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鶴灘水電站是金沙江下遊四個梯級巨型水電站中的第二級,是僅次於三峽工程的世界第二大水電站,以發電為主,兼顧防洪,電站建成後還具有攔沙、發展庫區航運和改善下遊通航條件等綜合效益,是「西電東送」骨幹電源之一,是國家「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的標誌性重大工程。
按照設計規劃,白鶴灘水電站將於2021年7月首批機組投產發電。在白鶴灘水電站的建設中,最大的生態改變就是移民搬遷。實物指標調查數據統計,動遷移民89021人,動遷房屋面積達957萬平方米。水電站建設時,他們離開故土搬進縣城,電站建成後,他們住進了新房,從封閉的山溝搬進了三層高的小洋房,開啟了新生活。
水電建設創大業,再造家園奔小康。新道路,新希望,和幸福一道已來到移民身邊。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一看,三位庫區移民的白鶴灘新生活!
文萬全:「這裡生活條件比以前更好,你們也要早點搬過來!」
今年10月1日,白鶴灘庫區首批移民順利搬遷入住新房。這批移民來自四川省涼山州會東縣魯吉鎮,遷入地為四川省涼山州德昌縣麻慄鎮。
「這裡就在108國道旁邊,學校、醫院就在家門口,交通方便,生活條件也好,我們先搬過來住,你們也要早點搬過來喲。」剛搬到新家,文全萬就對前來幫他搬家的老鄉說。文全萬是白鶴灘庫區首批搬遷入住新房的移民之一。
移民新居就像一座座聯排別墅,規劃有序、錯落有致。文全萬家的房子在第一排第3戶。他家是5人戶,建設的新房子有400多平方米,客廳、廚房、臥室、衛生間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寬敞明亮,整潔美觀,樓上還有一個超級大陽臺。
他說:「說心裡話,能有這麼好的機會搬到這裡來,我們是高興的,心裡是願意的。人人都有故土難離的情結,但人要想得長遠一點,我們在老家不是不可以生活,但畢竟交通不便,生產生活各方麵條件有限。是白鶴灘工程建設給我們提供了這次搬遷發展的機會。」
移民新居
邱尚畢:「我們對房屋建設質量是滿意的!」
10月15日,黎明安置點移民房屋全面封頂,這是巧家縣繼金塘安置點移民房屋全面封頂後移民搬遷安置工作所取得的又一重要階段性成果。黎明安置點規劃建設移民房屋50棟(層高11層),安置點內規劃建設有小學、社區廣場、綜合市場等配套項目。規劃搬遷安置白鶴灘庫區移民約1694 戶計5141人,是巧家縣規劃建設的8個白鶴灘庫區移民安置點之一。
業主代表們的合影
在白鶴灘庫區巧家縣黎明安置點施工現場,移民代表邱尚畢說:「我們每天都到工地來監督和檢查房屋建設質量,如發現問題,立馬督促整改,我們是移民推選並經政府批准的業主委員會代表。一年多來,我們認真履責,對房屋建設的質量是滿意的。」
黎明安置點航拍
目前,巧家縣正在規劃白鶴灘工程蓄水後發展旅遊產業,黎明安置點就在規劃建設的金沙江碼頭邊,風景優美,交通便利,發展旅遊業的條件非常好,大多數移民也希望通過這次城鎮化搬遷安置後逐步實現生產與發展轉型。白鶴灘水電站是大國重器,他們全家都支持白鶴灘水電站建設。他也相信,在各方的支持下,移民群眾定能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魏榮堂:「感覺自己中了大獎」
移民一家在選房現場。
10月24日,白鶴灘庫區的魏榮堂早早地來到了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象鼻嶺居民點移民集中安置房的選房現場,興奮地等待選房儀式的開始,這是白鶴灘水電站雲南庫區首次進行移民選房。一直做生意的他抽到的房子靠近農貿市場,而且2套還抽到了一起,「感覺自己中了大獎」,他抑制不住地笑道。藉助白鶴灘蓄水之後這裡三面環水濱湖小鎮的地理環境優勢,兩省四州縣交界的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他準備做水上旅遊項目,對於未來他期待滿滿,「沒問題的,生活會很好的,以後條件會越來越好的」。
象鼻嶺安置點航拍圖
整理:王怡然
資料來源: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
攝影:盧忠燦
編輯:陳晨
校對:劉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