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您最美】海翼集團弘揚和傳承蓋軍銜精神 再赴南極科考

2021-01-16 廈門網

  1995年,蓋軍銜駕駛廈工裝載機在南極長城站參與修建了迄今為止唯一一條以企業名稱命名的南極大道——「廈工大道」。

  勞動創造未來,拼搏成就夢想。海翼集團弘揚和傳承「南極英雄」蓋軍銜精神,在黨員職工中進一步營造敬業奉獻、爭先創優的良好氛圍,使幹實事、創佳績成為大家的自覺追求,在抓招商促發展、抓項目增後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貢獻力量。

  多年來,廈工人堅守「精心製造、精兵強將」的初心,為中國極地科考事業提供一批又一批代表性優質產品,並派遣了多位最優秀的老中青機械師持續接力,連續24次參加國家極地科考活動,廈工也成為中國極地科考最可信賴的工程機械民族品牌之一。

  【曾應根】

  出徵南極525天修理科考機械

  >名片曾應根中國第35次和第36次南極科考隊隊員、廈工機械師

  歷時525天,從2018年11月16日出發到今年4月22日回國,中國第35次和第36次南極科考隊隊員、廈門廈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廈工」)機械師曾應根完成了在南極的隨隊機械維護保障任務,凱旋歸廈。

  在南極開展科考或完成物資運載任務,必須隨時利用好天氣連續作戰,一天15個小時不眠不休是家常便飯。

  曾應根和其他機械師的任務,就是給科考隊使用的牽引車、雪地車等機械「看病」——每天早晚檢修一遍營地內的車輛、任務中時時關注機械健康、有問題要在最短時間內排查解決。

  2018年12月21日晚上9點多,一輛牽引車的減震器壞了,營地沒有預備替換配件。曾應根急中生智,提出減震器是橡膠材質,雪地車的履帶也是,能不能把履帶改裝成減震器?說幹就幹。曾應根把履帶一片片剪好、疊起,在上面打孔,用長螺絲固定在一起。在零下近三十攝氏度的低溫中、近30米每秒的大風裡,他躺在牽引車底,不斷修剪、調整履帶的形狀,塞入車架和車輪間的小洞中。修理結束時,已經是第二天凌晨3點了。

  每年的12月初,「雪龍」號極地考察船都會給南極的中山站送去物資,船停靠的地方,距中山站還有40公裡遠,需要在海冰上運輸物資。

  海冰厚度為1.2米左右,四處暗藏著冰裂隙。雪原白茫茫一片,曾應根和隊員們練就一雙「火眼金睛」,發現了冰裂縫,就插旗做個記號,把裂隙寬度、形狀、規格記錄下來,規劃好運輸路線。

  每天一大早5點起,幹到晚上12點多收工,雪地車拖著雪橇運輸物資往返一次要花費8個小時左右,曾應根和隊員們花了近兩周的時間,才把「雪龍號」上的物資卸到中山站。

  曾應根20歲進入廈工,從一名普通裝配工做起,用10年時間,習得一身機械維修的好本領。在2017年全國第三屆工程機械維修工職業技能競賽中,他獲得裝載機組個人競賽金牌及「個人優勝一等獎」。30歲,曾應根參加了中國第35次南極科考隊機械師選拔,通過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的重重考驗,順利入選。

  「作為廈工的一員,想追隨老前輩蓋軍銜的腳步,為中國極地科考事業作貢獻。」曾應根說,前輩蓋軍銜一直是他的榜樣。

  一代又一代廈工人,續寫著南極冰雪奇緣。一代又一代廈工設備,先後助力南極科考事業。曾應根說,廈工的輪式裝載機、履帶式挖掘機、叉車等設備在南極物資轉運、建設施工、道路清理等工作中都有出色表現。

  【鄭龍枝】

  帶領技術團隊完成近百創新項目

  >名片鄭龍枝廈工銷售中心培訓總監(圖右)

