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此病快到高發期,年輕人也易中招

2020-12-06 騰訊網

本周日

哈爾濱最低溫度將首次跌至個位數

因為天氣逐漸轉涼

近日,市區各大醫院裡

多了不少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9月15日

記者在哈爾濱市第四醫院急診科

和神經內科門診看到

有急症突發的患者

也有去諮詢病情的……

9月16日

是中國腦健康日

在即將進入發病高峰期前

醫生提醒:

這些「頭」等大事不可忽視

1

此類症狀,當下最易發

「早上起來腿不好使了,舌頭硬了」……

在哈爾濱市第四醫院急診科,87歲的李阿姨從120上被推下來,家屬急匆匆地向醫生描述症狀。經過檢查診斷,李阿姨是腦梗塞。而就在兩個小時前,76歲的李大爺也因腦梗塞住進了醫院。

(網絡配圖 圖文無關)

急診科主任李敦彤介紹,李大爺在前幾天就突然感到頭暈眼花、看東西重影、整天睡不醒。剛開始,他沒在意,以為是秋乏。15日早上,李大爺突然發現自己全身無力、手腳發麻,最後癱倒在地上。家人立即將其送到醫院,最終被確診為腦梗。

專家提醒

每年秋冬時節或季節交替時

都是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

李敦彤介紹

「天氣寒冷會使得交感神經興奮,

從而導致血管收縮,

如果本身已經有

腦血管高度狹窄,

引起血液粘滯度增加

或導致血流緩慢,

誘發腦梗的發生。」

2

發病年輕態的罪魁禍首是這些

從醫32年的李敦彤回憶

近些年

來就診的腦疾病患者

呈年輕化趨勢

「早幾年六七十歲的患者較多,近幾年反而40多歲的患者多於老年人。」

記得前一陣,過完七夕第二天,一個36歲的小夥被120送來,來時已經沒有呼吸了,家人介紹,小夥子在外面喝了一宿酒,熬了一宿,早上在酒桌上發的病。送到醫院時,因腦出血過量搶救無效去世。

(網絡配圖 圖文無關)

還有一個36歲小夥子早晨起床後突然頭疼、頭暈、渾身無力,上廁所時站不住暈倒在地,120救護車將其送到醫院。經過檢查,發現患者血壓170/100毫米汞柱,引起了腦出血。

哈市第四醫院神經內一科主任劉玉馳介紹,由於生活習慣的改變,高血壓越來越年輕化,近年來,因高血壓導致腦出血前來就診的年輕患者越來越多。

專家提醒

部分患者早期其實已有症狀,但覺得自己年輕「身體好」而不以為然、不重視、不願意去醫院就診諮詢,一旦發生腦出血,通常起病急驟、症狀兇險、死亡率較高。作為預防,簡單地說「管住嘴,邁開腿」,改變熬夜、嗜煙酗酒等不良習慣,若出現不適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3

「大腦與時間賽跑」

不久前,梁先生遛彎回家,突然發現自己的老伴兒倒在了地板上。梁先生趕忙上前查看。只見老伴兒嘴角歪斜躺在地上,右臂抽動,腿部不能動彈,嘴裡胡亂地嚷著……嚇得梁先生趕忙撥打了120。

半個小時後,急救車將梁太太送到了醫院。醫生檢查後說:「這是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就是腦梗塞,要儘快進行溶栓治療,打通堵塞的血管!」

經過溶栓治療後

不到一個小時

梁太太從昏迷中醒過來

相關症狀也漸漸地消失

住院觀察幾天後

梁太太自己走著離開了醫院

專家提醒

劉玉馳表示,像梁太太這樣的缺血性腦卒中的患者,能在4.5個小時內完成溶栓治療,真的很幸運。腦卒中的治療就是一場「大腦與時間的賽跑」,對患者從發病到開始溶栓的時間有著嚴格的限制。一旦超過了「溶栓時間窗」,急性突發的腦卒中就不能採用「靜脈溶栓」的辦法治療了。

