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熱下寒愛上火,如何把旺盛的火氣,變成你的元氣?

2020-12-03 大醫本草堂

最近天氣熱了,很多人卻變得怕冷了。群裡就有這樣的小夥伴

一邊上火一邊怕冷。其實這是上熱下寒的表現。

如果你的火也常常在上面,口舌生瘡,經常嗓子痛,牙痛,愛流鼻血……

如果你有甲狀腺腫大的問題,並且氣鬱的指數挺高,但又容易拉肚子,小腹摸起來也常常是涼的……

如果你臉上容易長痘,但其實你還常常手腳冰涼……

如果你是個容易急躁焦慮的人,同時還會腰膝酸冷……

如果你膚色暗沉,長黑斑,甚至有水腫,同時便秘或是便溏……

如果你眼睛總是目赤腫痛,或是有寒性的痛經……

如果你容易失眠,臉總是紅紅的(臉比眼睛周圍要紅),但其實還挺怕冷。

你發現沒有,這些情況都是上面在呼呼冒著火氣,下面冒著寒氣,或是全身都不通暢的鬱結,連覺都睡不好。

身體很誠實,反應著我們糟糕的狀態。

人體最好的狀態是什麼樣呢?

其實是陽氣在下部,自下而上溫煦全身,陰液在上部,自上而下灌溉全身,也就是我們的心火往下走,溫暖下半身,腎水往上走,滋潤我們上半身。這樣我們身體才會陰陽平衡,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心腎交融,水火既濟。

而上熱下寒,就是上面的火上不去,下面的水上不來。整個人不是一套有序的系統,熱的熱,寒的寒。

其實你不缺陽氣,只是沒有在恰當的位置上。我們把氣血變成了火氣,而沒有變成元氣來好好滋養我們。

為何會上熱下寒?

無非就是這些原因。

用腦多,就是上面動的多,眼睛在看,手在動,大腦也總是飛速運轉。於是呢,大量氣血就會往上引,我們全身的氣血其實是有限的,都擁在上面了,下半身的氣血自然不足,長時間如此,就造成上半身過熱,下半身火力不足。

活動少自然是下面的活動少,我們宅著,坐著,躺著,呆著,腿腳很少運動,經絡不通,火無法引領到下半身,造成了下寒。

肝氣鬱結:我們在如如不動的方寸之地裡,想這想那,心境很容易不開闊,愛有情緒,愛生悶氣,漸漸肝氣不舒,一生氣,氣也往上跑,氣得面紅耳赤的人,你見過沒?時間長了,肝氣鬱結,氣機不順,更是推不動身體的氣血。

脾胃不通脾胃在中焦,聯結著上焦和下焦,而我們卻常常不好好養護脾胃,吃得太多太雜油太快,接二連三的暴飲暴食,讓消化不掉的垃圾都堵在脾胃中焦這個要道。

胃氣不降,脾氣不升,中焦不通,上下自然沒法暢達。

腎陽不足:喝冷飲,吹冷風,傷完脾胃,就該消耗腎的陽氣了。此外,女人的經、帶、胎、產都需要腎陽的參與支持,養護不當,也會受到損傷。腎陽不足,下面缺少火力,上熱不一定是真的熱,但下寒可就是真的寒了。

如果你上熱下寒,產生的原因也每個都有一點,不知道自己要怎麼調。下面來給你說說。

盲目去火傷脾腎,適得其反

上火了,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用清熱解毒的金銀花、菊花、涼茶一類去壓制自己的「上火」症狀,但為什麼有些人有用,有些人不但症狀沒有緩解,反而加重了呢?

上火,有虛、實之分,不能一概而論

專家表示,上火不能一概而論。對於「實火」人群,採用瀉火、降火等寒涼藥物進行治療,的確有效;但是對於「虛火」人群,此類方法只會傷腎又傷脾,使得虛上加虛,越治火越大!

實火症狀:舌紅苔黃、口乾便幹、面紅耳赤、心煩易怒等。

虛火症狀:舌紅少苔、口乾舌燥、愛出虛汗、消化不良、腰膝酸軟等。

用藥不對會適得其反、大部分的人、喜歡買潤喉片或者潤喉糖之類的應急去火、含食後給人以清涼的舒適感、認為可以「潤喉」,又可以清新口氣、一舉兩得,因而成為很多人的手邊常備。

其實潤喉片是藥、咱們這樣吃非但不能治病、反而會出現副作用。

如何去火?

