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發現唐代媽祖先祖墓:內有石雞1隻石犬9隻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記者 黃凌燕 文/圖

  【核心提示】

  莆田林氏族人在莆田西天尾南少林寺附近,發現唐代初期媽祖先祖的合葬墓。經市文物專家吳天鶴考察,認為是莆田迄今發現的林姓最早的古墓葬,不僅是研究莆田姓氏中原南遷的有力證據,而且也是研究媽祖淵源世系的重要載體之一。目前,莆田林氏族人正著手修墓,並將為古墓申報文物保護單位。

  族人苦尋得古墓

  莆田市姓氏研究會秘書長林春德說,莆田林氏在海內外都具有廣泛的影響,媽祖是莆田望族九牧林氏的後裔。

  2001年,莆田林氏委員會成立後,開始修編族譜,終於在族譜中發現「唐九牧」祖父、曾祖父的墓葬線索。原來瀛洲刺史林玄泰、夫人吳氏、兒子林萬寵及兒媳黃氏死後,都葬在興化郡城西北尊賢裡北螺村官路之上,後又遷移合葬於尊賢裡紫霄巖烏齊山右側的雞啼坪(今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後浦村與象峰村交界處)。族譜還記載,墓穴坐寅向申,墓後有三臺石,前左有石雞,右有石犬。相傳下葬時雞啼犬吠,後來這個地方就叫「雞啼坪」。

  2002年,4位林氏委員會的老人根據族譜記載上山找墓,後來是當地一位放牛者帶他們找到這座墓。墓淹沒在荒草荊棘之中,經勘察,與族譜記載、鄉老口傳完全一致,形式和坐向也相符。

  從林萬寵逝世於唐玄宗天寶年間算起,這座合葬墓有1302年歷史。經有關專家現場勘察,證明該墓保持唐代創建和明代重修的原狀,是研究當代地方史的珍貴實物。

  10年牽掛林氏族人啟動修墓

  許多在外林氏企業家紛紛捐資修墓,可由於古墓範圍大、年代久遠、地處偏僻,修墓遠比想像的要困難。眼看工程浩大,林氏族人當即將情況向文管部門報告,暫停了修墓。

  一晃10年過去,今年5月,廣東企業家林樂文來莆田祭祖,聽說了「唐九牧」祖父、曾祖父墓葬的事,當即捐出1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千叮萬囑一定要修墓。林春德提出古墓要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並突出媽祖先祖主題,使之成為全世界瞻仰的聖地。

  「全世界媽祖信眾有2億多,修復媽祖先祖墓不單單是林家的事,其他人也可以參與。」林春德說,此外他還把倡議書寄給臺北莆仙同鄉會。臺灣「兩岸文化交流使者」劉朝宗特地前來看墓地,提出把這裡建成「媽祖先祖紀念園」,重點展示「和平女神」「天上聖母」林默娘與其歷代先祖的血緣關係,凸現涉臺文物特色。

  今年6月,林氏族人正式啟動修墓。

  10月2日,莆田市林氏委員會舉行拾骸遷葬儀式,同時,林氏委員會又從先祖遺骸中取出頭蓋骨及腳趾骨各一塊,準備送國家權威檢測機構檢驗。

  記者了解到,「媽祖先祖紀念園」預計5年內建成,投資2000多萬元。建成後的「媽祖先祖紀念園」將對海內外公眾開放,成為南少林景觀旅遊路線上的一處文物亮點。目前,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林豐正已為紀念園題寫了橫匾。

  【古墓之謎】

  石犬為男石雞為女?

  陵墓發現的石雞有1隻,石犬共有9隻,形象逼真,並有石刻為記。林氏族人猜想,林披有9個兒子和1個女兒。古時,兒子被稱為「犬子」,這9隻石犬應該是代表九牧,1隻石雞應該是代表女兒。至於是不是這樣解釋,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突現地宮古墓遭盜?

  在修墓時,墓後拱上方突然塌陷,現出一個地宮,在4米深處露出4壇金鬥,遺骸凌亂。族人據此推論,古墓此前可能被破壞過。不知道是哪位好心人把遺骸裝到瓷壇裡,擔心盜墓,遺骸遭到二次破壞,因而在墓的後拱挖了一個「貓耳洞」,把4壇金鬥藏匿在內。他們還發現墓拱有十來釐米厚的碳石土,估計古人以此來防潮防燥。