很多患者因為延誤時間失去了治療的最佳辦法,從而導致過高的致死、致殘率。對於急性期的腦卒中患者來說,哪怕早上幾分鐘的溶栓治療,都會讓患者有更好的康復收益。

專家提醒

對於患者和家人來說

要明確「時間就是大腦」的救治理念

病發後

必須爭分奪秒盡

早到醫院就診和治療

儘可能在4.5小時之內

進行溶栓治療

遠離腦卒中 預防是關鍵

1

控制血糖血脂,高血壓患者按時服用降壓藥物;

2

控制總熱能攝入,保持正常體重;

3

膳食平衡,飲食清淡有節制;

4

生活規律化,防止情緒波動;

5

適量的運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6

注意氣候因素的影響,冬季注意防寒保暖。

記者:張美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哈爾濱日報

相關焦點

  • 又到心梗「高發期」!啥是心梗?有啥先兆?怎麼救治?來看記者專訪我...
    另外,還有一名患者,不明原因胃疼一個多月後才來就診,到醫院一查,原來並不是胃病,而是心梗。由於病程較長,醫生告訴患者,壞死的心肌已無法恢復,後續康復也不會理想。在此, 王柏穎主任特別要提醒市民,一旦懷疑自己得了心梗,最好讓家人撥打120,病人要靜止休息,等120上門,切不可獨自出門就醫。
  • 此病進入高發期!
    近期諾如病毒胃腸炎疫情高發諾如病毒到底是個啥?該如何防範?!江蘇疾控此前曾發布預防提醒!哪些人易感?諾如病毒胃腸炎全年均可發病,在較為寒冷的季節高發,因此也被稱為「冬季嘔吐病」。此外,監測結果顯示,發生在溫暖季節的聚集性疫情也呈現增多趨勢。人群對諾如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後缺乏持久的免疫力,因此同一人也可以多次感染諾如病毒。
  • 綿陽疾控提醒!這種病死亡率幾乎100%,現在正是高發期
    春季是狂犬病高發季節,大家一定要 提高警惕! 綿陽市疾控中心提醒及時接種狂犬疫苗 為切實做好春季動物疫病防控工作,近日,各縣(市、區)、園區積極組織開展犬只狂犬疫苗免疫接種行動。
  • 流腦進入高發季,專家提醒:接種疫苗是預防流腦最有效的措施
    大小新聞客戶端1月6日訊 (YMG全媒體記者 李俊玲 通訊員 劉正毅)冬季氣溫降低,流腦等呼吸道傳染病進入高發季節。煙臺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廣大市民,注意做好流腦預防工作,及時接種流腦疫苗。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是由流腦雙球菌感染腦膜或腦脊髓膜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
  • 嬰幼兒秋季腹瀉進入高發期 專家建議應警惕輪狀病毒感染
    安徽省婦幼保健協會兒童保健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張唯敏教授在接受採訪時介紹,大家常說的「秋季腹瀉」就是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多發生於每年的10月到第二年的2月份,高發年齡段為6到24個月嬰幼兒,且具有高度傳染性,家長需小心謹防孩子「中招」。
  • 秋冬季高發"貓抓病"被舔也中招
    「吸貓族」當心六旬阿婆得了「貓抓病」該病與感染了巴通體的跳蚤等寄生貓體有關,秋冬季高發近年來,年輕愛寵一族中流行「吸貓」。這個說法是指,人們對貓極度喜愛,忍不住親親抱抱。症狀:發熱不退,腋下冒腫塊年過六旬的陳阿婆從1個月前,身上開始出現一些奇怪症狀:先是不規律發熱,最高燒到39℃,同時,右腋窩下漸漸冒出多個腫塊,約有鵪鶉蛋大小,並伴有皮膚紅腫和疼痛。她到附近醫院進行消炎治療,效果並不好。一般來說,腋窩淋巴結腫大可能和炎症、淋巴瘤、結核或是轉移瘤有關,也不排除隱匿性乳腺癌。