  從中級工到高級技師,從一名普通的裝配工到廈門廈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廈工」)銷售中心培訓總監。因為喜愛機械,鄭龍枝與生產線上的鋼筋鐵骨結下不解之緣。28年了,他將自己最美好的時光都留在了廈工,一直從事裝載機電路檢修和培訓工作。

  「福建省技術能手」「全國機械工業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技能類「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這些響噹噹的榮譽背後,是鄭龍枝多年如一日敬業守職的寫照。截至目前,他帶領工作室小組完成近百項創新項目,為企業帶來巨大效益。

  廈工擁有國家級的技術中心,設計師多為資深專家,但電氣系統的每一次研發和更改都要經鄭龍枝現場修正和實踐驗證。

  2010年,鄭龍枝發現裝載機產品的電路設計存在既費料又不便安裝等問題,主張優化設計,但設計師卻持不同意見。鄭龍枝不懼權威,據理力爭,親自改裝了一臺機器,並抱著一大捆多餘的線束說服了設計師,終於獲得技術改造項目的審批。最終,這個改造項目每年為公司節省材料成本1000多萬元。

  2012年,鄭龍枝主持「裝載機線路管路布局優化整改」項目,為公司節約成本約600萬元。

  作為福建省「鄭龍枝維修電工技能大師工作室」的負責人,也是廈工「蓋軍銜勞模創新工作室」帶頭人,鄭龍枝帶領團隊在技術創新中作出突出貢獻。2013年,他根據自己的維修經驗總結編寫了《裝載機電氣系統故障案例》,成為全國各地三包服務人員的電器維修工具書。

  今年受疫情影響,沒法正常開課,鄭龍枝創新性地採取了線上教學的方法,組織師資力量在釘釘雲課堂上進行在線培訓,目前累計在線學習人數已超過萬人。

  談及自己獲得的諸多榮譽,鄭龍枝說,「在廈工,像我一樣實在肯幹的人非常多,我也是代表廈工人獲得這些榮譽。今後,無論走到哪裡,我都會牢記自己進入廈工的初心,牢記自己的使命。」

