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內又有3人中招!醫生反覆提醒:這種病現在馬虎不得!

2020-12-05 騰訊網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何麗娜 通訊員 陳旭婷

颱風一閃而過,仿佛並沒有帶來明顯的降溫。

在這種炎熱無風的日子裡,身強力壯的老錢怎麼都不會想到自己會中招。臨近中午,50多歲的老錢和他的同事被大家「架」進了急診……

接診的急診內科醫生楊凱看到這架勢,「看著架勢,估計就是中暑了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被「架」進醫院

經過檢查及補液和物理降溫治療後,老錢和另一位同事明顯好轉。

「我們都是工地工人,這個天太熱了,今天水喝的少了一點,就覺得自己暈乎乎的,沒力氣。」等到意識到可能是中暑的時候,已經覺得噁心、胸悶了。後面就被工友帶到醫院來了。老錢說起自己中暑的過程,「有點像喝多了那種感覺,但是沒有『斷片』,只是很迷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就在老錢被送進醫院的第二天,另一位40歲的油漆工人朱大哥也因為中暑被送進了急診。

據悉,他也是因為在這樣的高溫天,在悶熱的環境裡工作,沒有電扇,加上口罩等防護用品使呼吸阻力增加,導致了中暑。由於朱大哥工作的特殊性,楊凱還為其做了相關檢查以排除中毒。

中暑有多嚴重?

連續2天,就有3位因為中暑被「迷迷糊糊」地送到醫院的患者。中暑這樣經常掛在嘴邊的疾病,怎麼還就進醫院了呢?

是指高溫作業環境下,由於熱平衡和(或)水電解質代謝紊亂、有效循環血量減少而引起的以體溫升高和(或)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礙等為主要表現的急性全身性疾病。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暑症狀

1、先兆中暑

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

2、中暑初期

大量出汗、口渴、明顯疲色、四肢無力、頭昏眼花、胸悶、噁心、注意力不集中、四肢發麻等,體溫正常或略高。

3、輕度中暑

體溫往往在38度以上。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或出現四肢溼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如及時處理,往往可於數小時內恢復。

4、重度中暑

表現為皮膚涼;過度出汗;噁心、嘔吐;瞳孔擴大,大量出汗、皮膚溼冷、體溫升高到38℃以上、血壓下降、脈搏加快;腹部或肢體痙攣;常伴有昏厥,昏迷,高熱甚至意識喪失。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熱痙攣

大量出汗後出現短暫、間歇發作的肌痙攣,伴有收縮痛,多見於四肢肌肉、咀嚼肌及腹肌,尤以腓腸肌為著,呈對稱性,體溫一般正常。

熱衰竭

由運動產熱、出汗,體液和電解質丟失引起。主要症狀包括:噁心、頭暈、頭痛、肌肉痙攣、乏力、疲勞和大量出汗。

熱衰竭是一種嚴重的疾病,如病情得不到控制,可迅速發展為熱射病,危機生命。

熱射病

包括熱衰竭的所有症狀,並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包括頭暈、暈厥、意識不清、抽搐等。如未能及時得到處置,將危機生命。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暑了怎麼辦?

急診科周逸丹主任介紹,與往年相比,今年的中暑高峰稍有推遲,與疫情和梅雨天有關。但是接下來的高溫天氣,中暑人數可能會有所增加。

對於中暑後的處理,周主任建議先將患者帶離高溫環境,置於陰涼、通風的環境中,最好能解開患者的衣領、腰帶加速降溫;

其次,使用冷毛巾、冷水等貼於患者皮膚降溫。

如果使用冰塊的,要防止凍傷。至於部位,以前胸、後背、大腿、手肘為佳,禁止置於頭頂、腳底、腹部等處。在冰敷的過程裡,要注意防止凍傷。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果患者神志清醒,可以適量補充一些液體,但是不要拿起水瓶就對他猛灌水。

