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一段時間的準備,12月18日上午,在業主方、監理方的指導和監督下,施工方把第一株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淹沒區(雲南)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紅椿樹)移栽到了準備好的巧家縣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紅椿樹種質資源保護地,標誌著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淹沒區(雲南)古樹和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搶救性移栽工作正式啟動。
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位於金沙江下遊河段,是金沙江攀枝花——宜賓河段四級開發方案中的第二個梯級電站,是我國繼三峽水電站、溪洛渡水電站之後又一座千萬千瓦級的巨型水電站,也是「西電東送」工程的骨幹電源點之一。根據《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淹沒區(雲南)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電站水庫淹沒區(雲南)涉及昭通市巧家縣古樹71株,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紅椿共2872株。由於電站建設會淹沒這些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將對淹沒區涉及古樹和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部分)實施搶救性移栽。
為了保護好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淹沒區(雲南)古樹和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委託雲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昆明分院編制了《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淹沒區(雲南)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移栽方案》,巧家縣人民政府與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籤訂了《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淹沒區(巧家縣境內)古樹和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移栽合同》,巧家縣林業和草原局按照縣人民政府的安排,協調上級主管部門辦理了古樹和重點保護野生植採集、採伐許可手續,同時完成了移栽土地踏勘、選址、流轉等工作,通過公開招投標程序,確定了《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淹沒區(巧家縣境內)古樹和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移栽項目》施工單位,計劃在2021年3月底前,完成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淹沒區(雲南)古樹和重點保護野生植搶救性移栽工作,確保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如期蓄水發電。
通訊員 陳鳳波
編輯:楊希嫻
【來源:雲南省林草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