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任日本天皇的年號會是什麼呢?

2020-12-04 飛春讀傳

1、先說什麼是年號

年號是皇帝在位時期的紀年表示方法,同時也往往是他死後追封的名號。

它源自中國大漢皇帝。

有的皇帝從繼位到死,就一個年號,有的隔幾年重新開始啟用一種新的年號。日本天皇的年號是一用一代,死亡後兒子繼位,立刻就改。

2、日本天皇的年號由來

都是來自中國古典書籍。日本文化源自漢文化,他們雖然說日語,但在研究漢學方面,可是有極為高深的專家的。

日本文言文用得相當精到。投降時的終戰詔書、對美國的宣戰詔書、對軍人的敕諭等重要文件,無不是由漢學智囊團深文周納,研究切磋了幾天幾夜才搞出來的。

明治天皇的明治,取自易經:「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

大正天皇的大正,也取自易經:「大亨以正,天之道也」;

昭和天皇的昭和,取自尚書:「百姓昭明、協和萬邦」;

平成天皇的平成,取自史記:「內平外成」和《書經》:「地平天成」。

所以他的兒子德仁後年2019年元旦繼位時,年號雖然確定不了,但一定是2個字,一定是取自中國的古書,一定易懂,一定不會與前面的天皇年號重複。

3、德仁的年號會提前宣布

因為別的天皇,都是他父親死後,他立即繼位,年號立即決定生成。這之前有N個年號已經備選,所以樞密院一決定,宮內省內閣官房長官宣布就開始使用了。

但這次是天皇未逝世皇太子就繼位,所以有點急,現在已經著手查字典搬中國古書找年號了,估計會在2018年下半年宣布。

為啥跟以前不一樣,要提前宣布年號?

這是因為日本人印刷日曆都提前兩年,如果還像他爺爺死時,他爸爸繼位才宣布年號,勢必會造成當年他爺爺死時一樣的慌亂不安——日曆廠商緊急叫停,之後又緊急修改、啟動,給日本生產生活帶來極大不便。

年號不是個人的事,日本人生活中不少習慣是用年號記錄的。比如換個證件蓋個章什麼的,可想而知如果沒有預先知道年號,會給日本生活帶來多少麻煩。

從公元701年日本確立第一個年號「大寶」開始,日本使用年號1300多年了。

年號始於中國,中國都不用了,日本卻還用著。沒辦法,誰叫他是「萬世一系」,天皇永存呢。

(本文史料參考《裕仁天皇傳》等)

