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腳涼=陽虛!這張方子,改善上熱下寒,供你參考

2020-12-03 張凱主任

最近這段日子,很多朋友都在後臺問我,如何應對「上熱下寒」。

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大家似乎對「上熱下寒」特別感興趣。

臉上起痘了,上熱下寒。

嘴裡潰瘍了,上熱下寒。

腳涼了,上熱下寒……

有的則直接跟我說:「文老師,你不用想了,我肯定是上熱下寒了,你就告訴我怎麼辦吧……」。

對此,我哭笑不得。

其實,上熱下寒不是那麼簡單的事兒。一個人,真正發展到上熱下寒的地步,不容易。辨這個證,必須嚴格結合舌脈。

現在,我給你講個病案。這才是真正的上熱下寒,咱們一起感受一下吧。

這個病案,是一代中醫名家鄒雲翔老師的病案。鄒師的生平,我不介紹了,您自己查查看吧。我就說一句話,老先生是我國首批中醫學博士研究生導師,擔任中央保健醫30年。老先生於1989年離世。

話說這個病人啊,是女性,當時年37歲。什麼毛病呢?口臭。而且可以說,是臭氣燻天啊!女人這個陽氣,真讓人難堪了。

與此同時,這個人嘴唇特別乾燥,看這個樣子,似乎是有火,尤其是有胃火。

但是,這個人,用去火的藥無效。最痛苦的時候,她天天拿黃連泡水喝啊,還是解決不了多少問題。

後來,經人介紹,她找到了鄒師。

刻診見口臭嚴重,嘴唇焦幹,但是舌苔顏色基本正常,脈象細弱。

細問得知,下肢雙腳常年冰涼,哪怕是到了夏天,也是如此。

看到這裡,鄒師心裡有數了。他寫了一張配伍。但見——

制附片4.5克,肉桂粉1.2克(吞服),炮姜3克,黃連0.6克,阿膠珠6克,炒當歸9克,白芍9克,石斛12克,麥冬9克,茯苓9克。

結果,藥用4劑,口臭減輕一些。但是下肢發涼,脈象細弱的狀態沒有改變。效不更方,只做稍微變化,制附片改成9克,肉桂粉改成1.5克,炮姜改為6克,加生地和黨參。

結果,10劑下去之後,口不臭、唇不燥,下肢溫暖,脈象有力。

這是怎麼回事呢?

我跟你講,這個女患者的問題,才是真正的上熱下寒啊。

你看,下肢發涼、腳冰冷,脈象細弱,這是陽氣虧虛,溫煦失職、脈道不充的表現啊。這就是所謂下寒,即腎陽不足。

下焦寒邪太重,逼虛陽上浮,鬱於胃脘,導致中焦虛熱。熱邪上犯口腔,形成口臭。

但這個口臭,你記住,它哪怕再嚴重,也是虛的!因為患者舌質基本正常,脈象細弱。實證口臭,絕對不是這樣,脈往往沉而有力,苔黃厚膩。

所以這個時候,就得溫陽,解決下焦的寒邪。下焦不那麼寒了,虛陽才會被引導下來。這就是治本。在這個基礎上,酌加清熱滋陰之品,把虛熱理一理。這就是在治標了。

所以說,鄒師的配伍裡頭,制附片、肉桂粉、炮姜,這都是溫補陽氣的。黃連清熱,麥冬、石斛、白芍、阿膠珠、當歸滋陰養血。茯苓利水健脾,以防滋膩 。這就是基本意圖。

你看,我這麼一說,你明白了吧?

我把這個問題寫出來,供您參考。你看看,這才是上熱下寒。它是需要結合舌脈來看的。當然,上熱下寒的具體含義,也隨病症而變化。上頭口臭,下頭腳涼,這是典型的表現之一。其他的一些表現,我以後慢慢給你說。但是,總的病因病機,都是一樣的。

文中配伍,非專業讀者,一定要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鑑應用。這個很重要。辨證,是個技術活,沒個幾年功夫,容易出錯。要知道,口臭這個事兒,原因有很多。有些人和上熱下寒沒關係,但是,他偶爾也腳涼。這時候,你就不能一看到腳涼,同時嘴裡有味道,就認為自己上熱下寒了。這麼想是幼稚可笑的。

