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養生:氣溫低,手腳冰冷的女人,3個方面做好「熱養」。
傳統的中醫養生認為,養生不但有四時八節之分,也有男女之分。比如「男要冷養、女要熱養」之說,就這個觀點的最佳體現。
首先,為什麼說「女要熱養」呢?
女子以血為先,而營血遇寒則凝。傳統的中醫養生認為,女子想要調養好自己的氣血,防寒保暖是很有必要的。這樣才能保證氣血的流暢運行,不至於淤血內生。
實際上,生活中很多女性常見的身體問題,確實和「寒」有扯不清的關係。比如生理期的變化,多數也和寒邪凝滯氣血而成。
而秋冬兩季,尤其是霜降之後的秋末開始,外界氣候顯著降低,寒溼之邪自然就更為明顯。那麼,這個季節裡,女性該如何更好地養護自己、呵護自己呢?
中醫所說:陽虛則寒,陽虛容易導致手腳冰冷,有惡寒怕冷的跡象。
女人乃氣血之人,氣虛血虛會使各個臟腑氣血虧虛,面色蒼老、情緒不穩、不管做什麼都不感興趣。這之後,直到更年期比較常見的增生、肌瘤、以及某些婦科炎症。
這些問題,從中醫辨證的角度看,大多屬於「寒」。
所以,秋冬之後女性的養生,大致有如下三個方面要注意:
一、飲食藥膳,調理手腳怕冷:
女性朋友大多有秋冬怕冷的習慣,很多人一到冬天就整晚手腳冰涼捂不熱。這其實也可以看作是陽氣不足,寒邪內侵所致。如何溫陽祛寒而不上火?如下幾種藥食可以經常試試:
1、補氣:雖然說要驅寒,但內經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參茶能補益中氣,有不錯的散寒之用。常見的如西洋參、花旗參等等。也可以用四君子湯之類的熬水代茶。注意選擇性平和、補而不燥的即可。
2、補充維生素:多吃一些芝麻、花生,這些食物富含維生素E和多種營養,還能幫助維生素B的吸收,加強神經系統對抗寒冷的能力。
維生素E 能擴張血管的作用,可以加強肢體末梢兒的血液循環。並且有抗氧化作用,起到延緩衰老、美白皮膚之效。
3、內外「加熱」:多吃一些像洋蔥、辣椒之類的食物,能振奮體內陽氣,從而溫陽散寒。可以幫助身體產生熱量、促進血液循環。
秋冬季節,女性朋友最好養成泡腳的習慣,就有選擇艾葉、花椒、生薑之類的藥草,熬水之後,睡前泡腳。不但能直接溫暖肢體末梢,還能藉助藥性溫振陽氣,暢通經絡,
二、從「根」上養陽:
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養陽祛寒,就得抓住這兩個根本。如何溫養脾腎二髒呢?韭菜、或者韭菜籽就是最簡單的方法。
適合腰痛且涼、手腳冰涼、夜尿頻的女性朋友進食。
可以泡水代茶,也可以做成菜食。此外,如果脾腎陽虛比較明顯的,可以試試金匱腎氣丸之類。
三、調節陰陽平衡:
雖然我們一直在強調,女性秋冬養生要注意溫陽祛寒。但如果本身就有陰虛的情況下,就容易出現陰虛火旺。
如果這時再使用那些溫熱之品,又何異於是火上澆油?這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調節陰陽的平衡,使之不偏不倚,陰平陽秘。
如何調節陰陽平衡?明代著名醫家張景嶽就說「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
所以,對於原本有陰虛體質的女性朋友來說,秋冬的養生,就更應該注意「陰中求陽」,避免過於溫燥,比如腎氣丸之類。
總之,秋冬氣溫逐漸降低,對於女性朋友來說,如何做好防寒保暖,就是她們這段時間養生的重點。上述3個方面都做好了,相信能更輕鬆度過寒冬,並提高身體的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