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瑞琦 中國傳媒大學傳媒政治研究所所長
近日,喬治亞上演了一場激烈的民眾反俄抗議,有200多人在事件中掛彩,兩國的關係也處於一點就著的臨界狀態。然而,儘管茲事體大,事情的起因卻貌似有點無釐頭。
6月20日,在喬治亞舉行東正教議會論壇。作為參會代表,俄羅斯國家杜馬謝爾蓋·加夫裡洛夫在發言時,不知是有心還是無意,坐在了喬治亞議長伊拉克利·科巴希澤的座位上。後來加夫裡洛夫解釋說,自己當時完全是遵循主持人的要求才這樣做的。但消息一經曝光,喬治亞人對這種「鳩佔鵲巢」的行徑視為奇恥大辱、極為不滿,當晚,提比里西就爆發大規模示威活動:大批上街人員高喊反俄口號並焚燒了普京的畫像。
結果,喬治亞議長科巴希澤於21日辭職,因為他被發現負責邀請俄羅斯代表團。但是,怒火依然無法平息:民眾對警方動用武力驅散人群非常不滿並認為政府無能過於親俄,於是21日再次爆發示威,要求內政部長辭職、解散議會重新選舉。
面對滔天民意,喬治亞女總統薩洛梅·祖拉比什維利各打五十大板:一方面指責俄羅斯議員冒犯本國尊嚴的不當舉動,並在社交媒體上指責俄羅斯的「第五縱隊」在暗中推波助瀾;同時告誡國內民眾不要小題大做,不要煽動衝擊議會和顛覆政府,做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然而,不少喬治亞民眾認為,女總統還是太軟弱、政府一些官員還是太過親俄。民眾的示威仍在繼續中,憤怒還在發酵中,喬治亞政府在風雨飄搖中。
對此局勢,普京勃然大怒,將「反俄挑釁」歸咎於激進的喬治亞政客,下令禁止俄羅斯航班飛往喬治亞,並建議旅行社暫停從俄羅斯前往喬治亞的旅行。為落實總統命令,俄羅斯交通部發布公告稱:喬治亞方面的航空公司飛往俄羅斯的航班將從7月8日起暫停;停飛將持續到喬治亞航空與MyWay航空向俄方提交航空安全計劃、審計報告並獲得俄方許可,且格方清償導航服務的債務為止。此舉持續下去,將沉重打擊喬治亞視為經濟支柱的旅遊業。
坐錯了一把椅子,居然逼得一國議長辭職、惡化政治生態並且引發一場嚴重外交危機,其背後的原因是格魯尼亞與俄羅斯深層次的矛盾。
首先是領土問題。在作為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喬治亞獨立後,其國內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先後要求從喬治亞獨立。面對喬治亞政府軍的鎮壓而導致的內戰,最終都是因為俄羅斯直接出兵幹預,導致兩地先後獨立並落入俄羅斯掌控之中。兩個新獨立地區佔喬治亞整個國家不到7萬平方公裡國土面積的20%。
其次是喬治亞的西向政策。喬治亞前任親西方總統薩卡什維利執政後(2013年不再擔任總統),大刀闊斧改革,並積極推動面向西方和加入北約的「去俄化」政策,這引起俄羅斯的憤怒,雙方關係迅速惡化。當時俄羅斯宣布禁止進口喬治亞葡萄酒和著名的喬治亞波爾榮礦泉水,並將喬治亞移民驅逐出境,有超過60%的俄羅斯人視喬治亞為敵對國家。積蓄已久的國家敵意和民眾情緒,破壞了兩國關係的壓艙石。
國家解體、民族分裂總是痛苦的,而這種痛苦的記憶也是持久的。在這種痛苦的重壓之下,一個看似不起眼的事件就會激起極大紛爭。
但問題必須解決,不能任由俄格矛盾發酵。於是,祖拉比什維利一邊呼籲俄羅斯遊客繼續到喬治亞旅遊,以防喬治亞經濟受損;一邊會見美國、英國、法國等北約十國大使以及歐盟代表,討論此次反俄示威遊行。然而,面向未來,加入北約、融入西方,並不是喬治亞保護自己安全的唯一途徑。俄羅斯是不會容忍在前蘇聯這樣的「戰略地區」出現強大敵對勢力的,俄羅斯曾明確警告:北約接納喬治亞將會引發嚴重衝突。
而且,北約的態度也一直模稜兩可。早在2008年,喬治亞就有希望獲得「北約成員國行動計劃」資格。然而,十年過去了,北約至今仍不開列明確的入盟談判日程表。在這種態度下,喬治亞親西方之路其實並不好走:北約成員國很難為「擠壓俄羅斯戰略空間」而放棄與俄羅斯進行經濟和能源合作這樣的經濟利益。最終,喬治亞加入北約的願望,或許只是「一廂情願」。
實際上,喬治亞和俄羅斯有很多共同點,其中包括在衛國戰爭中的並肩作戰和東正教信仰。就像俄羅斯交通部在停飛公告當中補充強調的那樣:俄航空部門也已通知了喬治亞方面與其磋商的意願,也許,以協商的態度解決國家的矛盾,而非動輒吵鬧,是對雙方都有利的選擇。通過和解達到穩定,彌和蘇聯解體後形成的巨大地緣政治斷層線,排除西方某些國家出於政治和利潤而進行的離間,才能實現共同的發展,創建繁榮、和平的區域前景。(責任編輯:毅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