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男子採摘珍稀植物,官方:非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口頭教育

2021-01-12 澎湃新聞

7月16日,雲南香格裡拉一名男子在某音平臺發布一段視頻,視頻顯示,一名男子在野外採摘一株名為「塔黃」的植物。網友評論稱塔黃是珍稀野生植物,該名男子行為不當,應當受罰。7月30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當地宣傳部門了解到,事後該名男子向香格裡拉森林公安局主動反映情況,當地警方對此展開偵辦並做出案件處理。經查證,男子採摘植物確係「塔黃」,但非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將對該名男子進行口頭教育。

事件:香格裡拉一男子野外採摘「塔黃」,網友熱議其應受處罰

日前,一段男子採摘珍稀野生植物的視頻的網絡熱傳。有網友指出,該男子採摘的是一種名為「塔黃」的植物,十分稀有。另有網友稱,「塔黃」十幾年才開一次花,是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男子的行為涉嫌違法,應當受到處罰。

網傳視頻顯示,一名戴帽子的男子在滿是礫石的山上發現一株淡黃色的植物。隨後,男子將該植物拔起,在鏡頭前面拔掉了植物周邊淡黃色的葉子。

該視頻熱傳後,北青報記者發現,事後該名男子原先發布的視頻已全部被刪除。一些動植物保護專業人士及植物攝影師在網絡平臺呼籲大眾愛護動植物,普及動植物保護知識。該名男子現身,對此前的不當行為表示歉意,願意承擔事件的處理結果。

說法:涉事男子稱塔黃在當地可食用,願意接受處罰

7月30日下午,北青報記者聯繫到該段視頻的發布者,他表示自己就是視頻中的那名男子,為香格裡拉本地人。當時這名男子與親戚開車從香格裡拉出發前往四川辦事,途中經過麗江與香格裡拉的交界處,看到了生長在路旁山上的塔黃。據他介紹,塔黃在當地是一種可食用、可用作包裝酥油的植物。他採摘塔黃之後直接食用了塔黃的根莖,這期間還拍攝了一段15秒的視頻並發布在某平臺上。

隨後,該名男子與親戚繼續前往目的地。第二天,有朋友告知其視頻內容在網上引發爭議,隨即該名男子主動向香格裡拉森林公安局反映情況。之後,該名男子返回香格裡拉,配合當地警方做現場指認、傳喚偵訊等工作。

根據網友發布的視頻截圖顯示,該名男子此前在某音平臺上還發布過類似的視頻,例如採摘松茸等。另有網友稱,該名男子還曾採摘、丟棄紅景天,有博眼球之嫌。北青報記者就此事詢問該名男子,他稱自己發布這些視頻「只是想要分享自己的生活,因為這些都是我的日常而已」,並不像網上說的那樣他是想藉此出名、吸引大家的關注。他告訴北青報記者,自己願意承擔一切處理結果,不逃避處罰。同時該名男子就此事進行再次道歉,並呼籲公眾一同愛護植物。

回應:「塔黃」非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將對男子口頭教育

30日下午,北青報記者聯繫到雲南省香格裡拉市委宣傳部新聞辦楊主任了解到,這起事件中出現的植物在經司法鑑定之後,確定是塔黃。他表示,塔黃並不屬於保護性植物,目前保護性植物的劃定依據為《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而塔黃並不在保護名錄之列,林業公安無法對此提出執法依據。同時,這段發布的視頻也沒有違反國家的網絡安全法,在網信方面也沒有執法依據。對此事的處理結果基本確定為口頭教育。

有網友表示,塔黃屬於珍稀植物。有專家發表言論稱,塔黃生長周期有十幾年之久,非常珍貴。對此,楊主任回應稱,塔黃的生長環境在4000米左右的高山寒冷地帶,在這一類地區生長的植物生長周期長並非稀事,當地牧民上山放牧也經常會看到此類植物。

楊主任告訴北青報記者,就塔黃的生長周期一事他專門請教了一些本地研究高山動植物的專家學者,他們稱塔黃的生長周期一般在五年左右,開花後死掉,並不像網上傳播的那樣有十幾年之久。塔黃在當地的主要是用作藥材和食物,該名男子的行為在當地並不屬於惡劣破壞行為。之後,當地也會就動植物保護加強宣傳工作,呼籲當地居民愛護動植物。

(原題為《雲南一男子被指破壞塔黃 當地:非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已口頭教育》)