相關焦點

  • 現代人常見「上熱下寒」 , 張仲景這個方子管用!
    我們這個時代有一種病,很流行,十個人當中九個人都有,這種病叫上熱下寒。  為什麼會出現上熱下寒?因為上面動得太多。  上面動的太多,血不足,氣有餘便是火,這火本來可以引到下面,溫暖我們的手腳,但由於久坐與飲食的原因中焦脾胃不通了,火被阻擋了,咋辦?只好反彈上去唄,於是出現了上熱下寒。  天地有大宇宙,地氣溫煦向上,天氣下降,天地交泰,才有了萬物生靈。
  • 睡覺愛出汗,陽虛!這張「補陽止汗」的方子,的確值得借鑑
    今天這篇文說,我想和你聊生活中一個常見現象,這就是睡覺愛出汗。睡覺的時候,為什麼容易出汗?被窩太熱?臥室裡室溫太高?還是你這個人很容易上火?所有這些,都有可能。現在我要跟你說的,卻是另外一層原因,這就是陽虛,即腎陽虛弱。給你講個故事吧。話說有這麼一個男子,年37歲。啥毛病啊?
  • 經常上火又怕冷,多是「上熱下寒」惹的禍!專家教你如何暖陽散寒
    其實,這或是你的體質的原因,上熱下寒,就容易經常上火又怕冷的,多半是你的陽氣跑錯地方了,下面我們一起來具體了解一下,看看怎麼能把陽氣調回來,改善這種體質?為什麼會出現上熱下寒?現在這個時代,很多時候,都是我們的上半身在動,但下半身卻一直未動,大家自己想想,平時是不是頸椎久坐不動的,即使是工作,也是腦子在動、眼睛、手在跟著動,唯獨不動的就是自己的下半身,這就會容易引起上熱下寒。
  • 又上火又怕冷,上熱下寒體質都有這些症狀表現,中一條就是了
    想要調理一下身體,沒想到吃熱的就上火,吃寒的又傷陽氣。其實,這就是典型的「上熱下寒」體質,溫補不能耐受,寒涼又不能承受,難以調理。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中醫如何調理這「上熱下寒」的體質吧!不耐熱也不耐涼,這是怎麼回事?
  • 經常屁股涼、愛上火,或不僅是上熱下寒那麼簡單,怎麼調理好?
    這種體質其實是上熱下寒,很多人上半身是熱火朝天的,但是下半身卻一派虛寒,上面經常會臉色發紅、頭暈頭熱的,而腹部腰部和屁股卻很涼,甚至輕輕一碰還有疼痛感,這與很多人平時久坐不動的習慣有很大的關係,長時間久坐,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受阻了,影響到了氣血的運行,身體中間的部分沒有聯通上下,使得上面的火下不來,下面的水又上不去。
  • 三種祛寒飲食方案,溫中暖陽防寒
    嘉賓主持李然,屬於典型的怕熱不怕冷,即使是到了冬天也不喜歡穿秋褲,一到室內就覺得熱的難受。專家告訴我們,雖然李然不怕冷,但也容易受寒,並且這類人如果不注意添衣保暖,還更容易感冒。李然的特點是有內熱,對他而言保暖最重要,專家建議把身體裸露的部位都做好保暖,比如脖子、頭、耳朵、腳踝等,這樣等於在體表屏障上又加固了一層,防止寒邪入侵。
  • 天熱冷飲,天涼遭罪,虛寒腹痛的人快來看看這幾個方子!
    再到後來,父親最喜歡的冰啤酒是完全沒法喝了,因為只要喝一點涼的東西,馬上就會鬧肚子。於是,我建議父親去醫院看一下,父親由於也是被折磨得夠嗆,就去掛了個號,經過系統檢查之後,被診斷為胃潰瘍。從x光上看大概有1cm大小的孔洞,算是比較嚴重的胃潰瘍了。父親回到家中愁眉不展,可能這是因為啤酒是他為數不多的愛好之一吧。
  • 什麼是上熱下寒體質 這樣做竟會造成上熱下寒
    你是不是常常聽說,上熱下寒,但是你又不明白什麼是上熱下寒,長痘痘、痛經等於上熱下寒,手腳冰涼、頭皮屑多屬於上熱下寒,可能上熱下寒說的就是你,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什麼是上熱下寒體質?上熱下寒怎麼辦?什麼是上熱下寒體質中醫常說上熱下寒體質,上熱下寒體質的人,雖然下身比較寒涼,冬天怕冷,並且手足冰涼,但是上身容易發熱上火,由於上焦虛火旺,不能吃熱性的食物或者是補性的食物,這樣會容易上火。像羊肉、辣椒等等都會引起上熱下寒者口腔潰瘍、或者牙痛,甚至有些還會出現面部和背部粉刺。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這種體質者對如何調理一籌莫展。
  • 天氣越冷身體越不通,一補就上火,上熱下寒的人,這樣做疏通身體
    如果你月經血塊多,痛經,小肚子發涼,但是經前期脾氣又特別不好,心煩不安……  如果你經常睡不好覺……  你發現沒有,這些情況都是上面在呼呼冒著火氣,下面冒著寒氣,或是全身都不通暢的鬱結,連覺都睡不好。  身體很誠實,上熱下寒的狀態,反映著我們現在正處於矛盾的糟糕的狀態。
  • 手腳冰涼,卻總是容易上火,針對上熱下寒的體質,該如何調理?
    但是有些人的體質卻是陰晴不定的,本來自己的手腳冰涼,很多人都以為應該是陰性體質,但是卻總是容易出現上火的問題,針對這種上熱下寒的體質該如何調理?如果你也屬於這種體質,不妨花三分鐘看一下這篇文章或許能夠幫到你。
  • 為什麼說寒從足生,腳涼是大病?經常腳涼,說明哪些問題?
