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心善長年食素,遇流寇屠城卻大難不死,原來是一群麻雀救了他

2021-01-10 裝死的歷史

明朝末年,河南出了個頗為有名的善人,柏之楨。這個柏之楨其實也沒有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善事,只是愛護動物出了名。他家雖然富裕,但他從不吃肉,而是長年食素。後來他家遭遇了流寇屠城卻大難不死,原來是一群麻雀救了他。

柏之楨並非皈依佛門的居士,他愛護動物,從不吃肉,完全是因為自己心善。人要吃肉,就會有動物受到傷害,所以說,為了保護動物不受傷害,柏之楨堅持吃素。不但自己吃素,他還號召全家集體吃素,於是這家人便長年食素了。

人吃五穀雜糧,難免病從口入。這天,柏之楨的母親病了,很想吃魚,便讓柏之楨去弄條魚來。柏之楨犯了難,去釣魚吧,魚鉤會勾傷魚的嘴巴,他怕看到魚被釣上來痛苦掙扎的樣子,更別說釣回來殺了吃了,那是更加不忍直視的。

柏之楨即是善人,又是孝子。他不忍見魚兒受罪,更無法無視病母的要求。定了定神,柏之楨移步去了菜市場,挑揀半天,找到了一條剛死卻還比較新鮮的魚,買回來做了菜。當然了,柏之楨自是一口沒吃,內心卻還是愧疚不安。

從這件事中就能看出,柏之楨心地善良,愛護動物,絕非說說而已。他愛護動物數十年如一日,已經養成了習慣,不管什麼動物,都不願去傷害,甚至還主動去幫助動物,對動物施以恩惠。就連人見人打的麻雀,也曾受過他的恩惠。

冬天到了,轉眼間天寒地凍,不時地有麻雀飛進了柏之楨家,進來找糧食吃。麻雀對當時的人們來說是害鳥,因為它們會跟人們搶糧食吃,因此人們是見麻雀就趕就打。但柏之楨沒有這麼做,他見麻雀們餓得嘰嘰叫,遂動了惻隱之心。

他把院子裡的雪掃出了一片空地來,並且把穀物撒到了地上讓麻雀們吃,麻雀本來是怕人的,但是柏之楨無意加害它們。慢慢地,麻雀感受到了柏之楨的善意,膽子大了,久而久之,天天來柏之楨家蹭飯吃,並且圍著柏之楨飛來飛去。

年關將至,縣城裡突然來了一群流寇。這群流寇可不比蹭吃的麻雀,可說是心狠手辣,挨家挨戶地搶奪,搶走了不少值錢的東西,人也是說殺就殺,毫不客氣。柏之楨聽說流寇進城了,帶著全家二十多口人躲進了地窖,大氣也不敢出。

由於驚慌,柏之楨家的大門都沒來得及關,院子裡則盤旋著數不清的麻雀,到處追逐、啄食。流寇本來見柏之楨家像個富戶,本想大摟一筆,結果進了院門卻見到了一派清冷氣息,頓感晦氣,後悔自己來晚了一步,人家早都跑路了!

柏之楨一家自然是沒有跑路,還在地窖裡待著。等到他們出來的時候,流寇已經離開了。柏之楨放眼望去,縣城簡直成了人間地獄,到處是一片狼藉,血流成河,好不悽慘。而自己家不但沒死人,就連財物也一件沒丟,實屬幸運。

柏之楨看著滿院的麻雀,明白過來了,原來是這些麻雀救了他們一家。從此,柏之楨愛護動物的決心更堅定了。柏之楨雖非佛門弟子,但卻應了佛門因果。所謂種善因,得善果,柏之楨救了麻雀,麻雀又救了他,這是冥冥之中的緣分。

本文無意宣揚佛教信仰或者是封建迷信,更沒有說做了好事一定會有好報。事實上柏之楨愛護動物並不是為了福報,他的善屬於無心之善,自性使然。正如老子《道德經》有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總之,希望這個世間多一些善。

