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兒每天給麻雀餵糧食,關鍵時刻,救了自己的雙眼

2021-01-10 客多邦

多年前,在黔北的一個村落裡,有一個叫皮蛋的十歲孤兒。由於無依無靠,靠給村裡的一個地主曬糧食為生。

地主叫張大發,雖然家裡良田萬畝,可為人十分苛刻吝嗇,從來不喜歡幫助人。

由於糧食眾多,張大發每到有太陽的時候,都會到一個十分寬大的大壩裡曬糧食,而皮蛋的主要工作就是看護好這些糧食,不被鳥和村民們偷吃。

有一年大旱,村裡餓死了很多人,每次遇到有人向張大發借糧食時,他都拒絕,還大罵,說自己的糧食都是為縣太爺準備的,怎麼能隨便借人呢?

皮蛋十分清楚,正是因為和當時的縣太爺狼狽為奸,有了靠山,才使張大發能霸佔了村裡的土地,淫人妻女。可村民們都十分害怕,有冤無處伸,只好忍氣吞聲地過日子。

為了能幫助村裡的人,皮蛋在曬穀場上偷偷挖了一個洞,每天曬糧食的時候,只要沒有張大發的人看到,就偷偷在洞裡放一點糧食,以救濟災民。

有一天,終於被發現了,皮蛋被張大發狠狠地打了一頓,皮開肉綻,血肉模糊。可張大發依然要他每天守在曬穀場上,不讓離開。

不能給村民們偷偷藏糧食了,皮蛋很是很急,可也無可奈何。善良的皮蛋發現,前來偷吃糧食的麻雀多了。

「這些麻雀也是餓的快死了,既然不能救村民們,就救救這些麻雀吧!它們也有生命」皮蛋的心裡打定主意後,只要看到麻雀來偷吃糧食,也不追趕,假裝沒有看到。

可是,張大發卻認為是他看糧食不專心,故意讓給麻雀吃,勃然大怒大怒,要好好地懲罰這個孤兒。

有一天,豔陽高照,張大發也不曬糧食了,將皮蛋捆綁在曬穀場上的一根柱子上,要把他的眼珠挖出來。

「既然你長了眼睛,可連麻雀偷吃糧食都看不見,就成全你,讓你變成瞎子。」張大發狠毒地說道。

就在張大發拿起一把刀,向皮蛋的眼睛上戳去的時候,天空突然黑暗下來。

密密麻麻的麻雀鋪天蓋地而來,將明晃晃的太陽擋住。這些麻雀不停地往張大發的身上衝來,有的啄他的手腕,有的啄他的頭頂。

張大發拼命地逃跑,可這些麻雀窮追不捨,最後,將他的眼睛啄瞎。

圍觀的村民們大受啟發,說道:「難道自己還不如麻雀了嗎?」

於是,紛紛反抗,救下了皮蛋。

「你們都不要管我,快去把地主的糧倉打開,分給大家救命吧!」皮蛋大聲叫喊著,帶領村民們把張大發的糧食搶了。

皮蛋一下子成了村民們的英雄,而當地也把麻雀作為自己的圖騰,認為這種鳥對人類並沒有害。這個習俗一直被流傳了下來,至今,當地依然沒有人傷害這些小鳥。(圖片為配圖,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小麻雀受傷獲老人救養 麻雀爸媽天天來餵食(圖)
    麻雀媽媽叼著食物小心翼翼地接近小麻雀籠中的小麻雀在焦急地等待爸爸媽媽來餵食    重慶晚報訊 出生不久的小麻雀受傷掉到小區院壩裡,居民丁婆婆救下帶回家裡養在陽臺上。小麻雀不會進食,哀鳴聲引來麻雀爸媽。近半個月來,這對老麻雀天天輪流銜食餵養小麻雀,一直在小麻雀附近飛來飛去。    昨日記者一走進丁立英婆婆位於江北區洋河新村17號3-2家裡,就聽到陽臺傳來一陣陣「唧唧喳喳」的聲音,好不熱鬧。記者想走近看看,兩隻老麻雀「撲騰」一下飛走了。    「老麻雀怕人,人一靠近,它們就飛跑了。」丁婆婆介紹,每天天剛亮,老麻雀就會前來餵食。
