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區檢察院積極參與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消除外來入侵物種行政...

2021-01-09 瀟湘晨報

你聽過福壽螺嗎

它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以水稻、茭白等水生農作植物葉片為食,繁殖能力強,嚴重破壞溼地生態系統和農業生態系統,可造成其他水生物種滅絕。

福壽螺還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的中間宿主,食用未經高溫加工的福壽螺容易感染寄生蟲,存在危害人體健康的安全隱患。

近年來,為加強長三角地區生態領域司法協作,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檢察機關制定了《太浦河流域生態資源公益訴訟協作機制》,通過實行線索通報、協同辦案、聯合巡察等舉措,建立健全太浦河流域以及環澱山湖地區生態資源司法保護長效機制。

近期,青浦區檢察院參與了一起示範區消除外來入侵物種行政公益訴訟案件。

發現線索

2020年9月,經上海市檢察院公益訴訟舉報平臺推送,有群眾多次舉報:示範區多處水域出現外來入侵物種福壽螺,危害生物安全、生態安全和農業生產安全。

區院第五檢察部公益訴訟辦案組迅速介入,進行線索核實。通過聯繫舉報人、詢問當地居民、走訪屬地村委會,並至各街鎮實地踏勘,調查拍攝水域照片,固定證據材料。

制發檢察建議

經辦案組實地調查,上述舉報情況屬實。2020年10月,第五檢察部履行公益監督職責,主動與涉案水域屬地政府進行磋商,同時根據《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向行業主管部門制發訴前檢察建議,建議立即開展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

落實整改措施

收到檢察建議後,相關職能部門高度重視,11月1日組織召開專題會議,積極制定整改措施,立即對涉案水域開展新一輪專項清除整治行動,細化工作舉措,採取人工捕螺除卵的方式,清除福壽螺80餘公斤,處理卵塊200餘處。另經調查發現,今年6月至10月,相關職能部門已多次開展清除行動,累計清除福壽螺3.2萬餘只,卵塊1900餘處。

經查,目前涉案水域內福壽螺及卵塊已全部清除。相關部門還制定了定期排查機制,開展科學防治和群眾宣傳動員,確保農業生態安全。通過此次公益訴訟專項行動,檢察機關與職能部門共同打擊了外來入侵物種,有力消除生態安全隱患。

檢察機關在行動

據悉,該案是本市首批外來入侵物種行政公益訴訟案件。今年以來,除福壽螺外,青浦區檢察院還辦理了鳳眼藍(俗名水葫蘆)、加拿大一枝黃花等外來入侵物種案件,同時也是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檢察機關在「不破行政隸屬,打破行政邊界」指導思想下,積極探索維護跨區域生態環境的典型案例。

