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牽象」和「蒙人馭虎」圖,藏地的「門神」形象

2021-01-10 舒放的後花園

「印度人牽象」和「蒙人馭虎」圖,藏地的「門神」形象

文/舒放

雖然總是感嘆年味越來越淡,過年沒什麼意思了——然後難忘2020年春節,卻反證了傳統節日對我們的重要性。2020年的春節,會成為我們一生銘記於心的記憶。

年味越來越淡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是因為隨著時代發展,很多年俗在不知不覺中消失。南北各地的年俗不同,但除夕貼對聯,可以說是全國性的一個春節民俗。「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描寫的就是家家戶戶貼春聯的情景。貼對聯的時候,通常還會在門正中間貼一個「福」字,而在之前(可能現在還有少數農村地區保留著這一風俗)除了對聯,大門上是要貼門神的。

很多年輕一代恐怕都不知道我國的門神是何方神聖了。簡單地說,門神歷史悠久,最早的門神是神荼、鬱壘,是兩位專門對付鬼怪的民間神靈,後來又演變為武門神和文門神。文門神只是一種形象,多為虛構人物的綜合表現,身穿文官朝服,是人們盼望家裡能出現「學而優則仕」之人,從而光宗耀祖。武門神亦有不同種類,其中最常見的是兩個歷史真實人物:秦瓊和尉遲恭尉。

在《西遊記》裡,記載了這兩位門神的由來:由於涇河龍王觸犯天條,玉帝派魏徵夢斬涇河龍王,於是涇河龍王向唐太宗李世民求救,太宗答應龍王但最終沒能救得龍王性命。因此涇河龍王每夜找太宗索命,使得太宗夜夜不能安睡。秦瓊和尉遲恭尉就守護在大門,這樣龍王不敢前來。後來太宗體恤兩位愛將,就令宮廷畫師畫了兩位的畫像貼在門上,之後就逐漸演變為門神,過年貼門神也就成為我們漢族地區一個重要的年俗。

那麼,藏族同胞過新年的時候,會不會貼門神呢?或者說在藏族同胞的信仰裡,有沒有門神呢?

門神,顧名思義,就是守護大門防止外魔侵入,同時保護門內(即家庭)主人及財物安全的神靈;進一步來說,門神還有納福、聚財等職責。如果從這一點出發,藏族同胞放置於大門上的風馬旗、經幡、門環上繫著的哈達,都有類似門神的作用。因為這些物品所傳達的意義與漢族門神相同:請求神靈鎮宅、驅邪、保平安、享吉祥。

也就是說藏族同胞的門神和漢族不同,並無人格化了的神靈。

不過,除了上面提到的風馬旗、經幡、哈達等,還有一個現象,和漢族門神極為類似,即在門內走廊兩側出現的「印度人牽象」和「蒙人馭虎」兩個吉祥裝飾畫。

「印度人牽象」、「蒙人馭虎」這一對圖案和「吉祥八寶」、「和睦四瑞」、「十相自在」等同屬藏族同胞傳統吉祥圖案。但「印度人牽象」和「蒙人馭虎」並不是很常見,在舊時,這一對圖案多出現在寺廟大殿及大活佛昂欠(府邸)的走廊牆壁。一般世俗家庭建築內出現的比較少,這可能涉及到這兩幅圖案的「使用權限」。但近年以來,筆者在藏區遊歷,發現這兩幅裝飾畫在新修的酒店、賓館和一些大型的餐廳時有出現,這應該是對傳統文化的挖掘和繼承發展。

「印度人牽象」圖表現的是一位印度人牽著一頭負載寶物的大象朝門內走來,其寓意是招財進屋。對於這個吉祥圖的來源,不論是學術界還是宗教界都認為是由印度傳入藏區。首先牽象人的面目特徵(有時候會以女性形象出現)、服飾、神態都傳遞出了天竺(印度)特色;其次,藏區不產大象,大象不僅是印度動物,在印度民間和佛教中也都寓意著吉祥,尤以六牙白象更是頂級的吉祥之瑞,是普賢菩薩的坐騎。

和「印度人牽象」圖相對應的「蒙人馭虎」圖,其含義就有多種解釋,其中有關老虎就有完全相反的含義解釋,可以說至今尚無定論。唯一可以斷定的是這幅圖的出現要遠晚於「印度人牽象」圖,對出現的年代又有不同的說法,一種說在固始汗統治藏區之前就流傳於世,另一種則認為出現於蒙古人佔據藏區這一歷史時期。

至於「蒙人馭虎」圖的象徵意義,我們摘選和「門神」有關的說法:老虎象徵晦氣、不祥的東西,馭虎,就是把這些東西統統拒之門外。

這可以從這一對畫面的朝向得到解釋:「印度人牽象」圖在左側牆壁,大象負載著寶物正朝門內走,這是招財納寶;「蒙人馭虎」圖在右側牆壁,老虎在蒙人的駕馭下,正朝門外走去,這是祛邪驅魔。