  • 昆明「雀媽」餵鳥十年養三百麻雀
    在昆明市區內有一個普通的超市,每天都會有成群的麻雀到這裡就餐,時間長了許多人都稱這為「麻雀食堂」。這個超市的主人是一個中年婦女,名叫孔令輝。她的「麻雀食堂」已經開了十多年了,現在每天這些麻雀要吃掉五斤左右的大米,三兩麵包蟲等。  8月3日,記者在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後面找到了這家「麻雀食堂」。
  • 夫婦每天投米餵麻雀 一吹笛200隻麻雀來開飯
    居住在高區王府花園15號樓的唐鳳連,6年來始終堅持在自家閣樓陽臺上撒小黃米,為上百隻麻雀構築了「覓食天堂」,引來許多麻雀爭食。 記者 王茂忠 攝昨日,趙一鑫在陽臺上撒小米。
  • 故事:麻雀救難
    麻雀這應該是鎮裡大地主的一個陰謀,但這亂世之中,明知是陰謀也奈何不了鎮裡的地主。家中被洗劫一空之後,陳良的父親覺得家中大宅太引人注目,便舉家遷到離村裡三裡地的祖宅中居住。雖然家中已陷入了貧困,但陳良還是喜歡餵食家門口的麻雀,現在正值冬季,麻雀無處覓食,陳良心有不忍。家中的餘糧也不多,父親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知道陳良自小就心善,也並沒有去勸他,由他去。自從家中被洗劫一空之後,家中的養的家畜全部都賣了,用來購買糧食,只夠家人過冬,並沒有多餘的餘糧了。陳良心善,就算自己不吃也不忍心餓著這些麻雀。
  • 此人心善長年食素,遇流寇屠城卻大難不死,原來是一群麻雀救了他
    後來他家遭遇了流寇屠城卻大難不死,原來是一群麻雀救了他。柏之楨並非皈依佛門的居士,他愛護動物,從不吃肉,完全是因為自己心善。人要吃肉,就會有動物受到傷害,所以說,為了保護動物不受傷害,柏之楨堅持吃素。不但自己吃素,他還號召全家集體吃素,於是這家人便長年食素了。人吃五穀雜糧,難免病從口入。這天,柏之楨的母親病了,很想吃魚,便讓柏之楨去弄條魚來。
  • 每天,到陽臺吃食的麻雀們……
    每天早上,陽臺的欄板上都會聚集好多麻雀。夏天的時候,家裡的小米生了蟲子,就放到陽臺上,想著可以給麻雀吃。但是,麻雀始終都沒有來。不懂,這些麻雀是怎麼就能知道這麼高的樓層上,會有吃的呢。從那天開始,每天早上陽臺上,都會聚集有二十幾隻麻雀在吃這些糧食。它們飛到陽臺上,並不是急著吃,而是先觀察周圍,每次我從客廳走到陽臺,它們都會呼得一下,齊刷刷飛走。
  • 小麻雀,我放飛的愛 原創 陳家輝
    我沒多想,既然遇到了就一定要救它,就這樣我收養了這隻小麻雀。 回到家裡,我先把它身上的泥沙衝洗乾淨,把饅頭用水泡軟了一點點餵給它吃。它仰著頭張大嘴巴真的吃了下去,看來是餓極了,我說:「你能吃就能活」。 第二天,我把小米用水泡一下加入切碎的青菜,等它張大嘴巴想吃東西的時候,我用手一點一點餵給它。兩三天過去了,小麻雀長的很快,羽毛漸漸的豐滿。
  • 【麻雀】麻雀成長記,小麻雀應該如何餵養?