相關焦點

  • 【媽祖】第二屆中國(莆田)媽祖文化用品博覽會邀請函
    更多精彩服務請登錄中華媽祖網(www.chinamazu.cn)首屆中國(莆田)媽祖文化用品博覽會  資料圖莆田,是四海共仰的媽祖文化發源地。目前全世界約有媽祖宮廟1萬多座,媽祖信眾3億多人,媽祖文化歷來以一種獨特的信仰牽繫著海峽兩岸同胞,是中華民族海洋文化的一種特質。
  • 媽祖文化的發祥地,全國文明城市——莆田
    莆田市是福建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莆田市史稱興安、興化,又稱莆陽,莆仙。自古是閩中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素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之譽。莆田市現轄仙遊縣、荔城區、城廂區、涵江區、秀嶼區四個區和湄洲島國家旅遊度假區、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兩個管委會。灣口的湄洲島是海內外聞名的和平女神媽祖廟所在地、媽祖文化的發祥地。
  • 莆田朝拜覓食記:拜謁媽祖故裡湄洲島千年廣化寺,走街串巷尋美味!
    【行前準備】 1、關於外部交通:現在到莆田最方便的便是動車了,從廈門到莆田每天有數十趟動車往返,1小時左右車程,基本票源充足,說走就走的旅程很好實現。以廈門北到莆田的動車為例,單程僅需52元。
  • 福建莆田湄洲島媽祖廟內供奉的女神
    湄洲島位於福建莆田東南,面積16平方公裡,海岸線長30多公裡,灘緩海平,沙柔水清,風光旖旎。媽祖廟在湄洲島北部的祖廟山上,為中外媽祖廟祖庭,千百年來,一直被媽祖信徒奉為「聖址」,香火興盛。 閩人在母家稱「媽祖」,因此又有人親切地呼其為「媽祖」。林默娘在海上救難行善的事跡,廣泛流傳於福建莆田地區。傳說她在年近三十歲時,駕一葉小舟,泛海而去,杳無音信。當地百姓懷念她,紛紛傳說她在湄洲嶼「羽化升仙」,建廟紀念,稱為媽祖廟。 湄洲媽祖廟始建於北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明朝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增建寢殿、香亭、鼓樓、山門等,後又多次重修擴建,規模宏偉,金碧輝煌。
  • 莆田學院在德化縣設立實踐基地,致力於傳播媽祖文化和陶瓷文化
    德化陶瓷文化源遠流長,莆田媽祖文化千年傳承,陶瓷文化與媽祖文化的結合能夠相互升華彼此的文化價值,兩者一脈相承,擁有著中華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日前,莆田學院在德化縣設立實踐基地,致力於傳播媽祖文化和陶瓷文化。
  • 西安唐代貴婦墓出土驢骨 研究發現:唐代婦女騎驢打馬球
    過去朝代曾流行過許多形形色色的運動,如角牴、蹴鞠,而唐代時最流行的體育競賽就是馬球了。日前,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西安一座唐代貴婦墓進行研究,發現該墓葬裡竟存在不知用途的驢骨!此問題曾困擾學者許久,如今通過科學研究分析,終於找到解答。
  • 既有「南國蓬萊」,又有信徒2億的媽祖廟,這樣的莆田誰不上癮?
    那或許,你買過莆田的鞋子嗎?很多人提起福建莆田,第一個想到的或許都是高仿鞋,還有靠著走街串巷摳藥膏發家的醫院。這座城市背負了很多標籤,然而這些標籤卻好似都是負面的。但是當你真的走進它,你會發現,負面不應該是這座城市的名片,它還有很多你不曾留意到的秀麗山川。九華山李白有詩云: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
  • 媽祖
    當地請求媽祖解害,媽祖道:災害是人積惡所致,既然皇上有意為民解害,我更是應當祈天赦佑。於是焚香禱告,突然天開始起大風,並見雲端有虯龍飛逝而去,天空晴朗了。那一年百姓還獲得了好收成,人們感激媽祖,省官於是向朝廷為媽祖請功並準得到褒獎。G:救父尋兄:相傳媽祖十六歲那年秋天的一天,其父兄駕船渡海北上之際,海上掀起狂風惡浪,船隻遭損,情況危急。
  • 大量福建莆田人為何遷居雷州半島及粵西?原來有這三個原因
    歷史並不是像空氣一樣消失的,多少會留下些蛛絲馬跡,比如湛江各縣市區隨處可見的「媽祖廟」、「天后宮」、「天妃廟」,還有每逢農曆三月二十三左右(媽祖聖誕),湛江農村漁村的盛大年例,都可以看到湛江人與福建莆田的關係。因為媽祖林默娘,就是福建莆田人。媽祖,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稱天妃、天后、婆奶等,是歷代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祗。
  • 新疆天山天池森林派出所解救放飛15隻石雞
