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兔死走狗烹古代王朝開國功臣能都幾個善終的?

2021-01-12 糖送園茗清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古代王朝更替似乎是歷史的必然性,細數歷代開國皇帝「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似乎是個亙古不變的選擇。

然而也並不是所有開國皇帝都會誅殺功臣的(皇帝誅殺功臣的大多數原因都是功高蓋主不好掌控)縱觀古代也只有那麼幾個「另類」的皇朝!

第一個祖龍皇朝秦朝

秦朝是我國古代第一個中央高度集權的皇朝,也是我國第一個大統一王朝。始皇帝的雄才偉略,掃六合平八方,所謂的功高蓋主在始皇時代都不可能實現。「嬴氏血脈不絕蒙家守護不斷」這句話也能看出始皇是有多麼的不凡,而誅殺功臣更是不可能的事。

第二個盛世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我想大家都很熟悉吧。雖說他是唐朝的第二任皇帝,但整個李唐江山基本都是他一個人打下來的。手下謀臣將士也在他稱帝後大肆封賞(這也是後來著名的凌淵閣24功臣)。在位時被異族尊稱天可汗,四海平穩百姓們安居樂業,也是被後世歷史承認的千古一帝。

第三位宋朝

不的不說三百年是古達王朝的一大門檻,就算是萬國來朝的盛唐也免不了走向衰弱而退出歷史舞臺。宋太祖趙匡胤在晚唐時黃袍加身,宋朝正式建立。中國古代最傑出的陽謀之一「杯酒釋兵權」就出自他手,而尊他為皇帝的開國將士們也應交出兵權得到了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最後其實小編覺得可惜的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了,要是太子朱標不早亡,就不會發生後來的大肆誅殺開國功臣為太孫朱允炆鋪路了。大家覺得呢?