相關焦點

  • 麻雀救了他的命,卻被他射殺,只因他是真命天子,過後厚葬麻雀
    他年小時,母親要他讀書學習,他說治世方用文,亂世當用武。所以他不喜歡讀書,卻喜歡騎馬射箭,舞槍弄棍。那時候正是五代十國的時候,天下亂紛紛的,連年徵戰不斷。因為城門太矮,馬跑得快,趙匡胤又不注意看,一下子就撞到了門楣上,把他撞下馬來。大家都以為他撞壞了,沒想到他起身追馬,硬是又飛身上馬,把馬給馴服了。真是吉人自有天相啊。有一次他和同伴韓令坤在一間土屋裡下棋玩,正下得難解難分,凝神思考之時,突然屋外飛來一群麻雀,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開始他們並不在意,但叫得久了,他們不勝其煩,於是一起走出屋外去驅趕。
  • 鬼滅之刃:鬼殺隊的信鴉風格迥異,善逸的麻雀為救善逸操碎了心
    導言:鬼殺隊中負責傳遞信息的信使是烏鴉還有麻雀,除了主人公的性格細膩生動,就連他們的信鴉也是風格迥異,炭治郎的信鴉酷愛吐槽和八卦,善逸的麻雀為救善逸煞費苦心,伊之助的信鴉害怕被吃,義勇的信鴉是路痴,宇髄天元的信鴉過於華麗。相逢即是緣分,喜歡柒月文章的小夥伴們幫柒月點個關注再走唄!感謝!
  • 民間故事:書生被兄長奪走房地,他無意救了一隻麻雀,卻得了福報
    故事大體講的是:一個貧窮、善良的窮書生,被兄長奪走了好房好地,他卻不斤斤計較。有一天,他無意救了一隻小麻雀,等到麻雀長大了卻送給了他一個金娃娃。這真是應了「善有善報」的老理兒了。而他那個橫行霸道的兄長卻倒了黴。書歸正傳,各位看官這就隨著小田的筆墨,一起來看看這則民間小故事吧:話說在古時候,有一個姓張的老漢。張老漢有兩個兒子,老大叫張財,老二叫張富。
  • 趙匡胤趣事:麻雀救了他的命,他為何恩將仇報射死了麻雀?
    其中有一則八卦就特別奇怪,當時尚在少年的趙匡胤被一群麻雀救了一命,可是趙匡胤和他的另一個小夥伴卻張弓射死了兩隻麻雀。當時,少年趙匡胤和自己的朋友韓令坤正在某間老舊的土坯房中玩六博戲。就在他們倆玩得興高採烈,相互大聲吆喝的時候,外面卻傳來了一陣嘈雜聲。這些鳥兒嘰嘰喳喳的聲音實在是太惹人煩了,於是趙匡胤和韓令坤這兩個少年不得不暫停遊戲,惱怒地走出了那間老舊的土坯房。
  • 故事:麻雀救難
    父母看陳良這麼喜歡去寺廟,拿了家裡的花生油去寺廟裡,也並沒有責怪他,反而誇他懂事。就這樣陳良在這種環境下,慢慢長大了,雖然讀了幾年的私塾,但陳良志不在此,所以並沒有考取到功名,只能回家幫忙父親管理田產。有不少佃戶收成不好之時,只夠交一半的租金,陳良並沒有為難他們,反而給他們減免了不少的租金。
  • 民間故事:麻雀報恩
    清朝乾隆年間,南京有個名叫周之庠的男子,此人生性仁慈,經常買被人捕捉的動物放生;此外他還特別喜歡養麻雀,經常在院子裡面放一些高粱穀子,任由麻雀飛來飛去地啄食。周之庠四十多歲時,雙目失明,不過他依然堅持餵養麻雀,年頭一長,吃過周之庠的穀子的麻雀,至少有成千上萬隻。
  • 老麻雀大白貓小麻雀
    網圖 侵刪老麻雀在大白貓上方一尺多高的空中,張開翅膀,頭朝下,像是要用她那鋒利的嘴來叨啄大白貓。看來大白貓逃是逃不了了,老麻雀一直在追逐著大白貓,上下翻飛,有機會就俯衝下來叼啄大白貓。這一看,才發現大白貓嘴裡正叼著一隻小麻雀呢。原來是老麻雀要來救這隻小麻雀的。老麻雀原先在土場前面的麥地邊帶著剛會飛的小麻雀玩,她沒有注意到附近的那隻大白貓。其實這隻大白貓在那裡侍機很久了。大白貓趁小麻雀不備,一個老虎撲食就叼住了那隻小麻雀。老麻雀發現了,就立刻衝過來,冒著生命危險去救她的小孩子。
