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濟南文化符號——泉城兔子王

2021-01-10 中國山東網

兔子王,作為老濟南民間玩具,曾一度消失在濟南人的視野中,一個叫楊峰的濟南人,賦予了它新的生命,將濟南特色與兔子王完美結合,也讓這門被人遺忘的技藝得以傳承下去。

據了解,兔神泥塑盛行於中國北方地區,以北京、濟南為主,天津及山東膠東地區也有出現過。老舍先生曾在《四世同堂》中提到,「彩色泥塑兔子,在北京、濟南非常流行。」的確,在北京「兔爺兒」的名字大家耳熟能詳,指的便是兔神。而在咱們濟南,人們則稱兔神為「兔子王」。(攝影/王平)

裝模。

起模。

修邊。

等待上色的「兔子王」。

精心繪製每一件作品。

「精雕細刻」,一絲不苟。

楊峰的工作室。

工作室的博物架上擺滿了「泉城兔子王」的作品。

年輕的女孩大多還是喜歡時尚的「兔寶寶」。

設計製作具有泉城特色的濟南名泉系列作品,這是「黑虎泉」兔子王。

活潑可愛的「兔寶寶」。

這是特意為女兒製作了一個3釐米高的「微型」小兔子,十分可愛。

參加16年山東省第六屆文化產業博覽會,他的作品受到青睞和好評。

17年10月「非遺」走進山師附小,同學們對兔子王非常感興趣。

楊峰的作品「大兔王」上了掛曆的封面。

參加省非遺保護中心舉辦的山東非遺傳習大課堂活動,為小朋友上課。

利用電教設備給小朋友上課,圖文並茂,簡單易學。

耐心的教小朋友彩繪。

小朋友展示自己繪製的「兔寶寶」。

「泉城兔子王」部分作品。

相關焦點

  • 抖音非遺x泉城兔子王,「抖in兔子王」激活濟南城市文化符號
    與眾多非遺習俗的現狀如出一轍,濟南兔子王,一個作為老一輩濟南人的中秋文化記憶,也開始走上了「非遺瀕危」名單,曾經盛行濟南的中秋拜兔子王的節日風俗,正逐漸被年輕一代所遺忘。在成都、西安網紅城市崛起的背景下,拯救濟南兔子王,激活濟南城市文化符號,成為泉城濟南迫在眉睫的事。而在短視頻流量爆火的2020年,抖音成為了激活非遺,挖掘城市文化符號最佳的選擇。
  • 受冷落的「兔子王」變身濟南傳統 文化符號
    楊峰製作的「泉城兔子王」成為芙蓉街上的「泉城特色傳統文化符號」。         本報見習記者 張九龍 攝      全家圍坐在一起邊吃月餅邊賞月,是國人對中秋最深刻的記憶。過去,濟南還有崇拜兔神的特色傳統,每到八月十五,人們會在院裡擺上供桌,放上兔子王、月餅和水果進行祭月,祈求全家幸福安康。如今,崇拜兔神的民俗已經逐漸遠去,但兔子王以「非遺」的形象出現在世人面前,成為泉城濟南的傳統文化符號。
  • 泉城兔子王:濟南城不可或缺的文化符號(組圖)
    15日,由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2019「薪火匠心 感知齊魯」活動在濟南拉開序幕,記者一行來到濟南明府城百花洲,探尋泉城兔子王的蹤跡。穿過古色古香的街道,在百花洲南側的後宰門街一家小店內,記者看到這家僅有10平方米的店鋪裡擺滿了一個個兔子造型的泥塑。
  • 老濟南兔子王不斷被恢復,非博會濟南非遺講老濟南故事
    在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上一群參觀者圍著非遺傳承人、老濟南周氏兔子王的製作者周秉生製作的精美兔子王問東問西,看得痴迷……而周秉生講起泉城兔子王的文化傳承也滔滔不絕。濟南泥塑兔子王是名副其實的好看、漂亮、有文化底蘊。這些「兔子王」白面紅唇、兔面人身,長長的耳朵與頭部之間用彈簧相連,有的身著紅袍、背插紅旗,有的手持藥杵穩坐虎騎之上,造型別致。
