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博物館,典藏清代白玉、瑪瑙雕刻精品!盡顯工藝之美!

2021-01-08 大咖la暢遊博物館

紅瑪瑙雕牡丹鳳紋瓶,清代。青島市博物館藏。長12.3釐米、寬13.5釐米、厚6.5釐米。頸上浮雕兩朵牡丹,腹部浮雕鳳鳥和牡丹花卉,瓶兩側從口部至圓足各鏤雕一枝牡丹花卉為耳。

雲龍紋白玉扁壺,清乾隆。青島市博物館藏。高19.7釐米、長口徑7.2釐米、寬口徑4.8釐米。壺採用整塊優質白玉雕琢而成,質地細膩瑩潤,色澤清純,雕工精湛,線條流暢,為清代中期玉雕工藝鼎盛時期的一件代表作。

雲龍紋白玉扁壺(局部),清乾隆。青島市博物館藏。高19.7釐米、長口徑7.2釐米、寬口徑4.8釐米。壺頸兩側雕有鏤空變形獸耳,壺身中部浮雕五爪神龍盤旋於水波之上,穿梭於祥雲之中。龍首正面而視,圓眼凸雕,口微張,八字形鬍鬚上翹,腮飾鋸齒紋。壺底足陰刻單回紋,整器紋飾布局合理。

雲龍紋白玉扁壺(側面),清乾隆。青島市博物館藏。高19.7釐米、長口徑7.2釐米、寬口徑4.8釐米。

雲龍紋白玉扁壺(局部),清乾隆。青島市博物館藏。高19.7釐米、長口徑7.2釐米、寬口徑4.8釐米。

白玉雕葫蘆式片(一對),清乾隆。長20.8釐米、寬13.6釐米、厚0.6釐米。正面在扁平葫蘆形上浮雕葫蘆、枝葉紋,一件雕有四個葫蘆,一件雕有三個葫蘆,腰兩邊各透雕一隻蝙蝠,背面中部篆書「大吉」二字,周圍飾有祥雲,寓意「子孫萬代、福祿綿長、大吉大利」。(圖片版權均屬青島市博物館所有)

