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日
哈爾濱最低溫度將首次跌至個位數
因為天氣逐漸轉涼
近日,市區各大醫院裡
多了不少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9月15日
記者在哈爾濱市第四醫院急診科
和神經內科門診看到
有急症突發的患者
也有去諮詢病情的……
9月16日
是中國腦健康日
在即將進入發病高峰期前
醫生提醒:
這些「頭」等大事不可忽視
1
此類症狀,當下最易發
「早上起來腿不好使了,舌頭硬了」……
在哈爾濱市第四醫院急診科,87歲的李阿姨從120上被推下來,家屬急匆匆地向醫生描述症狀。經過檢查診斷,李阿姨是腦梗塞。而就在兩個小時前,76歲的李大爺也因腦梗塞住進了醫院。
(網絡配圖 圖文無關)
急診科主任李敦彤介紹,李大爺在前幾天就突然感到頭暈眼花、看東西重影、整天睡不醒。剛開始,他沒在意,以為是秋乏。15日早上,李大爺突然發現自己全身無力、手腳發麻,最後癱倒在地上。家人立即將其送到醫院,最終被確診為腦梗。
△
專家提醒
每年秋冬時節或季節交替時
都是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
李敦彤介紹
「天氣寒冷會使得交感神經興奮,
從而導致血管收縮,
如果本身已經有
腦血管高度狹窄,
引起血液粘滯度增加
或導致血流緩慢,
誘發腦梗的發生。」
2
發病年輕態的罪魁禍首是這些
從醫32年的李敦彤回憶
近些年
來就診的腦疾病患者
呈年輕化趨勢
「早幾年六七十歲的患者較多,近幾年反而40多歲的患者多於老年人。」
記得前一陣,過完七夕第二天,一個36歲的小夥被120送來,來時已經沒有呼吸了,家人介紹,小夥子在外面喝了一宿酒,熬了一宿,早上在酒桌上發的病。送到醫院時,因腦出血過量搶救無效去世。
(網絡配圖 圖文無關)
還有一個36歲小夥子早晨起床後突然頭疼、頭暈、渾身無力,上廁所時站不住暈倒在地,120救護車將其送到醫院。經過檢查,發現患者血壓170/100毫米汞柱,引起了腦出血。
哈市第四醫院神經內一科主任劉玉馳介紹,由於生活習慣的改變,高血壓越來越年輕化,近年來,因高血壓導致腦出血前來就診的年輕患者越來越多。
專家提醒
部分患者早期其實已有症狀,但覺得自己年輕「身體好」而不以為然、不重視、不願意去醫院就診諮詢,一旦發生腦出血,通常起病急驟、症狀兇險、死亡率較高。作為預防,簡單地說「管住嘴,邁開腿」,改變熬夜、嗜煙酗酒等不良習慣,若出現不適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3
「大腦與時間賽跑」
不久前,梁先生遛彎回家,突然發現自己的老伴兒倒在了地板上。梁先生趕忙上前查看。只見老伴兒嘴角歪斜躺在地上,右臂抽動,腿部不能動彈,嘴裡胡亂地嚷著……嚇得梁先生趕忙撥打了120。
半個小時後,急救車將梁太太送到了醫院。醫生檢查後說:「這是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就是腦梗塞,要儘快進行溶栓治療,打通堵塞的血管!」
經過溶栓治療後
不到一個小時
梁太太從昏迷中醒過來
相關症狀也漸漸地消失
住院觀察幾天後
梁太太自己走著離開了醫院
專家提醒
劉玉馳表示,像梁太太這樣的缺血性腦卒中的患者,能在4.5個小時內完成溶栓治療,真的很幸運。腦卒中的治療就是一場「大腦與時間的賽跑」,對患者從發病到開始溶栓的時間有著嚴格的限制。一旦超過了「溶栓時間窗」,急性突發的腦卒中就不能採用「靜脈溶栓」的辦法治療了。
很多患者因為延誤時間失去了治療的最佳辦法,從而導致過高的致死、致殘率。對於急性期的腦卒中患者來說,哪怕早上幾分鐘的溶栓治療,都會讓患者有更好的康復收益。
專家提醒
對於患者和家人來說
要明確「時間就是大腦」的救治理念
病發後
必須爭分奪秒盡
早到醫院就診和治療
儘可能在4.5小時之內
進行溶栓治療
遠離腦卒中 預防是關鍵
1
控制血糖血脂,高血壓患者按時服用降壓藥物;
2
控制總熱能攝入,保持正常體重;
3
膳食平衡,飲食清淡有節制;
4
生活規律化,防止情緒波動;
5
適量的運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6
注意氣候因素的影響,冬季注意防寒保暖。
記者:張美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哈爾濱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