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一首詩,寫盡千古帝王后一生。尾句膾炙人口,警醒了千萬女性

2021-01-09 琅銘

孝武陳皇后,即我們熟知的陳阿嬌,千古一帝漢武帝劉徹的第一任皇后。一生起伏跌宕,從榮寵至極,到悽冷地老去,冰魂素魄在愛情的迷途中漸漸走向人間深淵。她的一生為後世留下了「金屋藏嬌」「長門買賦」等千古傳唱的歷史典故,也為千萬女性的愛情敲響了警鐘。

李白借用樂府古題,寫下《妾薄命》。言語奇妙,氣韻天成。樸素自然,卻質感飽滿。原來,帝後柔情終究是一場夢!陳阿嬌從得寵到失寵,演繹了封建社會帝王室后妃的悲劇一生。

妾薄命李白漢帝寵阿嬌,貯之黃金屋。咳唾落九天,隨風生珠玉。寵極愛還歇,妒深情卻疏。長門一步地,不肯暫回車。雨落不上天,水覆難再收。君情與妾意,各自東西流。昔日芙蓉花,今成斷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

1.金屋承諾,至尊榮寵

陳皇后出身豪門貴胄。祖父是西漢開國功臣堂邑侯陳嬰,父親陳午襲爵,母親是赫赫有名的館陶大長公主劉嫖。竇太后是其外祖母,漢景帝是其親舅舅。一出生便是眾星捧月,被視若掌上明珠。

而劉徹,自幼聰穎。景帝深愛有加,於是打破世俗舊例,在立太子的同時,封了年僅四歲的劉徹為膠東王。但其光芒終究還是亞於了太子劉榮,利慾薰心的館陶長公主,一心想將自己的女兒嫁與未來執掌天下的太子。而太子劉榮之母慄姬,因館陶長公主長期向景帝進獻美人,而一直怨恨在心,所以拒絕了館陶的提親。

那日,館陶公主見到劉徹便問他,「長大了要討媳婦,你覺得陳阿嬌好不好?」劉徹看看旁邊點頭默許的母親,信誓旦旦而言道:「若能娶阿嬌為妻子,一定為她造一座金屋子」。這便是成語「金屋藏嬌」的來由。

一個四歲的男孩兒,純真與清澈的眼神中只有面前這位姑娘的嬌美面容,他願意將最珍貴的東西給予她。而這一句話的分量,金屋的許諾,讓館陶公主徹底改變了決心,而把目光投向了這位四歲便封王的劉徹身上,其母王夫人也爽快地答應了婚約。後來在館陶和王夫人的共同策劃下,太子劉榮被廢,而立七歲的劉徹為太子,即是日後的漢武帝。

「漢帝寵阿嬌,貯之黃金屋。咳唾落九天,隨風生珠玉。」因為這一句金屋承諾,因為陳阿嬌和館陶公主,才有了名垂千古的漢武大帝。劉徹將全部的情思,寄託於這個女子,並要讓她做自己唯一的帝後。榮寵至極,正如李白詩中所言:即便是阿嬌吐一口唾沫,也會隨風化為珠玉。帝後形影不離,彼此成為對方的全部。恩寵盛極,不可一世。陳阿嬌也時時處處維護著漢武帝劉徹,他們情之所鍾,愛之如狂。

2.貴無常尊,妒而生恨

都說「貴無常尊」「盛極必衰」,當漢武帝劉徹在平陽公主的府上,遇到了溫婉體貼、貌美嬌柔、賢淑謙卑的衛子夫時,便註定了這對帝王夫婦的愛情將要走向末路。

「寵極愛還歇,妒深情卻疏」。當陳阿嬌聽聞衛子夫入宮,並得到了天子的垂愛臨幸,而自己空蕩蕩的椒房,卻始終等不到劉徹的身影。從此她開始變得善妒,再沒有當年的直率和可愛。還多次以命相逼,讓漢武帝越來越心生厭煩,而漸行漸遠。

《史記》:「陳後太驕。」

就這樣失寵了的陳阿嬌,內心非常不甘。為了奪寵,不惜在宮中施巫術媚道,迷惑君主,而觸犯宮規之大忌。念於舊情,劉徹雖未降罪於她,卻下了一道策書,將陳阿嬌做了十一年的皇后之位就此廢黜。

策書:「皇后不守禮法,祈禱鬼神,降禍於他人,無法承受天命。應當交回皇后的璽綬,離開皇后之位,退居長門宮。」《史記》記載:陳皇后施用婦人媚道,事情被發覺後,漢武帝廢陳皇后。《漢書》記載:陳皇后施用婦人媚道,事情被發覺後,漢武帝於元光五年深入追查此事,女巫楚服等人犯下為皇后用巫蠱之術害人的罪行,受此牽連而被誅殺者有三百多人,最終廢陳皇后。