相關焦點

  • 首都博物館,典藏清代至民國,與十二生肖相關的文物!寓意吉祥!
    十二地支紋白玉活心佩,清代。首都博物館藏。十二生肖又叫屬相,是中國與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種動物。十二生肖的起源與動物崇拜有關。據湖北雲夢睡虎地和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秦簡可知,先秦時期即有比較完整的生肖系統存在。最早記載與現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傳世文獻是東漢王充的《論衡》。
  • 樂安光程公祠:清代門坊石雕博物館
    該村最為人推崇的是,村中建有「宇瞻公祠」、「守元公祠」、「光程公祠」等大小宗祠十幾棟,被稱為祠堂之村。其中光程公祠門坊石雕圖案最多,被譽為清代石雕博物館。    光程公祠始建於清代道光18年(1838年),至今已有175年歷史,是該村為了紀念黃氏二十九世孫黃方徒而建。黃方徒名際二、字光程,誥封儒林郎。
  • 從一件白玉鷹熊雙聯瓶說起
    今年5月底在香港佳仕得春拍上,將有一件刻款「乾隆仿古」的清代白玉鷹熊雙聯瓶走進公眾的視線。這件拍品,曾經於1999年4月在香港佳仕得拍賣,這是時隔20年後再次拍賣。乾隆白玉鷹熊雙聯瓶刻款這件乾隆白玉鷹熊雙聯瓶高13.8釐米,玉質和雕工俱佳。第二次走進拍場,可能會以較高的價格梅開二度。類似的器型在明清玉器中都有發現。據信,其取鷹、熊的諧音,表達英雄之含義。
  • 南紅瑪瑙櫻桃紅的收藏價值你知道嗎?
    優秀質地的櫻桃紅加上精湛的雕刻工藝,其價格是非常高昂的,目前市場上精品櫻桃紅南紅瑪瑙價格也居高不下。南紅瑪瑙依據其顏色不同,分為很多類,並且每一種的價值都有所不同,具有收藏價值的顏色有錦紅、柿子紅、玫瑰紅、硃砂紅、櫻桃紅等。
  • 白玉雕刻收藏、投資行情到來
    當代白玉雕刻專家吳德昇的代表作《妙趣橫生》拍出1380萬元,創下當代白玉雕刻系列近年罕見的高價。     吳德昇的白玉雕刻作品《妙趣橫生》,拍出了1380萬元。當代白玉雕刻專家吳德昇的代表作《妙趣橫生》拍出1380萬元,創下當代白玉雕刻系列近年罕見的高價。    保利春拍首設白玉雕刻專場    南都記者了解到,過去,當代白玉雕刻作品往往沒有獨立的展銷平臺,只能與書畫、古董、珠寶等「混搭」銷售,而保利春拍今年首次為白玉雕刻系列設置專屬櫃檯、拍賣專場,更奉上超過60%的高成交率,吳德昇作品「突破千萬」等利好消息。
  • 遼金時期的白玉雕刻作品已達到巧奪天工的境界了
    沒辦法,漢人的文化底蘊太深厚,金人不融合、漢化,是不可能的,因為漢文化之高深,實力不允許啊!金人的文化全部向漢人文化傾斜,這是有物證的。之前本作者在寫有關玉器文章的時候,就提出過,玉是最古老的文化載體。玉承載著悠久的歷史與文化一代代相傳到今天,這就是物證。
  • 難得的精品!乾隆時期南紅瑪瑙筆筒
    南紅瑪瑙(俗稱「南紅」)在古代的價值就很高,南紅瑪瑙很少見有大料,能像這樣雕琢成器物的非常罕見,在古代只有宮廷才能擁有,民間極為罕見,又由於南紅瑪瑙的摩氏硬度比和田玉高,可見雕刻工藝的難度有多大,實在是難得的精品,可嘆工匠技藝之高超。
  • 光潔溫潤,白如羊脂——瀋陽故宮珍藏的清宮白玉
    如滿漢文合璧「大清受命之寶」「制誥之寶」,雍正及乾隆皇帝的「敬天勤民」璽和部分帝後諡寶、閒章等,皆以上好的白玉製成。 清宮傳世的白玉製品聚集了當時各類雕刻製作工藝,如圓雕、透雕、高浮雕、淺浮雕、線雕、減地、陰刻等等,除以白玉雕制單體器物之外,還有連綴器、鑲嵌器,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白玉的表現功能。瀋陽故宮珍藏的白玉藏品絕大多數都是清宮製造。
  • 白玉就是白色的玉?99%的人都這樣誤解過!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許多石英巖類玉石都是用模子高溫壓出來的,沒有手工雕刻的痕跡。頂級白玉鑑賞瀋陽故宮現藏白玉藏品約有300件,代表了清代玉器的製作工藝,反映了清人的思想觀念和理想追求,對這些精美的玉器進行更細緻的研究,將會使我們對清代社會及清宮廷器物有更為深入的了解和認識。