不論是「印度人牽象」圖還是「蒙人馭虎」圖,都是藏區引進、吸收外來文化的鮮明例證。儘管藏族同胞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沒有形成同漢族一樣的人格化門神,但從這兩幅吉祥圖案的畫面寓意和所處位置來看,不論漢藏人民,都有著注重家庭(家宅)祈求吉祥的美好願望。這不僅是文化交流的結果,也反映了人類共同的心理訴求。

#民俗文化#

相關焦點

  • 五花八門的門神形象:從神荼和鬱壘到鍾馗和魏徵
    另外,還有一些傳說更加詳細地描述了這兩位門神:西南方的門叫「神門」,由神荼守衛,凡有邪神入山偷桃,神荼就用桃木劍砍其頸,用桃枝貫其腮,並將邪神投入海中餵毒龍。東北方的門叫「鬼門」,由鬱壘守衛,如發現餓鬼上樹偷吃,就縛以葦索,射以桃弧,扔到山裡餵老虎。這兩位門神各有十名壯士協助,所有邪神惡鬼見了他們都聞風而逃。
  • 廣府祠堂的人物類題材,代表的「門神」是哪些人?
    導語:廣府祠堂的人物類題材,代表的「門神」是哪些人?門神是廣府祠堂建築中大門常見的彩繪題材。民間門神種類繁多,老百姓認為能鎮宅避邪的人物將其形象就畫或貼在門上,如神荼、鬱壘鍾馗、趙雲、馬超孫臏、龐涓等。廣府祠堂建築大門均為雙開,所以門神也是成雙成對的,常見造型如下。
  • 《地下城堡2》圖18門神守護者機制分析 門神守護者打法技巧詳解
    導 讀 地下城堡2新的圖18上線了,該圖18門神一共有3個階段,每一個階段的boss都不同,很多小夥伴們不知道地下城堡2圖18門神守護者該怎麼打。
  • 《地下城堡2》圖18門神守護者打法攻略 圖18門神守護者怎麼打
    導 讀 在地下城堡2手遊中圖18門神守護者究竟該怎麼打呢?18門神守護者的配置又該怎麼搭配才好呢?
  • 門神是誰?不止秦叔寶和尉遲恭,竟有人將太監作為門神!
    摘要:本文詳細介紹了門神的類別,共分為六類;也從源頭介紹了門神從桃人到年畫的演變;還介紹了民間門神習俗的禁忌。每當過年,我們就可以看到賣門神年畫的,年畫上的人總是張牙舞爪,讓人感到害怕,後來才聽到家長說,這是秦叔寶和尉遲恭,是幫助李世民平定天下的功臣。知道了門神的內在美,就再也不害怕他們瞪得圓鼓鼓的眼睛了。
  • 年年過年貼門神,那麼你知道這兩個人,為什麼會成為門神嗎?
    一轉眼又到了過年的日子,大家一定都忙著為家裡增添過年的氣氛,貼對聯,貼門神,可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家家戶戶貼了這麼多年的門神,為什麼是這兩個人?按道理來說,抵制鬼怪的應該是神話中,有神力的人,可是大家現在的門神確是尉遲恭和秦叔寶這兩位武將,這是為什麼呢?
  • 看見文物|賀歲迎祥:看清宮掛門神、貼對聯
    據史料考證,滿族第一個下令懸掛漢族門神的人是順治帝。清軍入關之前,滿族並沒有掛門神、貼對聯的習俗。努爾哈赤在瀋陽定都時,瀋陽故宮從沒有掛過門神和貼對聯。清朝在北京定都後,瀋陽故宮才開始了掛門神、貼對聯。
  • 古代的門神是如何出現的
    門神最早出現於魯班有關,春秋末期,身為工匠的魯班為了護門,就模擬螺螄的形象,製作出了門鎖和門環,這是最初的門神形象。東漢時期,門神也是經常能看見,但是形象發生了改變,變成了上層是展翅的朱雀,中層是銜環的怪獸鋪首,下層或雕成龍虎之狀,或雕成犟牛似的猛獸。
  • 中國門神大觀,守衛門戶的神靈
    有這麼一群男神,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供奉和尊崇。這些男神長像奇特,與大眾審美相反,顏值低到「掛在門上能避邪」。沒錯,說的正是他們,門神!門神,農曆新年貼於門上的一種畫類,作為道教和漢族民間共同信仰的守衛門戶的神靈,門神可以驅邪闢鬼,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
  • 春節時都要貼門神,大家知道第一任門神是誰嗎?聊聊門神那點事