這些食材泡水喝下火效果好

其實,想要去火,使用藥食同源的食材來泡水喝,可能會意想不到的效果!

蒲公英:歸肝、胃經,利尿、緩瀉、退黃疸、利膽。

金銀花:疏通肝氣,減少鬱結;

杭白菊:降肝火、養目清肝;

枸杞子:清肝明目,滋補肝腎,益精明目。

甘草:用於心氣虛,心悸怔忡以及脾胃氣虛,倦怠乏力;

紅棗:養胃、健脾、益血、滋補、強身。

以上6種材料組合一起飲用,有助於減少肝損傷,肝會慢慢變好的。

喉嚨不適,泡一杯、喉嚨裡吐不出咽不下的難受、刷牙乾嘔,嗓子發炎……怎麼也清理不完鼻子裡的異物感、別提有多難受了……、喝一杯蒲公英金銀花茶、喉嚨仿佛被甘露滋潤、別提多舒適了。

炎症上火,泡一杯、上火了,呼氣像是在噴火、眼睛乾澀、發癢、小便發黃、牙齒、嗓子都在疼、以前上火都是喝菊花茶、現在有了蒲公英金銀花茶、既能下火又能排毒、每天都要泡一杯。

排毒養顏,泡一杯、臉上痤瘡、痘痘、色斑、都是因為體內毒素堆積導致、排毒受阻,皮膚毛孔被堵塞、其中的油脂不能順利排出、越積越多出現痤瘡、泡一杯蒲公英金銀花、排出毒素,一身輕鬆。

工作這麼辛苦的你、要對自己有更多的關愛、健康的體魄才是幸福成功的前提、天氣越來越乾燥了,因為變化過快的溫差,、很多朋友極易上火或是咳嗽。、所以,春天喝蒲公英金銀花茶、可以幫助人體排出更多的有毒物質去火潤燥、滋潤皮膚效果加倍。

肝火、胃火、心火、肺火、腎火,您是哪種火旺?歡迎寫評論進行交流!