【來源:青浦檢察】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消除外來入侵物種,行政公益訴訟在行動|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你聽過福壽螺嗎它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以水稻、茭白等水生農作植物葉片為食,繁殖能力強,嚴重破壞溼地生態系統和農業生態系統,可造成其他水生物種滅絕。福壽螺還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的中間宿主,食用未經高溫加工的福壽螺容易感染寄生蟲,存在危害人體健康的安全隱患。
  • 滬蘇浙交界處將設立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
    公開資料顯示,滬蘇浙交界處涉及行政區域包括上海市青浦區、松江區與金山區;蘇州市吳江區、崑山市與太倉市;以及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平湖市。
  • 首屆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法治文化節文藝匯演在青浦舉辦
    昨天(11月30日)下午,2020年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法治文化節文藝匯演暨憲法宣傳周活動啟動儀式在青浦區金澤鎮文體中心舉行,這也是一體化示範區首屆法治文化節活動,來自青浦、吳江、嘉善三地的司法局負責人以及司法行政系統工作人員、青浦區各部委辦局、各街鎮、村居代表參加活動。
  • 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首座新建慢行橋基本建成 宛若一條凌空飛舞的綢帶
    記者獲悉,跨越元蕩湖、連接上海青浦和蘇州吳江兩地的環元蕩貫通橋項目已基本建成,這也是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首座新建的慢行橋。 從空中望去,環元蕩貫通橋宛若一條凌空飛舞的綢帶,將元蕩湖溼地景觀與環湖綠道對接,串聯起千帆歸渡、閒夢雲臺、汾湖之眼等豐富的旅遊資源,同時連接蘇州吳江區和上海青浦區。
  • 12家機構結盟構建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能量場」
    新華社上海8月25日電(記者何欣榮)中國長江三峽集團、阿里巴巴集團、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等12家行業巨頭、高校院所,25日聚首上海,正式成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開發者聯盟的創始成員單位,助力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 小切口看長三角|長三角一體化大戰略的「小門縫」:蘇浙學生到上海...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寧寧 發自上海統一招生、學分互認、畢業互通……8月6日上午,上海西郊,青浦區朱家角鎮,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執委會當地,一場規模不大的通氣會吸引了幾十家媒體到場。為什麼這麼扯眼球?
  • 「健康長三角:回顧•展望•開局」——上海交通大學健康長三角...
    他首先對關心支持健康長三角研究院工作的各位領導與嘉賓表示誠摯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接著,他表示,希望通過學者間的學術交流,共同講好健康長三角的故事,唱響健康中國的聲音,加強相關領域的專業人才、機構和組織的合作,同時積極借鑑健康中國實踐的先進經驗,使論壇能夠成為理論創新的策源地、實踐創新的強磁場,在國家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的偉大徵程中作出應有的、新的、更大的貢獻。
  • 長三角示範區兩省一市「雲」見面,聊了啥?
    原標題:長三角示範區兩省一市「雲」見面,聊了啥?  新春將近,萬象更新。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這片創新的熱土,帶著嶄新的期盼,迎來了「年終考核」。  1月14日上午,通過一塊大熒幕,上海、江蘇、浙江三地一體化示範區的建設者、領頭人,和64家理事會成員、示範區開發者聯盟成員在雲端「見面」。
  • 市場與政府雙向互動 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統籌形成互聯互通的金融風險防範和預測預警機制,保障長三角深度一體化的金融安全。建立長三角地區銀行業機構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建立應對金融市場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機制和處置預案等。  以行政管理體制變革與創新為根本保障。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後,從中央到地方、從宏觀到微觀、從長期到短期,都應有相應的制度設計。
  • 防治外來物種入侵 保護生物多樣性
    長期以來,我國一直重視外來物種入侵防治工作。自2003年起,原國家環保總局和中國科學院先後公布了4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陸續就紫莖澤蘭、鳳眼蓮、蔗扁蛾、美國白蛾、非洲大蝸牛、福壽螺、牛蛙等71種常見的外來入侵物種的形態特徵、地理分布、入侵危害以及控制方法進行了詳細的整理和分析。儘管如此,我國目前面臨的外來物種入侵形勢仍不容樂觀。
  • 金融「活水」服務長三角一體化 成為支持實體經濟最好樣本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胡金華 上海報導在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不斷推進下,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資本加速支持長三角三省一市。9月7日,《華夏時報》記者從國家開發銀行(下稱「國開行」)方面了解到,今年以來,國開行發揮開發性金融引領帶動作用,積極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成為國內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的又一家大型金融機構。
  • 控制外來物種入侵要從源頭抓起
    外來物種入侵,是指外來的能在移居地的自然或人為生態系統中定居、自行繁殖和擴散的物種,包括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它們會明顯影響當地生態環境,損害當地生物多樣性。這些外來物種一旦適應了本地環境並大量繁衍,將對生態平衡帶來嚴重影響,並可能導致原生態系統中的生物數量減少甚至滅絕。
  • 警惕惡性外來物種入侵
    原來,這兇猛的小魚是桑氏鋸脂鯉,最早作為熱帶觀賞魚被帶入中國,由於它們生命力強,在遷徙地無節制地繁殖、掠食,成為當地生態環境的改變者,也被科學家們掛上外來入侵物種的標籤。中國人好客,沒想到在動、植物界亦如此。國家環保部2008年發布的《中國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四次報告》統計,目前中國已記錄的外來入侵物種多達400多種,其中58.8%的物種入侵時間在1950年後。
  • 綠會國際部向IPBES提交外來入侵物種監測及防治提案
    (10月7日,北京溫榆河公園驚現外來入侵物種福壽螺。來源/綠會)作為中國科協旗下的全國一級學會,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綠會」)積極創新「走出去」的形式,推動中國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的進程,積極投身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家園。
  • 外來物種入侵或導致地球毀滅 絕不是危言聳聽
    世界上許多國家都遭受物種入侵之苦。如英國為了對付12種入侵的外來物種,三年花在除草劑上的費用達到3.4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億元)。歐洲每年外來物種入侵造成至少1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94.35億元)的損失。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外來物種入侵是生物多樣性銳減的主要原因之一,影響不容小覷,一些科學家斷言:外來生物入侵可以毀滅地球。
  •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2020長三角一體化與社會組織創新...
    11月22日,長三角一體化與社會組織創新發展研討會召開。會議由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公益發展研究院主辦,上海長三角社會組織發展中心協辦。會議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大背景下,圍繞社會組織創新發展的目標、模式和路徑等重要議題,從理論和實務角度進行深入探討。
  • 中國因外來物種入侵年損1200億 八哥成「帶羽毛的子彈」
    豚草是我國首批公布的16種危害嚴重的外來入侵物種之一,該草的花粉可引起人體過敏,導致有害健康的「枯草熱症」,對農作物危害也極大。   許多國家都在遭受外來物種入侵之苦,抵禦外來物種入侵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問題。我國每年因外來物種入侵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1200億元人民幣,治理投入難以估算。
  • 科學網—環保部:488個外來物種已入侵我國
    「最近一次調查,外來入侵物種有488種。」王捷說,這個數字顯然是保守的,因為「外來入侵物種有一個潛伏期,潛伏到一定程度,會有一個大爆發大流行,這個時候大家才發現這個東西挺可怕的」。 建預警機制暫無時間表 東方早報:目前國內外來入侵物種的形勢怎麼樣?
  • 外來物種入侵自然保護區,怎麼辦?
    既然外來物種入侵的關鍵因素是人,而自然保護區排斥人類活動,在大多數人眼中,外來物種入侵與自然保護區二者似乎「風馬牛不相及」,前者對後者的影響微乎其微。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由於我國大多數自然保護區內均有原住民居住,人類活動頻繁,自然保護區受外來物種入侵的影響遠非人們想像的那樣樂觀。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48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2020年6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引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