  本組文/廈門日報記者 黃琬鈞本組圖/海翼集團提供

相關焦點

  • 南極科考隊員高山反應離隊
    南極科考隊員高山反應離隊  美國極點站出動飛機救援蓋軍銜,其餘隊員將繼續登頂  據新華社北京1月8日電 中國南極冰蓋崑崙科考隊隊員、機械師蓋軍銜因出現嚴重高山反應,於北京時間1月8日經過國際救援離開冰蓋隊。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魏文良副主任表示,冰蓋隊將在休整後繼續向南極冰蓋最高點發起衝刺。
  • 零距南極環保公益活動啟動 免費赴南極看小企鵝
    2012零距南極環保公益活動」上午在天津極地海洋世界啟動。即日起至12月,該活動將從包括本市在內的全國五大賽區選出8位環保志願者,由海昌旅遊集團資助免費赴南極考察極地生態環境,並走訪各國的極地科考站。孩子們在啟動儀式上扮演小企鵝歡迎大家到南極做客。本報記者左 山攝天津北方網訊:今天是第43個「世界地球日」。「企鵝的感動?2012零距南極環保公益活動」上午在天津極地海洋世界啟動。
  • 立榜樣樹標杆 肇慶啟動傳承弘揚好家教好家風行動
    12月9日,由肇慶市婦聯、肇慶市文明辦舉辦的「2020年肇慶市先進家庭頒獎暨傳承弘揚好家教好家風行動啟動儀式」在廣東省首批家教家風實踐基地——肇慶高要家訓廉政基地舉行。省、市「五好家庭」「最美家庭」「書香家庭」「美麗庭院」家庭代表,市傳承弘揚好家教好家風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負責人,各縣(市、區)婦聯分管副主席、高要區婦聯及部分鎮街、村(社區)婦聯幹部等70多人參加活動。
  • 時隔20年 中山大學重返南極科考國家「戰隊」
    曾經兩次赴南極參加越冬科考,中山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教授楊清華介紹,在本次科考中,中大與中國極地研究中心、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等兄弟單位開展了緊密合作,所承擔和參與的科考內容主要包括船載海洋/海冰-大氣通量觀測、大氣探空協同觀測、多手段海冰厚度和分布觀測、多手段物理海洋觀測等。
  • 北京四中組織學生南極科考 團費近10萬
    近日,有網友自稱北京四中學生家長,發帖稱該校高中生將組團赴南極科考,團費近10萬元,「我家孩子該不該去呢?」有網友跟帖贊成,也有人質疑團費過高、行程安全等問題。昨天,北京四中表示,該活動由北京市青少年科技俱樂部、中國科學探險協會主辦,四中的學生自願報名,根據英語水平和體質狀況選拔20人,於明年1月底前往南極,目前已有30多名學生報名。  近日,一名自稱北京四中學生家長的網友發帖稱,該校將組織學生前往南極進行科考活動,旅費高達98000元。
  • 習近平登上「雪龍」號科考船(組圖)
    視頻連線慰問科考人員   霍巴特是澳大利亞南極科考母港。「雪龍」號科考船在執行中國第31次南極科考任務途中,在霍巴特港停靠補給。   習近平和阿博特來到霍巴特港區,參觀了澳大利亞南極科考展覽,並通過視頻連線同中澳南極科考站工作人員通話。中國中山南極科考站、澳大利亞戴維斯南極科考站負責人分別匯報工作。   習近平向兩國科考人員表示慰問。
  • 南極成為熱門目的地 科考與旅行備受關注
    南極遊趨熱  環保要求史上最嚴  2017年11月,中國南極科考團隊正式開始了第34次南極科考任務,並預備在恩克斯堡島建立中國在南極的第5個科考站。加上此前的長城站、中山站、崑崙站、泰山站4座南極科考站,中國的南極科考即將進入「五朵金花」時代。
  • 最美志願者事跡展播丨​高偉:不忘初心參與志願講座 傳承弘揚...
    最美志願者事跡展播丨​高偉:不忘初心參與志願講座 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2020-12-23 22: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阻止新冠病毒進入冰層」:多國削減南極科考團隊人員
    儘管研究南極對於應對氣候變化具有重大意義,受疫情影響,多國科學家不得不暫緩或改變前往南極進行科學考察的計劃,以防止新冠疫情擴散到南極洲。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報導,以往的10月到次年2月是南極洲最繁忙的夏季,來自數十個國家的數千名科學家聚集在研究站附近開展科考任務。然而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許多科學家將不再前往南極洲實地考察,而依靠遙感和前幾年收集的數據和樣本進行研究。
  • 在南極看小屋和企鵝