中暑時快速、大量攝入過多水分,會引起反射性的出汗過多,加重水、鹽流失。鹽汽水可以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遇到呼吸困難、神志不清的患者,建議立即送醫。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昆明男子患上肺麴黴菌病 專家提醒這3類人要當心
    本報記者 楚田  對於不愛打掃衛生的人來說,這似乎是一個讓你們繼續懶惰下去的好理由——在家裡或辦公室大掃除會感染一種讓肺出現空洞的細菌。今年41歲的昆明公司白領劉先生最近剛剛中招,咳嗽、高燒持續了好幾天,怎麼打針吃藥都不見好,病因是肺麴黴菌這種少見的真菌感染,感染源是不久前的一次辦公室衛生大掃除。
  • 緊急提醒!安徽已有人中招!
    但是提醒你! 最近碰到這種蟲,一定要小心! 千萬不要拍! 喏,就是這種小蟲子! 有人拍了它一下 渾身瘙癢,滿是水皰 甚至有些水皰還破潰流膿 這不,有人就中招了
  • 2歲男童突然變「紫人」,只因吃了這種隔夜食物…醫生緊急提醒
    2歲男童突然變「紫人」,只因吃了這種隔夜食物…醫生緊急提醒 2020-05-27 0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魚販子提醒:我從不吃3種魚,但它是很多人的最愛,你中招了嗎?
    魚販子提醒:我從不吃3種魚,誰買誰「吃虧」。但是它卻是很多人的最愛,快來看看你中招了嗎?活力不足的魚通常我們在買魚的時候,商家都會讓我們自己挑選。有時我們也會發現,同一種類的魚價格不同。活蹦亂跳的價格肯定要高一些,而那些活力不足的魚價格會賣得很低。
  • 深圳9歲女娃擼貓擼出貓抓病 醫生提醒:擼貓小心染上貓抓病
    引發這種病的"真兇"是漢塞巴爾通體,一種革蘭氏陰性、細胞內寄生的需氧桿菌。貓是漢塞巴爾通體主要宿主,如果被感染的貓抓傷、咬傷,或是舔到破損的皮膚,又或者被貓蚤叮咬,細菌就會被傳入人體。不過,貓抓病不會人傳人。
  • 深圳9歲女娃擼貓擼出貓抓病 醫生提醒:擼貓小心染上貓抓病
    小兒和免疫力低下人群易發病 據鄭躍傑介紹,貓抓病,全稱貓抓病性淋巴結炎,是一種感染性疾病。引發這種病的"真兇"是漢塞巴爾通體,一種革蘭氏陰性、細胞內寄生的需氧桿菌。貓是漢塞巴爾通體主要宿主,如果被感染的貓抓傷、咬傷,或是舔到破損的皮膚,又或者被貓蚤叮咬,細菌就會被傳入人體。
  • 反覆口腔潰瘍的人注意了!你可能得的是「假潰瘍」,真兇是這種無法...
    如果你一直出現口腔潰瘍,可能是一種不能治癒的頑疾「賴」上你了,這種病就是風溼免疫領域的「白塞病」。「像口腔潰瘍,最開始是一年發個1、2次,後來越來越嚴重,這幾年基本一個月發1、2次,特別特別痛,害得我我辣也不能吃,酒也戒了。」許大哥說,潰瘍就像纏上自己一樣,生殖器潰瘍在近幾年發作也愈發頻繁了,「發的時候會痛得睡不著覺,過幾天就又好了,然後又發,碰也碰不得。」
  • 醫生:這病可能導致失明
    如果說人類站在食物鏈頂端那麼貓,就是站在頂端頭上的生物微博、微信、知乎、臉書……全世界只要有網絡的地方就一定有人拿著手機一臉痴笑地在雲吸貓而真正家有「貓主子」的人類都是公認的「人生贏家」但很多人不知道,其實當「人生贏家」
  • 養貓的人都容易患這8種「病」,你中招了嗎?
    貓咪軟萌可愛,又不需要像狗狗那樣遛,是現在很多人的寵物首選。但是需要警惕的是養貓的人都容易患上這8種「病」,看看你中招了沒?一到下班時間,恨不得自己能插上翅膀飛回去,解一下在自己的相思之情,真是「病」得不輕!2、觀察便便的「病」現在很多人或許都會有點潔癖,但是只要你養只貓,潔癖是什麼?上一秒在吃著飯,下一秒就能討論貓咪的屎尿屁。
  • 尿酸高的人可以自查嗎?醫生提醒:若手上出現3個現象,儘量注意
    他本以為自己成天喝酒會有肝部的問題,沒想到居然得了高尿酸這種病。尿酸高的人可以自查嗎?醫生提醒:若手上出現3個現象,儘量注意1、月牙減少如果你發現自己的手指上面的月牙變少了,那就說明我們的身體一定是有改變的。手指上的很多部位都能夠反映我們身體的真實情況,如果你的月牙變小了,很可能是跟尿酸有關係的。
  • 反覆腹瀉 警惕「炎症性腸病」