相關焦點

  • 夏季容易上火又怕冷?上熱下寒體質都有這些症狀表現
    一邊上火一邊怕冷,其實這是上熱下寒的表現如果你有甲狀腺腫大的問題,並且氣鬱的指數挺高,但又容易拉肚子,小腹摸起來也常常是涼的……如果你臉上容易長痘,但其實你還常常手腳冰涼……如果你是個容易急躁焦慮的人,同時還會腰膝酸冷……
  • 體寒的女生為什麼總愛上火?這是因為上熱下寒,祛溼降火才是關鍵
    而女生在體寒的同時還會容易上火,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那我們應該如何調理呢?一、導致上熱下寒的原因平時大家應該都有過,吃點滋補或者高熱量的食物就會上火的時候。從中醫角度來講這就是虛不受補,而虛就是說我們的元氣不足,使我們沒有足夠的元氣去運化食物,從而導致我們上火。
  • 手腳冰涼,卻總是容易上火,針對上熱下寒的體質,該如何調理?
    導讀:手腳冰涼,卻總是容易上火,針對上熱下寒的體質,該如何調理?但是有些人的體質卻是陰晴不定的,本來自己的手腳冰涼,很多人都以為應該是陰性體質,但是卻總是容易出現上火的問題,針對這種上熱下寒的體質該如何調理?如果你也屬於這種體質,不妨花三分鐘看一下這篇文章或許能夠幫到你。
  • 身體冷熱交替,怕冷又上火?不只是「上熱下寒」那麼簡單,要重視
    身體冷熱交替,又怕冷又容易上火,是怎麼回事?其實這種現象是挺常見的,尤其在女性身體更為多見,這種現象就是我們常說的「上熱下寒」現象。自然界是水火既濟,我們的身體也是如此。人體內有心火和腎水,心火在上,腎水在下。
  • 經常上火又怕冷,多是「上熱下寒」惹的禍!專家教你如何暖陽散寒
    其實,這或是你的體質的原因,上熱下寒,就容易經常上火又怕冷的,多半是你的陽氣跑錯地方了,下面我們一起來具體了解一下,看看怎麼能把陽氣調回來,改善這種體質?為什麼會出現上熱下寒?還有的人飲食作息等生活習慣不健康不合理的,經常喜歡吃涼的食物,飲食也比較重口味,經常熬夜、不注意身體的保暖等,也都會引起上熱下寒。上熱下寒體質的人,身體會有什麼變化?
  • 天氣越冷身體越不通,一補就上火,上熱下寒的人,這樣做疏通身體
    天地不通,身體也陷入矛盾  天人相應的原理,身體也會感覺乾燥,上火,加上本來冬天的寒,因此上熱下寒的人,此時會感覺格外難受……  這個焦慮著,晚睡著,又時髦著,追逐網紅著的時代,我們的身體多多少少都有點上熱下寒
  • 什麼是上熱下寒體質 這樣做竟會造成上熱下寒
    你是不是常常聽說,上熱下寒,但是你又不明白什麼是上熱下寒,長痘痘、痛經等於上熱下寒,手腳冰涼、頭皮屑多屬於上熱下寒,可能上熱下寒說的就是你,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什麼是上熱下寒體質?上熱下寒怎麼辦?什麼是上熱下寒體質中醫常說上熱下寒體質,上熱下寒體質的人,雖然下身比較寒涼,冬天怕冷,並且手足冰涼,但是上身容易發熱上火,由於上焦虛火旺,不能吃熱性的食物或者是補性的食物,這樣會容易上火。像羊肉、辣椒等等都會引起上熱下寒者口腔潰瘍、或者牙痛,甚至有些還會出現面部和背部粉刺。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這種體質者對如何調理一籌莫展。
  • 經常屁股涼、愛上火,或不僅是上熱下寒那麼簡單,怎麼調理好?
    現在一天比一天冷了,但一到冬天,很多人是很怕冷但又特別容易上火,特別是自己的屁股好像一直都是冰涼的,有的人是手腳全身都涼,有的人是身體涼還愛上火,尤其是對很多女性來說,這種現象可能更常見。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如何改善,讓自己的屁股暖起來、身體暖起來呢?
  • 上熱下寒體質的人,一喝溫性中藥就出現上火、煩躁,原因是什麼?
    上熱下寒體質本來就是身體陰不能涵陽所導致的,所以喝溫性藥更是陰不能涵陽,所以才會導致上火!其實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從產生的原因、調理的方法以及平時應該如何正確的保養上面談一談自己的理解!中醫則認為上熱下寒主要是由於下焦肝腎陽氣比較弱,從而導致剩餘的陽氣被逼而走上焦進而導致上熱下寒體質的出現,一般情況下中醫對於上熱下寒的病人其實都使用了具有調和作用類的方劑。
  • 又上火又怕冷,上熱下寒體質都有這些症狀表現,中一條就是了
    其實,這就是典型的「上熱下寒」體質,溫補不能耐受,寒涼又不能承受,難以調理。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中醫如何調理這「上熱下寒」的體質吧!不耐熱也不耐涼,這是怎麼回事?而「上熱下寒」的體質,就是「水火不濟」導致的結果。《黃帝內經》裡說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這句話指出了:「寒為熱病之因」,如果人體內寒邪過盛,就會把陽氣排斥在外,陽氣上浮外散,就會表現為上部熱象,人就會出現上火症狀。也就是說,很多人的體寒其實就是上火的根源。
  • 為何越來越多的人是「上熱下寒」體質,該如何調理?