  • 小麻雀受傷獲老人救養 麻雀爸媽天天來餵食(圖)
    小麻雀受傷獲老人救養 麻雀爸媽天天來餵食(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10日 03:18 來源: 專題:圖片頻道
  • 孤兒每天給麻雀餵糧食,關鍵時刻,救了自己的雙眼
    有一年大旱,村裡餓死了很多人,每次遇到有人向張大發借糧食時,他都拒絕,還大罵,說自己的糧食都是為縣太爺準備的,怎麼能隨便借人呢?皮蛋十分清楚,正是因為和當時的縣太爺狼狽為奸,有了靠山,才使張大發能霸佔了村裡的土地,淫人妻女。可村民們都十分害怕,有冤無處伸,只好忍氣吞聲地過日子。
  • 我國古語「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有深層含義,叫人堅信天無絕人之路
    我國古語「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有深層含義,叫人堅信天無絕人之路文·段宏剛我國許多古語經過老百姓不斷理解和加工「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同樣經歷了比較長的再創作,才變成了今天所看到的這八個字。當初,它可並不是這樣,其出處來自南朝宋時期歷史學家範曄(398年——445年)所編撰的《後漢書·左雄傳》上的一句話:白璧不可為,容容多後福。意思是說,玉石經歷了許多雕琢才變成美玉,在後來享受到了應有的讚美和福氣。
  • 明朝大難不死的皇帝們,一個險被豹子咬死,一個差點被宮女勒死
    身為皇帝的朱祁鎮在混亂的戰局中被瓦剌士兵逮捕,差點被瓦剌其中一個士兵殺死,就在千鈞一髮的時刻,另一個士兵因為看到氣度非凡的朱祁鎮,於是制止了那個要殺朱祁鎮的士兵,把他帶去見了也先,發現他正是大明的皇帝。古話說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朱祁鎮雖然從被瓦剌人抓住作為俘虜到回到大明被囚禁在南宮這段時間裡吃了不少苦,但終究是苦盡甘來,重新登上皇位。
  • 麻雀:李小男冒充麻雀,有何原因?除了幫助陳深,還有這種因素!
    《麻雀》播完之後,不少人都感嘆李易峰的演技,李易峰在裡面飾演的陳深一角讓不少觀眾都記住了他。作為一位共產黨員,陳深一直都隱藏的非常好,他在畢忠良身邊一直潛伏著,為了就是拿到日本的歸零計劃,不過這個過程是非常辛苦的,而且麻雀這個人一直都被汪偽政府追查。
  • 最寵愛的孫子中箭而死,成吉思汗下令屠城:不赦一人,不留一活物
    古代著名兵法《孫子兵法》有雲,「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是說,不戰就讓敵人投降,是最好的計策。可史學界有一種說法,當年蒙古大軍縱橫歐亞大陸時,製作的屠城事件,就是為了不戰而屈人之兵。外國歷史學家對成吉思汗率領大軍屠城的記載,「城破,不問老幼妍醜、貧富逆順,皆誅之,略不少恕。」不過,有專家認為蒙古大軍屠城並不只是「殺紅了眼」,而是出於多種戰略考慮。