  • 兔神將藥撒進72泉的傳說你知道嗎 老濟南文化符號兔子王「重生」記
    楊峰在製作兔子王。文/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見習記者 趙卓琪每逢中秋夜,家家戶戶會圍坐團聚,共賞明月。但是你可知道,咱們老濟南人在中秋佳節這天會請兔神嗎?相傳古時有一年八月中秋前後,濟南鬧起瘟疫,人們無藥可醫,月宮的兔神知曉此事後便帶著仙藥下凡,將藥放在了濟南的72泉裡,喝過泉水的人們很快便痊癒了。
  • 尋找濟南文化符號②:尋200年歷史的米粉店 探能「養生」的木魚石...
    山東奧能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濟南駿鈴汽車服務有限公司、潤華一汽奔騰汽車公園店協辦的「尋找濟南文化符號暨一汽奔騰縣區巡展」活動於11月25日正式啟動。  「尋找濟南文化符號暨一汽奔騰縣區巡展」走進長清木魚石協會  「希望木魚石能建立統一品牌,制定統一的行業標準;這樣就可以開設木魚石連鎖店,拓展木魚石發展的路子
  • Vlog | 手託趵突泉 腳「踩」兔子王 玩轉「天下第一泉」明星文創
    見過兔子王的手工製品,可兔子王的晴雨兩用傘你用過嗎?這些充滿濟南元素的文創產品,都曾因在第三屆進博會的亮相而被廣大網友「種草」,而如今的天下第一泉文創中心更是給了大家「拔草」的機會。12月9日上午,閃電新聞記者來到天下第一泉風景區,零距離玩轉「天下第一泉」的明星文創。
  • 非遺傳人堅守百年技藝 16道工序打造泉城「兔子王」
    周秉生透露,他目前正在收集「兔子王」傳統臉譜,讓歷經歲月消失的不同「兔子王」重回大眾視野。 郝學娟 攝中新網濟南5月15日電 (郝學娟)「臉蛋上沒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畫了一條細線,紅的,上了油,兩個細長白耳朵上淡淡地描著點淺紅。」
  • 泉城濟南的啄木鳥
    現在,在泉城濟南的許多綠化比較好的地方,常能見到這種漂亮的益鳥,尤其在一些園林或者大學校園裡。這幾張片子,是在山大醫學院校區裡拍到的。這所醫學院校,都有一百多年歷史了,林蔭道上古樹參天,校區裡保留了許多德式建築,古樸典雅,學術氣息濃厚。能在這裡拍到啄木鳥靈動的身影,也是一件令人十分開心的事了。
  • 「濟脈通衢 詩情畫意」 濟南軌道交通2號線站點公共藝術品彰顯泉城...
    濟南軌道交通2號線作為串聯濟南山、水、城、市的主幹線,各站點公共藝術品設計圍繞「濟脈通衢」主題,「濟」指濟南,也是由古水名—濟水而來,象徵著濟南文化的源遠流長;「脈」代表2號線是連接濟南東西的交通大動脈,同時「脈」字有水流、文脈等含義,代表著齊魯文化一脈相承。
  • 非遺傳承人蛋殼裡捏「兔王」 細說老濟南的中秋文化
    中國青年網北京9月18日電(記者 劉尚君) 「老濟南流傳這樣一句話『正月十五掛花燈,八月十五看兔王』。幾百年來,兔子王已經成為濟南中秋民俗的重要象徵。從我爺爺那輩起,我家就是捏著兔子王將中秋文化代代相傳下來。」濟南周氏傳統兔子王代表性傳承人周秉生說道。
  • 濟南中華文化促進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隆重舉行