相關焦點

  • 雲南一男子被指破壞塔黃,當地:非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將口頭教育
    7月16日,雲南香格裡拉一名男子在某音發布一段視頻,視頻顯示一名男子在野外採摘一株名為「塔黃」的植物。網友評論稱塔黃是珍稀野生植物,該名男子行為不當,應當受罰。
  • 男子「炫耀式破壞」高原植物被教育
    日前,雲南省香格裡拉一名男子在網上發布一段視頻,顯示一名戴帽子的男子在滿是礫石的山上發現一株淡黃色的植物。隨後,男子將該植物拔起,在鏡頭前面拔掉了植物周邊淡黃色的葉子。網友評論稱,男子採摘的是株名為「塔黃」的珍稀野生植物,該名男子行為不當,應當受罰。
  • 雲南回應男子破壞塔黃事件:不屬於國家保護植物 未構成違法
    雲南網訊(記者 熊強)7月26日,一段男子「手撕」塔黃的視頻在網上流傳,引發熱議和社會關注。31日,記者從雲南香格裡拉市委宣傳部了解到,涉事男子破壞的塔黃不屬於國家保護植物,其行為未構成違法。相關部門已向其普及了保護野生動植物的知識,並進行了口頭教育。
  • 雲南:保護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珍稀瀕危物種
    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記者從雲南省政府新聞辦5月22日舉行的2020年「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近年來,雲南省積極開展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為代表的珍稀瀕危物種拯救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 塔黃不屬於國家保護植物 當事人...
    塔黃不屬於國家保護植物 當事人未構成違法》猜你喜歡7月26日,一段男子「手撕」塔黃的視頻在網上流傳,引發熱議和社會關注。雲南網記者今日從雲南香格裡拉市委宣傳部了解到,涉事男子破壞的塔黃不屬於國家保護植物,其行為未構成違法。相關部門已向其普及了保護野生動植物的知識,並進行了口頭教育。詳細事件過程請點擊連結↓↓↓網友喊你去自首!
  • "男子食用珍稀植物"事件反轉 非珍稀植物就能炫耀式破壞?
    一名身著黑衣的男子,站在山上,笑著將手中的一株疑似「塔黃」的綠色植物拿起,三下五除二,將其葉子全部刮掉……因為在視頻平臺上上傳了這樣一段視頻,這兩天,雲南香格裡拉劉明的生活徹底被打亂。儘管他主動配合警方調查,發布致歉,但依舊有網友下「通緝令」。因「炫耀式破壞珍稀植物」,其信息被曝光,一度,他都不敢出門。
  • 男子回應「手撕塔黃」事件:網絡暴力影響我的生活 快撐不下去了
    起因是男子在某短視頻平臺發布了一段視頻,內容為他在高山上採摘了一株名為「塔黃」的植物。之後,一些知名的科學科普博主稱塔黃是喜馬拉雅山冰緣帶珍稀植物,男子行為不當,應當受罰。7月31日,記者繼續對該事件進行追蹤。香格裡拉市委宣傳部新聞辦楊主任告訴封面新聞記者,目前已對男子進行口頭教育並警告,但由於塔黃並不在保護植物名錄之列,故相關部門無法對此提出執法依據。
  • 綜藝節目採摘雪兔子背後:「植物保護意識基本處於盲區」
    一直呼籲保護雪蓮花等高山植物的雲南師範大學教師彭德力沒想到,雪兔子這種遠離公眾視野的植物居然以這種方式火了。 劉宇寧微博致歉說,被採摘的花是節目組準備的道具;東方衛視《極限挑戰》節目組的致歉聲明則表示,沒有實際發生採摘珍稀植物的行為,「但節目播出後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沒有起到宣傳好珍稀植物保護規定的作用」。 但劉宇寧和節目組的致歉聲明,沒有澆滅微博話題「極限挑戰 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的熱度。
  • 國家重點保護珍稀瀕危植物:七指蕨
    國家重點保護珍稀瀕危植物:七指蕨花木君蕨類植物枝葉青翠,形態千奇百怪,每種蕨類都有自己的不同風格和觀賞特點,觀賞價值極高。然而由於整體環境惡化以及人類對野生植物領地的侵襲,使得不少蕨類植物「光榮上榜」,瀕臨滅絕的邊緣,七指蕨就是其中之一。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迎來20多年首次翻新——像保護野生...
    近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迎來20多年來的首次「翻新」——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推出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新名錄),目前公開徵求意見已告一段落。國家林草局新聞發言人黃採藝說,修訂名錄是我國加強野生植物保護的重要舉措,並將在修訂基礎上,開展破壞野生植物資源專項打擊整治行動,全面保護野生植物資源。
  • 這種高原珍稀植物差點被他剝開吃了?
    視頻裡,男子肆無忌憚地撕扯著高原植物塔黃,並且對著鏡頭進行炫耀。該視頻一經推出,便受到了一眾網友的批評和譴責,當事人更是在輿論的壓力下主動到當地派出所承認了錯誤。 建議立法 綠會在行動 「手撕塔黃」事件的當事人的行為雖然引起了公憤,但最終結果只是受到了批評教育。為什麼?因為塔黃還並沒有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也就是說,破壞塔黃的行為暫時沒有可依據的條例對其進行處罰。這就導致了肆意採摘、破壞塔黃的行為時有發生,實在讓人心痛。
