂質、溶菌酶等物質。 2、禽「尖翅」不能吃禽尖翅藏汙納垢不宜吃。
  • 揭穿吃魚的4大謠言!你曾經信過幾條?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曾聽老人說過:吃魚能明目能補腦;吃魚皮會中毒;吃魚膽清火明目;……這些傳言是真的嗎?今天斌姐要來給大家闢4個謠言,並和大家再詳細探討一下寶寶吃魚的學問。謠言1 吃魚眼明目、吃魚腦補腦錯!
  • 八爪魚哪個部位不能吃?網紅吃八爪魚為什麼要爆頭?
    八爪魚也叫做章魚,是一種軟體動物,它不僅口感細嫩,富有嚼勁,而且其中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等多種營養成分,非常受歡迎,經常會出現在各個餐桌上,那麼八爪魚有哪些部位不能吃呢?八爪魚哪個部位不能吃1、內臟。八爪魚的內臟位於頭部,其中含有腸腺、胃等臟器,而這些臟器中又有較多的泥沙、食物殘渣以及排洩物等,不僅食用口感不佳,而且沒有處理乾淨的話還可能會引起腸胃不適。2、牙齒。
  • 一男子吃魚後肝衰竭住院,醫生:魚身上1部位千萬不要吃,無解藥
    魚,一直以來以富含蛋白質,脂肪含量低,營養健康被大家所喜愛。 但是醫生發出勸告:魚並不是所有部位都能吃! 魚身上什麼部位有毒不能吃?
  • 常吃魚肉好處多,但營養師說:這3種魚一口都不能多吃!
    每逢過節,魚是餐桌上必有的一道美食,營養價值非常的豐富,對人體也有很大的好處,所以很多人都喜歡吃魚。魚類富含優質蛋白、多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礦物質。魚類中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如DHA和EPA)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病,有利於神經系統發育。
  • 寶寶吃魚補營養,但選什麼魚,吃什麼部位都有講究,吃錯有「毒」
    當然,不同的魚有不同的吃法,不同部位也各有各的美味,但小寶寶的腸胃脆弱,怎樣吃魚才好呢? 是的,給寶寶吃魚補營養沒那麼簡單,選什麼魚,吃什麼部位都有講究,吃錯會有「毒」!
  • 愛吃魚的要當心,這個部位有毒,千萬不能吃
    水煮、爆炒、清蒸、烤制……品類眾多的魚有各式吃法,多鱗多刺的魚身也考驗著大家的處理技巧。不過,魚身上有一個部分千萬不能吃,大家在處理時可要小心。01這個部位不能吃民間說法認為「吃魚膽能清火明目」,其實,不少魚的魚膽都是有毒的,包括常見的草魚、鯉魚、鯪魚、青魚、鯽魚、鰱魚及胖頭魚(花鰱
  • 給寶寶做輔食,營養師:魚身上這幾個部位不能吃,建議收藏
    為了避免出現被魚刺卡到的風險,建議大家給娃選擇刺少的魚,避開鯉魚、鯽魚、草魚這類魚。有位嬸子說:「快,把魚眼睛給寶寶夾上,能明目。」嚇得我慌忙拒絕。老一輩大多有兩個錯誤觀念: 1、物以稀為貴 2、吃啥補啥 然而事實卻是,那些他們認為很有營養的部分,恰恰是魚身上汙染元素富集的部分。
  • 有些肉不是想吃就可以去吃,豬、雞、魚的這些部位千萬不能亂吃!
    這些部位,要少吃內臟——少吃動物的肝臟是最大的解毒器官,動物的腎臟是身體的「過濾器」,難免會有一定的毒素殘留。一些內臟的膽固醇比較高,比如豬腦,每吃掉1個就給人體增加了3000毫克以上的膽固醇,也就是人體10天左右所需要的膽固醇量。
  • 吃魚識人術:第一筷子夾這個部位的人「沒教養」,容易被人瞧不起
    除了在飯局酒桌上看人以外,還有一種那就是吃魚識人術,通過看吃魚時,對方第一筷子夾哪個部位,判斷其人品,或者教養等等一系列的東西。那些第一筷子夾這個部位的人往往「沒教養」,特別容易被人瞧不起。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吃魚時最好是先吃哪個部位呢?說不定,一直以來,你吃魚的方式都是錯的。
  • 野生魚比養殖的更健康?魚有個部位不能吃,丟掉別怕浪費
    有人認為,人工養殖出來的魚大多都不健康,肯定不如野生魚好。那麼,高價的野生魚,真的比養殖魚營養更豐富嗎?很多人可能都想錯了,一文給你解釋清楚,教你安全健康的吃魚。野生魚與養殖魚,究竟誰優誰好?但事實上,野生魚的安全性問題也更大。野生的魚自然生長,但是它的生存環境風險也大。現如今各種汙染都比較嚴重,很難保證,野生魚沒有受到幹擾。如果魚類捕食了本身含有毒素物質的魚蝦,很可能就會蓄積毒素,難以保證健康問題。若是吃的比較多,再送上餐桌的話,對於生命的威脅還是很大的。所以有關野生魚與養殖魚到底哪個好,需要我們多方面來進行考量,並沒有那麼絕對。
  • 給寶寶選魚要注意了,這幾種魚不能隨便吃,而這幾種魚多吃更聰明
    大家都知道吃魚對寶寶大有好處,寶寶吃魚可以促進身體的生長發育,尤其是對寶寶的牙齒和骨骼發育,可以使眼睛明亮有神,增強記憶力,可以改善免疫系統,魚肉裡面含有蛋白質,尤其是魚頭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對寶寶的大腦發育,起著重要的作用,吃魚雖然好處多多,但是有些魚不能隨便給寶寶吃,有些魚的體內含有重金屬元素
  • 醫生說八種肉絕對不能吃的
    肉類是我們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別是對於一些無肉不歡的人來說,一頓不吃肉也是非常難過的一件事,但是吃肉的時候也要注意,因為有一些肉是不能吃的,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醫生說八種肉絕對不能吃。雞頭不能吃: 我國有句民諺:十年雞頭勝砒霜。為何雞越老,雞頭毒性就越大呢?
  • 吃了魚身上這個部位女子險喪命!雞、鴨、魚這些部位有毒,別吃
    在以前,因為生活條件的限制,很多人都想痛痛快快吃一頓肉。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肉在最近幾年突然就變得「不香了」。當年被人們鄙夷的魚頭、鴨脖和魚膽等反而成了不少人餐桌上的香餑餑。就在這時,不少問題也產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