    展覽緊扣「學習強國,愛我中華」這一主題,創作了一大批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描繪祖國大好河山,謳歌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優秀書畫作品,彰顯了魅力泉城的特色文化,切實弘揚主旋律,激發正能量,引起很好的反響。疫情期間,促進會及時發出《同舟共濟,戰勝疫情——濟南中華文化促進協會倡議書》,結合促進會工作特點,號召會員積極宣傳疫情防控工作的正能量、好故事,積極宣傳同舟共濟、相幫相助、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以激奮人心,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疫情期間,舉辦了三期網上抗疫主題書畫展,還舉辦了抗疫詩詞朗誦會。促進會著力「文化濟南」建立,提升泉城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 濟南老玉記扒雞,中華老字號,不吃「老玉記」,枉作泉城遊
    昨天寫了魯味齋扒蹄,一位資深的老濟南現象級吃貨朋友當即反應:若說扒制,最好的當屬老玉記扒雞!一句話,把我的記憶拉回了十年前。十年前,爺爺還健在,爺爺最愛吃老玉記扒雞。每逢我回家,爺爺總是騎著自行車去幾公裡外的老玉記買一隻扒雞回來。爺爺每次都要說上一句:這扒雞還是從前的老味道。
  • 南洋迪克濟南設計師沙龍:符號與空間
    在室內空間設計裡,中式符號諸如雕花、盆景、家具、書畫等帶著濃厚的藝術魅力和東方美學,或講究意蘊,濃墨重彩,造景成意;或講究天然,輕筆勾勒,成其真美……都能深深的打動我們。近日,濟南居然之家攜手南洋迪克家具禾氣系列濟南店,聯合泉城知名設計師,組織了一場以「符號與空間」為主題的設計沙龍,讓我們一起聽聽他們對中式的詮釋。
  • 濟南泉城路天貓智能場館開放氣球裝飾
    阿里巴巴離線天貓智能體驗館濟南泉城路天貓智能場館開放氣球裝飾地址:濟南泉城路天貓智能場館時間:24小時左右下午3:00完成現場觀察
  • 濟南甸柳中心幼兒園開展泉文化主題民俗嘉年華活動
    央廣網網濟南1月4日消息(通訊員 陳銳)為了讓孩子們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濟南,傳承濟南文化,日前濟南甸柳中心幼兒園,開展了以泉文化為主題的民俗文化嘉年華活動。該園園長蘆璐表示,這是園本課程的體現,也是家園共育的有效途徑,通過多種形式,將泉俗、泉韻、泉藝等內容整合,再現獨具特色的泉城民俗、泉畔風情和泉城人家等形象,使孩子們通過耳濡目染、親身體驗,品味「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泉城風韻,體驗濟南泉文化的美。
  • 致敬人民警察|濟南泉城路派出所:「天網捕手」在電腦前一天蹲1
    1月8日8:38,濟南市公安局歷下區分局泉城路派出所「一室三隊」值班長國棟接到報案線索時,民警朱連全已經在隔壁值班室候命。報警的是一家大型超市工作人員,據她介紹,嫌疑人凌晨作案,丟失的茅臺酒價值數萬元。朱連全立刻帶領現行隊展開調查。查詢監控、沿路追蹤……民警不放過絲毫線索。多年來,整個轄區的公共攝像頭在朱連全的腦海裡已然織成了一張網。
  • 致敬人民警察|濟南泉城路派出所:「天網捕手」在電腦前一天蹲10...
    1月8日8:38,濟南市公安局歷下區分局泉城路派出所「一室三隊」值班長國棟接到報案線索時,民警朱連全已經在隔壁值班室候命。報警的是一家大型超市工作人員,據她介紹,嫌疑人凌晨作案,丟失的茅臺酒價值數萬元。朱連全立刻帶領現行隊展開調查。查詢監控、沿路追蹤……民警不放過絲毫線索。多年來,整個轄區的公共攝像頭在朱連全的腦海裡已然織成了一張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