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我們了解了如何寫演講稿的步驟,這周我們找篇例文來欣賞一下什麼是好的演講稿。
最近萬華化學董事長廖增太《改革創新擔當,打造世界一流企業》的演講傳遍山東省的大小報紙和媒體,這場演講已成為煙臺和山東省企業學習的教材,在煙臺掀起了一股學「萬華精神」的熱潮。為什麼這篇演講影響力如此之大?除了萬華「務實創新」的實幹精神和實實在在的業績「乾貨」外,還有很多原因:過去一年中習主席造訪萬華的新聞讓萬華名噪各媒體頭條,萬華是「一帶一路」的典範等等,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這篇演講稿寫得非常好。不僅僅外界的評價很好,萬華人自己也覺得這篇演講稿寫得很好。
演講題目本身算不上新穎和別出心裁,如果你搜索一下網絡,類似的文章、學術論文和演講非常多,這是一個時代主題。但這個題目符合萬華的企業價值觀「務實創新,追求卓越」;這個題目就是這篇演講內容的一句話總結,「改革、創新、擔當」這三個關鍵詞也恰好是演講稿主題部分的提綱。讀完文章,覺得這個題目挺切題,順接時代之地氣。
這篇演講稿的構思和選題是針對特定聽眾精心琢磨的,如果你閱讀過新華社最近關於萬華的一些前期報導,在這篇演講稿中也可以感受到大師般的文採和筆風。演講的開篇調子很高,也很提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萬華一周年作為引題,開題非常巧妙,語言也很有時代特色,幾句萬華創業歷史的歸納對幾代萬華人都是一種激勵,點題精煉到位。
每個主題的論述都有清晰的邏輯結構:改革主題採用時間邏輯,步步深入,層層提高,體現改革的艱難和不易;創新主題通過「四個感悟」子標題,以實例實證論述,突出創新的挑戰性;擔當主題通過「三個不變」的精巧立題,以「不忘初心」的不變應萬變,體現出萬華聚焦主業,在安全環保、可持續發展和責任關懷方面牢記使命的鄭重承諾。
整個演講以改革的推進時間軸為主線講故事,改革本身就是一個很曲折動人的故事,穿插一些真實的生活化的故事,讓整個演講趣味盎然。比如:「壯士斷腕」,「HDI三次研發」,「楊八萬」,這些故事都是真實發生的,符合時代氣息的,更重要一點是這些故事都是廖董事長親身經歷的,樸素真實的語言具有非常強的感染力和衝擊力。
在語言表達上,這篇演講也可圈可點,樸實而又親切,極易產生共鳴。文字用了很多排比句,一氣呵成,讓感情和思緒層層升級,如:「計劃經濟時期,萬華像其他國有企業一樣,訂單由國家下、材料由國家供、資金由國家撥、工資由國家給、產品由國家銷」,「也惟有一路奔跑、一路警醒、一路改革,才能經得住風雲變幻的市場競爭考驗」;文章也用了很多真實的數據,非常有說服力,不僅僅萬華人熟悉這些數字,萬華的千千萬萬客戶也熟悉這些數字,如:「萬華MDI生產成本要11000元/噸,銷價卻只有8200元/噸,產品成本與銷售價格嚴重倒掛。產品銷不出去,大量積壓,最後連籃球場都堆滿了。」
演講的結題段自然大氣,以2018年6月13日習主席視察萬華工業園時的講話回顧為引線,將萬華未來5年和10年的規劃目標進行了清晰表達,給大家展示了一幅美麗萬華的畫卷,這也是萬華對美麗中國最大的貢獻,又一次體現了萬華「務實創新、追求卓越」的價值觀。
提升自己演講寫作能力的最好方法就是多欣賞一些與自己相關的優秀演講,下面是這篇演講的文字連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根據上篇文章介紹的技巧仔細研讀本演講。
每天進步一點點,在不知不覺中讓自己從優秀走向卓越!白天謀生、夜晚發展!
表達能力訓練-學寫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