    生活中很多諺語俗語經過上百年的流傳,經過時間的檢測,被證實是虛假的,也有很多話在如今社會依然是可信的,以「寒從足生,腳涼是大病」來說,就是很多人經常聽到的,這樣說到底有沒有道理呢?希望你了解。這句話是中醫常說的,在中醫看來,腳又被稱作:身體第二心臟,把雙腳保護好了,也是好心護理好,作為末梢組織,這個地方血液流動速度緩慢,更新代謝速度低,一旦忽視了,會發現該部位溫度要比其它部位低很多,寒氣溼氣也會透過雙腳進入身體,造成較大影響。
  • 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上熱下寒」該怎麼調?
    本 期 導 讀「上熱下寒」,該怎麼調?每到這段時間,有些人就會出現頭重腳輕、上實下虛的狀況,或腿腳發涼、或手腳心熱、這些情況,在《內經》裡都叫做厥。《內經·厥論》曰:「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陰氣衰於下,則為熱厥。」厥就是氣逆的意思,「下」就是腳,陰陽之氣的根,氣由根部始衰,上而不下,就是厥逆。根部的陽氣不足,叫寒厥,根部的陰氣不足,叫熱厥。
  • 血壓偏高的人,從「上熱下寒」來調理,記住「一對」配伍
    當然,所謂的血壓偏高,並不能和現代科學所說的「高血壓」完全劃等號,這是需要首先指出的。血壓偏高的人,最常見的不適是什麼?這個問題,相信有很多朋友都能說個大差不離。那就是以頭昏腦脹為主,伴有一定程度的精神不振、四肢動作有點遲緩之類。
  • 你的體質是寒還是熱?如何食療調理?一篇文章說清楚
    天氣涼了,你知道穿多點衣服。天氣熱了,你也知道要穿得清涼。寒熱是中醫學說裡八綱辯證重要的兩點,八綱即「表裡寒熱陰陽虛實」,對應我們的陰陽,寒就是陰,熱就是陽。《索問·至真要大論》說:「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兩者治法正好相反。
  • 上熱下寒體質如何調理最好?
    上熱下寒是人體的一種疾病產生的徵兆,它主要是由於人體內寒熱錯綜複雜的表現之一,與此同時,它也會有其他的症狀,比如說腹瀉,津液損傷、以及咳血等症狀的產生,那麼上熱下寒的體質該如何調理呢? 人體質上上熱下寒的症狀會有哪些?
  • 上熱下寒體質都有這些症狀表現
    一邊上火一邊怕冷,其實這是上熱下寒的表現如果你有甲狀腺腫大的問題,並且氣鬱的指數挺高,但又容易拉肚子,小腹摸起來也常常是涼的……如果你臉上容易長痘,但其實你還常常手腳冰涼……如果你是個容易急躁焦慮的人,同時還會腰膝酸冷……
  • 女生腳涼是什麼原因 4種原因致女生腳涼
    作者:寶寶知道 女人要自己愛護自己很多女性的腳發涼,可是大家知道女性腳發涼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嗎?中醫認為,腳涼是一種「閉症」,所謂「閉」即是不通,受到天氣轉涼或身體受涼等因素的影響,致使肝脈受寒,肝臟的造血功能受到影響,導致腎臟陽氣不足,肢體冷涼。接下來為大家詳細介紹女生腳涼的原因以及緩解腳涼的方法,供大家參考。女生腳涼是什麼原因?
  • 上熱下寒愛上火,如何把旺盛的火氣,變成你的元氣?
    最近天氣熱了,很多人卻變得怕冷了。群裡就有這樣的小夥伴一邊上火一邊怕冷。其實這是上熱下寒的表現。其實是陽氣在下部,自下而上溫煦全身,陰液在上部,自上而下灌溉全身,也就是我們的心火往下走,溫暖下半身,腎水往上走,滋潤我們上半身。這樣我們身體才會陰陽平衡,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心腎交融,水火既濟。而上熱下寒,就是上面的火上不去,下面的水上不來。整個人不是一套有序的系統,熱的熱,寒的寒。
  • 腰酸腿腫四肢發涼,做腿精女孩看這篇就夠了
    ,量少,小腹脹痛,經血色深血塊多…有以上任意一條,都要引起注意,相信一定也有人跟你說這是因為你的身體太寒了或者你的腿太寒了。上熱下寒我們這個時代有一種病很流行,十個人當中九個都有,這個病就叫上熱下寒。正常來說心火應該下行,溫暖我們的下半身,腎水要往上走,滋潤我們的上半身,但是由於久坐和飲食的原因中焦脾胃不通了,火被阻擋了,咋辦?只好反彈上去唄,於是就出現了上熱下寒的情況。
  • 受寒怕風,陽虛怕冷
    受寒怕風,陽虛怕冷發布時間: 2019-08-22 11:30:31   |  來源: 人民網   |  責任編輯: 張豐受訪專家應對這兩種症狀表現,中醫針、藥、食療「各有千秋」。畏寒與惡寒的出現最早可追溯到《黃帝內經》。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科副主任、主任醫師隋博文指出,畏寒和惡寒是同一症狀在人體上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兩種反應的中醫名稱。二者皆為怕冷,從程度上來說,畏寒相對較輕,惡寒相對較重。引起畏寒的病因有兩種,第一種是風寒之邪侵襲機表後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