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其實李時珍早已道出原因,古人試過

2020-12-07 蒲芯大人leela

美食不中飽人吃。——《偈頌七十六首其一》

《漢書·酈食其傳》中說:「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我國就很重視農業的發展,在封建時代,農業為人類提供足以維持生存的糧食。倘若沒有農業的發展,一個國家的基礎便不復存在。而且在我國封建時代,很多朝代都實行重農抑商的政策,這種政策重視農業的發展而輕賤商業,因為歷代統治者也都明白,唯有重視農業,才能打好一個國家的經濟基礎。商業只不過是將一些產品倒賣,它沒有產生實質性的產品,不像農業,如果發展好了將會產生大量的糧食供皇宮貴族以及平民百姓們過上能夠保證溫飽以上的生活水平。

而我國古人也很好研究美食,能將各種各樣的植物穀物做成各種美味和形態各異的食品,讓中國人的餐桌上的飯菜不僅美味而且好看,可謂是色香味俱全。我國的美食發展歷史要比很多國家都久遠,而且我們對食物的研究以及各種肉類,穀物類,植物類都能各盡其用。類似昆蟲,雞爪,雞頭鴨頭等這些東西都是西方廚師不會參考運用,而我國的廚師們則將這些東西的美味發揮到了極致。不論是飛禽走獸還是奇珍異草,都有適合它和適合各類人的烹飪手段。對美食很有研究的中國人,把很多食材運用到極致,但是卻唯獨不用貓肉。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其實李時珍早已道出原因,而且古人嘗試過。

中國美食

其實貓的誕生地並不是中國,而是在埃及和波斯這兩個國家。貓現在多作為人類的寵物,出現在大眾的視野,很多人也喜歡貓的溫順、嬌小和美麗。但是要知道人類對貓並不像對狗那樣迅速的完全聽話和忠誠,貓有自己最獨特的想法與癖好,它不會因人類給他的各種好處便屈服於人類提出的各種要求。所以貓身上似乎有一種你無法接近的高貴勁兒,而且貓愛抓老鼠的天性也為人類社會作出了不少的貢獻。畢竟我國封建時代是以農業為基礎,並號稱為農業大國的。但是老鼠對田地的破壞自然也是給農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阻礙,但是人類又不能有更好的方法去消滅田鼠,而貓的出現則大大減少了田鼠對田地的損害。

古代人養貓劇照

在古埃及貓則是一種尊貴的象徵,他們更是為保護貓而出臺法律以制止人們對貓的傷害。而在我國古代貓也是會被當成王公貴族的寵物,因為其高貴的姿態和柔順的皮毛似乎更能成為貴族的一種象徵。養貓就是那個時候最奢侈的一件事情,雖然一些平民百姓家也會養貓,但是他們養貓來不是為了逗樂玩弄,而是為了捕捉老鼠。而且貓也與玄學有很大的聯繫,在我國古代有貓神一說,貓是有9條命的,人不但不可以殺貓,甚至在見到死貓時也不能棄之不顧。而且貓的瞳孔是長條狀,不像人類或其他動物都是圓形的,所以從貓的眼神裡,人們也會出現一種敬畏的心理。

而且在我國古代,貓與很多皇宮裡的謎團事件多有關聯。例如武則天與蕭淑妃的事件,再例如宋朝時期的狸貓換太子事件。各種靈異事件以及難以解開的謎團都有貓的身影,所以自古至今貓就是一種很神秘的存在。不僅外國人不愛吃貓肉,中國人也是不愛吃貓肉的,而且古代的肉類食材也很豐富,不一定非要挑著貓肉來吃。

李時珍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李時珍曾在其著作《本草綱目》中說過,貓肉是很酸的,不是一種美食的食材。其口感不佳,並且還混雜著很多玄學色彩,而且貓以捕食老鼠為生,老鼠身上就存在著很多的細菌與寄生蟲,吃了老鼠的貓身上也會有各種寄生蟲。畢竟病從口入,想要保持一個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生活,也不要吃這種可能帶有細菌和病毒的動物。而且如今疫情的發生,不也是因為人們吃了帶有多種病毒的蝙蝠導致的,所以也勸誡人類不要因獵奇心理而去食用沒有衛生許可的食材。