3.長門悽冷,榮寵化為烏有

「長門一步地,不肯暫回車」。無論多少人的求情,陳阿嬌依然被送入了悽冷的長門宮。曾經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公主皇后,如今只能孤零零的守著這荒無人煙的冷宮。她日思夜夢,可劉徹的步輦再也沒有為她而停留。

這樣的殘忍,使孤寂落寞的陳皇后,終日在長門宮以淚洗面,但她卻沒有放棄能夠復寵的任何一絲希望。不惜黃金百斤,請天下最擅長寫作的司馬相如來為其作賦一首,以求重獲漢武帝的歡心。果然,司馬相如不負所望,寫下那篇千古傳誦的《長門賦》。成語「長門買賦」也由此誕生。漢武帝讀後為之動容,但一切的曾經都回不去了。帝後間越不過的隔閡,劉徹終究還是沒能回心轉意。

正如李白此句所言:這位廢后幽禁於長門宮內,雖與帝王之宮僅有一步之遙,卻咫尺千裡,天各一方。

4.覆水難收,美色終究是空

「雨落不上天,水覆難再收。君情與妾意,各自東西流。」李白用兩句最形象的比喻,道出了帝後終將無法重歸於好。雨散落於地之後,便不能再回到天空。水倒出後,也無法再收回杯中。曾經帝後夫婦間的情深意濃,如今卻如流水般各奔西東。

「昔日芙蓉花,今成斷根草。」比興暗喻,在對比中闡發道理。昔日的嬌弱芙蓉,如今卻成了飄搖無根的斷根草。尊貴與不幸,就這樣在轉眼間顛覆。那些愛恨情愁,蹉跎著她跌宕的人生。

「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結尾這句最是發人深省,一句話總結了陳阿嬌落魄失寵之由。雖然此處是李白刻意的借古諷今,諷刺唐明皇對武惠妃的專寵。但這高級的比喻說理,也是給當今社會所有女性的警醒!

靠美色與他人相處,終究不能長久。陳阿嬌與漢武帝之間的情緣,交織於金屋的承諾與權力的支撐。當利益分解,容顏不再,又拿什麼被憐愛?陳阿嬌有高貴的出身,自幼也定少不了詩書禮樂的薰陶。並不出彩的內涵,卻更多地被其天真衝動的性格與芙蓉花般的外表所壓倒。在不理智的愛中走火入魔,覆水難收。

也許陳皇后的後半生,依舊陶醉在漢武帝那句童年的承諾裡。柔情短暫,了此一生。她從未想過:只有有趣的靈魂才能更多地保住愛情!終究這千古帝王后還是沒能逃脫了「色衰而愛馳」的宿命!