    新疆天山天池森林派出所民警放飛石雞 (羅璇 攝)  央廣網阜康12月2日消息(記者張雷 通訊員羅紅梅 羅璇)新疆天山天池森林派出所今天放飛15隻從非法捕獵者手中解救的野生動物石雞,重獲自由的石雞似乎要報答解救者的恩情,它們從籠子裡飛出落在不遠處密林枝頭,發出「嘎拉,嘎拉」的叫聲,5分鐘後才飛向遠處。
  • 關於媽祖的傳說
    姓林氏,湄洲嶼人,能預知人禍福……」媽祖出生於仕宦之家,是福建望族莆田九牧林家後裔。是她原名林默,媽祖父親林願,母親王氏,二人多行善積德。媽祖是莆田望族九牧林氏後裔。媽祖曾祖父林保吉,參加北宋軍隊,林保吉參與了作戰指揮。媽祖祖父林孚,媽祖父親林願。
  • 【雙遺日】媽祖故鄉非遺走入尋常百姓家
    6月13日是我國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截至今年4月,莆田市已擁有1個世界級、10個國家級、49個省級、300個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擁有11個國家級、77個省級、487個市級非遺名錄代表性傳承人。「屆時我們將以九仙傳藝為主軸,精挑仙遊最具代表性的非遺項目,如木雕、石雕、國畫、香道等,9個項目9個代表性表演,現場為群眾呈上九仙傳藝的直播巡演。」俞輝說,此舉是為了拉近觀眾與非遺的距離,保護非遺最好的方式就是讓非遺生活化。
  • 《媽祖》電視劇1-大結局分集劇情介紹(全文)
    第1頁:《媽祖》1-5集分集劇情    第1集  東海龍王次子睚眥,兇殘好鬥、野心勃勃、報復心強,他與其爪牙常在海面興風作浪,傷及生靈。赤腳大仙發現,奏明玉帝,在王母娘娘的支持下,準許他在凡間物色、培育一位統轄海上救援諸事的海神苗子。
  • 北京唐代大墓出土十二生肖描金墓誌 全國僅一例
    劉濟墓出土的部分文物。  昨天,房山長溝唐代劉濟大墓時隔半年後再次回到公眾視野。繼去年6月公布大墓發掘情況之後(本報去年6月23日、8月14日曾報導),市文物局再次於考古現場發布最新研究成果。值得一提的是,在劉濟夫人墓誌中,有大量對劉濟之子劉總的評價,一改其弒父殺兄的大奸大惡反面形象。另外,北京晨報記者了解到,劉濟墓出土了一大批隨葬器物,特別是劉濟夫人的大型彩繪浮雕十二生肖描金墓誌,在目前全國發現的唐代墓誌中僅此一例,實屬罕見。
  • 媽祖印象首次登陸西安 品閩南菜體驗媽祖文化
    近日,主打鮮美、健康理念的閩南菜系——媽祖印象餐廳,首次登陸西安,為西安餐飲界注入淳樸、健康新風尚。5月27日下午,在開業前夕,西安各主流媒體、美食達人齊聚媽祖印象,共同品味正宗閩南菜。期間,各媒體代表共同品嘗了百秒黃花魚、荔枝肉、泉州面線糊等經典菜品,對在西安能品嘗到正宗閩南菜表示歡迎,媽祖印象在食材的把控和菜品的口感方面獲得大家一致好評,與此同時,大家各抒己見對餐廳的各方面發展提出了寶貴建議。
  • 夏天到了,蟾蜍、石雞不敢捕,安徽大叔抓76隻蟾蜍被刑拘
    前兩天的一個深夜,安徽涇縣森林公安民警巡邏時發現一個駕駛無牌摩託車的大叔見到警察慌慌張張,問話時眼神躲閃,吞吞吐吐,讓人感到十分可疑。民警當即對大叔進行盤查,發現摩託車的背簍裡有76隻野生中華蟾蜍,6隻石雞。
  • 媽祖與湛江海洋文化
    媽祖原名林默,福建莆田人,晉代晉安郡〔今福建福州市〕王林祿之十二世女錄,唐閩中望族九牧林之後。其父林惟愨,官都巡檢,居湄洲嶼〔今福建莆田市湄洲島〕。林默生於宋建隆元年〔960年〕庚申三月二十三日酉時。由出世到滿月都不會哭啼,所以稱林默。林默自小心善,以愛人、助人、救人,尤其是在海上救人,聞名鄉裡,被稱為「神姑」。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農曆九月初九逝世。
  • 湄洲媽祖傳奇故事
    媽祖(960-987),福建莆田湄洲人,姓林,名默,乃莆田林氏望族「九牧林」始祖林披八世孫。出生於湄洲嶼(今莆田湄洲島東蔡村上林1號)。父親林惟愨,宋初都巡檢,母親王氏,生一男(名洪毅)六女,媽祖為家中小女。《天妃顯聖錄》、《敕封天后志》典籍大量記載了媽祖的故事,體現了媽祖立德大愛、拯危救難、濟世助人、懲惡揚善等崇高品質和高尚人格。
  • 兩村民獵捕24隻野生「石雞」法院公審判處罰金
    在很多群眾的觀念中,「石雞」是餐桌上一道美味佳餚,捕捉「石雞」自食是稀鬆平常的事。殊不知,這種行為已違法甚至犯罪,橫峰兩村民因此獲刑。5月24日,橫峯縣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巡迴法庭赴葛源鎮黃溪村開展巡迴審判,就地公開審理一起非法狩獵案,數十名村民到場旁聽庭審。
  • 莆田持續推進湄洲島生態文明建設
    牢記囑託保護好湄洲島——莆田持續推進湄洲島生態文明建設,開發與保護並舉,打造生態島、文化島、旅遊島和智慧島  陳盛鍾 伊曉燕 許雙萍 林春盛  在水之湄,在海之洲。湄洲島是海上和平女神媽祖的故鄉,是媽祖文化的發祥地,是世界3億多媽祖敬仰者的朝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