參考文獻:《漢書·酈食其傳》

相關焦點

  • 中國人為什麼不吃貓肉?百年前李時珍早已給出答案,古人試過
    貓作為一種常見的動物,很少聽到有人說吃貓肉,難道僅僅是因為它可愛的外表嗎?中國人為什麼不吃貓肉呢,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說出的原因,古人早已試過,那麼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人們不吃貓肉的原因吧。二、味道不佳不過總有人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口腹之慾,想要嘗試一下,李時珍當年為了寫出《本草綱目》可謂是跑遍了五湖四海,又參考大量前人著作,終於完成了這部醫學著作。
  • 中國人為什麼不吃貓肉?不是因為迷信,原來古人早已試過
    眾所周知,人類是非常喜歡吃肉的,無論是水裡遊的、地上跑的、還是天上飛的,只要沒有毒,幾乎所有的動物都可以拿來吃,除了美味之外,很多動物的肉也擁有很高的營養價值,雞、鴨、魚、豬是中國人最常吃的肉類。中國人那麼喜歡吃肉,為什麼不吃貓肉,不是因為迷信,原來古人早已試過,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裡有答案,古人早試過
    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上,就曾出現過很多「貓奴」。但令人奇怪的是,跟狗一樣,明明都是人們養得最多的兩種寵物,為什麼有吃狗肉的人,而沒有吃貓肉的人呢?其實關於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李時珍在他的《本草綱目》裡面就有過解釋,古代人也早就嘗試過貓肉到底能不能吃。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
  • 古人為何不吃貓肉?李時珍《本草綱目》早已記載,原因很簡單
    中國人自古崇尚吃文化,無論是飛禽走獸,還是家畜池魚,幾乎無所不吃。但吃什麼並不是人類的本意,這都是生活所迫被逼出來的,比如天天有魚有肉,各類家禽都不缺的情況下,誰還會去亂吃呢?而古代生產力比較低下,老百姓種出來的糧食少之又少,再加上常年的戰亂,天氣等多種原因導致我們可以吃的東西越來越少。但是很多人都注意到了這一點,那就是中國從不吃貓肉,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原來李時珍早就已告訴我們答案,古人試過
    對廣大吃貨來說,沒有是一頓美食解決不了的壞心情,如果有,那就再來一頓吧。然而,面對號稱有著「滋補」的貓肉,國人竟然都不願吃它。原來李時珍已告訴我們答案,古人早就試過了。狸貓,是我國特有的品種,狸花貓,扮演過這麼重要的角色,人們自然不捨得吃貓肉。還有一點,現代人為什麼這麼反感吃貓肉?不得不提及,「貓眼妝」,這個化妝技巧。貓眼妝,其實就是我們現在熟知的眼線,無論男女老少,要化妝的時候,自然要畫眼線來達到增大眼睛的作用。還能通過眼線粗細,增強整體氣場,等同於畫龍點睛。
  • 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李時珍在《綱目》已告訴我們答案,古人試過
    「民以食為天」,吃飯對中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先秦時期,以穀物為主,肉少糧多,主食並不可口,所以要搭配菜,久而久之,中國的烹飪就圍繞著菜,不過古代吃飯並不能隨心所欲。由此可見貓在當時已經被馴化了,古人還給貓取了很多有趣的名字,《格古論》將貓叫為「烏圓」、《表異論》叫「崑崙妲己」、《清異錄》又叫「雪姑」。 古人愛貓就跟現代人一樣,不少的詩人都是貓奴,王冕在《畫貓圖》中寫道:吾家老烏圓,斑斑異今古。 坐臥青氈旁,優遊度寒暑。
  • 古人為何不吃貓肉,真的是因為迷信?名醫李時珍早已給出了答案
