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不同地方的生活習慣都是由當地幾百幾千年的地理、歷史和文化累積下來的,比如說,歐洲人喜歡吃奶酪和牛羊肉,夏天喜歡在沙灘曬太陽,而我們中國人喜歡吃米飯和麵條,夏天喜歡躲在家裡吹空調吃西瓜。而且,大家可能都不知道,很多歐洲人根本不認識空調!
許多歐洲遊客來到中國的家庭裡做客,在進門後跟主人打過招呼後,隨即發出一聲驚訝,接著就指著窗口的那個「小盒子」問中國家庭主人這是什麼東西?小夥伴們也許會覺得驚訝,空調不是夏日必備嗎?怎麼會不知道呢?
其實,這就是各地地理位置不同導致的結果了。我們中國之所以要空調主要是因為夏天的酷熱,而夏天的氣溫高又是因為我們國家處於北溫帶,在這個範圍內一年四季是十分分明的,夏天炎熱,冬天又很寒冷。
所以我們夏天除了吃西瓜這種解暑方式之外,最有效的就是吹空調了,在中國特別是南方地區,夏天出門兩分鐘就會汗流浹背,也難怪有許多人把空調必做再生之父。
而歐洲就不同了,歐洲的緯度比我們更高,而且西部瀕臨大西洋,整體氣候是很溼潤的,常年下著微微的小雨,所以說歐洲人夏天也不會感受到我們中國的炎熱,還樂呵呵地跑去陽光沙灘度假呢,既然沒有降溫的需求,空調這種東西在歐洲也沒什麼市場,那麼它的知名度自然就很低了。
其實說到歐洲的氣候,大家可以把它想像成中國東三省地區的氣候,歐洲的夏天即使會熱,也是熱幾天溫度就又降回去了,而且歐洲西部臨海,晚上的氣溫也會更低,一般不會超過26攝氏度,這種氣候下睡覺很舒服,完全用不著空調。
其實歐洲空調少見的原因除了用不太著之外,高昂的安裝費也是其中一個原因。據說,空調室外機在歐洲的售價高達五六百歐,而且安裝費折合成人民幣也要一兩千,如此高昂的費用,也難怪空調在歐洲普通家庭裡很少見了。
當然,空調除了給我們帶來降溫效果之外,對環境也有著不小的影響,空調排放的氟利昂對地球臭氧層會造成破壞,而這經過地球的空氣循環,將對環境產生更多的不利影響,總的來說,過度使用空調其實不環保,小編覺得調到適當的溫度就行,沒必要開得太低,這樣既費電又不環保。
歐洲人大體上不怎麼吃辣,因此很多人不認識老乾媽醬料,但也有些口味比較獨特的好這一口買來嘗試。但歐洲人要買空調可就比老乾媽更難了,需要花更多的錢,而且大概率買回來只會成為你和擺設。
你去過歐洲旅遊嗎?你覺得歐洲最讓你吃驚的東西是什麼呢,你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嗎?歡迎來評論區留言告訴小編哦。
文章內容不代表UC平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