相關焦點

  • 大和、天皇、明治,統統都是中國的年號
    1 上過《一站到底》和《奇葩說》的國家博物館八零後講解員河森堡,曾經講述過一件他親身經歷的事。他在書店裡讀歐洲史,裡面提到了公元457年,他就在書架前自言自語:「公元457年在中國該是什麼時代呀……」 旁邊一個眼鏡大叔主動接了話,「宋朝。」
  • 扶桑談丨源自中國的年號制度為何能在日本延續到21世紀?
    明治維新後,日本一方面不斷吸收西方文化,另一方面則從中國引進了「實錄」記錄皇帝言行的做法,使人們能夠通過《明治天皇實錄》《大正天皇實錄》《昭和天皇實錄》,了解天皇的日常生活。如今是否會繼續編纂《平成天皇實錄》,目前尚未確定。除此之外,日本文化的這一特徵的另一表現形式就是「本土」的年號與「舶來」的公元紀年並行的紀年方式。
  • 臺灣省的這個部門,2018年了,竟然還在使用日本天皇年號?
    平成是現在的日本天皇明仁的年號,出自中國古籍《史記》裡「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平外成」,日本人稱2018年為平成30年。 此消息一出,立刻被人諷刺為「還真把自己當成日本殖民地了?」還有人說,這是日本的產業經濟省嗎? 我國的臺灣省在甲午戰爭後,淪為日本的殖民地,開始放棄大清年號,使用日本年號。
  • 最霸氣的年號是誰?你肯定猜錯,這八個年號太有意思了
    如唐高宗14個,漢武帝也有很多個;而到了明清,皇帝大多只有一個,故後世即以年號作為皇帝的稱呼,如永樂皇帝、雍正皇帝等。亞太各地,如朝鮮、日本、越南因為中國的影響,也開始使用年號;比如日本,到現在還在使用年號「令和」。廟號和諡號都是後人取的,而年號是皇帝自己取的,所以這年號多少能體現皇帝的性格,在下面這8個年號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位又一位與眾不同的皇帝。
  • 日本國會參議院通過天皇退位特別法案
    明仁天皇生於1933年12月23日,1989年1月7日繼位,是日本第125代天皇,年號平成。日本政府設想2018年12月天皇退位、新天皇即位。明仁天皇將成為日本皇室近200年來首位實現「生前退位」的天皇。這史無前例之舉又將如何影響日本政壇?  日本國會參議院全體會議9日表決通過可實現明仁天皇退位的特別法案。
  • 日本畫師志島創作的年號男子擬人化作品:大正,昭和,平成和令和
    日本天皇的年號文字,均出自於中國包含「四書五經」在內的77部古代文獻,從"大化"到"平成"的247個年號中,其中出自典籍最多的是《尚書》,達36次!日本畫師創作的大正、昭和、平成和令和四個年號男子擬人化作品,你最喜歡哪一個弟弟呢?
  • 日本天皇即將退位,退位大典原來在這裡,怪不得被稱為日本的聖地
    就在我們國內熱化朝天地準備著五一小長假,日本天皇的退位大典也陸續開始舉行,「平成」年號正式成為歷史。對於五一假期準備遠赴日本旅遊的朋友們,是否有幸能夠去參觀天皇退位大典呢?這不僅要看你的運氣了,還要把相關知識提前納入懷中哦。
  • 三代日本天皇形象變遷,德仁將如何扮演「親善大使」?
    據日本政府皇位繼承儀式事務局公布的消息,最終有191個國家及國際機構出席了即位大典,比明仁天皇即位時多出33個。《日經新聞》指出,從代表各國前來的官員級別,也能一窺日本與各國當下的關係。中國出席典禮的代表是國家副主席王岐山。中國外交部新聞司司長華春瑩表示,希望「中日關係沿著健康、正確的軌道持續向前發展」。
  • 日本投降後,麥克阿瑟問天皇為何不切腹,天皇無恥回答四個字
    本文要說的是日本投降之後的事,說說為何崇尚武士道的日本天皇沒有在投降後切腹自盡。首先來說一說什麼是武士道精神,武士道是日本封建社會中武士階層的精神支柱,倡導忠義廉恥,最經典的行為就是剖腹自盡。所以我們常常會在一些影視作品中看到,一些日本人動不動就剖腹以謝天皇。 1945年8月,美國向日本投下了兩顆原子彈,當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世界廣播宣布《停戰詔書》,表示接受美英中蘇四國聯合公告,也就是無條件投降。
  • 日本戰敗後,美軍司令問天皇為何不切腹?天皇冷笑回了4個字
    而這一切的緣由和日本的天皇脫不開關係,世界大戰期間日本的最高領袖便是裕仁天皇了,他是第124代天皇,當了整整62年的天皇,也是日本掌握權力最久的一個天皇。以德意志與日本和義大利為代表的法西斯軸心國落敗。 當時日本還冥頑抵抗,不願接受中英美三個國家聯合發表的《波茨坦公告》的內容,為了早點結束戰爭,美國向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有了這一震懾之後,日本天皇很快發布停戰詔書,無條件投降了。
  • 日本人民聽不懂天皇的「鶴音」,日本天皇宣讀投降時,說的居然不是...