    配圖/青術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腸病日」,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啟動了「愛·常在」關注炎症性腸病全國高校傳播大賽,提升公眾對於炎症性腸病的認知,助力患者「不缺席人生『美』一刻」。提起「炎症性腸病」,可能很多人會感到陌生,它曾被認為是「西方人的疾病」,包括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
  • 專家提醒:此病快到高發期,年輕人也易中招
    也有去諮詢病情的…… 9月16日 是中國腦健康日 在即將進入發病高峰期前 醫生提醒: 這些「頭」等大事不可忽視 1
  • 擼貓有風險!喜歡養貓的人都有可能感染這種病
    「貓抓病是由巴爾通體細菌感染引起的疾病,這種細菌主要存在於貓身上,通常不會引起貓生病。但是人被貓抓傷或者咬傷後,這種細菌就可能從傷口進入人體而導致感染貓抓病;被貓身上的跳蚤叮咬也有可能感染貓抓病;被感染這種細菌的貓舔了傷口或眼睛同樣有可能感染貓抓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副主任醫師李侗曾說。
  • 最近這種病高發...
    「是呀是呀,5天之前我炒過蠶豆」,奶奶回答道。「那就對了,小孩得了『蠶豆病』」,徐曉軍副主任說。「蠶豆病,還有這種病?吃蠶豆就會得病嗎」?奶奶繼續追問。又到了吃蠶豆的季節,蠶豆不僅好吃而且營養豐富。它能產生五羥色胺,吃了能讓人心情變好,所以人稱「快樂豆」。
  • 搶救5天5夜!醫生緊急提醒
    54歲高女士是揚州人,有40餘年哮喘病史,當天她到常州參加親戚的婚宴,婚禮現場空氣不流通,在吸入各種混雜氣體包括二手菸後,高女士哮喘突發,很快出現胸悶、喘息加重,情況非常危急。" 我母親有40多年的哮喘病,從小就反覆發作,年輕的時候去醫院看過一次,以後就再沒有複查、正規治療,每次發病時,就用藥噴一噴。"
  • 5歲孩子反覆肚子疼,竟是因為吃了蝦?醫生提醒:給兒童食用魚蝦時應...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何麗娜 通訊員 施總穎小孩肚子裡長寄生蟲,現在似乎並不多見了。然而近日接連住院的兩個孩子竟然都是因為感染了寄生蟲……醫生提醒:警惕食源性寄生蟲病,防止病從口入!5歲男孩反覆肚子疼一周問題出在沒煮熟的蝦小興(化名)是個5歲的小男孩,整整一個禮拜莫名其妙反覆肚子疼,而且胃口不好。媽媽帶著他來到杭州市兒童醫院就診,檢查血常規發現嗜酸性粒細胞異常升高,高達57.7%(正常小於5%)。經過一番「偵查」,醫生高度懷疑小興可能感染了寄生蟲。果不其然,寄生蟲抗體檢查顯示肝吸蟲抗體陽性。是不是吃過沒煮熟的淡水魚蝦?
  • 自從有了性生活,多數女性都得了這種病!千萬別大意!
    中國疾控中心主持的一項中國女性生殖健康狀況調查顯示:一年中,曾患過陰道炎的成年女性佔53.86%,其中還有9.48%的女性反覆發作達4次以上。從數據不難看出,很多女性都在受陰道炎的困擾。婦科的醫生朋友跟我聊天時也會談到,很多女性檢查出陰道炎後都是一臉的迷惑:「我為什麼會得這個病啊?」
  • 2歲半男孩半張臉都歪了!近期這個病高發
    ,很多人以為大人才會得面癱,其實這也是小兒的常見病。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應該儘早到醫院接受正規治療。」沈群華科普,「治療面癱,應該越早越好,一旦錯過最佳治療時期,面神經纖維化,面肌出現萎縮、痙攣,將會成為永久性的面癱。
  • 爺爺愛養貓致孫子患上「貓抓病」,醫生提醒:飼養寵物一定要注意...
    昨日,武漢兒童醫院專家提醒,並不是被貓抓傷都會患「貓抓病」,與其「談貓色變」,不如建議養貓的家庭注意給寵物定期驅蟲、做好衛生。家中有免疫力低的人或幼兒的,讓寵物與他們保持一定距離。1歲寶寶莫名發燒半月1歲的樂樂家住蘄春農村。一個月前,媽媽餵奶時摸到他的額頭髮燙,一量體溫,竟然高達38.5℃。
  • 這種病冬季容易發,早看早受益!
    「貓抓病」冬季高發 即使被舔也可能中招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外科黃子慧主任介紹說,貓抓病是一種感染性疾病,臨床表現多變,但以局部皮損及引流區域淋巴結腫大為主要特徵。   但是,不是所有的貓都會讓人中招。漢賽巴通體是貓抓病的主要病原體,傳染源主要為貓和狗,尤其是幼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