  • 瑪瑙是「七寶」「七珍」之一,收藏瑪瑙你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有記載說:由於瑪瑙的原石外形和馬腦相似,所以稱它為「瑪瑙」。在舊約聖經還有佛教的經典中,都有瑪瑞的事跡記載。在東方,它是七寶、七珍之一。瑪瑙以其色彩豐富、美麗多姿而被當作寶石或作工藝製品,也可以用來製作精密器的軸承及瑪瑙研體、瑪瑙乳缽等工業用品。世界上瑪瑙著名產地有:印度、巴西、美國、埃及、澳大利亞、墨西哥等國。
  • 蜜蠟雕刻的藝術品,有種靈魂脫竅的美,其實非常簡約
    有些商家也把琥珀工藝不亂提升走上藝術路線,現在很多展會上各種琥珀藝術作品也和其它高等玉石一樣可以被評定和獲獎,天工獎的獲獎單中琥珀作品也非常多的。今天二哥和大家分享一些琥珀製品,這次的作品都是選擇上等之色或者意境優美的原料,儘量用最簡潔的工藝手法來表達作品的靈動和神態之美,下方的實物拍攝圖片還望大家多多指點。
  • 天台慈恩寺發起《白玉大藏》雕刻工程 將歷20年完成
    鳳凰網華人佛教浙江訊:《白玉大藏》者因以白玉雕刻《大藏經》版而得名,又因其將藏版於天台宗之發祥地——天台山之天台洞窟之中,亦名《天台藏》;因天台洞窟所在之慈恩寺乃大般若宗根本道場,此版藏經又以修行次第為綱、導人漸次趣入般若智海,又稱《般若藏》。
  • 中式家裝必不可少的木質雕刻掛屏
    絲翎檀雕《雪晴鷺憩圖》掛屏上圖總掛屏採用的工藝引用資料「絲翎檀雕鐵筆絲翎技法、結合傳統木雕的工藝,將工筆國畫經過再創造並以淺浮雕的形式立體呈現在木上的一種新型高端工藝美術品,該品兼具藝術價值、投資收藏價值與實用價值,可廣泛運用於觀賞
  • 開國大典銀版畫純銀雕刻版畫 多重工藝完美結合
    :240*137mm 畫框尺寸334*231*16mm 工藝:壓砂雕刻彩繪 限量發行10萬套70克 畫心尺寸:700*401mm 畫框尺寸892*593*22mm 工藝:壓砂彩繪 限量發行 10萬套700*401mm 畫框尺寸892*593*22mm工藝:壓砂雕刻彩繪 限量發行 5萬套280克 畫心尺寸:856*490mm 畫框尺寸
  • ...館線上展覽《可移動的敦煌壁畫——武威市博物館館藏精品水陸...
    武威市博物館線上展覽《可移動的敦煌壁畫——武威市博物館館藏精品水陸畫展》(之一) 2020-12-02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浙江省藝術家向蒙古國家博物館捐贈手工藝術品
    青田石雕,始於南北朝,距今1600多年,青田石是「四大國石」之一,被譽為「印石之祖」,其雕刻技藝有巧奪天工之美,多次被選為國禮。今天展出的每一份精美的作品都凝聚著工藝美術大師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青田石雕,始於南北朝,距今1600多年,青田石是「四大國石」之一,被譽為「印石之祖」,其雕刻技藝有巧奪天工之美,多次被選為國禮。今天展出的每一份精美的作品都凝聚著工藝美術大師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 怎樣在一塊木頭上雕刻百餘人物?
    國博剛剛開展的「雕繪乾坤:潮州木雕展」展示了來自廣東省博物館、潮州市博物館和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160餘件(套)展品,包括諸多明清及近現代的潮州木雕精品,呈現了潮州木雕集雕刻、漆藝、貼金等技法於一體的藝術特色,也反映出潮汕獨特的文化景觀。
  • 白玉帶翠「玉中精品」?
    新疆和田玉白玉帶翠籽料「連年有餘」掛件魚是古代人們心目中的吉祥之物,"魚"與"餘"諧音,製成圖案,表示"連年有餘"、"富貴有餘",各種造型的魚玉佩早已成為我國傳統佩飾之一,寓意美好。這款玉質油潤細膩,質感溫潤,顏色偏青,略帶翠色,沉鬱幽謐。
  • 今年廣州各大博物館看展指南
    關鍵詞:唯美  2021年開年,廣州各大博物館紛紛上了新展覽,許多展覽都非常美。比如廣州博物館的「戶上千色映羊城」是全國首個「滿洲窗」主題展;廣州藝術博物院的「惠風和暢——明清春天題材繪畫展」 則精選了藝博院與省博明清時期繪畫中迎春祈福、詠春雅會、賞春騁懷等題材的精品。  接下來,一連串「唯美派」的展覽還將陸續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