  • 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淹沒區(雲南)古樹和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搶救移栽...
    經過近一段時間的準備,12月18日上午,在業主方、監理方的指導和監督下,施工方把第一株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淹沒區(雲南)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紅椿樹)移栽到了準備好的巧家縣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紅椿樹種質資源保護地,標誌著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淹沒區(雲南)古樹和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搶救性移栽工作正式啟動
  • 水母雪兔子風波背後,非法採伐國家重點保護植物要承擔哪些責任?
    民主與法制社記者 莊德通報導幾年前,河南盧氏縣農民採摘蕙蘭涉嫌刑事犯罪曾引發廣泛關注,不久前,某綜藝節目中嘉賓採摘珍稀野生植物水母雪兔子的消息,也登上了微博熱搜。在人跡罕至的野外,有時會「偶遇」一些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野生植物。
  • 男子摘珍稀植物發抖音被調查 專家:一生只開1次花
    視頻截圖雲南網訊 「炫耀式破壞珍稀植物的香格裡拉男子,網友喊你自首。」近日,名為「荒野保護」的網友對外發布一條「通緝令」帖子稱,雲南香格裡拉一男子不僅肆意破壞高山珍稀植物塔黃,還將炫耀視頻發到抖音上,引多方關注。
  • 雲南珍稀瀕危植物遺傳多樣性及瀕危機制研究通過鑑定
    科學時報昆明6月24日訊(記者張雯雯)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龔洵和其課題組完成的「雲南部分珍稀瀕危植物遺傳多樣性及瀕危機制研究」項目通過成果鑑定。專家組認為,該研究積累了雲南珍稀瀕危植物的本底資料,從生殖生物學、遺傳多樣性等方面探討了一些珍稀瀕危植物的瀕危機制,提出了有效保護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應用前景,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花櫚木
    《古玩指南》中就提到對花櫚木的定義:「花梨為山梨木之總稱,凡非皆本之梨木,其木質均極堅硬而色紅,惟絲紋極粗。」古籍《博物要覽》中提到花櫚木「花梨產交廣溪澗,一名花櫚樹,葉如梨而無實,木色紅紫而肌理細膩,可作器具、桌、椅、文房諸器。」《廣州志》中有這樣的記載:「花櫚色紫紅,微香,其紋有若鬼面,亦類狸斑,又名和『花狸』。
  • 野生植物應享有與野生動物同等的保護地位:綠會BASE就《重點野生...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關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徵求意見稿)》的修改建議(原則篇)(來源/國家林草局官網)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植物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綠水青山的底色。習總書記曾指出,植物是生態系統的初級生產者,深刻影響著地球的生態環境。
  • 中國雲南震動世界,發現珍稀瀕危植物,引得外國人連連感嘆!
    今年中國雲南震動世界,是因為我國的研究人員在這裡發現了珍稀瀕危植物。這一發現,對我國的生態乃至全世界的植物研究都極具重要的意義。瀕危植物的發現,給予了我們可以延續物種的希望。這又是怎麼樣的一種植物呢,引得外國人連連感嘆?
  • 男子摘塔黃拍視頻被查:不知道它是珍稀保護植物
    7月27日,一男子在雲南香格裡拉荒野高山石灘上,破壞珍稀植物塔黃,並將炫耀視頻發到短視頻平臺,被網友「喊話」自首。該男子稱,小時候曾吃過塔黃,但不知它是珍稀保護植物,並表示已認識到錯誤。目前,警方已介入調查。
  • 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仍需加強保護
    本報訊  近日,《生物多樣性》雜誌發表了北京大學唐志堯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中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的保護現狀評估》一文。該文通過整理首批重點保護的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的高精度分布圖,利用國家級和省級保護區網絡,首次評估了我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的總體分布格局和保護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