    通過自己查閱資料了解到這也就是剛剛孵化出來3天左右的麻雀,最小的丟丟被兄弟姐妹壓在了下面。很多人這個時間覺得鳥大了怎麼不自己吃啊,結果失去耐心了,沒有按時喂,餓死了鳥。小編想說,這些鳥真的很弱智啊,吃東西都是需要人教的。換食兒的過程就是採取不餵飽政策,每天不把鳥餵飽,把它熟悉的食物放在旁邊,餓了就去啄,慢慢就學會了,食物的話,最好把幹雞飼料、蘇子、穀子混合在一起,逐漸增大穀子的比例。
  • 麻雀是一種鳥?你可能被騙了!
    在我國常見的麻雀有5種,分別是樹麻雀、家麻雀、黑頂麻雀、黑胸麻雀和山麻雀,雖然只有5種,但全部見過的人還真不多。樹麻雀和家麻雀是我們平時最常見到的麻雀品種,早在先秦時期就有了關於麻雀的記載: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獄?
  • 小麻雀被關在籠中 麻雀媽媽每天來隔籠餵食
    本報訊(實習生吳華) 8月12日,住在石景山區八角北裡的王先生夫婦在雨後遛彎時,在院子裡撿到一隻被淋溼的小麻雀。第二天,大麻雀就循著聲音找來,此後,大麻雀每天都會冒著「危險」隔著籠子給小麻雀餵食。    昨天上午8點,石景山區八角北裡45號樓二單元202房陽臺,籠子裡的小麻雀發出了「嘰嘰」的叫聲。有經驗的王先生說,這是小麻雀餓了的表現。
  • 每天20公斤口糧!老人中央大街餵鴿子,7年投入5萬多元退休金|市民...
    每天背40斤鴿糧來廣場愛心人士持續助力今年已經66歲的單慶傑是一位熱心人。7年前的一天,他偶然間在中央大街散步時看到一群鴿子在覓食,老人被這些鴿子吸引了,買來麵包撕碎投給鴿子。從那天起,單慶傑每天不來中央大街看看鴿子就覺得心裡少點啥,所以不論冬夏,他都來這裡守護、餵養鴿子,而且一來就是大半天。
  • 麻雀的日常
    原因是,麻雀不僅僅吃掉一部分糧食,更主要的是,麻雀的主要職能是保護莊稼捉害蟲。按照三七開的原則,麻雀的功大於過。從此,麻雀不再被列為「四害」了,成了莊稼地裡的「守護神」,漸漸地受到了人們的保護和尊重。 麻雀遍布在世界各地,城市和鄉村的每個角落都有。在我國北方,大家都習慣地叫它小家雀兒,意思是與人為伴。
  • 這份急救寶典,關鍵時刻能救「狗命」!
    這份急救寶典,關鍵時刻能救「狗命」哦!造成狗狗眼睛紅腫的原因:1.眼睛有異物狗狗眼睛裡面進了髒東西,它們就會一直伸爪子去撓,可能會導致眼睛出現白膜紅腫的情況,主人應該用溫水幫狗狗清洗眼睛,然後再就醫。2.病毒感染感染導致的眼睛紅腫後,某些不明確原因導致的結膜引起比較粘的分泌物,這種應該尋找寵物醫院用點藥物進行治療。
  • 在南寧金花茶公園,餵麻雀真的比餵金魚好玩!
    一大群麻雀在搶麵包吃很活潑的麻雀這些野生的麻雀很活潑、不怕人,麵包一丟下去,就直接搶著吃 圖文:劉國雄餵麻雀真的比餵金魚好玩!在金花茶公園西門的湖邊,經常看到很多人在餵金魚,這裡的魚很大、很多。我也經常看到這裡有成群結對的麻雀在地上玩,人來了才往枝頭上飛,讓人感覺這個城市中心的公園生態保護真好。原本很多人都是把麵包餵金魚,有一天有人把麵包丟到地上,沒想到引來了一大群麻雀,這些野生的麻雀很活潑、不怕人,麵包一丟下去,就直接搶著吃,特別好玩。
  • 在南寧金花茶公園,餵麻雀真的比餵金魚好玩