拾月文化:追隨文明光影,為您解鎖文化密碼

相關焦點

  • 李白很肉麻的一首詩,28字「吹捧」楊貴妃,開頭兩句成千古名句
    李白作為唐代鼎鼎大名的詩人,在中國可以說家喻戶曉,後人稱他為「詩仙」,李白寫的詩有多厲害?看看教科書中李白作品出現的頻率就知道了。毫不誇張的說,李白在我國文學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如今雖然時過境遷,但李白的詩依舊受人追捧,獲得了無數人的讚美。
  • 李白求愛卻遭拒絕!寫下酸溜溜的一首詩,卻成為千古名篇
    李白作為唐朝名滿天下的大才子,自然有很多女人仰慕於他。因此李白的女人緣是很好的,然而李白也有碰壁的時候。李白有一首詩就描寫了他的一次豔遇。然而這次豔遇並不成功,在他向女子求愛的時候,卻慘遭拒絕。於是李白回去之後,心情失落之下便寫了一首酸溜溜的詩。
  • 李白最霸氣的一首詩,看過後讓人感嘆瀟灑至極卻殺死太重
    他自幼苦勤讀書,十五好劍術,之後便一生不離劍。明明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卻寫過一首讓人不寒而慄充滿殺氣的詩,他就是被後人喻為「詩仙」的李白,那首詩被稱為「託身白刃裡,殺人紅塵中」。我們都熟知的有農民領袖黃巢《不第後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朱元璋還將其改編為《詠菊》「百花發時我不發,我若發時都嚇殺。要與西風戰一場,遍身穿就黃金甲。」但朱元璋自己也寫過,在他的《不惹庵示僧》中寫道「殺盡江南百萬兵,腰前寶劍血猶腥。」
  • 李白描寫美人的一首詩,無一「美」字卻美到窒息,僅28字流傳千古
    隨著唐玄宗的一紙詔書,李白去到了盛世長安。但是胸懷報復的李白,卻並沒有得到重用,平時也只是陪在玄宗左右,為其吟詩助興。這一天,唐玄宗和楊貴妃在宮中欣賞美景,這時伶人唱起了曲子,唐玄宗突然來了興致,於是命李白前來作詩。此時的李白,正在酒後酣睡,被御使叫醒後,迷迷糊糊的來到了唐玄宗面前。
  • 李白在酒席上信手拈來,寫下一首贈別詩,只有短短的幾句但很傷感
    正是由於在長安沒有受到重用,李白於是開始了四處遊歷,所以他為很多地方寫過作品,尤其是他的贈詩,寫得最為深情。四處漂泊的生活,也讓李白增長了見識,創作出來的作品,也更加的深刻,特別是他的這首經典的贈別詩《金陵酒肆留別》,顧名思義,這首詩正是寫於金陵酒館,當時他正要離開金陵去往揚州,於是信手拈來,寫下這麼一首感人肺腑的詩作,以此告訴了朋友,自己將要離開了,可是又依依不捨,所以通篇也是營造出了一種悽美之感。《金陵酒肆留別》唐代:李白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 李煜一首絕命詩,短短4句話美到心醉,卻寫盡無限血淚和心酸
    李煜一首絕命詩,短短4句話美到心醉,卻寫盡無限血淚和心酸南唐後主李煜,實在是一位傳奇人物!三十八歲之前,他當皇帝,混後宮,風花雪月,紈絝浪蕩,幾乎沒幹過什麼有價值的事,除了寫寫詞。而在三十八歲之後,他除了寫寫詞,什麼都不能幹,卻在短短的三年時間裡留下近三十首空前絕後的傑作,成了真正的皇帝——詩歌的皇帝。
  • 李白酒醉後的一首詩,吃了麻雀的閉門羹,最後10字卻豪放而曠達
    【臨其詩境】今天我們來看李白,李白一生的大多數時間在四處漂泊中度過,即使有那麼一段定居安陸的時間,他也是熱心於仕途,四處幹謁以求舉薦,沒有老老實實待在家裡的時候。後來終於得到了入京為官的機會,卻又因為耿介天真的個性很快就受到了打壓,不久被賜金放還。感受到官場的黑暗之後,李白對於仕途的態度也有了細微的變化。
  • 李白有一首流傳千年的閨怨詩,紫薇只敢借鑑2句,後面4句太肉麻了
    很少有人會把李白的詩往婉約派上面聯想,尤其是描寫男女之間細膩關係的兩種詩歌體裁——閨怨詩和思婦詩,更不像是李白能寫出來的文字。 事實上,李白不但寫過這種類型的詩,還寫得相當肉麻。這首詩名叫《春思》,李白站在一個女人的角度,寫下了她在春天到來時,對出徵丈夫魂牽夢繞的思念之情。讓一個男人以女人的角度去思念男人,看起來頗有難度的事情竟然讓李白辦到了。現在,筆者就把全詩貼出來,讓各位讀者品品。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寫盡世間的繁華與落幕,有種大徹大悟之感
    當然文學也正是一種情感的渲洩,對於很多詩人來說,他們往往也是能夠在信手拈來之間,便是寫下這世間令人感動的千古名篇,儘管看上去寫得漫不經心,可是那一份深厚的情感,以及細膩的筆觸,卻是能夠直抵我們的心靈,這也就是為什麼唐詩儘管過去了一千多年,可是當我們讀起這些作品時,卻是依舊還會感動,還會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
  • 《七步詩》後,曹植還寫了一首妙詩,10個字道盡與曹丕微妙兄弟情
    帝王家什麼都好,只有兄弟手足之情,似乎比不得尋常百姓家。歸根結底,不過是為了一個皇位。在爭鬥中落敗的皇子,或不免有「恨生在帝王家」的感慨。而縱觀古代歷史,最有此等感慨的人,或非曹植莫屬。曹植的《七步詩》可謂人人皆知,那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道出了生在帝王家的多少無奈。