  • 2型糖尿病,為何年輕人也中招?聽專家為您解釋
    正處於職業巔峰期的他突然選擇退役,令網友十分驚訝和惋惜。簡自豪在個人微博中表示,退役原因是去年體檢時查出了2型糖尿病,加上手臂舊傷,「身體條件不允許我再戰鬥下去了」。事實上,在遺傳基因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雙重作用下,糖尿病等一些傳統意義上的老年病已將魔爪伸向年輕人。如不引起高度重視,其危害比老年糖尿病更大。聽聽專家怎麼說?
  • 這種病毒席捲而來,5歲兒童最易中招
    文 | 幸孕姐(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轉發)霜降過後,天氣逐漸轉涼,晝夜溫差較大,這段時間就是病毒傳染高發期,尤其對於抵抗力較弱的孩子來說是種威脅,稍不留神,就有可能中招。病毒大潮來襲這場病毒來勢洶洶,已經讓不少學生中招,在這個傳染病高峰期,家長及學生們該怎麼預防呢?首先我們需要先了解清楚,才能做出具體措施。什麼是諾如病毒?諾如病毒是一種能夠引起非細菌性急性腸胃炎的病毒,會導致患者發生感染性腹瀉,且傳染性極強,全年都可能發生感染,秋冬季節屬於高發期,尤其是對0~5歲抵抗力較弱的兒童來說,最容易中招。
  • 六個年輕人一起「吸貓」,結果都中招「貓蘚」
    毛茸茸軟糯糯,「喵星人」的日常總是讓人心動……不過需要提醒的是,有些時候養貓也是有一定風險的,甚至可能導致疾病。近日,杭州六個年輕人一起「吸貓」結果紛紛中招「貓蘚」,引發網友熱烈討論。【事件】6個年輕人一起「吸貓」 結果都中招近日在杭州,30歲的小陳最近總是會被身邊的同事問一個問題:「哎,你手怎麼了?」困擾她的就是她右手的一塊紅斑——直徑有大約5cm,夜間奇癢無比。
  • 這些高發疾病易找上門
    來看3位專家的貼心提示。 預防心梗腦梗,年輕人也要提上日程 前些天,《巴拉拉小魔仙》美琪扮演者孫僑璐因心梗去世,年僅25歲。沉痛惋惜之餘,敲響了心腦血管疾病發病低齡化的警鐘。 事實上,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腦梗死等心腦血管疾病與氣溫下降也明顯相關。
  • 六個年輕人一起「吸貓」,結果都中招「貓蘚」
    近年來,「吸貓」逐漸成為了不少年輕人中間火熱的話題,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選擇自己養貓,還有一些人則選擇了網上「雲吸貓」,雖然家裡不養貓,但特別喜歡在網上看貓的圖片,僅微博上名為「吸貓」超級話題就吸引了1.2萬粉絲,閱讀量更是超過5000萬。毛茸茸軟糯糯,「喵星人」的日常總是讓人心動……不過需要提醒的是,有些時候養貓也是有一定風險的,甚至可能導致疾病。
  • 昆明男子患上肺麴黴菌病 專家提醒這3類人要當心
    今年41歲的昆明公司白領劉先生最近剛剛中招,咳嗽、高燒持續了好幾天,怎麼打針吃藥都不見好,病因是肺麴黴菌這種少見的真菌感染,感染源是不久前的一次辦公室衛生大掃除。雲大醫院呼吸內一科專家李薇再次詢問病史,希望能找到致病原因。了解到劉先生此前做大掃除時被有黴味的灰塵嗆到一事,認為這就是他患病的真兇,「你應該是在打掃衛生時吸入很多受汙染的空氣,造成的感染。」  打掃衛生這件事誰都幹過,為什麼劉先生就因此得了病?李薇介紹,劉先生說自己經常熬夜,菸酒不離手,造成身體早已處於亞健康狀態,特別是肺功能很不好。