    古人用貓來保護受田鼠破壞的農作物,而且古代還流傳貓通靈性,有九條命,所以在古人的觀念人之中,貓還有著神聖的特點,再加上貓能保護農作物的作用以及本身的外表就討人喜愛,更加堅定了貓肉不能吃。肉質酸柴,不宜人食在糧食比較匱乏的古代,人們為何不吃貓肉,真的是因為迷信?
  • 為什麼不吃貓肉?原來李時珍已經告訴我們答案了,古人也試過了
    為什麼不吃貓肉?原來李時珍已經告訴我們答案了,古人也試過了貓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動物之一,自古以來,家家戶戶都有這種動物作為寵物和護衛。不過,雖然這隻貓很可愛,但他的聲音也特別討人喜歡。然而在人們眼中,貓並不是很討喜。
  • 人為什麼不吃貓肉,原來李時珍早已告訴我們答案,古人早就嘗試過
    人為什麼不吃貓肉,原來李時珍早已告訴我們答案,古人早就嘗試過說起中國的美食文化,那可以說是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可以說只要是食材,只要是能吃的食材,一旦到了中國人的手裡邊兒,一會兒工夫就能夠被做成各式各樣的美味佳餚
  • 為什麼中國人不吃貓肉?原來,李時珍已經講出了道理,古人也試過
    ——雅斯貝爾斯(德)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294字,閱讀約3分鐘導言網上很多人說中國人吃貨,還說中國人很會吃,什麼都敢吃。至於中國人吃東西,這一點從中國美食中也可以看出。我國幅員遼闊,所以每個地方的美食都不一樣,品種也很多。但是,什麼東西敢吃,就不敢恭維。至少有一樣東西是我們不敢吃的,那就是貓肉。如果你細心的話,你會發現,在中國,幾乎很多東西都可以變成食物。有人吃羊肉,有人吃牛肉,卻沒聽到有人吃貓肉。那麼很多人可能會想,為什麼中國的人不吃貓肉呢?這其中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嗎?。
  • 中國人為什麼吃狗肉不吃貓肉?李時珍曾提過,答案其實很簡單
    從天上飛的、地上長的到水裡遊的,不管什麼樣的物品都會被人類嘗試看能不能成為食材,不過有一樣東西是很常見但是中國人不太吃的,那就是貓肉。中國人為什麼吃狗肉不吃貓肉?李時珍曾提過,答案其實很簡單。古時候的人們就曾試過吃貓肉,但是貓肉卻不像狗肉一樣香,據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貓是熱性動物,肉質較酸,非常不好吃,這樣一來自然沒有人嘗試貓肉了,畢竟喜歡美食而不是喜歡自虐,非要逼著自己吃難吃的東西。狗肉和貓肉一樣很常見,而且經過處理後非常香,於是替代貓肉成為了大眾美食。
  • 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味道很奇怪?原來李時珍早就告訴我們答案
    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味道很奇怪?原來李時珍早就告訴我們答案。而且很多動物,都被人給吃進食譜裡面了,但是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味道很奇怪?原來李時珍早就告訴我們答案,這到底是為何呢?也就是說,其實李時珍認為貓是不能吃的。而且根據我們民間更認為貓肉是酸的,所以在農村的很多地區,基本上都不會去吃貓肉的。而對於我們的老祖宗來說,貓肉的味道不佳,也沒有什麼太大的食用價值,所以歷史以來,也就沒有人喜歡吃貓肉了,久而久之,這已經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事情。
  • 幾乎什麼都吃的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本草綱目》早已給出答案!