  • 關於愛情的15句經典古詩詞,詩仙李白寫的情詩你有沒有讀過?
    古詩詞的內容包羅萬象,有描摹山河,有感物傷懷,有邊塞烽煙,但愛情是古詩詞中永恆不變的話題,詩仙李白,詞宗蘇軾也都寫下過關於愛情的美麗詩句。人生自是有情痴,今天我們就用這篇文章來看一看關於愛情的15句經典古詩詞,詩仙李白寫的情詩你有沒有讀過?15、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 一首冷門的帝王詩,讀過的人寥寥無幾,乍一讀讓人刮目相看
    說起文採過人的皇帝,很多人都會記起南唐後主李煜、宋徽宗趙佶、南陳後主陳叔寶隋煬帝楊廣等等亡國之君。隋煬帝的《春江花月夜》、陳後主的《玉樹後庭花》、宋徽宗的《宴山亭》、李煜的《虞美人》俱都是流傳千古的絕唱。也正因這些皇帝沉溺於詩詞歌舞享樂、無心理政,才終至亡國。不過歷朝歷代的皇帝中也不乏有文採的明君,比如女帝武則天,一首《如意娘》令詩仙李白都為之讚嘆。
  • 杜甫這四首詩,豪邁氣概絲毫不輸李白,每篇都有千古名句
    這首詩就是寫在杜甫第一次科考落第後,他並沒有什麼挫折感,而是繼續自己不羈的漫遊生活,當他來到泰山後,寫下這首望嶽。 這是一首題畫詩,也是杜甫早期的作品,他借鷹言志,通過描繪畫中雄鷹的威猛姿態和飛動的神情,以及搏擊的激情,從而表現了作者青年時代昂揚奮發的心志和鄙視平庸的性情,詩中杜甫以雄鷹自喻
  • 李白很深情的一首詩,短短3句寫盡秋日相思,開篇10字意境絕美
    文/顧無【引觴漫談】詩詞大會蒙曼有一本書,講的是詩詞中的四季之美,其中特別提到了李白的四首詩。哪四首?《子夜吳歌·春歌》《子夜吳歌·夏歌》《子夜吳歌·秋歌》《子夜吳歌·冬歌》也可以說是將李白的這組詩絲毫不差的錄入到了自己的作品之中。李白這四首詩,入選的理由可能並不是寫景有多麼漂亮,多麼能夠突出季節的特徵。反而,他對於季節本身特色的描寫是不多的。
  • 中國古代的「懶」詩人,一生連一首詩都沒寫完,詩句卻人人會背
    李白李白和杜甫等人之所以名垂青史,除了他們的詩歌質量高外,還在於詩歌的產量大。寫得多了,自然會有一些精品出現。但爆史君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詩人卻有些另類,他一生只寫了兩句詩,結果卻流傳千古,被後世爭相傳頌,幾乎到了人人會背誦的地步。這位詩人是誰呢?他又寫出了怎樣的佳作呢?咱們接著往下看。
  • 杜甫為諸葛亮寫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選入中學課本
    現如今人們張口可頌李白,閉口能背杜甫,這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情了。作為唐朝最偉大的詩人之一,杜甫一生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其詩多是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的傑作,因而被後世譽為「詩史」。杜甫的作品也被稱為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是現實主義詩歌的代表作,對後世影響可謂深遠。
  • 李白充滿哲理的一首詩,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李白作為唐朝最為重要的詩人之一,這一千多年來,人們對於他的喜愛,已經是超過了他的作品本身,作為唐朝最有才華,也最具才情的一位詩人,他的一生那就是傳奇,放蕩不羈,給人的印象,他好像一輩子都是在行走,一會是在黃山,一會是在廬山,一會又到了長江邊上。
  • 千古文人俠客夢——15句寫劍的霸氣古詩詞,講述詩人的劍膽琴心
    從詩仙李白的仗劍江湖到王昌齡的邊塞烽煙,古代文人一路霸氣不止,劍嘯長虹。中國文人的劍氣,不僅流淌在古詩詞中,還流淌在我們的血脈中。自古以來,李白、辛棄疾、蘇軾等文人不僅有出仕濟世的夢想,他們也都有一個非常相似的大夢,就是仗劍江湖的俠客夢。今天我們就用這篇文章來看一看古代15句寫劍的霸氣古詩詞,講述詩人的劍膽琴心。
  • 唐詩裡一首非常孤獨的詩,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把孤獨寫絕了
    那麼說起唐詩,有一位詩人是不得不提,他便是李白,作為唐朝最偉大的詩人之一,還被後世稱為「詩仙」,他寫過了無數優美的詩作,並且是各類繁多,什麼樣的題材都有。例如有描寫田園風光,有表達內心的一個真切感受,當然也有非常的孤獨的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一首他非常孤獨的詩,那便是他的《獨坐敬亭山》,相信喜愛詩詞的朋友,對於這首詩,那肯定不會陌生。
  • 李白最有爭議的四言絕句,最後二句千古流傳,卻從未被超越
    李白是我國唐代最著名的詩人之一,他的詩句尤其以浪漫唯美被人們廣泛流傳,素有「詩仙」的美譽。李白一生創作的詩歌數量眾多,光流傳下的就有900多首,不僅高產,而且還很知名。今天我們就要介紹其最有爭議的四言絕句,最後二句千古流傳,千年以來都沒有被超越,這便是李白的《望廬山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