    【本報赴南極特派記者 郭媛丹】神秘的南極最早是探險家的樂園,近年來,旅遊業興起,全世界的遊客都希望有機會登上南極大陸一探究竟。因為南極大陸並無常住居民,因此各國在南極設立的科考站成為難得一見的小屋。這其中,中國首個南極考察站長城站也是可以參觀的站點之一。2019年9月,中國自然資源部網站發布了赴南極長城站開展旅遊活動的申請指南,按照相關流程,計劃赴長城站開展旅遊的企業申請通過後則可以按照相關要求安排旅遊活動。現在每年中國有5000多名遊客赴南極旅遊,「打卡」長城站是每個中國人的心願。不過長城站只在周末和節假日對外開放。
  • ——「奮鬥者」號標註中國載人深潛新坐標
    自2020年7月起,「奮鬥者」號先後赴南海、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海域分階段進行了海試驗證,累計完成30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從進入、認知深海,再到探查、開發深海,建設海洋強國的前景如畫卷徐徐展開。  中國科學院黨組書記侯建國說,未來將進一步加強基礎研究和國際合作,結合「奮鬥者」號等深海裝備集群的應用,發起由我國主導的國際深淵深潛科學研究計劃,打造支撐深海科技可持續發展的隊伍,推動深海科技再創高峰。
  • 國內旅行團造訪南極長城科考站 令站員陷入兩難
    春節期間,一個百人中國旅行團不請自來到了南極中國長城科考站,令科考站措手不及,陷入兩難境地:祖國親人遠道而來,不歡迎、不接待,似乎不近人情;但是科考站不是旅遊站,科考隊員也不是旅遊接待員,科考站的食品、淡水、藥品和能源等並非為旅遊者準備。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保護傳承弘揚,讓寶貴文化遺產綻放新光彩
    在潮州,走進廣濟橋、廣濟樓、牌坊街,察看文物修復保護、非遺文化傳承、文旅資源開發等情況;在汕頭,走進開埠文化陳列館、僑批文物館,察看開埠區街區人文歷史風貌……近日,習近平總書記赴廣東考察調研,以上率下地告訴我們必須全力做好寶貴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保護工作。
  • ...奏響新中國奮鬥交響曲 高唱新時代奮鬥者之歌 為實現中華民族...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最美奮鬥者」評選表彰和學習宣傳活動作出重要指示,向已經逝世的「最美奮鬥者」表示深切的緬懷,向受到表彰的同志表示熱烈的祝賀,向「最美奮鬥者」親屬表示誠摯的問候。
  • 奮鬥是青春最美的姿態!6省市僑青會長「圓桌論劍」!
    奮鬥是青春最美的姿態!6省市僑青會長「圓桌論劍」!,內心有光是青春最美的模樣,奮鬥是青春最美的姿態!論壇以「弘揚抗疫精神,綻放僑青風採,建功新時代」為主題,來自全國23個省的僑青組織負責人與全球25個國家和地區的100餘名僑界青年精英代表等匯聚一堂,互鑑互通,共建共商共享中國夢。
  • 五赴南極,他讓冰蓋下的世界不再神秘
    原標題:五赴南極,他讓冰蓋下的世界不再神秘   第二看臺   歷時131天,總航程超過3萬海裡,搭載我國第35次南極科考隊的「雪龍」號近日順利回到上海,圓滿完成各項考察工作。在此次南極科考隊伍中,有一支來自吉林大學的6人團隊。
  • 人均團費15萬的南極科考不是教育
    寒假期間,華師附中17位中學生遠赴南極開展了為期18天科學考察冬令營活動,團費人均15萬元。該校是廣東省第一所組織學生遠赴南極科考的中學。(3月1日《南方都市報》)  對於這件中學生南極科考的事情,網上贊同的不多,拍磚的倒有不少。大多數人拍磚的理由似乎帶有一些羨慕嫉妒恨的色彩而缺乏一定的理性。
  • 【弘揚振堂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大型組歌《董振堂頌歌》(歌詞)已...
    【弘揚振堂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大型組歌《董振堂頌歌》(歌詞)已創作完成 2020-11-28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注 奇蹟旅行南極包船再起航 承辦大健康領域企業首次南極商務團
    繼連續多年成功推出南極包船項目後,2016年新春眾信旅遊旗下高端品牌奇蹟旅行再次推出大型南極包船項目。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南極包船項目迎來了一群特殊的遊客——30餘名天獅集團的事業夥伴。據悉,這是中國大健康產業企業首次組團赴南極開展高端旅遊活動,也是中國公司組織自身人員赴南極旅遊規模最大的一次。
  • 「花樣團」探秘半世紀前南極科考站
    雖然早在一百年前人類就發現了南極大陸,但南極依然在等待著人類發現幾千年前的遠古秘密。本周,「花樣團」即將與南極作別,臨行之前,他們將踏上半世紀前留下的南極科考站,探尋南極科考站一夜之間全部離開的世紀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