    首先,咱們先來說說門神是從什麼時候出現的,根據禮記記載,早在周代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祀門的活動,也就是拜門神,而且這是極為重要的一項典禮,只不過當時的門神還不是人,而是老虎,老虎一出場,它自帶威風霸氣的氣場,那妖魔鬼怪當然就趕緊溜了,從而也就起到了鎮宅保平安的作用,直到漢代做作為門神始祖的神荼及鬱壘出現了,這兩位是誰呢?神荼其實是自然界中自帶闢邪屬性的一種植物,叫做荼草。
  • 門神:神荼和鬱壘、秦瓊和尉遲恭
    門神一直是我們最為熟悉的神祗,前文也為大家簡單介紹過,本篇就為大家詳細分享下門神:神荼和鬱壘、秦瓊和尉遲恭。樹上有金雞,樹下有二神,一名神茶,一名鬱壘,手中都執一葦索,也就是草編的繩索吧,他們的任務就是監視惡鬼以及諸和邪物。原來桃樹東北有一大洞穴,眾鬼皆由此穴出入。相傳神荼、鬱壘主掌統領萬鬼。鬼有禍害人的,他們二位就用葦索捆住,然後提拉著去餵虎。此外,每天天色將明之時,日光先照到金雞,金雞便啼叫起來,於是天下眾雞全都跟著鳴叫。然後金雞飛下,食諸惡鬼。
  • 中國最大的門神展示館,近萬個門神讓人大開眼界,老闆是位美國人
    ,這樣的事件本應該是國人來做的,沒想到一位國外人收集了如此多的文物。上到天子,下到庶民,都要對門神加以禮敬。 在門神的傳說中,神荼和鬱壘二神的傳說在民間早有流傳。《山海經》、《風俗通義》、《重修緯書集成》、《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等書都有記載。六悅博物館裡的門神多種多樣,有看起來很兇的,也有看起來很威武的,還上像上圖這樣,看起來萌萌達的,是不是巔復了我們對門神的認知?
  • 清版門神年畫《神荼鬱壘》在京發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鄢光哲)1月11日,北京100多位藏家與眾多民間藝術家歡聚一堂,慶祝他們從2019年4月就開始打造的一款非遺精品——《神荼鬱壘》門神年畫發布。神荼鬱壘是中國最古老的人形門神,最早的記載來自《山海經》。
  • 古代歷史上武將那麼多,為什麼秦瓊、尉遲恭成為了門神?
    前言:貼門神是人們的一種傳統習俗,而且這種習俗由來已久,記載中周代就出現了這種祭祀門的一種活動。而現代我們廣為熟知的門神就是秦瓊和尉遲恭,他們二人是唐代的大將,歷史上有名的武將如過江之卿數不勝數,為什麼他們二人能夠成為門神中的主流人物呢?唐代以前又是將誰作為門神的呢?
  • 印度人和印第安人有什麼區別?
    印度人在南亞,印第安人在美洲,二者的區別,好比西伯利亞虎和孟加拉虎,亞洲的獼猴與非洲的大猩猩。把印度人與印第安人混為一談,這是哥倫布的傑作。
  • 古代「門神」進化史:拒絕鬼怪入門的神,如何成為迎財納福的人?
    門祭的習俗與桃木能驅鬼的信仰結合在了一起,最終成為了立桃人的習俗。可見,最早的門神,還沒有自己的形象與名號,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塊木頭。直到漢代,人們開始在桃木上寫「神荼」、「鬱壘」的名字,並開始想像和描繪他們的樣子,真正形象化的門神信仰由此開始。
  • 盤點中國最著名的四大門神!傳說中的門神鼻祖也只能排第二……
    弈劍修身乘風去,斬妖除魔天地間!大家好,我是閣草。門神,是作為民間信仰的守衛門戶的神靈,是中國民間深受人們歡迎的守護神。但是,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中,門神遠不止一位。今天,阿草就來給大家盤一盤,最著名的四個門神!
  • 臨近春節,門神應該貼誰呢?後門要貼誰?不要搞錯了
    隨著春節的臨近,年味也越來越濃厚,貼門神就是中國春節重要的民俗活動之一。很多人每年都貼門神但是卻對門神了解很少,認為門神是唐朝之後才有的,認為門神就是秦瓊和尉遲恭,其實在漢朝時期就有門神了。門是內部空間和外部空間的主要通道,遠古時期就出現了門神崇拜的現象,在遠古時期由於人們比較愚昧,對自然缺乏科學的認識。由於門是人們出入的必經之地,認為也是鬼怪入侵家中的必由之路,人們希望門可以阻擋邪惡和災難,因此出現了對門的崇拜心理,這樣的心理下,導致人們在門下掩埋人骨。最早期的門神並沒有固定的形象,只是一個抽象的神靈。到了秦朝之後逐漸形成了完善的禮儀,在《禮記》中還要求祭祀門。