    日本天皇是日本人民群眾的信仰,在日本人民的心中是神明一樣的存在,提到天皇就發自內心的敬畏。在日本,菊和鶴都是日本王室的象徵,為了彰顯尊貴以及天皇的與眾不同,日本天皇發音也與普通日本人不一樣,天皇的發音被稱為「鶴音」,一般人也聽不懂。
  • 鵝眼:日本天皇&泰國國王,新君即位排場大不相同
    以天皇為首的日本皇室,是當今世界最古老的皇室,也是唯一以皇帝(emperor)命名的國家元首,號稱「萬世一系」,按日本的說法,到德仁即位已經是第126任天皇。在日本神道教傳統中,天皇被賦予「神性」;但二戰後,昭和天皇發表《人間宣言》,承認天皇是人而非神。此次新天皇即位,也是日本憲政史上第一次天皇生前退位後的即位典禮。
  • 三朝元老單身狗什麼意思是誰 梗內涵叫法出處介紹
    最近有很多網友在抖音上問三朝元老單身狗什麼梗,這個梗是什麼意思呢,出處在哪,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三朝元老單身狗意思、出處、含義介紹。  三朝元老單身狗是什麼意思  就是一直是單身,經歷了昭和、平成、令和三個年號了。日本在4月1日公開新皇的年號是令和,不過也表示之後會收集大家對新年號的意見。
  • 日本後白河天皇為什麼會被源賴朝叫做「日本第一大天狗」?
    後白河天皇是日本在幕府時代前最後一位擁有實權的天皇,而他的死也標誌著日本天皇徹底失去了實權。有意思的是,源賴朝曾公開將後白河天皇叫做「日本第一大天狗」。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爭奪「天皇」:光格天皇如何「奪回」天皇稱號
    使用「院號」並不代表剝奪了君主身份,但「天皇」尊號的棄用卻伴隨著日本公卿與武士階層的崛起,這些實權階層架空天皇、代替天皇掌握政權,形成了頗具日本特色的「攝關政治」與「武家政治」。在日本國學者看來,「天皇」尊號的廢棄也就意味著對日本君主這一國家至尊地位的挑戰。
  • 米內光政:敦促日本裕仁天皇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末代海軍大臣
    米內光政是日本海軍最資深將領之一,其出任日本內閣海軍大臣屆數之多且時間之長,在日本海軍將領中無人能出其右,他既是日本啟動全面侵華戰爭時的海軍大臣,也是日本無條件投降時的末代海軍大臣,他曾堅決反對與美國開戰,也曾堅決反對實施本土決戰的主張和叫囂,他還是敦促裕仁天皇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最主要的勸誡人。
  • 日本投降後,此人問天皇:你為何不切腹謝罪?天皇說了4個字
    同年8月15日中午,日本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結束日本所涉及的戰爭。美國政府在得知此消息後,立即派出麥克阿瑟將軍前往日本本土,處理一切戰後的賠償事宜。 麥克阿瑟跟日本人之間有太多的糾葛了,之前他們就在戰場上多次交手,使得麥克阿瑟損失了一大批優秀的精銳將士。麥克阿瑟也曾為了這個老對手,幾日幾夜的沒睡過安穩覺。
  • 隋煬帝賜給日本一塊木頭,如今已被他們奉為國寶,連天皇都不敢動
    眾所周知,日本在古代可沒少學習我們中國,他們封建時代一直沿襲的制度就是取經自我國西周的分封制。到了秦朝時期,我國改成中央集權制,而日本還是那老一套,最終導致了後來的日本天皇成為傀儡,幕府割據統治長達千年的狀態。
  • 日本新年號「令和」是哪來的? 網友:咋不叫「永和」?
    年號是日本的一種紀年法,從公元645年日本大化革新時開始使用,新年號「令和」,是日本自「大化」以來第248個年號,也是日本首次不在中國古籍中選取年號。  關於這個年號的寓意,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發布會上表示:  「『令和』選自1200多年前的日本最古老的詩歌集《萬葉集》,這部詩歌集既收錄了天皇、皇族和貴族的詩詞,同時也收錄了一般市民和農民的詩詞,體現了日本悠久的歷史與文化,和美麗的大自然。」  他還表示,「梅花之歌」象徵著日本的精神,寒冷的冬天過去,溫和的春天就要來臨。
  • 二戰時日本天皇犯下滔天大罪,投降後,為何還能逃脫戰爭罪責?
    二戰時,日本向美國投降的時候提出了一個條件,那就是要求美國保證天皇無罪,最後美國也的確答應了這一條件。可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人表示不能理解,畢竟日本天皇稱得上是二戰最大的戰犯,即便說他犯下了滔天大罪也不為過,那麼為何他在投降以後還能夠逃脫戰爭的罪責呢,難道僅僅是因為美國的庇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