  • 魔獸世界:那些年在屠城路上的釘子 老牛為何比薩爾都難殺?
    在過去魔獸世界人數最輝煌的時候,屠城往往是玩家們最愛做的一件事,大家興致勃勃地滿公會拉人,或為了解氣或為了達成暴雪預設的成就,深入敵方陣營將NPC領袖斬於馬下。當然隨著目前魔獸玩家的熱情消退,在如今的遊戲中再難重現屠城的盛況,而那些在屠城路上的釘子也被玩家所遺忘了。
  • 男子救蛇一命 蛇報恩救他全家(圖)
    蛇是具有靈性的動物,遼寧的小於救過一條小蛇,然而在一天深夜這條蛇來到小於家裡,把小於舔醒,原來是癱瘓在床的母親電熱毯燒焦了,如果不是這條小蛇,恐怕後果不堪設想。小於難道你是許仙轉世~白娘子來報恩來了~ 男子救蛇一命 動物有沒有「報恩思想」,好像誰也說不清楚。
  • 燕雀非麻雀,善鳴漂亮多!叫聲很悅耳,跳躍又活潑!
    燕雀從外形看較似麻雀,多數善於鳴叫。雄鳥從頭至背輝黑色,背具黃褐色羽緣。腰白色,頦、喉、胸橙黃色,腹至尾下覆羽白色,兩脅淡棕色而具黑色斑點。兩翅和尾黑色,翅上具白斑。雌鳥和雄鳥大致相似,但體色較淺淡,上體褐色而具有黑色斑點,頭頂和枕具窄的黑色羽緣,頭側和頸側灰色,腰白色。
  • 童話故事【小麻雀的故事】
    一天兩隻小麻雀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一個獵人到他們家的空地上打了一個木樁,張起大網,在網下撒下一些穀子。兩隻小麻雀便飛到一棵大樹上,想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白鶴拼命地掙扎,可是卻被纏的越來越緊。獵人走了過來,興高採烈的抓走了他們。
  • 很多年,我都沒有見過麻雀了,麻雀,是我小時候的玩伴
    很多年,我都沒有見過麻雀了。麻雀,是我小時候的玩伴;是下雪天篩子下的驚恐萬狀;是雪地篩子裡的上當受騙;是缺衣少食時的美味。一群黑灰色的麻雀就在我們面前的青草地上,歡快地交頭接耳,商量著大事。現在,它們是這蓊蓊鬱鬱樹木間的點綴;是公園的另一個風景,公園因有麻雀的歌聲而更富有生機。
  • 現在麻雀模樣幾年一變,與小時候看見的不一樣?都是進口麻雀的鍋
    麻雀隨處可見,每天早上嘰嘰喳喳叫人起床的小鳥就是麻雀,它們聲音洪亮,在很多人心中想起鳥叫聲的話,第一時間想起的都是麻雀的聲音,可見它們與人類的關係之密切。、深色的麻雀等等,麻雀的體型變小、毛色十分光滑,而且大多時候都是群居,要麼看不到,要麼看到的就是一群,生活習性也有了變化,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說麻雀少量,看不見了,而有的人卻說,麻雀多了,隨便扔塊石頭就能趕出一群來。
  • 廚師每天餵養流浪狗,沒想到流浪狗最後竟救他一命
    廚師王師傅每天要給店外的一隻流浪狗剩菜,有狗肉店來抓它,他也會幫忙趕跑。沒想到的是,這條狗最後會救他一命。那天,王師傅跟往常一樣,做菜做到11點才下班。身體疲倦的他習慣性地把自己手裡的剩菜挑選出一些肉和骨頭,裝在鐵盤子裡,就準備出去餵狗。正在這時,他突然感覺一陣暈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