  • 【專家答疑第1期】合肥流感高發 聽聽安徽省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
    最近合肥流感高發,你家寶寶是不是也不小心中招啦!很多媽媽發來求助:最近流感傳染性強如何有效預防,喝維生素C泡騰片水能預防嗎?孩子發燒後的溫度到底如何界定,發燒後吃藥好還是物理降溫好?發熱多少度需要吃退燒藥,孩子發燒後可以捂一下出汗嗎?該如何護理?
  • 流感高發期已至 感冒渾身酸痛無力是怎麼回事
    近日,全國大部分地區正式進入了冬季,這也意味著我國正步入流感高發期。據了解,目前因感冒而前往就醫的市民較之以往有著明顯的增加,而這些感冒患者中絕大部分都伴有渾身酸痛無力及高燒,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感冒的同時伴隨著渾身酸痛無力,很有可能是流感的症狀表現。
  • 5到9月是蛇咬傷的高發期
    記者從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了解到,5到9月是蛇咬傷的高發期,最近陸續有被蛇咬傷的患者送到醫院救治。專家提醒,被蛇咬傷後,不要用嘴去吸傷口,不能隨意自行切開被咬傷的地方,不要用繩子勒住傷口附近,最好用夾板固定被蛇咬的部位,儘快就醫!5歲女孩腳趾被蛇咬傷5月8日凌晨,5歲女孩小如和父母一起回家。一路上,小如走在前面,突然間哇哇大哭。父母追上去一看,發現她的腳趾流血了。
  • 患上麥粒腫眼皮腫又痛 此病夏季高發應及時診治
    廈門市中醫院眼科醫師鍾瑞生提醒,夏天是麥粒腫的高發期。麥粒腫如果處理不及時,有可能會引起嚴重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  麥粒腫是夏季常見病  「醫生,我的右眼皮上長了個痘痘,摸起來又腫又痛。」昨天,值夜班的廈門市中醫院眼科醫生鍾瑞生剛接班,就接到一名主訴眼皮疼痛的20歲出頭的女患者。她說自己連續兩晚熬夜後,右眼皮昨天下午開始又腫又痛。
  • 專家釋疑:普通感冒無需恐慌
    專家釋疑——「鼻病毒」最近幾天成了朋友圈或者家長圈的熱詞。湖南省株洲市、陝西省寧陝縣、廣東深圳等地疾控部門先後報告,多個學校鼻病毒(RhV)感染暴發,不少學生接連中招。很多家長群不禁炸開了鍋:「鼻病毒」是什麼東西?它傳染性強嗎?需要特殊防護嗎?如何預防呢?廣州本地也有類似的「鼻病毒」出現嗎?
  • 下午4點到晚上8點也成中暑高發期
    下午4點到晚上8點,也是中暑高發期  記者昨日從南京市急救中心了解到從急救中心的統計數據中記者發現,除了中午時分,下午4點至晚上8點也是中暑的高發期。  南京市急救中心通訊調度科科長高明告訴記者,中暑的高發地還是在路邊或者是室外空曠地,主要還是以中老年人和室外作業者居多。「大家一般都知道,上午10點至下午4點是中暑的高發期,但根據120通訊調度指揮中心近期的統計數據顯示,下午4點至晚上8點也是中暑的高發期。」
  • 這種病已到高發季
    夏季是狂犬病的高發期,也是各地動物咬傷門診最忙碌的季節,被寵物咬傷、抓傷的人數會明顯增加。這是因為悶熱的天氣比較容易使犬類動物煩躁、衝動,即使平時溫順的寵物偶爾也會大發脾氣,甚至出現攻擊行為,再加上夏天人們穿著單薄,動物致傷事件更容易發生。由此帶來的狂犬病風險也比其他季節更高。
  • 1月份疾控提醒:流感高發 注意預防呼吸道傳染病
    青島新聞網1月4日訊 (記者 張萍)流感高發,霧霾多發,心梗、腦卒中等心腦血管意外的高發……日前,青島市疾控中心向全市市民發出健康提醒,提醒市民注意防寒保暖,做好呼吸道傳染病、一氧化碳中毒、霧霾、心腦血管病及學生安全等防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