    現在的人多是上熱下寒的體質,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這是什麼樣的體質,就是說上半身是容易上火,下半身是有體寒的症狀,如手腳冰涼,這個是很多女性的一個身體現狀,出現這樣的體質跟平時的生活習慣是有很大的關係。上熱是因為平時的飲食以及作息非常的不好,偏重口味,喜歡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這些都是屬於熱性,食用之後是互使得非常多的熱毒進入身體,加重身體的負擔,這些熱毒在體內是難以排出的,就會在體內造成淤堵,使得代謝能力下降,那身體就會出現一些異常,特別是皮膚,會出現長痘、長斑、面色暗沉等情況。
  • 上熱下寒體質如何調理最好?
    上熱下寒是人體的一種疾病產生的徵兆,它主要是由於人體內寒熱錯綜複雜的表現之一,與此同時,它也會有其他的症狀,比如說腹瀉,津液損傷、以及咳血等症狀的產生,那麼上熱下寒的體質該如何調理呢? 人體質上上熱下寒的症狀會有哪些?
  • 上火怎麼辦?中醫告訴你,肝火、心火、肺火、腎火該怎麼調
    中醫看來,上火也分很多種「上火」,「上」主要指的是人的頭面部,「火」指的是「邪火」,「上火」泛指的是邪火由下往上而引起的頭面部病症,凡是火熱上逆為患的發病機制者,都屬於中醫的上火範疇。《黃帝內經》指出,人的腑臟對應著四季,而隨著四季的氣候變化,不同季節上火的原因也有所不同。
  • 現代人常見「上熱下寒」 , 張仲景這個方子管用!
    我們這個時代有一種病,很流行,十個人當中九個人都有,這種病叫上熱下寒。  為什麼會出現上熱下寒?因為上面動得太多。只好反彈上去唄,於是出現了上熱下寒。  天地有大宇宙,地氣溫煦向上,天氣下降,天地交泰,才有了萬物生靈。人體也有自己的小宇宙,心火要往下走,溫暖我們的下半身,腎水要往上走,滋潤我們的上半身,這樣我們的身體才會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平衡,就像太極圖一樣,是為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
  • 血壓偏高的人,從「上熱下寒」來調理,記住「一對」配伍
    但總而言之,頭昏腦脹的感覺,更多以「上火」為初始表現;而手腳四肢方面、尤其是雙腳方面,大多以「發涼和麻木」為主要感覺。說到這些情況,大家腦海裡是不是馬上浮現一個名詞:上熱下寒?不錯,從中醫養生的角度看,血壓偏高者,辨證上大多可以歸屬於肝腎陰虛所引起的虛陽上亢。亢陽在上,自然會有頭昏腦脹,眼睛乾澀流淚而視力模糊;正氣(陰津)不足於下,於是便出現一些手腳發涼、動作遲緩的現象。這些證候,中醫稱之為「上熱下寒」。
  • 肝火太旺盛,這些水果可要忌口了,不然火氣洩不下去
    現在天氣越來越熱,很多人都會出現肝火旺盛的症狀。中醫上說,「火」就是身體出現的一些熱性症狀,是因為外界氣候變化而導致的「邪氣」。肝臟的主要功能是排洩,而且工作時間是在晚上,需要在人熟睡的情況下進行。肝火旺盛的人在飲食方面要注意哪些?一般來說,肝火旺盛不需要藥物治療,如果能調整好日常飲食,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通常情況下,肝火旺盛的人飲食口味要清淡,以清肝瀉熱、易消化的事物為主。肝火旺盛應該先」去火「,簡單來說,就是多吃「寒性、涼性」食物和蔬果,而少吃或不吃「熱性」類。但是作為一種肝臟的不健康狀態,養肝護肝也是必不可少的。
  • 這張方子,改善上熱下寒,供你參考
    最近這段日子,很多朋友都在後臺問我,如何應對「上熱下寒」。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大家似乎對「上熱下寒」特別感興趣。臉上起痘了,上熱下寒。嘴裡潰瘍了,上熱下寒。腳涼了,上熱下寒……有的則直接跟我說:「文老師,你不用想了,我肯定是上熱下寒了,你就告訴我怎麼辦吧……」。對此,我哭笑不得。其實,上熱下寒不是那麼簡單的事兒。一個人,真正發展到上熱下寒的地步,不容易。辨這個證,必須嚴格結合舌脈。
  • 內火旺盛的人,身上會有3個表現,老中醫教你降內火、排毒素
    在工作的壓力,生活的瑣事煩擾下,很多人會出現上火的症狀。這就是中醫上說的「內火旺」。當人體內火比較旺的時候,會出現很多的表現,主要有3種。第一嘴角起燎泡。有的人會因為吃了辣的東西,或者一段時間內經常熬夜加班,身體內火氣過旺,衝出了一個火泡。
  • 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上熱下寒」該怎麼調?
    本 期 導 讀「上熱下寒」,該怎麼調?《內經·厥論》曰:「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陰氣衰於下,則為熱厥。」厥就是氣逆的意思,「下」就是腳,陰陽之氣的根,氣由根部始衰,上而不下,就是厥逆。根部的陽氣不足,叫寒厥,根部的陰氣不足,叫熱厥。
  • 你的體質是寒還是熱?如何食療調理?一篇文章說清楚
    天氣涼了,你知道穿多點衣服。天氣熱了,你也知道要穿得清涼。寒熱是中醫學說裡八綱辯證重要的兩點,八綱即「表裡寒熱陰陽虛實」,對應我們的陰陽,寒就是陰,熱就是陽。《索問·至真要大論》說:「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兩者治法正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