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螞蟻聽說過嗎?這個項目也很有前途,繁殖期管理很重要
對於準備養殖螞蟻的養殖戶來說,了解這種動物的繁殖特點很有必要。今天咱們就來了解一下這種動物的人工繁殖技術,這為我們今後的養殖,打下了一個不錯的基礎。在繁殖期間,我們做好平時的管理,就能夠得到優質的產品。
當螞蟻性成熟之後就開始進行婚飛,先試油工藝,把婚飛孔打開,兵蟻站在孔旁警戒,然後有翅膀的雌性,還有雄性,就會從婚飛孔蜂擁而出,在空中飛翔,雌性在前面飛,雄性在後面追逐求偶。追上之後就在空中進行交配,交配以後就會落到地面上,這個時間一般在中午12點半到1點,也有的在臨近黃昏的時候,婚飛時間在7點到8點,全過程需要30到40分鐘,最長也不超過一個小時。
這個階段還可以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階段由工蟻開始修築部分婚飛孔,孔土高兩釐米以上,底徑在三釐米以上,外形是不規則的小土堆。如果遇上氣溫比較合適,有少量的雌雄已開始試飛。第二個時期就是全盛時期,少量的螞蟻試飛之後,絕大多數有翅膀的雄蟻巢穴都築起了婚飛孔。如果氣候比較合適的話,大部分有翅膀的雌性雄性都會開始進行婚飛。最後一個階段就是所有的群體都經過這個時期之後,封閉婚飛孔就不會再打開了,這個階段一過,有翅膀的雌性會把翅膀脫落下來,然後到土壤裡,草叢中,樹木上搭建巢穴產卵。
而有翅膀的雄蟻,則在婚飛之後陸續的死掉。在人工養殖的條件下,為了讓動物更好的進行婚飛,培養土再加厚五釐米,多放一些樹幹,樹墩,竹筒,乾草,讓它在這裡搭建巢穴。還應該用鐵絲網紗布等,把門窗池頂遮蓋住,以免生殖蟻大量的外逃。有的養殖地箱子比較小,螞蟻不經過婚飛也可以進行交配產卵,然後在土中,樹木,乾草,竹筒裡面搭建巢穴動物。之後大約一個星期就開始產卵了,卵產在巢穴裡面產卵期間,由工蟻外出尋找食物供螞蟻食用。
母螞蟻有護卵的行為,孵化期間母螞蟻時刻的守衛在卵的旁邊,小螞蟻孵化之後螞蟻就用唾液餵它,小螞蟻長大之後都是工蟻,這些工蟻咬破封閉孔,外出覓食,運回巢穴內餵養母螞蟻,並且進行銜泥做窩螞蟻。得到充足的食物,體力很快得到恢復,此後母螞蟻又會繼續的產卵,孵出更多的小螞蟻。繁殖蟻群的時間跟溫度有關係,在南方一些省份,除了氣溫較低之外,2月份在溫度合適的情況下,擬黑多刺蟻每兩個月就能夠產一次卵,每次產卵在30到40枚。
再來說一說繁殖期的管理,我們應該早晚各巡查一遍,觀察動物的婚飛交配,還有蓋巢產卵設施病害等情況。發現了問題要及時地研究對策,採取措施。在繁殖期間動物的能量消耗比較大,因此應該投放一些營養比較豐富的餌料,比如說蚯蚓,蜂蜜,蘋果等等,讓母螞蟻迅速的恢復體力,更好的繁殖後代。繁殖期間溫度最好控制在25度到32度的範圍,環境相對溼度為60%到80%。
夏天要經常灑水,降溫增溼而寒冷的季節,則要注意保溫,婚飛季節動物特別善於飛翔。採用鐵絲網,尼龍網等材料遮蓋住,防止生之以大量的外逃。把婚飛交配,蓋巢,產卵,孵化等情況記錄下來,不斷的改進措施,提高繁殖的水平。剛孵化出來的小螞蟻,各器官還沒有發育好,對環境的適應也比較差,容易熱死凍死,餓死乾死,甚至是得病死亡。因此我們應該抓好這個階段的培養,一個是要注意飼料的營養性,多投餵一些蚯蚓蛋黃,糕點,蜜糖等多汁容易消化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飼料,殘餘的食物要及時的清理掉,免得腐敗,汙染環境。
第二個就是要保溫,通過覆蓋塑料薄膜,放煤燈,吊燈,泡燒鍋爐的辦法讓養殖池箱子的溫度保持在28到32度。晝夜溫差不能超過5度,如果忽冷忽熱,小螞蟻容易得病。第三點就是調整溼度,空氣的相對溼度為70%到80%,飼料土的含水量為20%到30%。
繁殖期對於動物來說非常重要,對我們的整體生產影響也非常大,所以養殖戶們應該把握住這個關鍵時期,這階段我們做好飼料的投餵工作,另外注意好改善環境,保護小螞蟻,這對我們養殖的發展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