相關焦點

  • 皇帝睡覺夢見洪水,醒來一想,立刻將開國第一功臣滿門抄斬
    中國古代幾千年封建社會,王朝不斷更替,光皇帝就有幾百位,而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啊,皇帝一般又是喜怒哀樂很無常的人,任何的猜疑,任何的舉動都可能使得臣子帶來殺身之禍。下面這位皇帝,做夢夢見洪水淹了金鑾殿,醒來立刻將開國第一功臣全家殺絕,滿門抄斬。
  • 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屬於曾經的那些榮耀都不復存在了,轉眼間,煙消雲散。從全民爸爸到資本家、走狗、吸血鬼,只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今天彭叔就跟大家聊聊彭叔對這件事的看法。不是光說像馬的那個雲,而是整個網際網路紅利期的結束。最近很多人在網上各種罵阿雲,說阿雲是在吸年輕人的血,是在賺昧良心錢。
  • 宋江的命運,狡兔死,走狗烹
    接著驚悚的一幕出現了,誰也沒有想到事情會來得這麼快,不到半年盧俊義和宋江被奸臣蔡京、童貫、高俅、楊戩害死,應了一句古話,高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樣死不冥目的宋江用冤魂告了御狀,皇帝知道了這事,只是在金鑾殿上罵了高俅和楊戩,蔡京和童貫幫襯把這事摭掩了過去。宿太尉等正直的大臣們也沒有指責奸臣。
  • 韓信:立下曠世之功,然狡兔死走狗烹,最終死於老婦人之手!
    公元前196年,被劉邦的妻子呂氏誘殺於長樂宮,最終還是死在了女人手裡。難道韓信的死真的是對應「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典故嗎?韓信為什麼會落得如此下場?韓信就在這裡說下了那句千古名言: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敵國已破,我固當烹矣!返回長安後,或許是劉邦有感於當日之恩,又或許沒有得到韓信謀反的證據,最終還是沒有殺韓信。不過也沒有放韓信,而是把他關在了起來。沒多久,劉邦大赦天下,韓信也被放了出來。不過也沒有放他回封地。就這樣,韓信被貶為淮陰侯,留在長安聽候差遣。
  • 最有人情味的開國皇帝,從未殺過一個功臣,還厚待不共戴天的仇人
    據史料記載,這幫老太婆們仗著酒勁,在互相嬉笑取鬧間,竟然指著劉秀說:「文叔(劉秀的字)自幼謹厚忠信、老實巴交,不喜歡跟別人應酬,僅僅以坦誠柔和待人罷了,我們都以為他只能做個本分的農夫,想不到最終卻能當上天子,真是想不到啊!」說完,這些老太婆們又是一陣大笑,宴席間充滿歡快的氣氛。
  • 《雍正王朝》中胤祥沒有聽從鄔思道辭去鐵帽子王建議,為何卻沒事
    《康熙王朝》可謂是電視劇中經典,劇中的雍正在繼位後,對當年那些參與奪嫡的皇子們都大力打壓或針對,很少有能夠善終的。然而十三阿哥胤祥卻是其中較少能夠善終的一位。當初在雍正繼位後,鄔思道就曾勸到十三阿哥如果想要安全,就一定要辭去雍正賜予的鐵帽子王。
  • 歷史上徐達是怎麼死的,真的是被朱元璋一隻「燒鵝」害死的嗎?
    正所謂「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滅,謀臣亡」,說到屠戮功臣,朱元璋在歷代帝王之中絕對名列前茅。不論為了肅清政治環境,還是為了穩固統治,亦或是保證皇位傳承,朱元璋殺起功臣來,那簡直是毫不手軟。那麼,明朝開國大將徐達,也是被朱元璋害死的嗎?
  • 開國君主和肱骨勳貴們,共患難之後能否共富貴?取決於時間
    劉邦,搞什麼「白馬盟誓」,只封劉姓王;先前封了幾個異姓王,最後都想辦法弄倒了。朱元璋,乾脆只封自己的兒子去各地當王爺,而且把子子孫孫的待遇福利搞得很好,以至於明朝末年,數量龐大吃皇糧的朱家子孫嚴重拖累了明朝財政。——這種解釋呢,其實也牽強。
  • 建功難,善終更難,韓信為什麼逃不脫「狡兔死,走狗烹」的魔咒?
    落魄之下的江邊垂釣,或許成為了韓信的人生轉折點根據歷史記載,韓信出身卑微,可以說整個劉邦集團的文臣武將的出身,都是普遍偏低的。因此也有學者將劉邦起義,定位為秦末農民大起義的一種,與項羽集團的出身非富即貴相比,劉邦集團未免顯得頗為寒酸。
  • 奪嫡引發的玄武門之變背後,實則是開國第一功臣反皇帝清洗的鬥爭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玄武門之變」,可以說是古代奪嫡之爭的一個極端體現,將「最是無情帝王家」演繹的是淋漓盡致,李世民是弒兄殺弟,並且逼迫父親李淵,可謂慘烈到極致。而在今天來看,玄武門之變其實不只是一場慘烈奪嫡,背後更是一場唐初的政治鬥爭,是開國皇帝對開國第一功臣的清洗,進而被反擊所引發的後果,那麼這到底怎麼回事呢,今天宋安之具體來說說。
  • 走狗曾是「體面人」的代名詞?說說狗的冷知識
    「走狗」曾經是「體面人」的代名詞?一起和文史君來遛遛歷史深巷裡那些狗狗吧!一、犬與狗犬和狗一度是相互糾纏不清的兩個概念。對於犬字,《說文解字》有「狗之有縣(懸)蹏(即蹄)者也。象形。孔子曰:『視犬之字如畫狗也。』凡犬之屬皆從犬。」文物學者王世襄曾詳細解說:「十八個腳趾的為『狗』,二十個腳趾的為『犬』。」
  • 藍玉為明朝創建立下汗馬功勞,為何最後還落了個被剝皮的下場?
    那麼問題來了——藍玉為明朝立下汗馬功勞,朱元璋明知誅殺這樣的功臣會落得千古罵名,可他為何仍是將藍玉剝皮了呢?筆者認為,朱元璋殺藍玉有以下五方面的原因:一、得勝而歸時暴力闖關當初藍玉率領大軍北徵南返時,在一個名叫喜峰關的地方受到阻撓。因為那天剛好是晚上,守城的將領並不能一眼分清來人是敵是友,所以他們要求藍玉大部隊停下來接受檢查。
  • 《雪中悍刀行》——元本溪,三朝帝師真國士,兔死狗烹難善終!
    如果有幸讓你讀到我的文章,而且你剛好覺得還不錯的話,希望可以給個關注,謝謝。《雪中悍刀行》中謀士眾多,老一輩謀士之中李義山、黃三甲、元本溪和納蘭右慈可以說是一騎絕塵,其中半寸舌元本溪可以說是比較特殊的一個。雪中的人們都喜歡稱李義山為毒士,可是在我看來元本溪好像才更適合被稱為毒士,至於他的計謀在我看來挺毒的。
  • 為什麼古時候有些開國功臣都兔死狗烹?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誕生了無數青史留名的文臣武將,他們都是沒一個朝代的開創者,也是一中國歷史上最優秀的人才。任何一個君主建立王朝,都少不了賢臣良將的輔佐。可是王朝建立後,大多數封建帝王都會對開國功臣進行大清洗,這些功臣往往不得善終。
  • 藍玉案死了多少人?
    根據《明史》的記載,藍玉「長身赤面,饒勇略,有大將才」,他是明初開國名將常遇春老婆的弟弟,剛開始的時候在常遇春手底下效力,很快就展現出了一名優秀將領的素質。元朝覆滅時,逃遁至塞北,當時北元尚存不可小覷的實力,他們經常到明朝邊界搗亂,捕殺邊關官吏和百姓,順便搶個劫。所以北元一直都是朱元璋的心腹大患,雖然他也經常派大將出徵塞北,打過一些勝仗,但是並沒有傷到北元的筋骨。洪武二十一年,藍玉的機會來了,「肅清沙漠,在此一舉」,藍玉受朱元璋命令,掛大將軍銜,率領十五萬大軍徵討北元皇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