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臨近春節,按照往年,家長們都應該辛勤地準備著年貨,迎接上學人或打工人的歸來。
但是2021年的春節顯然不同,家長們無心盯著菜市場的雞鴨魚肉,每天睜開眼睛就會刷著手機,觀察疫情形勢的變化。
多地呼籲就地過節,這類師生不得離校,大學生能不能回家?
目前,全國多地都呼籲就地過節,非必要不返鄉。
當然,在部分外地人心中,這句話著實用詞不當,如果連春節都算作「非必要」,那麼還有什麼叫做「必要」返鄉呢?恐怕只有「白事」了。
★全國多地呼籲非必要不返鄉,這類師生不得離校
在外地人中,大學生的比例非常龐大,現如今許多大學都陸續放假,不過有一類師生放假後也不能離開學校,只因為他們的家鄉是石家莊市小果莊村。
眾所周知,現在的小果莊村是我國唯一的高風險地區,根據政策要求,凡是家處於高風險地區的師生,一律不能離校!
當然,這一點概率比較小,畢竟小果莊村說到底只有幾千人,從這裡出去的師生能有多少?
但是,我們不要忽略了小果莊村的前綴——石家莊。
現如今,石家莊已經封城,多地前往石家莊市的高鐵都停運,航班全取消,這也意味著家在石家莊市的師生想要過年回家,難度非常大。
★中風險地區的大學生,回家不輕鬆
家住在中風險地區的大學生,也要根據各地相應的政策,準備相應的通行證。
根據教育部和學校的建議,家在中風險地區的大學生原則上不回家,一旦回家就要準備三日或七日內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綠色的健康碼。
當然,這只是麻煩的開始,等到回校時,這類大學生還要準備新的核酸檢測證明,同時到校後可能會被集中隔離14天。
此外,根據國內的最新政策,就算是低風險地區返鄉,也要持核酸檢測證明。
所以,大學生和家長都非常憂愁,一年一度的春節不回家,難免有些寂寞。
可是回一次家,就要準備這些麻煩事情,還要面臨被感染的風險,性價比如何?
★過年回不回家?聽聽大學生們的心聲
@店小二
我是大連海事的學生,現在學校已經開始了新學期,每天都要上網課,說真的,我非常想家,也不知道疫情什麼時候結束,希望可以早點回家吃到媽媽做的飯菜。
@夜深思
我的家是低風險地區,我的學校也是低風險地區,現在學校還沒有放假,等放假了就回家,再麻煩也要回!
如果回家就叫給祖國添麻煩,那麼這些入境人員、不好好隔離的人員叫什麼?
★大學生回家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當然,做任何事情都要冒風險,就像兜媽做飯時也要冒風險,否則就可能被菜刀砍出血。
然而,難道我們害怕被菜刀割傷手,就永遠不做飯了嗎?
所以,大學生們無論做什麼抉擇,我們都要尊重他們的決定,那麼大學生返鄉要注意哪些問題?
1)現處地和返鄉地的防疫政策問題
我們可以拿瀋陽為例,目前瀋陽共有11個中風險地區,分別是皇姑區的8個小區與鐵西區的3個小區。
換言之,只要家不是這11個小區的大學生,就算到皇姑區或鐵西區,也不算作途徑中風險地區,至於瀋河區、和平區等更不在其中,它們算是低風險地區。
所以這類大學生回家只需要準備最近三天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即可,同樣返校時也要準備最近三天的證明,同時確保健康碼是綠色。
如果家處於中風險地區,那麼就要做好返校被隔離的準備,可以提前14天返校,這樣不會耽誤學業。
2)返程注意保護自身安全
大學生回家時,一定要全程戴口罩,勤洗手,下車後最好在身上噴灑酒精。
如果路程較遠,大學生儘量在上車前用餐,儘量避免在車上吃食物,同過程中儘量不要跟旁人接觸,有條件的話最好再戴上護目鏡。
★過年回不回家?不要盲目跟風
自從各地倡導就地過年後,許多人都站在道德制高點號稱過年不回家,不要給家人帶來風險。
但是,這些人的做法不一定就跟想法一樣,否則為什麼我們搶票時,手機屏幕還告訴你沒有餘票?
由此可見,這些號稱春節不要回家的人,要麼是本地人,要麼就是「說一套,做一套」。
如果他們是本地人,義無反顧地說出這種話,完全沒有同理心,用道德綁架大學生和打工人,本身就是一種錯誤的做法。
其實,大部分網友都心知肚明現在防控的難題是境外人士輸入,而不是本土輸出。
既然如此,為什麼要讓大學生和打工人來背鍋呢?
大家都是成年人,有自己的判斷,如果返鄉風險過大,他們自然會放棄回家。
但是,如果他們盲目地聽從這些跟風的話語,從而失去了自己的判斷,就太可悲了。
兩點形成一條直線,如果這條直線的途徑都是低風險,而人們反而擔心這些地區發生變異,那任何地方都可能不安全了。
兜媽寄語
春節要不要回家,大學生和在外工作的家長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家鄉的風險定義,如果家鄉處於中高風險地區,原則上儘量不要回家,回家後也要注意不出門。
但是,如果家鄉處於低風險地區,而個人又十分想回家過節,就要找出一條相對安全的路線,同時積極配合當地的防疫措施,那麼回家也不一定是錯誤的選擇。
對於大學生和打工人而言,春節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回家團聚,如果連每年僅有的1~2次回家機會都剝奪,對他們而言未免有些不公平。
今日話題:你們過年會回家嗎?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