    ▲十三香小龍蝦 那麼,為什麼中國人不吃貓肉呢?其實,早在古代,就已經早已有人試過吃貓肉了,而這件事,甚至記錄到了李時珍的著作《本草綱目》中。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人不吃貓這一事的原因吧。 一、不忍心 中國古代時農業大國,在秋收之後,人們都會把多餘的賣掉,留下自己的口糧,將其存放起來。存放起來的糧食自然會招來老鼠,而這時,就到了貓發揮作用的時候了。
  • 幾乎什麼都吃的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本草綱目》早已給出答案
    ▲十三香小龍蝦那麼,為什麼中國人不吃貓肉呢?其實,早在古代,就已經早已有人試過吃貓肉了,而這件事,甚至記錄到了李時珍的著作《本草綱目》中。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人不吃貓這一事的原因吧。一、不忍心中國古代時農業大國,在秋收之後,人們都會把多餘的賣掉,留下自己的口糧,將其存放起來。
  • 為何古人很少吃貓肉?看李時珍在《本草》裡記載了啥
    在近一個月以來,關於該不該禁止吃狗肉的消息,在網上可以說傳播的是沸沸揚揚,事實上狗肉文化在古代的中國有著很大的市場,越王勾踐、劉邦,還有近代的「狗肉將軍」張宗昌,都是忠實的愛好者,不過讓人感到好奇的是,另外一種常見的寵物:貓,卻根本沒有掀起這樣的波瀾,道理也很簡單,無論古人還是現代,基本從來不吃貓肉。
  • 為何古人很少吃貓肉?看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記載了啥
    在近一個月以來,關於該不該禁止吃狗肉的消息,在網上可以說傳播的是沸沸揚揚,事實上狗肉文化在古代的中國有著很大的市場,越王勾踐、劉邦,還有近代的「狗肉將軍」張宗昌,都是忠實的愛好者,不過讓人感到好奇的是,另外一種常見的寵物:貓,卻根本沒有掀起這樣的波瀾,道理也很簡單,無論古人還是現代
  • 中國人為什麼不吃貓的肉?原來李時珍早已告訴我們
    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我國的飲食文化,天底下只要是能吃的,沒有毒的食材,到了中國人的手中就會變成各種各樣的美味佳餚。中國的烹飪方法有煎炒烹炸,蒸煮等,很多美味的菜餚不止一種烹飪方法,在中國要做出一道美味佳餚可能會花費半天甚至一天的時間。中國有八大菜系,每個菜系都有自己的特色,所以從外國來的朋友對於中國美食都會流連忘返。但是在中國的飯桌上不會出現一種動物,那就是貓。那為什麼中國人不吃貓肉呢?
  • 中國為什麼不吃貓肉?並不是迷信,古人早就嘗試過了
    現如今對貓的利用也就是觀賞,最多再加上一種特殊的貓屎咖啡,至於肉的確是沒人打過貓的主意,這是為什麼呢?就連看家護院的狗都被抬上餐桌,這養不熟的貓為什麼就沒人吃呢?恐怕所有人的思想裡都是貓肉不能吃。中國人為什麼不吃貓肉呢?八大菜系中,雞鴨魚、牛羊豬佔有絕大部分,驢肉、狗肉只不過有那麼一點地位,為什麼所有的菜系中從來沒有和貓有關的菜呢?
  • 老人總說吃貓肉會招報應?貓肉為什麼沒人吃?古人李時珍早已試過
    有人開玩笑說:總有一天會有幾個物種被我們吃到滅絕。不過,我們卻很少聽到有人去吃貓肉的,而且總有一些老人說吃貓肉會招報應,這是為什麼呢?我們經常會聽到貓咪有九條命這種說法,一些迷信的人認為如果得罪了貓咪,那它一定會來報復自己,還會給家人帶來不好的運氣,所以沒有人敢吃貓肉。不過這都是封建迷信,其實早在幾百年前,就有人說過貓肉為什麼沒有人吃的原因了。
  • 越南人每年吃掉400萬隻貓,為何中國人不吃?看看李時珍寫了啥
    說起吃,我們中國人應該是最有心得的,除了那些受保護的動植物,以及本身就不具食用性的東西之外,我們幾乎是無所不吃。從古至今,我們中國人的食譜都是非常廣的,小到雞鴨魚兔,大到豬馬牛羊,甚至傳說古人連龍肉都吃過。當然了,這裡包含有一定誇張的成分,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在吃這一領域真的很在行。然而,大家是否有過疑惑,為什麼很少聽說有人吃貓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