    一大群麻雀在搶麵包吃很活潑的麻雀這些野生的麻雀很活潑、不怕人,麵包一丟下去,就直接搶著吃 圖文:劉國雄餵麻雀真的比餵在金花茶公園西門的湖邊,經常看到很多人在餵金魚,這裡的魚很大、很多。我也經常看到這裡有成群結對的麻雀在地上玩,人來了才往枝頭上飛,讓人感覺這個城市中心的公園生態保護真好。原本很多人都是把麵包餵金魚,有一天有人把麵包丟到地上,沒想到引來了一大群麻雀,這些野生的麻雀很活潑、不怕人,麵包一丟下去,就直接搶著吃,特別好玩。
  • 小麻雀被關在籠中 麻雀媽媽每天來隔籠餵食(圖)
    大麻雀在給籠子裡的小麻雀餵食。本報實習生 甄宏戈 攝  本報訊(實習生 吳華)8月12日,住在石景山區八角北裡的王先生夫婦在雨後遛彎時,在院子裡撿到一隻被淋溼的小麻雀。第二天,大麻雀就循著聲音找來,此後,大麻雀每天都會冒著「危險」隔著籠子給小麻雀餵食。  昨天上午8點,石景山區八角北裡45號樓二單元202房陽臺,籠子裡的小麻雀發出了「嘰嘰」的叫聲。
  • 劇本項目推薦《麻雀尋蹤》現代都市親情喜劇
    男,約30歲,孤兒院長大,力大魁梧,講義氣,賣苦力為生,愛雙目失明的妻子,和麻雀、小米是好友,後獲得重金酬謝,為妻子購買了眼角膜; 小米:男,約25歲,孤兒院長大,在電腦商店打工,窮困上進,電腦天才,和麻雀、大勇是好友,後獲得重金酬謝,開辦了自己的電腦公司; 古巴老爺:男,富豪,約70歲,假古巴老爺的雙胞胎哥哥,麻雀的親生父親,
  • 麻雀:冬天裡的精靈!為什麼冬天只有麻雀不怕冷,出來活動沒事?
    要說在農村野外,你能夠看見的鳥只有兩種,麻雀和烏鴉。格外是麻雀,由於麻雀是群居性鳥類,所以一來就是一大片,要麼在光禿禿的樹枝上面,要麼就是在電線桿上面。往往是黑壓壓的一大片。冬天灰色的天空,加上灰色的麻雀,為單調沒有生氣的田野添了一點活力,讓人看上去沒有那麼冷清。麻雀的身份其實也有幾次很大的變化。在78年以前,麻雀的地位可以說是非常低下的,屬於四害之一。
  • 鳥巢遭貓咪破壞家破人亡「孤兒小麻雀」竟被兇手母親收養?
    飼主沈雪6月底在家中閒置房間發現一窩鳥巢遭破壞,獨留還是雛鳥的麻雀「小啾」無助地躺在地上,當下只能儘快撿起來。她常聽聞「麻雀不好養」,因此照顧過程總是戰戰兢兢,到處翻查文獻,終於讓小啾健康長大。由於小啾實在太幼小,詢問過後野鳥協會也沒辦法接手,沈雪只能自己收編。為了負起養育責任,她開始查找相關資料,「我習慣是要養它,會把文獻跟疾病史都看過一遍,這樣對它才負責。」當時她是邊照顧、邊看文獻,甚至養到現在,還是常常在找資料、做功課,「畢竟它的養育資料真的少的可憐,加上很多野鳥前輩說麻雀在斷奶時容易猝死,所以我當時每天都很焦慮。」小啾逐漸長大。
  • 疫情餓壞了12000多隻西伯利亞來的海鷗,政府600斤糧食每天兩次餵
    有市民一拍下照片說啊,海鷗們發現沒人集體乾瞪眼,一臉茫然心裡想著我千裡迢迢飛來,怎麼一點吃的都沒有呢,網友們看完之後啊都挺著急的,怕餓著海鷗,還好昆明市的相關部門呢,迅速做出了回應,說不用擔心了,我們已經派專人過去投餵海鷗,目前滇池有12,000多隻海鷗,每天會運600斤糧食過去,每天呢派4個人投餵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